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咸陽市旅游

咸陽市旅游景點介紹

  毗盧寺位于陜西省武功縣西北的五里鋪,西距老縣城武功鎮5里,南鄰104省道,東接曹代公路,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據《武功縣志》記載,五里鋪所在的牛寨村建于宋紹興(約1130年)年間,以牛姓軍戶屯田于此得名;又據“三老”座談,宋代有一牛姓人在朝做官,因遭破孩由河南遷此居住,人們為了紀念他取名牛摘村。并為驛卒休息,商旅緩腳……[詳細]
  武功城隍廟又稱都城隍府,城隍作為古代漢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多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漢族宗教信仰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位于陜西咸陽市城西47公里處。坐落在關中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武功鎮東街中段。西輔稷山,南臨漆水。2013年5月被評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功城隍廟始建于北周,以后唐宋……[詳細]
  石佛寺位于武功縣東北下寨村(今南仁鄉境內)。唐時,因荒耕種,無意間挖出一尊北魏時期的石佛像,民眾在驚愕之中誠惶誠恐。后經智者點撥,民眾才將石佛身請了出來。隨捐款建寺,供奉石佛。金世宗大定四年(1164)曾敕賜“吉祥禪院”,后仍稱石佛寺。石佛寺占地百余畝,東北依塬,南臨渭水,西望拔地而起的現代化武功縣城。其交通便利,周圍……[詳細]
  望仙宮位于陜西武功縣小村鎮的下雷村北約200米處的土崖上,處于渭河二級階地和一級階地交接處,又叫燒臺庵,或者燒香臺。現存元三清殿、明玉皇閣、明古鐘、清文昌宮,清《重修望仙宮》碑,以及高十多米的,有近300年樹齡的古藤,至于柱礎、門墩、老磚和古瓦,俯拾皆是。望仙宮現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武功縣保存比較完整的宮、觀建……[詳細]
  小華山位武功縣武功鎮南門外西側關帝廟后側,其南依潺潺湋河,東臨滔滔漆水,遠對巍巍太白高峰,山清水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古就是一塊風水寶地。小華山曾異名“葆貞庵”,據縣志記載,此處為宋代理學家張載講學之“綠野亭”遺址,這里山水明麗,故名曰:“綠野亭”。小華山地勢崎嶇,層巒聳翠,古柏森蔚,回欄折檻。又以省級文物保護……[詳細]
  龍盤寺位于陜西省淳化縣官莊鄉席家村南5里涇水北岸的金牙山(又名金牙堡),孤峰特立,三面臨水,北有走馬嶺一線之道,其勢險峻,風光獨秀。舊宇佛殿3間,觀音菩薩與無量祖師前后列置。清嘉慶八年(1803),居士焦學唐約同四村八鄉村民迎請臨濟正宗第39代傳人勝林禪師徒弟撥云,來此募化主持佛事。嘉慶十二至十六年(1807~1811……[詳細]
  金川灣石窟位于淳化縣石橋鄉金川灣村,是唐代初期建造的刻經石窟。石窟面臨冶峪河,背依仲山,山清水秀,林木豐茂,幽谷雅靜。唐代以后,這里是一處佛教勝地,宗教文化色彩非常濃郁。在1981年文物普查時,當地文物部門發現了這一刻經石窟。石窟由一石窟室構成,石窟窟形結構為簡單長方體,口小內大,頂部為平頂。南壁為正壁,中有大佛坐像一……[詳細]
  云寂寺位于永壽縣甘井鄉駐地西南4.2公里處杜家硙村西,歷史上曾經是全國名剎之一。其寺甚古,未知建于何年,重修于金大定四年(公元1164)(《永征原稿》),規模宏偉,曾以高僧碧峰禪師聞名遐邇。原建廟早已折除凈盡,現僅存鐵鐘一口,仍懸子鐘樓內。鐘鑄于金大定十九年(公元 1179),高2.05米,口徑1.8米,重12000余……[詳細]
  化度寺亦名“化都寺”,位于陜西省乾縣陽洪鎮好畤村西北側,北依梁山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墓和昭陵唐王李世民墓)及福銀高速2公里;東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30公里;西距乾縣縣城工業園區腹地,法門寺30公里;南鄰312國道,新城大街,乾化大道而過。乾縣在黃帝時稱好畤,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州之地,春秋戰國時……[詳細]
  興國寺,亦稱北寺,位于乾縣城內西北方向步家巷(乾縣黨校西)。南北長300米,東西寬70米。現有正殿五間,偏殿三間,樓房十四間,是乾縣佛教協會所在地。興國寺始建于隋末唐初,選址于梁山之南,漠水之東,位于秦梁山宮遺址的東北方。是一塊依山傍水,林木茂盛的風水寶地,也是清靜優雅,景色宜人的佛國凈土。寺院當時占地100多畝,規模……[詳細]
