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西藏自治區 > 昌都市旅游

昌都市旅游景點介紹

谷布神山
  昌都日通的谷布神山是康區十八座神山之首,位于昌都縣日通鄉與如意鄉交界處,距縣城40公里。谷布神山是昌都附近最高的山峰之一,海拔5400米左右,登上峰頂,周圍的群山盡收眼底。谷布全稱為“雜加谷窩瓊普”,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巨型大鵬鳥從遠方飛來,在此棲息時,在山頂啄穿一個大洞,故稱之為瓊普,意為大鵬穿透的溶洞。谷布山勢雄偉,異峰突起,山頂是裸露的石灰巖。由于海拔高,故處處顯露出高原巖溶經歷幾千萬年日曬雨淋所形成的石芽、石柱、溶洞。位于谷布半山腰的稱之為乃寧的洞,是該山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一個洞,傳說蓮花生大師在此修行過。洞口處建有不少佛塔和塑像,洞口雖小,沿內則是巨形的溶洞,至少可容納二、三千人,堪稱全區第一大洞。在谷布神山東面半山腰的巖石山有稱之為昌都三大-的圣湖,雖說是湖,其實大不足10……[詳細]
122、莽措
莽措
  莽措位于芒康中部莽嶺鄉境內,距縣城90公里,國道214線往北60公里處,海拔4313米,湖水面積20多平方公里。莽措是金沙江二級支流措龍門曲源頭的一個高原湖泊,是橫斷山脈中最大的高原湖泊。湖泊長7.2公里,平均寬2.5公里,湖水最深約21米,中有堆確、堆窮兩座石頭小島。湖盆四周山地由紫紅色砂巖組成,湖盆內部地勢較緩,湖的北面出口處有沼澤草甸分布,是良好的牧場。湖區屬山地針葉林濕潤、半濕潤氣候,湖中有高原裂腹魚棲息和水草生長。湖泊地勢高寒,每年11月底開始結冰,1月起全部封凍,4月底化完。在冬季,莽措四周雪山一片銀色,極為壯觀。5~10月,氣候溫暖濕潤,綠草如茵,湖水澄清,景色迷人。莽措1985年被芒康縣定為自然保護區。……[詳細]
小恩達遺址
  小恩達遺址是今考古界近年發現的西藏地方新石器時期的重要遺址之一,因位于昌都鎮的小恩達村附近而得名。小恩達遺址海拔3200米,面積為10000余平方米。經1986年調查并部分考古試掘,發現有大型打制石器、細石器、磨制石器、骨器、陶片和木炭渣等遺存。據推測,年代與卡若遺址相近,文化特征與卡若遺址的文化特征基本一致,距今約4000多年。景點位置西藏自治區昌都縣縣城北小恩達村類型:古跡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門票信息:免費開放。……[詳細]
鹽井天主教堂
  鹽井天主教堂是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位于芒康縣納西鄉上鹽井村,國道214旁,占地面積6008多平方米,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典范。1858年由法國巴黎傳教士鄧得亮神父所建,藏式土木結構。鹽井是西藏境內納西族聚集之地,當地有趣的文化現象是:外來的納西族都信奉藏傳佛教,而土生藏族卻是虔誠的天主教徒。鹽井也是著名的盛產井鹽之地,已有千年的生產歷史。瀾滄江兩岸長近300米的狹長地帶,綿延分布著從江邊鋪排到山上的數千塊鹽田。江邊的數十口鹽井蒸汽騰騰,井周霧氣彌漫,走到井口,可見溫熱的鹽水在深約五六米的井下向上鼓突,咕咕有聲。淡綠色的鹽池,雪白的鹽田,與湛藍的瀾滄江水和漫山遍野的花草樹木互相映襯,美不勝收。地址:昌都地區芒康縣納西鄉上鹽井村類型:教堂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門票:免費……[詳細]
仁達摩崖造像
  仁達摩崖造像位于察雅縣旺布鄉境內丹瑪山崖,造于公元804年。造像的主要部分位于仁達殿內,正中是近2米高的大日如來佛,左右分別有8個隨行弟子和2個飛天神女。在佛像左邊和下部共有31行吐蕃時期古藏文,在佛像左下方約有60多個漢字,其內容涉及吐蕃時期的歷史、政治、經濟、法律、文化、文字等諸多方面,還有線刻的護貝龍王。整組造像依山雕鑿、比例均勻、布局合理、造型大方,是極為珍貴的吐蕃時期石刻藝術品。察雅仁達摩崖造像是目前康區一帶發現的最早、最為完整的吐蕃時期的摩崖造像。2019年10月7日,仁達摩崖造像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126、達瑪山
達瑪山
