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西藏自治區 > 阿里地區旅游

阿里地區旅游景點介紹

卓瑪拉山口
  海拔5630米的卓瑪拉山口,從山頂俯瞰下去,是碧綠如玉的托吉錯,意為慈悲湖。下卓瑪拉山口的路是一段幾近垂直的下坡,長且陡,下山需要注意安全。地址:阿里地區普蘭縣北部岡仁波齊的一座山口類型:山雪山冰川徒步游玩時間: 建議1天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無需門票。包含在岡仁波齊的門票內……[詳細]
倫珠曲典寺
  倫珠曲典寺距日土縣城12公里,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該寺在日土歷史上的地位顯赫,加之環境優雅,風景秀美,前往朝圣和參觀的人絡繹不絕。……[詳細]
札達土林國家地質公園
  扎達土林位于阿里扎達縣境內。為遠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歷千萬年地質變遷而成。方圓近幾百平方公里的土林內滿是高低錯落的“林木”,形態各異,并有早期人類洞窟遺址。扎達土林面積達數百公里之闊,其地貌在地質學上稱河湖相。專家考證,一百多萬年前,扎達到普蘭之間是個方圓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湖盆升高,水位線遞減,逐漸沖磨出“建筑物”惟妙惟肖的形狀與層高,數十萬年風雨的侵蝕,猶如神工鬼斧不間斷的雕琢打磨,更使他玲瓏剔透出神入化。遠遠望去,滿眼的金碧輝煌;在高原-光影的襯托下,宛若神話世界。近前觀瞧,便會看到象泉河兩岸土林環繞,道不盡天工巧奪。那舉世所無的奇觀,像莊嚴宏偉的廟宇,像壁壘森嚴的碉樓,像恢弘高聳的佛塔,像極盡豪華的古代宮殿,像古樸威嚴的歐式城堡,也有的或如萬馬奔騰、昂首嘯天,或如教……[詳細]
84、扎加寺
扎加寺
  扎加寺位于阿里地區革吉縣革吉鎮,創建于1797年,距縣城95千米,拉康建筑面積425平方米,占地面積3600萬平方米,海拔4770米,方位:北緯31°53.292‘,東經81°13.355’,僧尼編制8人,現有僧尼8人。扎加寺全稱“扎加傳承丹杰林”。-第十四甲子初,因邦巴本多吉占堆和妻子索南措姆家庭不和。后索南措姆一心向佛,決心在邦巴部落建一座寺廟。經西藏地方政府同意,1797年,在第十四世噶瑪巴提確多杰主持下,修建扎加寺。扎加寺的歷代住持均由楚布寺派遣,任期3~4年,新住持上任時,楚布寺隨同住持派一名僧官、管家及4名僧人。……[詳細]
日土巖畫
  日土巖畫,文化遺址,在西藏日土縣境內。主要分布在班公措南部和東面近二、三百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最容易找到的巖畫就在日土附近的新藏公路一帶。壁畫是用堅硬的石頭或其它硬物在巖面或巖石上刻鑿而成,線條筆劃有深有淺,還有少數彩繪畫面。巖畫內容十分廣泛,有狩獵、宗教祭禮、騎乘、放牧、農耕、日、月、山、牛、馬、羊、驢、羚羊、房屋、人物等。日土巖畫在班公湖湖盆南部和東部,近兩、三百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分布有魯日朗卡、阿壟溝、那布龍、塔康巴、布顯、康巴熱久、日姆棟、過巴、曲嘎爾羌等13處巖畫點。巖畫是一種石刻文化,日土的巖畫在西藏最具代表性。日土縣境內的日木棟、魯日朗卡、阿壟溝、康巴熱久等十幾處巖畫不僅規模大、數量多,而且藝術價值也很高。這些巖畫是用銳器在巖壁上刻鑿而成,線條古樸,造型概括生動,色調簡約而鮮明,內……[詳細]
