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貴州省 > 貴陽市旅游

貴陽市旅游景點介紹

  馬鈴石拱橋位于花溪區馬鈴鄉水車壩,年代為清乾隆四十一年。類別為古建筑。馬鈴石拱橋為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水塘躲反洞遺址位于花溪區高坡苗族鄉水塘村,年代為明代天順年間。類別為古遺址。水塘躲反洞遺址為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騎龍營盤遺址位于花溪區黔陶布依族苗族鄉騎龍村,年代為清咸同年間。類別為古遺址。騎龍營盤遺址為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清華中學水井
  清華中學水井位于花溪區清華中學,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清華中學水井為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龍井村原名龍泉寨,得名村寨正中央一口千年古龍井。千年古龍井是龍井村的靈魂所在,井水從井口中溢出后,一路奔流而下,形成一條觀光水渠,衍生出了親切的生活場景。在水渠上游,常有身著布依族服裝的布依族婦女在這里洗菜、淘米;下游,人們則三五成群在這里聊天洗衣服,淳樸的民族氣息與親切的生活場景成為村內最美的風景線。……[詳細]
  客籍會館也稱川主廟 ,位貴陽市開陽縣龍崗鎮西南隅,先名關圣廟,始建于南明永歷年間,光緒初年擴建為川主廟,1936年,當地四川、兩湖(湖南、湖北)、江西和江南(江蘇、安徽)籍人士共同出資改建為客籍會館。但仍然習稱川主廟。1951年后糧食部門做糧倉用,但主體仍大體保持原貌。現存為一正一廳兩廂組成的封閉四合院。占地8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四面內外帶廊。正殿面闊五間,通面闊21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0米;歇山青瓦頂,穿斗抬梁式木結構。橫梁駐峰木雕精致。明間正脊楷體墨書“天下為公,世界大同”8個大字;前廊個檁分別楷體墨書“江西眾姓人等同建”、“兩湖眾姓人等同建”、“四川眾姓人等同建”、“江南眾姓人等同建”。對廳為戲樓,面闊5間,通面闊20.5米。正脊楷體墨書“大中華民國念五年丙子歲季夏中浣吉日石、木……[詳細]
47、見龍洞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見龍洞(甘龍洞)位于貴州省貴陽市龍洞堡街側,是一個天然溶洞,相傳曾有“龍潛藏其中”,有保護過真龍天子等神妙傳說,因地處貴陽的重要關隘地帶,為此,該洞自明代以后便名聞于世。洞寬10米左右,長約20多米。洞中鐘乳倒懸,怪石嶙峋。明萬歷九年(1581年),貴州巡撫郭子章在龍洞堡南端的溶洞石壁上題有“見龍洞”三字,字大0.33米,左刻“萬歷辛丑歲”五字,右刻“泰和郭子章題”六字。因洞無水,慣稱“甘龍洞”。該洞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935年9月11日(另有說法為10號或14號),年僅24歲的中共貴州省工委書記林青(原名李遠方),在被國民黨軍警從貴陽警備司令部押往六廣門刑場的途中殺害。路上林青高唱《國際歌》,高呼“打倒國民黨” “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被敵人慘無人道地用刺刀插入口中。林青被害后,遺體被地下黨秘密安葬在江西坡的亂墳崗上,即今瑞金北路江西村小學后門處。 1983年9月,林青烈士墓被列為貴陽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49、簡書墓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書墓,位于秀麗的黔靈湖畔,沿著茂密的森林小道拾級而上,約走百余米開外就能看到。墓四周古木參天,遮蔭蔽日,墓主人就是貴州辛亥革命先行者,領導大方人民武裝起義推翻清朝統治,建立大方軍政府的重要領導人簡書。墓前石碑刻“簡公孟平之墓” 六字,墓地東側有碑兩塊:一為“簡書墓重建紀念碑”,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貴州省委員會主任王淵敬題,一為“簡書先生傳略”碑。……[詳細]
  盧燾先生蒙難處位于貴陽市二橋轉灣塘公路旁,是愛國人士盧燾先生在貴陽解放前夕,為保護地方治安和人民生命財產,于1949年11月14日,被殺害之處。為紀念盧燾先生,1986年經貴陽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盧燾先生蒙難處,鑿山建有紀念亭,紀念亭以鋼筋混凝土建成。原占地約140平方米,因公路擴建面積縮小,現亭緊靠人行道,坐南向北,以山為壁,亭上覆琉璃瓦,高約5.4米,闊約3米,亭中立須彌座圓首碑一通,碑額有秦天真書陰刻大篆“浩然正氣”四字和陰刻楷書盧燾生平。1999年于碑亭東西兩壁增設盧燾先生及家人瓷像8幅。……[詳細]
