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 > 西雙版納州旅游

西雙版納州旅游景點介紹

  邊鎮打洛,距景洪134公里,位于勐海縣西部,與緬甸小勐拉接壤,是國家二級口岸。打洛是傣語譯名,意為“多民族混雜聚居的渡口”,自古以來,這里就居住著傣、哈尼、布朗等民族,現人口為1.6萬。打洛氣候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21攝氏度,小鎮四周群山綿亙,森林茂密,覆蓋率為45%,中有紅椿、三角杉等珍稀樹種。從打洛……[詳細]
  允景洪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州府,景洪縣的一個鎮。“允景洪”傣族譯意為“黎明之城”,來源于一個勇敢的青年戰勝一個妖魔后,奪得一顆明珠,并把明珠高掛在一棵椰樹上,大放光明,驅走了0,帶來了黎明的傳說。因此,人們習慣地把它呼作“黎明城”。“黎明城”在過去是傣族土司住的地方,傣語把它叫作“召片領”,譯意為“廣大土地的主人”。……[詳細]
  綠石林雨林公園位于西雙版納勐侖鎮,相隔聞名世界的中科院熱帶植物園1公里。公園自然環境優美,是傳說中香發公主居信的地方,也是典型的熱帶雨林、季雨林薈萃之地。上有森林,下有石林是公園內一大奇觀,裸露的石巖上生長著各種千姿百態的植物,各種各樣的藤蔓纏繞在一起,十分奇物。其中絞殺植物、樹瀑布、大板根、纏絲洞、望江巖、野象石等景……[詳細]
  曼短佛寺曼短佛寺,位于勐海縣城西南面的昆烙公路邊上,距縣城約10公里。是當地傣族從事宗教文化活動的中心。曼短佛寺傣語稱為瓦拉扎探。據史籍記載,此佛寺始建于公元950年,距今已有1049年,是小乘佛教傳入后建的最早佛寺之一。佛寺整體由大殿、戒堂、彭房、僧舍、佛塔和窩蘇(八角亭)等建筑群組成。主體建筑大殿闊4間,寬約10米……[詳細]
  曼壘母子塔西雙版納曼磊佛塔位于勐海縣勐遮壩東南佛雙公路7公里處的曼壘村后山頂上,有大小兩座,大塔高20米,小塔高15米,塔基均為四方形,塔身為八面體。兩塔頂端有金屬飾品,其間有兩座小佛寺。母塔高9米,子塔高6米,造型美觀,周圍古木參天,環境優美。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曾帶領一名高徒到西雙版納傳經時曾坐在此地休息,后來當地傣族……[詳細]
  勐邦天鵝湖勐邦水庫位于距勐海縣城23公里的勐遮壩子東南面的勐邦盆地,素有“天鵝湖”之稱,壩高25.43米,總庫容230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4.5萬畝,是勐海縣20世紀50年代末群眾投工投勞修建的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從勐海縣城驅車西行約20分鐘,從車窗往外看,眼見勐遮壩平坦無垠,阡陌縱橫,沃野千里,其壩子面積(23萬畝……[詳細]
  西定布朗族生態博物館布朗族生態博物館位于西雙版納州勐海縣西定鄉的章朗村,具有良好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豐富的有形遺產和無形遺產,是原始宗教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民間文化和古老茶文化等多元化的交匯區。不僅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老村寨、西雙版納境內最早的布朗族古佛寺、百年以上的古茶園和環繞村寨的茂密的古老的“龍山”森森,還有……[詳細]
  云茶源旅游景區云茶源旅游景區地處祖國西南邊陲,位于云南南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距勐海縣城4公里,占地面積1500多畝,是我省集中展示茶文化、茶科技、茶產品的重要窗口。是集觀光旅游、民族茶文化展示、茶交易、科研培訓、良種繁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游園區。是按國家4A級旅游景區規范標準建設的高起點、高檔次、大規模的生態……[詳細]
  中緬邊境公園西雙版納打洛森林公園位于西雙版納中緬邊界打洛口岸曼景山,與緬甸撣邦第四特區接壤,占地1500畝。園內有兩條界河流經,四座界碑屹立。公園依山傍水,原始森林密布,風景自然優美,集游、吃、住、娛、購綜合服務功能為一體,是版納旅游度假必到之處。主要景觀景點有:熱帶原始森林、獨樹成林、密林瞭望塔、森林動物園、橡膠園、……[詳細]
  遼多姆臥佛遼多姆臥佛位于云南省西南端的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里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景觀特色:西雙版納是全國唯一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林木參天蔽日,珍禽異獸比比皆是,奇木異葩隨處可見。離泰國、緬甸很近的西雙版納充滿了佛風,佛塔寺廟與傣家竹樓、翠竹古木交相掩映,一……[詳細]