鬼湖拉昂錯
  在吉烏村就能看到連接瑪旁雍錯與拉昂錯之間的那條河水,河道細長而曲折,夕陽下頗為嫵媚。常言道:正邪勢不兩立。可在西藏的納木納尼雪山下,正邪相生,平靜永恒。鬼湖拉昂錯藏語意為“有毒的黑湖”,位于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海拔4573米,面積268平方公里,周圍是天然牧場,為內陸咸水湖。鬼湖拉昂錯與圣湖瑪旁雍錯相鄰。據說鬼湖是無風三尺浪。其實這里的景色非常美麗,湖邊暗紅色的小山,顏色迷離。卵石灘象一條白亮亮的銀帶,鑲在湖邊。湖里還有一個小島,是暗紅色。在拉昂錯湖畔,人常有一股奇怪的感覺在胸中升起:偌大的湖區見不到一人一畜,空曠得象是站在了宇宙邊緣。據說瑪旁雍錯與拉昂錯湖底相通,一邊是淡水的圣湖,另一邊卻是咸水的鬼湖。可以說,拉昂錯也是一引人入盛的景觀。拉昂錯蛇綠巖屬休古嘎布地體的一部分,位于雅魯藏布江蛇……[詳細]
納木那尼峰
  納木那尼峰,藏民稱之為“圣母之山”或“神女峰”。海拔7694米,位于喜馬拉雅山西段,與海拔6638米的神山岡仁波齊峰遙遙相對。納木那尼峰方圓約200平方公里,主要有6條山脊。山脊線上有數十座6000米以上的山頭,高低錯落。西面的山脊呈扇狀由北向南排列,東面唯一的山脊被侵蝕成刃脊,十分陡峭,形成了高差近2000米的峭壁。相比而言,西面的坡度則較為和緩,峽谷間傾瀉著五條巨大的冰川,冰面上布滿了冰裂縫和冰陡崖。納木那尼峰具有我國西喜馬拉雅山最大冰川群,圍繞峰區的冰川由3條晶瑩透明的冰塔林組成,就像一座座童話里的宮殿。早在一個世紀以前,這一地區就為各國探險家所注意。納木那尼峰自1905年英國人湯姆、喬治、朗斯第一次試登后,日本、奧地利等許多國家的登山家們都進行過多次嘗試,但均未成功。1985年5月2……[詳細]
東噶皮央石窟
  走向神圣的阿里高原中國西藏的西部,有一塊號稱“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遼闊高原,它的海拔高度達4400米,總面積約占西藏的三分之一,但是,這里的人口密度,卻僅僅為每平方公里0.16人,境內縱橫分布著上千公里的“無人區”,成為本來就充滿著神秘感的西藏高原上最富有吸引力的一方秘境——這就是著名的阿里高原。如果打開地圖,可以在中國版圖的最西邊,找到今天阿里地區的首府獅泉河鎮,它的地理座標為北緯32°5,東經80°0’相距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1800公里。迄今為止,從拉薩到阿里還沒有開通空中航線,如果從拉薩出發,利用目前在西藏陸路交通中最為先進的交通工具汽車,最快也要4、5天時間才能到達獅泉河鎮。所以,即使在西藏當地人中,去過阿里的人也為數很少。但是,阿里在西藏,甚至在南亞一帶的知名度卻非常之高。之所以如……[詳細]
麥龍溝遺址
  從西藏札達縣出發,沿著一條簡易公路,在土林中盤旋而上;走完一條干溝,穿過一片荒原,眼前出現了數十座土林遺址和佛塔墻。同行的札達縣人武部政委楊明春告訴我們:麥龍溝遺址到了。據說對這片遺址還沒有人來得及搞清它的歷史,就已風化殆盡,只留下墻基的痕跡和幾座經過風吹雨淋已化為土堆的佛塔,多像人靜靜地來到這個世界,又悄悄地離開這個世界一樣,它只好“來于塵土,歸于塵土”了。有人把札達縣譽為“土林環抱的地方”,這話一點不假。從縣城到達巴邊防連,這種景象一直斷斷續續地伴隨著我們,本以為快到邊界它會漸漸消失,沒想到到了達巴,它又集中起來,成為一組千姿百態的景象,絲毫不亞于古格王國的恢弘氣勢。達巴邊防連和達巴鄉近在咫尺,這里海拔4100多米,閃亮的喜馬拉雅山的光輝極目可見,在宏偉土林的輝映下,小小的達巴鄉政府和邊……[詳細]
