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漢中市旅游

漢中市旅游景點介紹

  飲馬池位于漢中市東南部,相傳是西漢劉邦的軍隊駐扎在漢中時的飲馬處。三臺閣是這里最有名的景點,高三層,多角飛檐,構筑精巧。此處還是人們賞月的好所在,夜空中圓月高懸,臺閣倒映在一池碧波蕩漾的湖水中,此情此景,讓人仿佛回到了“秦時明月漢時關”的時代。時代:西漢地址:漢中市漢臺區南團結街飲馬池巷A區:東至飲馬池東圍墻,南至丹東絲綢廠北圍墻,西至飲馬池小學后墻北至環池墻北20米處。B區:東至南團結街,南至將壇東路,西至飲馬池小學西圍墻,北至飲馬池池岸垣墻50米處。……[詳細]
282、漢中南湖 AAA
漢中南湖
  南湖風景區是國家“AAA”級旅游區,陜西省十大自然生態旅游區,有七溝八梁、六十八座山頭,這里“青山碧水,松濤竹海,鳥語花香”,有陜西第一湖的美譽。南湖景區始建于1954年,是以山水自然景觀見長的自然風景區。景區面積6.5平方公里,水面5700畝,湖水迂回于七山八溝之間,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亭立榭臥,為漢中近郊的一處幽美的游覽勝地。南湖風景區湖面碧翠如染,湖水被七山八溝截分,形成了六七十個大小不一的湖面,大的上百畝,小的四五十畝,湖與湖相連,當游船快速行駛在寬闊的湖面上時,山影、云影、樹影一齊在湖中蕩漾。船后泛起層層浪花,引來許多鳥兒緊緊相隨,鳴叫不已,使人興趣盎然。五湖名千秋,唯獨南湖幽,碧水映仙境,猶如畫中游”,南湖景區漫山遍野郁郁蔥蔥的林木,與碧綠的湖水相呼應,使這一片自然樸素而又真切的……[詳細]
283、勉縣武侯祠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勉縣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勉縣縣城108國道邊,是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3-旅游景區。武侯祠始建于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最早,也是唯一由皇帝下詔修建的武侯祠,故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稱。武侯祠占地50余畝,呈南北布局,中軸線直穿七進,大都三院并連,現有古建筑28座100余間,規模雄偉,為陜南較大的古建筑群。歷代均有修葺,唐、元、明、清都進行過多次大規模的維修,目前保留下來的建筑大都保留清代風格。武侯祠因其歷史悠久,故歷代名人、墨客留下的墨跡甚多,唐李商隱、宋陸游、明薛宣、黃輝、清王士楨、乾隆皇帝御前侍衛工部尚書松筠、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親王允禮、同治年間出使日本的大臣黎庶昌、蜀中才子李調元、近代愛國名將馮玉祥、-元老于右任等都在此留有墨跡。解放后,黨和國家領導人……[詳細]
  在勉縣武侯祠西北1里處。是諸葛亮當年于軍務之暇讀書之臺。臺前豎一石碑,上刻“諸葛亮讀書臺”;臺旁也豎有一碑,上刻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游諸葛亮武侯書臺》詩。陜西漢中市……[詳細]
285、蔡倫墓和祠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蔡倫墓和祠