  南糯山南糯山山地附近,漫坡漫野都是茶園。所產的茶,在歷史上早已有名。南糯山又稱“孔明山”,當地愛伲人始終堅信,南糯山的茶樹,本為諸葛孔明所栽。南糯山世代居住著哈尼族支系的愛尼人,茶樹是他們非常重要的生產資料。南糯山以其800年栽培型古茶王樹有力證明了“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也是最早利用茶樹的國家”,而聞名于世。南糯山被當……[詳細]
  打洛江風光打洛江又名南覽河,由東向西穿過打洛壩,流入緬甸。打洛江,僅有36千米的河段在打洛鎮境內,其余河段多在中、緬兩國的界河。江兩邊是中緬兩國的村寨。獨樹成林這是以一棵大榕樹形成的旅游景點,樹齡約900多年,占地面積120平方米。打洛森林公園主要景觀有中緬219號界碑、民族歌舞表演場、膠林消暑園、中緬貿易商場、中緬友……[詳細]
  從景洪沿昆洛公路朝昆明方向乘車約30公里,就到了勐養景區的三岔河。這里原先是觀察野象的地方。1989年由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和云南西雙版納保護區管理局合作,建成了中國大陸地區首座野生蝴蝶飼養場。這是一個人工與自然巧妙結合的蝴蝶觀光區,每年3月中旬直到10月中旬,均有較多蝴蝶可供觀賞。園內建造的圓型網室蝴蝶園中,各種熱帶、……[詳細]
  基諾民俗山寨位于野象谷至勐侖植物園之間的基諾鄉巴坡村,位于景洪市東部,距景洪市28公里,西距勐養鎮70公里,是基諾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基諾族是國家承認的56個單一民族的最后一個。人口較少,大多居住在此地。山里分布著40多個村寨,聚居著17000多人。在這里不僅可以觀賞基諾山景色,也可以體察基諾族風情。基諾山,古稱攸樂山……[詳細]
  望天樹是西雙版納州特有的樹種之一,僅分布在州內勐臘縣的補蛙、景飄等地。望天樹屬龍腦香科,常綠高大喬木。因它長得挺拔筆直,高達七八十米,如利劍般直刺藍天,有“林中巨人”、“林中美王子”之美譽。望天樹適應能力強,壽命長,用途廣泛,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勐臘補蛙望天樹景區,坐落在勐臘縣城東北方補蛙國家自然保護區內,占地面積……[詳細]
  羅梭江漂流主要摜勐臘縣勐侖境內的漂流。羅梭江是瀾滄江的一條主要支流,由思茅地區流入版納東北,流經景洪市、勐臘縣,匯入瀾滄江。羅梭江在景洪市勐旺鄉一段叫補遠江,在勐臘縣象明鄉一段叫小黑江,在勐侖鎮和關累鎮一段叫羅梭江。羅梭江勐侖段江面平緩而寬闊,適宜漂流,因此由西雙版納國旅與勐侖鎮房地產開發公司共同開發了此旅游項目。漂流……[詳細]
  佛塔位于勐海縣勐遮壩東南曼磊寨旁的山頂上,故名曼大佛塔。勐遮壩是西雙版納的第一壩,也是西雙版納的重要糧倉。佛塔有大小兩座,大塔高20米,小塔高15米,塔基為正四方形,塔身是八面體,兩塔頂端均有金屬飾品,中間還有兩座小佛寺。傳說小塔斯社所在地是埋葬佛祖左骨骸骨處,后來佛祖之魂從地下飛躍而去,落在近旁,于是又在佛祖魂魄落下……[詳細]
  這片蓊蓊郁郁、排列有序的膠林,鐫刻著版納農墾的歷史,樹干上的劃痕是一批批墾荒者艱苦創業的證明,白色的膠液真實地告白了那些為膠源而獻身的墾荒者的不懈的努力,從1948年的愛國華僑錢仿園、李宗周先生開始到現在,在這塊富饒而美麗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腳印。徜徉在膠林中,踏在已積淀了五十多年歷史的土地上,望著樹縫間漏著些斑……[詳細]
  西雙版納猴山是中國實驗動物云南靈長類中心的科研和試驗基地,擁有14種國家一類、二類珍稀靈長類動物。它位于景洪市東郊,瀾滄江和流沙河交匯處,毗鄰原宣慰使府(勐泐故宮)遺址,離城區4公里。突出了靈長類動物展示和歷史文化景觀兩大特色。乘索道、飛急流,景區茂林修竹,古樹參天;猿鳴空谷,鳥語花香;處處體現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詳細]
  打洛,傣語是聯合擺渡的渡口之意。從前,居住在這里的傣、布朗、哈尼等民族一起在江邊擺渡,故稱之為打洛。如今,各族人民昔日共同擺渡的渡口上已架起了一座長70多米的雙孔石拱橋,寬敞平坦的公路飛越打洛江直通園門橋。打洛是云南省南部邊境線上的一個重鎮。位于昆洛公路的終點,已被列為省級口岸。它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及眾多的旅游景區……[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怡红院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影院 | 亚洲国产精品路线一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免费码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