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咸陽市旅游

咸陽市旅游景點介紹

  中華廣場位于中華路與渭陽西路交匯處,四周被彩電廠、匯通商廈、廣廈工程住宅小區、好望角大酒店、秦寶住宅小區、民生商廈等知名度高的單位(小區)所環抱,可謂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中華廣場占地面積34.5畝,東西長約360米,南北最寬處125米,呈三角狀傲立于咸陽西部,其設計主題思想是以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東征時之銅車馬雕塑(又名……[詳細]
  鳳凰廣場位于咸陽市北門口什字四角,從東北角起順時針方向依次為:求鳳廣場、思鳳廣場、引鳳廣場、舞鳳廣場。廣場占地面積8500余平方米。廣場采用現代園林的藝術手法,突出鳳凰主題以及咸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空間布局突出使用功能,創造出不同的休閑活動空間,東北角廣場為鳳冠,西北角廣場為鳳尾,用花崗巖、廣場磚等鋪砌形成螺旋形放射……[詳細]
  渭濱公園位于咸陽市區中心,濱河渭河,園內以自然園林布局為主,設文化娛樂區、動物觀賞區和休息區,總面積420余畝,其中水面98.7畝,綠化覆蓋率達到92%,素有渭水之濱綠色明珠之稱。渭濱公園始建于1959年,經過近40年的建設,昔日的荒河灘已成為集園林、古建、游樂、養殖、觀賞及飲食服務為一體的綜合型文化娛樂休息場所,現已……[詳細]
  懿德太子墓位于陜西省乾縣縣城西北約三公里的乾陵東南隅.從墓葬的形制、規模、隨葬的玉哀冊、貼金甲馬騎俑,壁畫中的列戟、三出闕來看,都是目前唐代墓葬等級最高者。懿德太子墓壁畫的繪制者文獻中未有記載。方丹和吳同皆認為此人為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之楊跫,是一位擅長畫山水,取法“李將軍”的畫家。巫鴻則認為李思訓直接參與和影響了懿……[詳細]
  永泰公主墓,在乾縣北部。永泰公主名李仙蕙,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孫女,中宗李顯的第七女,嫁于武則天的侄孫附馬都尉武延基,公元701年,死于洛陽,年僅17歲。 這是解放以來發掘的唐墓中最大的一座。永泰公主墓于1960年至1962年發掘,是屬封土堆墓,其墓穴是用磚砌的,由墓道、過洞、天井、雨道、墓室構成,全長87.5米。墓……[詳細]
  北杜鐵塔又名千佛鐵塔,在距咸陽市15公里的北杜鎮。塔方形十級,高33米,邊寬3米,純鐵鑄成,層層有窗,門南向,中空有梯可攀登,四角柱鑄造成金剛力士像,頂立層樓,分外得體。各層環周有鑄鐵佛多尊,故名。間鑄以奇花異草、珍禽怪獸,鑄工精巧。 塔身有銘文:“大明萬歷十八年(公元1590年),南書房行走太監杜茂”鑄造。一個宦官竟……[詳細]
  爺臺山戰地主題公園位于淳化縣城東北方向15公里處,爺臺山山勢雄偉,峰巒疊翠,林草茂盛,空氣清新,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大規模植樹造林,爺臺山地區已成為林區,有林面積近萬畝。爺臺山植被主要由刺槐、油松構成的人工混交林。林木覆蓋率達75%以上,被國際友人贊譽為“懸掛在空中的花籃”、“渭北黃土高原上的綠色明珠”。樹木以油松、刺……[詳細]
  “咸陽湖”生態景觀建設總體規劃西自西寶高速公路渭河橋,東至機場高速公路橋,全長15.56公里。一期規劃的“咸陽湖”位于咸陽鐵路橋以東450米處至中華小區西側,長5500米,水面寬度350至400米。“咸陽湖”生態景觀建設以渭河、灃河為主軸,以渭河兩岸、灃河兩岸與灃河新區為條帶,形成以咸陽“五陵塬”為歷史背景,通過渭河“……[詳細]
  古豳文化博覽園位于旬邑縣城中心東大街以北縣城中心,占地6公頃。整個園區分為三大功能區。文化旅游區由陳列著具有世界之最的古象和犀牛化石等珍貴文物的古象犀牛化石展廳和始建于明萬歷十一年(1583年),旬邑現存的唯一一座供奉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文廟;還有建于北宋嘉佑四年(1059年)的泰塔,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庫淑蘭紀念館位于旬邑縣文化宣傳中心二層,管內收藏庫淑蘭藝術生平圖片64張、剪紙作品88幅。庫淑蘭(1920-2005)是我縣赤道鄉富村人,她的剪紙藝術蜚聲國內外,被稱為中國當今的“畢加索”。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她為“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其作品構圖質樸自然,意趣深邃憨厚,色彩斑斕炫目,手法大起大落,被國內外美……[詳細]