  1976年秋,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組在西藏昌都達瑪山坡發現了極為豐富的恐龍化石。達瑪山海拔4000~5000米。這些化石來自10公里范圍內的5個化石產地,共發掘出約4噸重的20多箱標本,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恐龍化石產地。經研究鑒定,出土恐龍化石可分為3個不同地質時代的脊椎動物化石動物群,它們多數是首次發現的新屬種,如寬肋達馬拉龍、扎曲瀾滄江龍、大野微齒龍、昌都埃西龍、達布卡巨齒龍等。……[詳細]
曲孜卡溫泉
  曲孜卡溫泉位于芒康縣滇藏公路旁的曲孜卡鄉。該溫泉區有大小溫泉近百眼,其流量大小和溫度各不相同,有的不足30℃,而有的超過當地的沸點。當地居民從不燒熱水,用水時到溫泉去提即可。從溫度高的溫泉眼里提水,泡出的茶別具特色,這些溫泉還能治愈各種疾病,尤其對皮膚病的療效更為顯著,沐浴的人浸泡在溫泉中,能盡情欣賞藍天白云、四周雄偉的高山、成群的牛羊、滔滔的江水及郁郁蔥蔥的桃李。……[詳細]
128、朱角山
朱角山
  朱角山位于昌都俄洛鄉境內國道317線上,距縣城約40公里。朱角山一帶古木參天,有成片的唐代古柏樹,據測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可謂世界柏樹林中的壽星,是研究古代氣候形成和變化的珍貴實物遺存。在朱角山對面,有一個稱為作揖卡的壩子,壩中有昌都強巴林寺第四大-加拉夏季避暑圣地,并有大量造型美觀的佛塔,形成了頗為壯觀的一片古塔林,風光別致。……[詳細]
129、三色湖
三色湖
  三色湖位于西藏昌都地區的邊壩縣邊壩鎮境內,距縣城近50公里。從縣城驅車,途經連片的沙棘林,穿過藏東風格獨具的村莊,就可以到達海拔4200米左右的三色湖群。白湖藏語稱“錯嘎”,湖色灰白,綠樹倒映湖面,魚兒跳躍湖上。黑湖藏語稱“錯那”,三湖中面積最大,遠看似墨,群山環抱,深不可測。黑湖與白湖有溪相連,宛如母子。黃湖藏語稱“錯斯”,三湖中面積最小,太陽光下,水色金黃,雨霧連天,湖土同色。三湖相距皆不遠,同為一個湖群,卻分為三種色彩。三色湖的成因目前說法有三種,但皆未定論。一說是因為水深各異,故色彩不同;二說是因為湖邊巖石礦物質的不同,造成湖色不同;三說是湖底水生植物不同,故影響了湖的顏色。三色湖群綠樹環抱,皆有飛瀑直入湖中,奇在飛瀑雖清,但入湖則變色。黑湖有溪與白湖相連,但黑湖之水入白湖則由黑變白……[詳細]
八凍措湖
  八凍措湖藏語意為海螺湖,距縣城88公里,位于洛隆縣臘久鄉八美山頂,是本縣最大的湖泊,湖面長約7公里,寬約1.5公里,湖水呈乳白色,故有“白湖”之稱。……[詳細]
美麗雪山
  美麗雪山,號稱西南、藏滇邊境的第一神山。透明的冰柱、冰川,還有那一下子凝固了的圈圈漣漪,晶瑩剔透,穿山而過的石洞則猶如山的眼睛,深燧而幽遠。其中的卡瓦格博峰海拔6700集驚、險、奇、美于一身,至今尚未被人類征服,更加充滿了神秘色彩。而地處北坡左貢縣碧土一側,原始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世界高原所有的物種應有盡有。近年來,世界上瀕危樹種紅豆杉就生長在此處,瑤共琪草點綴其間,金絲猴、小熊貓等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穿梭林間。……[詳細]
仁達摩崖石刻
  仁達摩崖石刻距角克寺15公里,為騾馬驛道,從覺克寺騎馬單程4小時。是赤德松贊時代的,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年。這座石崖造像的價值主要有0:一是從“摩崖造像”上的文字看,是赤德松贊立在大昭寺門前的唐蕃會盟碑早,另外“摩崖造像”的文字中提出了完成藏漢友好大業的任務,而大昭寺門前的“唐蕃會盟碑”上寫著已完成了漢藏結盟的任務,這就說明了石碑在歷史上的連貫性,也表明了漢藏兩個民族友好的悠久歷史,二是“摩崖造像”的文字內容還說明西藏的政教合一的萌芽從那個時代就已經形成了;三是“摩崖造像”的發現對我們研究赤德松贊時代的政治、文化、語言、書法、繪畫、雕刻技術等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詳細]
貢覺通夏寺