  國家AAA級景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陜西省漢中市洋縣城東10公里的龍亭鎮。這里古柏參天,殿宇櫛比,碑石林立,風景秀麗而幽靜。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就長眠在這里,千百年來在這里接受著子孫的頂禮膜拜,是海內外一切追求文明與進步的人們參觀朝拜的圣地。蔡倫墓冢巍峨高聳,壯觀異常。在古木掩映之中,墓前的石碑、石羊、翁仲一字排開,“蔡倫譜系碑”,記載著蔡倫家族的歷史沿革。墓前還有趙樸初手書“蔡倫墓”的祭亭與-元老著名書法家于右任手書“蔡倫墓”匾額垂花門。蔡倫墓后為“明月池”,池上昔日有榭,為蔡倫之寢殿。整個蔡倫陵園分為南北兩部分,墓區居北,其南為蔡侯祠,蔡侯祠的中軸線上由南而北依次為山門、拜殿、獻殿,正殿大門上高懸有唐代德宗皇帝的御書“蔡侯祠”匾額。殿中有蔡倫塑像。右側壁上繪有“……[詳細]
西鄉茶園
  秦嶺巴山,雄峙南北,漢水嘉陵,奔流東西,就在這青山綠水之間,鑲嵌著中國最美麗的茶鄉——西鄉。西鄉山清水秀,氣候溫和,雨量豐沛,物產富饒,素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譽。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土質微酸,土層深厚,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造就了“雨洗青山四季青,陰晴云霧漫山川”的宜茶環境,成為我國北方茶區中最優良的茶葉適生地。西鄉茶葉歷史悠久,始于秦漢、盛于唐宋,早期的古巴族人在此種茶朝貢,距今有3000多年歷史,積淀了深厚而獨特的漢茶文化,還形成了許多獨具西鄉特色的茶歌、茶舞、茶詩、茶影、茶藝等民間藝術,使古色古香的西鄉茶文化得以傳承光大,延續至今。茶葉一直是西鄉經濟的支柱。近年來,西鄉把茶葉作為農業主導產業來抓,努力建設茶葉經濟強縣,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縣發展茶園22萬畝,已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產茶縣,被譽……[詳細]
馬超墓祠
  勉縣馬超墓是馬超真墓,位于縣城以西3公里,108國道旁,武侯鎮繼光村,與武侯祠相距約1公里,是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前些年曾作為馬公祠小學。馬超是三國時蜀國的五虎上將之一,位列關羽、張飛之后,名列第三位,武藝高強,人稱“三國英雄數馬超”。劉備稱帝后,升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鎮守陽平關(即現勉縣老城)。公元222年病逝于勉縣,并安葬在此。建興五年(227),諸葛亮屯兵陽平,設相府及武庫于籌筆驛(武侯祠),“親詣墓所致祭,并命其弟(馬)岱掛孝”。墓呈長方形,始建于章武三年(223),原為漢制覆斗式;四周地勢平坦,莊田環繞;墓基周長56米,高3米;墓前豎“漢征西將軍馬公超墓”石碑一通。墓前公路旁有一“望碑”。據查:墓地原有建筑,由“望碑”經祠至墓為一長廊,幾經滄桑,往日墓周松柏參天,亭閣相連……[詳細]
288、江神廟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江神廟
  江神廟位于略陽縣嘉陵南路,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長江流域保存最為完整的古氐羌族風格戲院建筑群。整座院落依據地勢高差而建,占地2000余平方米,整體建筑體現了由外見墻不見木,由內見木不見墻的建筑特色,注重彩繪和木雕板繪。廟內有反映古代民俗民情、神話傳說、傳統禮節、戲曲故事的彩繪與木雕板繪近400幅,具有極高的文物考古研究價值和極強的民俗旅游吸引力。據《略陽縣志.藝文志》載:“王爺廟(即江神廟或水神廟)歲已亥庚子(應為道光十九,二十年)間重加丹堊,金碧輝煌。”又據“重修文昌廟碑”記載,是道光二十一年重修的。始建何時,尚無碑碣佐證。據推算,最晚在明末清初就有此建筑。現在共三聯兩院,面闊二十二米,進深五十五米,建筑面積約一千二百一十平方米。紫云宮,又名新江神廟,在略陽縣城內高臺子小學。四合院……[詳細]
289、定軍山
定軍山