90、獅泉河 國家級濕地公園
獅泉河
  獅泉河又名森格藏布,系印度河的上游。流經藏西北干旱高寒區,全長430公里,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約7億立方米。發源于岡仁波齊峰北側,源頭海拔5164米,為冰緣地帶,下游流入荒漠區。途經革吉、獅泉河鎮等地,在扎西崗與支流噶爾藏布匯合。出境進入克什米爾后稱印度河。是西藏降雨量最少的地區,年降水量僅在50-80毫米之間。沿岸以寬谷地形為主,有沼澤和溫泉分布。溫泉多為火成巖裂隙中涌出的潛水,不但補給了河流,也提高了河水的溫度,使一些河段冬季很少封凍。由于地處干旱區,獅泉河水系不甚發育,平均徑流深僅為25毫米,年徑流量約7億立方米,是西藏外流河中徑流量最小的河流。盡管如此,它仍然是氣候干燥、淡水稀少的高原腹地的寶貴水源。景點位置阿里地區獅泉河鎮……[詳細]
91、泉水湖
泉水湖
  泉水湖,一個被當地人習慣稱為“死人溝”的地方。位于新疆、西藏交界的阿里地區日土縣境內。海拔5118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武警邊防執勤點。由于年平均氣達溫零下20攝氏度、永久凍土地帶、高寒缺氧以及常年5至7級持續大風的惡劣自然環境,被當地人稱為“死人溝”。……[詳細]
92、直達布日寺 AAA
直達布日寺
  直達布日寺,在阿里的地區這噶爾縣境內,位于縣駐地東南的門土區,距崗仁波欽神山60公里。直達布日寺由寧瑪派高僧多扎-·曲尼桑布始建。按照寧瑪0(寧瑪派的根本教法,亦稱“大圓勝會”。舊密說心性自體性空為法身,自性光明為報身,大悲普照為化身,三身一切功德任運圓滿,即是諸法真實理趨,故名“0”)之說法,此地是地下八政之一,系金剛亥母宮。后由不丹噶舉派掌管,改宗噶舉派。1947年被哈薩克人毀后又由此迪-益西班丹重修,并任住持;隨后該寺又成為普蘭謝佩林寺的分寺,但仍奉噶舉派。寺內主供蓮花生大師(梵文名“帕達瑪薩瓦拉”,亦稱“烏金大師”,8世紀時印度僧人)、無量光佛塑像及釋迦牟尼佛、蓮花生大師、空行母益西措杰(蓮花生之夫人)、多吉帕姆(勝樂金剛之明妃)8歲時的腳印等。寺內有蓮花生、果倉哇、多吉帕姆的三處修……[詳細]
郭拉則松峰
  郭拉則松峰位于噶爾縣與札達縣交界處,位于噶爾縣駐地西南。意為“門山三峰”,亦稱“古拉則松峰”。海拔6112米。常年積雪。山麓為優良的天然牧場,牧有牦牛、犏牛、黃牛及藏系綿羊。……[詳細]
94、納查山
納查山
  納查山亦稱“那摩扎”,意為“黑花山”。在阿里地區噶爾縣境內,位于縣駐地東南。山麓為天然牧場,牧有牦牛、犏牛、黃牛、綿羊、山羊、馬等牲畜。……[詳細]
  噶爾藏布亦稱“噶爾曲”、“噶爾塘曲”,意為“營盤江”。在阿里地區噶爾縣境內,位于縣駐地西南。源于岡底斯山南坡、革吉縣境內,為森格藏布的最大支流。河長196公里,流域面積6060平方公里。流域內為噶爾縣的主要天然牧場,牧有牦牛、犏牛、黃牛、綿羊及山羊。……[詳細]
96、古如江寺 AAA
古如江寺
  古如江寺,在阿里地區之噶爾縣境內,位于縣駐地東南、門土區的門色鄉。寺廟依山傍水,環境幽靜。古如江寺是阿里地區境仙惟一的一座本教寺廟,坐落在象雄瓊欽崩巴山麓,朗欽藏布河源3條支流在其附近相匯。這里最著名的古象雄遺址是:古象雄王國分上、中、下三門的上門所在地,有古象雄十八王國(即象雄十八部)的城堡之首象雄瓊隆銀城遺址,本教始祖辛饒彌沃就誕生于這一帶,是本教的發源地。辛饒·彌沃是本教的鼻祖,系古象雄的王子,父王名杰本妥噶爾,母后名堯希杰協瑪。曾納妃,生8子。據藏文文獻記載:辛饒·彌沃在各種原始本教的基礎上改變了某些儀式中殺生祭祀等劣習而始創了雍仲本教,其一生主要在象雄傳道授業,門徒如云;他不僅將原始本教分為恰辛、朗辛、斯辛、楚辛4個分支的象雄傳播,而且還諳熟醫術并傳給其子不杰布楚西;他精習工巧明,……[詳細]
