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西藏自治區 > 阿里地區旅游

阿里地區旅游景點介紹

101、尼泊爾大廈
尼泊爾大廈
  衣著艷麗的尼泊爾姑娘堪稱普蘭一道亮麗的風景。在普蘭既能看到印度、尼泊爾有錢的朝圣人,也能看到衣衫襤褸的尼泊爾的尼泊爾背夫。尼泊爾大廈位于普蘭縣城的北面,與我們常見的那種高大的人工水泥混凝土建筑有著天壤之別。從舊縣城走過車風橋到孔雀河北岸,路邊50米高的山坡上,布滿天然洞穴,其中有一些是原來寺廟的舊址,F在,不少印度人和尼泊爾人越過邊境到普蘭做生意,為節省開支,干脆在這些洞穴暫居。于是,當地人便把這壁山坡叫尼泊爾大廈。圣柏林寺的廢墟緊挨著尼泊爾大廈,也在尼泊爾大廈所處的那達拉喀山上,藏名叫古宮康拉。寺建于17世紀初五世0-時期,由哲蚌寺管轄,屬格魯派,是當年阿里地區最大的寺院。這里也是舊時普蘭政府的冬日駐地。原有僧侶300多人,房屋250多間,最大的房間有315根柱子。“0”中,這座有著400……[詳細]
102、止熱寺
止熱寺
  在普蘭縣境內,崗仁波齊圣山的北邊,白龍河、仲龍曲和卓瑪拉曲等三條河流在此匯流而下。這里海拔5210米,是觀看神山背面的最佳位置,這里有瑪尼堆和經幡,很美。同時也是香客們的休息地。1964年由賈貢崗日大師修建,1986年重修。該寺對面的3座山峰分別象征觀音、文殊、金剛持,稱為“日松貢布”。地址:阿里地區普蘭縣北部在阿里地區熱門景點崗仁波齊圣山的北邊類型:寺廟游玩時間:建議1天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無需門票。包含在岡仁波齊門票內……[詳細]
103、阿里草原
阿里草原
  阿里草原位于阿里地區東北部。旅客乘汽車行駛在措勤、改則、革吉、噶爾(獅泉河)、日土旅游線上,可以看到阿里東北一大片遼闊的牧區,這里有曠野、冰川、湖泊和群山,與藍天、白云交融,分不清哪里是地哪里是天。在阿里高原長途旅行,雖然叫艱苦但并不單調枯燥。正午時刻,太陽離高原最近,遠遠地平線上有時會出現草原上的蜃氣,辨不清那里是山還是蜃樓,分不清千禽在飛翔,還是萬獸在蠕動。阿里東北草原是野生動物天然樂園,這里有野牦牛、野驢、藏羚羊、巖羊、盤羊、野熊、猞猁以及黑頸鶴、班頭雁等。如遇藏羚羊遷徙、0、分娩、育羔的季節則可以看到成千上萬只羚羊,在覓食、戲斗,場面非常壯觀。如果有興親眼看到雄性野牦牛為爭配偶而進行格斗的場面,你才會真正領略野性的牛勁!……[詳細]
104、桑丹達吉寺
桑丹達吉寺
  桑丹達吉寺在札達縣境內,位于香孜鄉江當村北約5公里處。系一窯洞式殿堂,面闊7.4米,洞高2米。洞內壁畫完整,繪有岡底斯神山的守護神加巴米林、四臂0神、二臂0神、釋迦牟尼佛傳、金剛佛母、米拉日巴及傳記、無量壽佛等。該寺是托林寺的屬寺,也是意底寺的子寺,為札達縣西北部邊境地帶的重要宗教活動場所。……[詳細]
105、象泉河
象泉河
  老的象泉河是札達的母親河,她用那甘甜的乳汁孕育了札達的生命。象泉河發源于崗仁波齊神山腳下,由大小18條河流匯集而成,全長450公里。她帶著神山的靈氣,抱著厚重的歷史畫卷,日夜不息地奔流,濤濤向西,跨過土林,橫穿喜馬拉雅山脈,流入大海。札達是西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象雄——“大鵬之地”。古老的象雄文化,是藏族文化的起源之一。位于札達縣東南部的穹隆村,仍殘留著代表象雄文明的穹隆銀寨遺址。隨近的加尼瑪市場是與印度、尼泊爾貿易的最古老交易場所。西藏阿里境內的象泉河以其源頭的山谷形似象鼻而得名,藏語稱為“朗欽藏布”,它發源于噶爾縣門土鄉,往西經札達縣流出國境進入印度,在印度境內的一段稱之為薩特累季河(又譯為蘇特累季河),在巴基斯坦境內同奇納布河匯合成潘杰納得河后注入印度河,是印度河上游的主要支流,全長1……[詳細]
106、東嘎皮央 AAA
東嘎皮央
  這是在1992年才被發現的石窟壁畫遺址,位于扎達以北40公里處,是中國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遺址。東嘎是扎達縣的一個靠山臨水,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在“古格王國”遺址西北約40千米。東嘎石窟散布在東嘎村北面斷崖上,路上能看到山上密密麻麻的洞窟,F存洞穴接近200個,延綿2千米,儼如蜂巢。其中繪有精美壁畫的幾個窟洞,集中在東面一片呈“U”字形的山崖上。考古工作者所發掘的東嘎洞窟和皮央洞窟就在東嘎村和相鄰的皮央村附近的土石山崖上,這是西藏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一處佛教石窟遺址。集中在半山腰的3個洞窟中的東嘎壁畫保存得較好。它的形成及其年代,目前在眾多的西-史、宗教、文化檔案中沒有記載,是一個尚待解破的文化之謎。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洞窟壁畫有近千年的歷史,考古、研究價值極高。壁畫歷史久遠,內容豐……[詳細]