  咸陽古渡遺址博物館位于咸陽市渭陽東路(咸陽湖風景區內),該館筑面積3000余平方米,投資近2000萬元,集遺址保護和文物展示為一體,整個建筑分上下兩個部分,上部為仿古廊榭,下部為博物館,主體建筑外立面雕刻有古渡歷史典故,再現了古渡歷史脈絡與繁華景象。該館于2013年4月建成竣工并向市民免費開放。咸陽古渡是有名的關中八景……[詳細]
  淳化縣博物館位于淳化縣城南新街,創建于2003年1月,2006年9月22日正式對外開放,隸屬淳化縣旅游文物局。博物館占地1343平方米,建筑面積333平方米。建筑主體為上下兩層磚混結構現代建筑,另有金代大鐵鐘鐘亭和石刻廊各一處。該館現有化石、骨器、金器、瓷器、青銅器、鐵器、石器、印章、玉器、石刻、陶器等n類藏品共281……[詳細]
  陜西省三原縣魯橋鎮峪口山清涼寺建于唐代,峪口村西至今還埋著唐代一座尊勝陀羅尼石幢,系佛家刻寫-之物。該石幢立于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可以看出此地當年佛教的盛行。原址在今寺院悲靠的塬坡后邊約三百米清涼塬最高峰處。寺中僧侶甚眾。有方丈,監寺,首坐等。并有武僧護寺,是方圓幾十里內有名的寺院。后來因寺內僧人有做惡行為觸犯了法律,因……[詳細]
  彬縣金池革命舊址位于龍高鎮金池村,是解放前中共彬縣委員會、彬縣縣政府駐地。建國前,這里是中共彬旬工委、赤水縣委、關中地委等黨組織在彬縣活動的中心,也是在這里,劉志丹、謝子長等老一輩革命家領導中國工農紅軍陜甘寧游擊隊經常活動,在彬縣人民中播下了革命火種;也是在這里,彬縣縣委、縣政府領導全縣軍民認真開展政治建設、經濟建設以……[詳細]
  花果山石窟俗稱燈山位于縣城西五公里的水簾村。南北朝時期,佛教沿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在這里留下佛像石窟群,號稱“九曲十八洞”。唐玄藏西天取經時曾途經這里,后人依附“西游”故事,稱此地為孫悟空故鄉。并在此塑西游人物,傳西游故事。為慶祝太平,以祈有年,明隆慶元年花果山上又鑿就了燈山石窟;每年元霄節,當地群眾都要點燃露天石窟的上……[詳細]
  教稼臺為周人始祖后稷教民稼穡的歷史遺跡,位于武功縣武功鎮東門外,是全國唯一的一處古農業名勝,被列為關中四大名臺之首。作為歷史上最早的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機構,教稼臺巍峨矗立于距國家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8公里處的武功鎮。相傳為后稷向人們宣講稼穡百谷之道的場所。原一矩形土心磚砌平臺,下大上小,呈覆斗狀,中有洞門,為來……[詳細]
  龍王廟位于武功鎮東約500米漆水東岸邊。清同治十二年(1873),知縣陳爾弗在武功鎮東郭漆水東岸創建漆水“龍神祠”,有正殿三間,門房三間,南北廊房各一間。光緒十四年(1888),知縣、秦州進士張世英合邑中故有魁星、忠孝、節義、蘇武、張載、康海與龍神為一祠而祭之。其后,劉理江(遼寧梨樹縣人)棄官云游,皈依玄門,先在氵韋水……[詳細]
  關帝財神廟位于武功縣武功鎮南關小華山之下,面東朝陽,武楊公路臨門而過,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南北寬43米,東西狹長147米,占地九畝五分。據地方志載:“綠野亭原在武安王(關公謚號)廟后稍南崖下,有古洞。”由此推測,關帝廟始建最遲應在宋末元初。又據清光緒八年重修碑記載:“關帝廟神會由來久矣。本自前明中承馬公捐資設立。……同……[詳細]
  三原清峪河國家濕地公園西起三原西郊水庫,沿清峪河向東20余公里,濕地保護面積1033公頃。清峪河濕地公園也是是三原縣最大的天然兼人工型內陸濕地,距離縣城較近,特別方便市民在周末等閑暇之余進行娛樂休閑!濕地公園劃分為保護重點區和保護控制區,公園周邊重要地段劃定為保護緩沖區。保護重點區內不得建設任何生產經營性設施。保護控制……[詳細]
  寺溝佛窟寺溝位于旬邑縣東北部10公里處。地處官家洞與趙家洞之間,寺溝石崖,形如刀削,崖壁上留有佛窟多孔,窟中皆留有佛像壁畫,其形象生動,姿態萬千,壁畫上寫有明代華山大地震、關中洪災、雹災的災異題記多條。為研究古代氣象提供可貴資料。崖下有一泉,名日“佛泉”,水質甘甜,可供游人香客解暑止渴。寺溝上部狹窄,好似“天窗”,“緩……[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综合五月天久久伊人 | 中文字幕乱码无遮挡 | 午夜在线视频网址亚洲 | 亚洲h成年动漫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每日更新在线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 日本欧美国产免费专区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