97、扎西崗寺 AAA
扎西崗寺
  扎西崗寺在噶爾縣境內,位于扎西崗鄉所在的一個小山丘上。由拉達-達倉瓦創建。17世紀改宗格魯派,屬色拉寺吉扎倉分寺,由托林寺法臺掌管。“文革”時被毀,1985年重建。主要建筑有措康、普那貢康、嘎居康等大小扎倉4個及茶館等附屬建筑,主供“覺沃”三尊佛像、大小噶當佛塔212座、各類唐卡1008幅等。現有-4人和管理人員2名。……[詳細]
夏格巴林寺
  夏格巴林寺位于阿里噶爾縣境內。“夏格巴”藏語意為“贖罪”。據說夏格巴林寺是甘丹策旺結束戎馬生涯的時候,為自己修的懺悔寺。因拉達克人入侵,阿里古格王國逐漸消亡。后五世0-請蒙古僧將甘丹策旺率領500名蒙古騎兵、2000名三大寺僧兵赴阿里作戰,將拉達克人全部逐出,甘丹策旺遂成為第一任噶爾本(總督)。成為第一任阿里噶爾本(總督)。阿里首府過去就在噶爾縣。該寺曾為阿里地區最大的寺院,有僧侶300多人,房屋250間,最大的祖拉康(即大經堂)有315根柱子。歸拉薩哲蚌寺管轄,屬格魯派寺院。同時該寺還是以前普蘭宗政府的冬季駐地。……[詳細]
貢不日寺
  貢不日寺,在阿里地區之普蘭縣境內,位于縣城邊馬甲藏布河的北岸。貢不日寺,亦稱“故宮”,是普蘭縣境內的一座古代寺廟。相傳,故宮為著名的洛桑王子的宮殿,仙女影超拉姆與王子相受,遭密謀陷害,巫師假稱北方有敵,誘使洛桑王子出征,影超拉姆在危難時刻從這里飛升天宮。待王子凱旋,與影超拉姆相會于天庭,戰勝種種困難懲處了惡人,終獲幸福團圓。這一傳說后來被編入八大藏戲之一的《洛桑王子》,流傳甚廣,故普蘭亦傳為洛桑王子的故鄉,故宮則是王妃的居所,名聲大振,成為普蘭縣重要歷史名勝寺廟之一。貢不日寺依山鑿洞,洞前搭設棧橋的寺廟形式,高出河岸臺地約30米。沿山坡另辟有階梯及小路,可從山腳登臨寺廟。該寺是一座直貢舉派的寺廟,創寺人為直貢寺-拉嘛堅嘎多增·郭雅崗巴,寺廟的住持由直貢寺委派,每屆任期三年至五年。貢不日寺洞窟……[詳細]
色瓦龍寺
  色瓦龍寺,坐落在圣湖瑪龐雍措的東岸,由哲貢噶舉派著名的成道大師貢覺久贊,按其恩師哲貢共確赤列桑布之托,在其恩師逝世十周年之機,即-陽土猴年(公元1728年)正式建筑。創建這坐寺廟時的施主是,托欽霍堆部落頭人井格俄革卻圖,由于,當年甘丹才旺拜桑布驅逐拉達克軍隊時,這個游牧部落派去了六十名騎士,殺了很多拉達克人,為了懺悔他資助創建積德行善的場所。在本寺內的主供為赤列桑布塑像,在其內供藏著四棵釋迦牟尼佛的舍利(火化為高僧骨殖后留下能自然增多的白色球狀結晶物)、蓮花生大師修練而成的利佛甘露之五種伏藏、大譯師拜若雜納的手抄本、婆羅門七世的肉身、噶當派大師仲敦杰瓦迥鼐的一撮發辯、達布拉杰的座墊、曲杰平措大師的肉身及其呈花白的發辯、仁贈曲杰扎巴的珠紅單鈸和大袍等。在寺內還供有四尊大小不等的釋迦牟尼像、蓮花……[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香蕉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 | 亚洲一区在线日韩在线尤物 |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 |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中文字幕 | 亚欧日韩欧美网站在线看 |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