  定軍山位于陜西省漢中市勉縣城南五公里處,三國時期古戰場。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原屬武侯墓鄉,今屬定軍山鎮轄區。三國時,蜀將黃忠斬夏侯淵、趙顒于此,在歷史上遂負盛名。屬大巴山脈,其脈自高廟子入平地,隆起秀峰12座,自石山子至元山子,號稱“十二連峰”,再東為當口寺孤峰,自西向東綿延十多公里,如游龍戲珠,故有“十二連山一顆珠”之譽。主峰定軍山為最高處,海拔833米,山頂原有“古定軍山”石碑,文革被毀,今新立。山南有一個天然鍋底形的大洼,周長1.5千米,即三國時稱為“可屯萬兵”的“仰天洼”。北麓有一片廣漠沃野,就是當年諸葛亮大布“八陣圖”、設“督軍壇”的武侯坪,黃忠大戰夏侯淵的戰場,時常發現“扎馬釘”和箭鏃,傳為蜀軍用兵之物;山旁有“斬將橋”,“八角琉璃井”井口八角形,薄頁細花紋漢磚砌成,皆不存。山半腰……[詳細]
蔡倫紙文化博物館
  介 紹 蔡倫紙文化博物館位于洋縣龍亭鎮,與造紙術發明家蔡倫封地和墓地——蔡倫墓祠僅一墻之隔。 博物館主要分為南院和北院兩大部分。南院綠樹掩映,屹立著五間歇山頂古建大廳,是“紙文化陳列室”,主要展示紙的起源、造紙術在歷代的發展,以紙為載體的書畫作品、歷代有關紙的文獻記載及造紙術的傳播過程。北院建有廊式“仿漢紙坊”,展示最古老的手工抄紙的整個流程,真實再現漢年“蔡候紙”抄造的全部過程。游客可以親自參與,身著漢裝,操作工序,做一回古代的紙匠。 博物館區還建有古樸的草棚,游客可在這里欣賞古樂、談心品茗。前院的“四寶齋”中筆墨紙硯齊備,游客可以在“蔡候紙”上筆走龍蛇留下墨寶,留作紀念。陜西漢中市……[詳細]
291、拜將壇 AAA
拜將壇
  拜將壇位于古漢臺西南約200米處。由南北分離的兩座夯土臺筑成。兩臺高各有三米余。面積與古漢臺接近,是當年劉邦駐漢臺拜韓信為漢大將軍,舉行隆重的授印儀式時所筑。現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韓信少事項羽未被重用,逃歸劉邦,又未重用,再逃至現留壩縣內的樊河邊,夜間水漲不能渡,被蕭何追回。蕭何說服了劉邦,擇良日,設壇場,拜韓信為大將。韓信被拜為大將后,首先統帥三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取了關中;繼而北征東進,逐鹿中原,百戰百勝,從軍事上輔佐劉邦成就了帝業,建立了西漢王朝。因此,拜將壇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亦是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的歷史物證。南臺下西面屹立一尊高大的石碑,正面上刻“漢大將韓信拜將壇”八個大字,背面刻詩一首:“辜負孤忠一片丹,未央宮月劍光寒。沛公帝業今何在,不及淮陰有將壇。”……[詳細]
朱鹮湖風景區
  朱鹮湖風景區樂園位于洋縣以北秦巴山下古筼筜谷口腹地。距縣城 6 公里,和世界珍禽朱 鹮 生態園緊緊相連。 美麗的灙河水庫是其主要環境依托,水域遼闊,景色秀麗,沿庫奇峰峭壁和山坡上的野花爭奇斗艷。不時有朱鹮 、白鶴、鸕鶿、鴛鴦等十余種珍禽翩翩起舞,長年棲息庫區。構成了一幅美麗生動、壯觀的青山綠水畫長廊。 景區融自然風光游覽、休閑度假、水上游樂、宗教活動、文化娛樂為一體,以灙河水庫天然生長的多種魚類開發出的魚宴系列更是獨具陜南特色,景區總面積 50 平方公里,目前開發的有壩區水上樂園、念佛崖廟、二道灣、后頭坡、青涼寺、鐵索橋六大景區。備有大小游艇隨時供游客在園區賞玩。 風景區于2008年起申報創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現有儻河電站、水庫大壩、生態農業觀光、網箱養殖等近1……[詳細]
天臺山·啞姑山風景區
