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風臺遺址在貴陽市觀水路南側小山上,緊臨南明河,與甲秀樓相望。1983年9月列為貴陽市文物保護單位,是貴陽市名勝古跡之一。觀風臺,又名觀象臺,始建于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由當時貴州巡撫畢三才建,以鎮水口。自創建以來,近四百年間涌現了不少文人學士登臨詠贊之佳作,但要追溯其建臺的起因經過,落成時間及因何得名的緣由,還要從巡撫畢三才所作《觀風臺碑記》中去探尋。觀風臺在會城外東南一里,萬歷三十二年巡按御史畢三才建,自為記。記曰:“昔稱人物志,多系乎風土。夫五方之英,成于天地,孕于山川,資為國用。地靈人杰,祥發符徵,機固不偶然也。黔當萬山中,為西南荒服,稱不庭不貢之區。乃高皇帝開辟疆宇,列圣翱翔道化。迨我皇上御寓三十二年,車書禮樂,廓為大同,一時戶口殷繁,豪杰彪起,聲名文物,幾埒上國,夫非山靈……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