  盧氏陵園(盧燾烈士墓)位于貴陽市烏當區(現觀山湖區)野鴨鄉新寨村百花坡。盧燾,原名盧啟熹,號壽慈,壯族,1882年9月1日生于廣西宜北縣一個農民家庭。盧燾的青年時期,正值我國處于急劇變革的時代,他耳聞目睹清王朝的黑暗統治和民族的深重災難,開始接受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對于共產黨的事業,盧燾一直抱同情態度。1928年,朱德帶部分起義部隊由廣東轉戰湘南,派王佐帶信請盧燾與范石生聯系,要范不要與紅軍為敵。盧燾接信后即寫信給范石生說:“大家同學,不必為敵也。”信中明確希望范石生設法接濟朱德軍火物資。抗戰勝利后,國民黨蔣介石無視全國人民飽受長期戰爭的苦難和實現和平與民主的強烈愿望,堅持反共、--和內戰的方針政策,盧燾對此非常憤慨,表示堅決不與豺狼為伍。1949年秋,人民解放軍向西南進軍,勢如破竹,國民……[詳細]
  永安橋位于貴州省貴陽市白云區沙文鎮斑竹園村街口南端,又名斑竹園橋,距沙文鎮約3公里路程,為明清驛傳古道所經之地,今川黔公路從橋上�永安橋為單孔石拱橋,長10米、寬7米、高10米。橋身用料講究,除堅石外,所用粘結漿劑系獼猴桃藤(俗稱楊桃藤)泡水煮糯米粥,摻入生石灰拌漿用以砌石料。這種灰漿凝固后堅固異常,今還可從石縫灰漿中見到谷粒。該橋建于何時,史志沒有記載。1980年于橋下出土《永安橋建橋碑記》,始知建于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民國16年(1927年),貴州省主席周西成修建貴陽至赤水公路,原擬將此橋拆除重建橋,終因此橋結構堅固,寬度適中,并能滿足新建公路的設計要求,特予保留使用,現仍然擔負著車輛南來北往的重任,為210國道上的重要之橋。雖經歷了兩百多年的風雨滄桑,頻繁載重……[詳細]
  都拉營盤遺址位于貴陽市白云區都拉布依族鄉都拉村屯山頂。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當地寨長張國順等人倡建。營盤用毛石堆砌,南北各有一石門,均已垮塌,現今僅存殘墻300余米、高1.6米、厚1.8米。……[詳細]
  武勝門遺址‌位于貴陽市云巖區文昌閣街道,是貴陽市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它位于文昌北路1號,緊鄰文昌閣,是貴陽市“九門”之一。武勝門在明代被稱為武勝門,清代則稱為昭文門,俗稱老東門,是劃分城內城外的分界線。‌……[詳細]
55、棠蔭亭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棠蔭亭,位于貴陽市云巖區城基路貴陽市第五中學內。它是貴陽人民群眾為感激和敬仰縣長鄭紹臣,于民國21年(1932年)修建的紀念亭。1997年9月,貴陽市人民政府將棠蔭亭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棠蔭亭為重建建筑,僅石碑為當時的歷史遺存。……[詳細]
  回龍寺戲樓位于貴陽市南明區擺郎村白郎小學內,2001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實測,面闊18.6米,進深8. 6米,穿斗式木結構,是典型的明清寺廟戲臺建筑。2003年,該樓入列貴陽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趙以炯是貴陽市花溪區人,是貴州省的第一位文狀元。其墓在花溪區擺早村彎弓寨附近的“貴惠大道”旁山腰。從公路旁的一堵水泥護墻邊上沿階梯向上,數十米的右側就是趙狀元的墓了,墓碑較為高大且厚實。墓為土墓。墓碑兩側有圓弧形碑柱,碑柱上雕刻有陰刻對聯“龍盤虎踞地道呷昌,水秀山青人為蔚起”。墓碑中間有”皇清誥授中憲大夫原任翰林院修撰廣西提督學院顯考趙公諱以炯字仲瑩大人之墓光緒三十三年丁末六月吉日”墓碑石料較好,碑面清晰。頂為整石雕刻的有脊瓦的碑帽。……[詳細]
58、沈官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沈官橋位于貴陽市白云區麥架鎮新村村南100米處,明萬歷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建,為3孔石橋,橋長27.5米、寬5.4米、高5米、孔徑7.3米,跨麥架河,至今能供人畜通行。橋西北面100米處公路旁小山丘上有建橋記事碑,立于萬歷二十五年,沙石質,高2.3米、寬1.1米、厚0.12米,“萬歷丁酉仲冬修橋碑記”字跡可辨。沈官橋為研究貴陽地區橋梁和交通的發展提供實物資料,2003年被貴陽市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59、佘家營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佘家營遺址位于南龍鄉田坎村東南2公里營上,原名三星營,咸豐五年(1855)何德勝率眾在甕安起義,活動于黔南、黔東南等地。同治三年(1864)起,轉戰黔中,黔南等地,幾次逼近省城。四年(1865),開州(今開陽)二十八營團總佘士舉為對抗何德勝起義軍在此筑營駐兵。營為青石砌筑,設有4個營門及炮臺,營墻周長1000余米,現殘存1000余米。殘高4.5米,基寬2.2米。營內尚存當時修建的“忠義祠”屋基。……[詳細]
開陽長慶寺
  長慶寺位于南龍鄉翁朵村,始建于明崇禎三年(1630),清代兩次重建,現存古建筑建于光緒二十九年(1903),木雕精妙絕倫,是貴陽市現存木雕最精致的古建筑之一,對研究貴陽佛教史和建筑史均有重要參考價值。……[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午夜福利成年电影在线观看 | 五月天桃色国产麻豆 | 我不卡Av片在线观看 | 一本久久免费视频 | 色综合天天狠天天透天天伊人 | 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