  介 紹 天臺山位于漢中市區以北18公里,是國家2A級景區。這里自然風光絢麗,名勝古跡眾多,有“天臺十八景”的稱謂,歷來是漢中的旅游勝地。經區內有-山莊、天臺索道、客運專線等旅游設施,可滿足游客的需求。 啞姑山又名金斗山、寶峰山。傳說瑤池荷花仙子下凡到留壩馬道飛仙溝變為啞女,受觀音點化,采藥煉丹,普救山民。后來上金斗山隱身歸天,后世人修廟紀念,改金斗山為啞姑山。啞姑山奇峰獨立群山之中,從南天門到觀音頂,依山勢地形建有大小殿院幾十間,神像數百尊。 交 通 乘13路公交車可到。陜西漢中市……[詳細]
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陜西省佛坪縣西北部,地處秦嶺中段南坡,東徑107。40~107。55、北緯33。33~33。46。周圍與陜西省龍草坪林業局、陜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陜西老縣城自然保護區、陜西省太白林業局、陜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佛坪縣岳壩鄉為鄰,東、西、北三面均以山脊為界,南側以山脊、河流或道路劃分。東西縱深24.8公里,南北橫延22.0公里,面積29240公頃。佛坪自然保護區地處秦嶺大熊貓分布的中心地帶,種群密度居全國之冠,野外遇見率最高。現存大熊貓的幾大隔離種群中,秦嶺的大熊貓代表了原始的類型,在外貌形態上是最漂亮的一族,被認定為秦嶺亞種。佛坪自然保護區是秦嶺大熊貓野外研究基地,保證了大熊貓自然狀態下的家園和“竹林隱士”的野外生存能力。秦嶺動物區系中的旗艦物種是大熊貓,而作為……[詳細]
石門國家水利風景區
  石門國家水利風景區位于漢中市北18公里的褒河谷口,以石門水庫為依托,風景秀麗,古跡蕓萃,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遺址就在這里。褒谷山勢險峻,怪石崢嶸,翠峰林立,清凈幽雅,四季景色各異。清代文人王晚香將這里概括為“石門二十四景”,石門水庫建成后使褒谷錦上添花。石門水庫是以灌溉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庫容1.05億立方米,灌溉50多萬畝農田,發電裝機4.05萬千瓦。壩高88米,頂長260米雙曲拱壩,造型優美,宏偉壯觀,高峽平湖,碧波蕩漾,游船、快艇穿梭在17公里長的人工湖上,可盡情瀏覽湖光山色怡人美景。山間溪流潺潺,清泉涌溢,山瀑流水叮當,水產水禽種類繁多,以大鯢、甲魚、白鷺等最為珍貴。褒谷石門是個天然立體文博館。自春秋戰國以來,這是溝通我國中原、西北……[詳細]
靈崖寺門
  介 紹 靈崖寺位于略陽縣城東南3公里處,依山傍水,坐東向西,依托山巖上兩個天然大溶洞而建。寺內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巧妙結合,號稱“故道明珠”,“陜南小碑林”。靈崖寺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崖寺始建于唐開元年間(公元713-714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這里自古就是周邊地區的宗教旅游勝地,加之歷史悠久,各種傳說軼聞舉不勝舉。李白、杜甫、吳道子、李可染、于右任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有筆墨。 寺廟依地勢而建,山道依山蜿蜒,幽靜雅致,路邊古木參天,綠葉成蔭。寺內有漢、唐、宋、元、明、清等歷代碑刻,前洞洞壁四周也有不少摩崖石刻,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書法研究價值,例如武則天的造字刻石,杜甫詩作石刻,有宋哲宗皇帝御書碑等。其中公元172年的漢隸名刻《郙閣頌》更是享譽海內外。 交 通 從縣城內打車……[詳細]
297、古棧道