107、邦達措
邦達措
  邦達措亦稱“雅西爾湖”、“雅協措”。意為“懸懷湖”、“懷掛湖”。在阿里地區日土縣境內,位于縣駐地東北,海拔4902米,面積103平方公里。屬鹽湖。湖的周圍為天然牧場。此外,日土宗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國家級羌塘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詳細]
108、倫珠曲丁寺
倫珠曲丁寺
  倫珠曲丁寺在日土縣境內,位于宗山城堡旁邊。由日土旺巴資助,不丹-貢列和格魯派-元旦加措共同創建,主供強巴佛、宗喀巴師徒三尊、釋迦牟尼和勝樂金剛等。該寺原有東殿、西殿、熱丹寺、卡噶寺和拉康等5座建筑,屬格魯派。1986年重修,F有-5人![詳細]
日土民俗村
  日土民俗村距離縣城約10公里。日土縣民俗村是我縣民俗保持最好的村落,擁有自己獨特的民間舞蹈和獨特的民族服飾,每年都要進行傳統的馬術表演,吸引著大量旅客前來觀光。……[詳細]
110、曼冬措
曼冬措
  曼冬措亦稱“斯潘古爾湖”,意為“藥樹湖”。在阿里地區日土縣境內,位于縣駐地西北,海拔4312米。面積58平方公里。屬咸水湖,盛產斜齒裸鯉魚。周圍為天然牧場![詳細]
111、魯瑪江冬措
魯瑪江冬措
  魯瑪江冬措亦稱“查羅爾措”、“查羅勒湖”、“措作錯”,意為“泉北空地湖”。在阿里地區日土縣境內,位于縣駐地東北,海拔4810米。面積306平方公里,系咸水湖,產裸鯉魚,湖周圍有天然牧場![詳細]
112、郭扎措
郭扎措
  郭扎措亦稱“里田湖”、“里河田湖”、“里河田鹽湖”、“里和田措”(均為外來語)、“月亮湖”。在阿里地區日土縣境內,位于縣駐地東北,海拔5080米,面積244平方公里。屬北淡南咸的內陸湖。周圍有天然牧場。……[詳細]
113、扎西曲林寺
扎西曲林寺
  革吉縣最大的白教寺廟——扎西曲林寺,在阿里地區之革吉縣境內,位于縣駐地以東的鹽湖鄉。扎西曲林寺于1894年由革吉如曲旺資助,次倉巴·貢噶扎西仁欽始建,信奉噶舉派。主要建筑有杜康(面積12柱)、貢康、次久康、嘎舉拉康、覺沃康、孜森瓊等,規模較大。寺內主供藥師佛、十一面觀音、文殊菩薩、金剛持泥塑像。藥師佛亦稱“大醫王佛”相容呈如來相,右手施與愿印,左手持藥缽,其兩側為二脅侍:左邊日光遍照菩薩,右為月光遍照菩薩。據《藥師經》記載:他曾發十二大愿,為眾生醫治病苦,消災延壽。因此其身金色,藍色肉髻。十一面觀音菩薩系“六觀音”之一,有十一種面相,分為五層,第一層臉有三面,主尊是面容和、藹的慈悲相,白色,右邊臉是藍色,左邊臉是紅色;第二層臉有三面,主尊呈悲哀相,黃白色,右邊臉是明黃色,左邊臉紅黃色;第三層……[詳細]
114、查多崗日峰
查多崗日峰
  查多崗日峰亦稱“雷拍克山”、“雷耶峰”。意為“巖石雪山”。在改則縣境內,位于縣駐地東北,海拔6148米。常年積雪。山麓為天然牧場,牧有耗牛、犏牛、綿羊、山羊等牲畜。山間有野牦牛、野驢、狗熊、藏羚羊、大頭羊、猞猁、雪雞等奇獸![詳細]
115、查波措
查波措
  查波措亦稱“扎布措”意為“巖石湖”。在阿里地區改則縣境內,位于縣駐地東北,海拔4505米。面積32平方公里。屬鹽湖。湖濱有天然牧場。常有野牦牛及藏羚羊等出沒![詳細]
116、查那措
查那措
  查那措亦稱“查哈那措”、“查哈泊”,意為“黑巖石湖”。在阿里地區改則縣境內,位于縣駐地以北。海拔4543米。面積4平方公里。為鹽湖。湖濱有天然牧場![詳細]
117、拜惹布措
拜惹布措
  拜惹布措亦稱“麻克哈湖”、“麻喀木措”(外來語),意為“吉祥湖”。在阿里地區改則縣境內,位于縣駐地西北,海拔4958米。面積122平方公里。屬咸水湖,產裸鯉魚。湖濱有天然牧場,牧有牦牛及藏系綿羊。……[詳細]
118、昂拉仁措
昂拉仁措
  昂拉仁措亦稱“昂拉棱湖”,意為“鵝埡長湖”。在阿里地區改則縣境內,位于縣駐地西南,海拔4715米,面積560平方公里。系咸水湖,產拉薩裸裂民魚,湖濱有天然牧場![詳細]
119、魯瑪扎措
魯瑪扎措
  魯瑪扎措亦稱“應傾措”,意為“泉巖湖”。在阿里地區改則縣境內,位于縣駐地東北,海拔4746米。面積8平方公里。系鹽湖。湖濱有天然牧場,牧有牦牛及藏系綿羊。……[詳細]
120、美瑪措
美瑪措
  美瑪措亦稱“美馬湖”,意為“火紅湖”。在阿里地區改則縣境內,位于縣駐地西北,海拔4920米。面積130平方公里。系咸水湖,產裸鯉魚。湖周圍有天然牧場![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自 | 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老女aV人在线视 |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