  貢覺縣相皮鄉附近的通夏寺是昌都地區薩迦派的早期寺廟。通夏寺早期培養的高僧,先后成為達垅噶舉派的創建人,如達垅墉巴·扎西貝、桑吉雅君、桑吉溫等高僧,早年均就讀于通夏寺。據史料記載,通夏寺是由后弘期高僧噶頓·普布瓦于1096年創建的。噶頓·普布瓦生于1011年,貢覺人。先后到衛藏和印度學經,曾拜阿底峽為師。后至阿里、衛藏傳法。53歲時返回老家,創建通夏寺。此地原有造型獨特的三層殿堂,稱為瑪堆殿。第一層為藏式,第二層為印度式,第三層為漢式建筑,屋頂為單檐歇山式,上蓋琉璃瓦。據說,此即文成公主為鎮壓女魔四肢關節而修建的鎮女魔掌心寺。民間還傳說此殿為文成公主所建。通夏寺初奉噶舉派,不久改奉薩迦派。八思巴至大都時曾路經貢覺通夏寺,并且出資維修了文成公主時所建的四大鎮翼寺之中的瑪堆殿。還另建了一座面積為3……[詳細]
長毛嶺野鹿馴旅游區
  長毛嶺野鹿馴旅游區有查杰瑪大殿、卡瑪多塔林、諾絨溝,民俗之山德青頗章神山,馬鹿的樂園長毛嶺養鹿場,療效顯著的伊日溫泉和高山草甸等自然與人文景觀。-6月15日舉行的傳統節日“仲確節”,恰到好處地把這些景點與活動串聯在一起。……[詳細]
135、鹽井旅游景區 AAAA
鹽井旅游景區
  這是溝通西藏和中原的古代主道之一——茶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鹽井位于芒康縣與云南德欽縣接壤的地方,包括上、下鹽井、曲孜卡、木許四個鄉,海拔較低,約2500米。瀾滄江畔井里的鹵鹽水,為鹽井的鹽田提供了大量的鹽巴,使這里出現了家家戶戶屋頂鋪了一層白雪似的曬鹽奇觀。除了鹽外,更罕有的要數在上鹽井的西藏唯一一座天主教堂。景點位置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陜西西路……[詳細]
紅拉山生態旅游區
  紅拉山生態旅游區系西藏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海拔2300—4400米,棲息著世界瀕臨滅絕的珍稀長類動物金絲猴200多只。立體生態景象壯觀,有雪山、森林、峽谷、高山和深谷等自然風光。……[詳細]
  有“畫匠之鄉”美譽的噶瑪鄉,繪制唐卡、壁畫的歷史可追溯到800年前,現流傳于西藏的“嘎當噶志”畫派,就是由當地畫家所創。……[詳細]
伊日溫泉
  導 游溫泉位于類烏齊縣,四面環山,山腳綠草茵茵,山上則是茂密的森林,整個溫泉分布在長約100米的狹長地段。  介 紹  伊日溫泉是昌都眾多溫泉中知名度最高的,現在可用的有6處溫泉,水溫在20-40攝氏度之間。這里風景優美,環境幽雅,空氣新鮮。 由于溫泉在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骨折、半身癱瘓、小兒缺鈣、皮膚病等方面有極為明顯的療效,故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到這里來沐浴、治療的區內外患者幾乎從未間斷過。西藏昌都……[詳細]
139、同卡寺
同卡寺
  導 游 同卡寺全稱為學呢八宿嘎登桑珠林寺,它位于八宿縣同卡鄉政府所在地,離縣城250公里,通公路。  介 紹 同卡寺為祖國統一、民族團結、藏漢文化交流等方面曾做出過突出的貢獻。該寺至今珍藏著大量的佛像、刺繡等珍貴文物。有來自印度鑄造的佛像,吐蕃時期藏族自己鑄造的佛像,更有內地鑄造的佛像。他們珍藏的綢緞刺繡量多質好,有刺繡、緙絲、綢緞、錦緞等品種。 明永樂年間和宣德年間鑄造的雙龍戲珠的鈸以及萬歲圣旨等都是極為珍貴的文物。該寺大殿中還供有三座肉身靈塔。在離寺廟約500米處,有一座稱為澤培波公切的塔,呈四方形,底寬36米有余,高約25米,從外形看,塔為6層,實際內部只有3層經堂可繞塔觀賞。該塔穩重挺拔、氣勢宏偉、造型獨特,是昌都境內最雄偉、最高大的佛塔之一。西藏昌都……[詳細]
生欽朗扎山
  導 游 生欽朗扎神山位于江達縣崗托鄉境內,距縣城100公里,是康區二十五座佛教神山之一。神山規模較大,騎馬轉一圈需一天的時間。    介 紹   山上景點眾多,其中較有特色的有:猴子摘帽、蓮花生大師石像、蓮花生降妖洞、蓮花生修行洞、噶瑪巴修行洞、生欽朗扎山寺等。諸多修行洞中以蓮花生修行洞最為著名,其中奇形怪狀的石頭仿佛自然形成的佛像。 康區很多寧瑪派、噶舉派的高僧曾在此神山上修行過,所以虔誠的教眾都極為推崇生欽朗扎山,并以朝拜該山為一生幸事。西藏昌都……[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欲求不满 | 正在播放麻豆专区 | 日本乱子伦视频免费观看 | 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 五月天福利午夜 | 亚洲天堂AV女优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