  馬欄七孔橋,位于馬欄鎮馬欄村。1942年以后,關中分區相繼建成了被服廠、修械廠、造酒廠和醫院,為了解決交通困難,方便設備和物資運輸,1942年—1944年,關中分區組織馬欄軍民采取人拉、肩扛等方式采集石料,在馬欄河上建起了一座長48米、寬5米、高7米的七孔石橋。……[詳細]
  陜北公學舊址,位于湫坡頭鎮看花宮村,現存窯洞140多孔、房屋70間,包括李維漢、成仿吾舊居以及當年的校部、圖書館、供給科、維修科、豆腐房、學員教室和宿舍。1938年7月,陜北公學在旬邑縣看花宮村設立分校,7月7日舉行開學典禮,校長李維漢,-申力生,下設政治、校務、教務三部,周純金、袁福清、邵式平分別任主任,學員1700……[詳細]
  唐氏莊園位于旬邑縣城7公里處的太村鎮唐家村,系唐家大財主唐景忠家族的私人宅院,修建于明末清初,現存有兩進相毗連的三院和其它兩院房子,共150余間、1400多平方米,以及三品鹽運使唐廷銓的陵墓一座和石牌坊一座,其建筑融北方四合院和蘇杭園林藝術為一體。其中,磚雕、木雕、石雕精美、細膩,可與故宮博物院的雕刻相媲美。整個庭院建……[詳細]
  土地革命戰爭后期和抗日戰爭前期,馬家堡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關中特區陜甘寧邊區關中分區革命斗爭的指揮中心。1936年底至1939年底,關中特區黨政軍機關,包括關中特委(特委書記-)、特區蘇維埃政府(主席霍維德)、特區司令部(司令員張仲良、政委-)駐馬家堡村,1937年9月,關中特區改稱陜甘寧邊區關中分區。1936年1月,受……[詳細]
  陜甘寧邊區第二師范舊址,位于馬欄鎮馬欄村。1939年9月,陜甘寧邊區教育廳決定在關中分區成立邊區第二師范學校,辦學宗旨是:“培養地方文教干部和小學師資”。1940年2月,招生工作全面開展,2月底舉行新生入學測驗,按程度高低分編為1個師范班、1個預備班。3月15日在職田鎮馬家堡村正式開課,-兼任校長,劉瑞棻任副校長,設教……[詳細]
  清朝咸豐十年,溝底顯現一神潭,周圍百里以外的人都前來神潭祭奠,求潭保佑,乞福保安,求醫救人。在此期間,傳說潭中有一巨龍,夜出晝伏,保佑地方百姓。朝中一位中堂大人,聽聞此言,于是駕臨神潭,乞求神龍為其家人醫病。中堂來此,神龍顯現,回家以后,久病家人病癥痊愈,此事傳入皇上之耳,皇上封此潭為臥龍潭。從此,遠近聞名,在此乞福者……[詳細]
  古象、犀牛化石館陳列有1975年出土于我縣馬欄鎮西塬村的黃河劍齒象化石和犀牛化石骨架,其中古象化石體長8.45米,高4.3米,犀牛化石體長4.8米,高3.1米,距今已有三百多萬年的歷史,是研究黃河中游黃土高原古地質、古氣候,古地貌、古生物的重要標本。大象化石體魄之大,象牙之巨都堪稱世界之最,被譽為“世界第一象”;犀牛化……[詳細]
  關中分區舊址位于馬欄鎮陽坡頭村,距縣城30公里。現存窯洞30多孔,1939年底,-反動派不斷制造摩擦和流血事件,關中分區機關由馬家堡遷往陽坡頭,1940年8月,關中分區機關進駐馬欄。關中分區機關在陽坡頭駐扎1年間,在邊區黨委的領導下堅持反摩擦斗爭的方針和原則,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反摩擦斗爭的勝利,奪回了一些被敵侵占的地方,……[詳細]
  石門山森林公園的林木種類繁多,有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和林相整齊的人工林。奇花異草,觀賞植物資源豐富,堪稱黃土高原上的“植物王國’’。其分布錯落有致,交相輝映。森林中滿目清翠,郁郁蔥蔥。高大的喬木摩云翳日,低矮的花草爭妍斗奇。樹木枝葉繁茂,鮮花艷麗奪目。這里既有原始的自然風貌,又顯示出人工花園的神韻。春天,萬木爭榮,嫩枝點翠……[詳細]
  馬欄革命舊址屬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馬欄是陜甘邊革0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2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在馬欄成立并舉行了授旗儀式;1937年4月,0關中特委和關中特區蘇維埃政府機關遷駐馬家堡村,-任特委書記。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馬欄是陜甘寧邊區的南大門,關中分區機關所在地,是關中地區政……[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 | 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V日本亚洲 | 亚洲午夜福利国产门事件 | 三级久久三级久久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