  介 紹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故事廣為人知:劉邦取漢中后于公元前206年按大將韓信的計謀,派少數人修建棧道,以轉移鎮守關中西部雍王章邯的注意力,而暗地里沿著西邊艱險的陳倉((即秦棧)北出大散關,攻占了陳倉城,進軍咸陽。故事中的古棧道,主體的90%是在漢中境內。 棧道是我國古代在峭巖陡壁上鑿孔架橋連閣而成的一種通道,也是兵家攻守的交通要道,工程艱巨,路途險惡,是我國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跡,《戰國策·秦》記載“棧道千里于蜀漢”。川陜之間的棧道始建于戰國時代,拓展于秦漢兩代。由于古代戰火焚燒和2000年的蝕毀,古棧道留下斑斑痕跡,引人感嘆。 現在棧道故地修有仿古棧道,游人行走其上,即可領略山水秀色,還可感懷千年歷史的滄桑。主要棧道段—— 子午道,又叫子午谷。北口在長安縣,叫子口;南口在洋縣,叫午口,……[詳細]
青木川保護區·古鎮
  青木川自然保護區位于寧強縣的青木川鎮,這里北接甘肅,西連四川,素有“一腳踏三省”之名。保護區境內山脈綿延,有大片原始森林,棲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紅腹雉、等國家保護動物,還生長著珙桐、野杜鵑等珍惜植物。區內有石梯,拾級而上,可見古棧道遺跡。鳳凰山海拔2300米,山勢形如鳳凰,四季風光各有不同;山上有將軍石、清泉飛瀑等,有小九寨溝之稱,是一處不可多得的自然美景。青木川古鎮山清水秀,生態天然,民風古樸。古鎮歷史悠久,古時曾是羌漢雜居地區,自明朝年間逐漸繁華盛,民居多建于明清時期。現在古鎮上保留有大片古街、古祠、古棧道、古民居等建筑群,已被列為寧強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河水穿鎮而過,人們悠然地做著各種活計,生活自在。古街回龍場系明成化年間所建,街長800米,寬4米,基本維持古時原貌。古鎮保存最……[詳細]
百萬畝油菜花
  介 紹 漢中地處秦嶺巴山之間,氣候適宜,生態完好。漢江從源頭寧強縣開始,流經寧強、勉縣、漢臺、南鄭、城固、洋縣、西鄉七個縣區。由漢江沖擊而成的漢中盆地西起寧強,東至西鄉,盆地長約200公里,寬幾十公里不等,總面積達一百多萬畝。因此,這里極適合油菜生長。 每年春季清明節前后,漢中盆地百萬畝油菜花競相開放,燦爛壯觀。這個季節,無論是坐火車還是汽車穿行于漢中境內,都會看到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暢游鄉間,信步走到田間地頭,眼際間只見一片金黃,蜂蝶飛舞,花香四溢,仿佛步入春天金黃色的海洋。貼士—— 1、油菜是當地農民的經濟來源,種植辛苦,賞花時請愛惜農作物,切勿折損、踩踏、毀壞! 2、油菜花盛開時期也是蜜蜂采蜜高峰期,需謹防蜂蟄。如果到近處觀賞,除了不要主動招惹蜜蜂之外,建議穿長袖長褲,備上面紗也可。 3……[詳細]
300、米倉山
米倉山
  米倉山位于勉縣城北5公里的天蕩山西側,南與定軍山隔漢江遙遙相望,山圓若覆蓋,形似饅頭,貌若糧屯。其四圍茂林密荊,而山頂禿蕪,平坦如席。是曹操當年的屯糧之地。建安二十三年(公元二一八年),蜀主劉備企圖進取漢中,已和魏將夏侯淵在陽平關(故址現在勉縣老城鄉)對峙一年多,由于進攻受阻,就派人回成都向諸葛亮求計。諸葛亮深思熟慮以后,就派討虜將軍黃忠前來支援。黃忠初到陽平,便用計戰敗了天蕩山守將張郃,斬了夏侯德、韓浩二將,奪得了天蕩山和米倉山,火燒曹軍糧草,米倉山魏蜀糧草之爭,曹軍潰敗,并一鼓作氣占領了與定軍山相對峙的山峰(現名馬坡山,據傳是孔明牧馬的地方,在陽安線勉西站南、武侯墓北)。張邰失敗后,逃回定軍山向主將夏侯淵陳說黃忠的厲害。但一貫驕傲的夏侯淵誤認為黃忠是一個年邁力衰的老將,沒有什么了不起的,……[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视频一区网友自拍第二页 | 在线观看黄aⅴ免费观看 | 欧美啊v手机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精品视频 | 一级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