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貴州省 > 遵義市旅游

遵義市旅游景點介紹

余慶回龍場紅軍搶渡烏江遺扯
  余慶縣回龍場紅軍強渡烏江戰斗遺址位于遵義市余慶縣境中部大烏江鎮紅渡村,以回龍橋為中心,上至構皮灘,下到沙水灣,長約15公里,面積為28平方公里。1934年12月30日,紅第1軍團、第9軍團當日到達白塘、白泥、龍溪一線。1935年1月1日,紅1軍團軍團部及紅15師移駐龍溪,紅九軍團駐余慶縣城。同日,紅1師派出工兵部隊進入烏江邊境,為強渡烏江做準備。由紅1團團長--、政委黎林、參謀長胡發堅負責強渡烏江天險的任務。下午6時,紅1團2營2連連長熊尚林率領30多名突出隊員強渡烏江成功,率先突破敵人的烏江防線。紅軍占領回龍場渡口后,一面在回龍渡口用火力偵察對岸守敵的火力點,一面派員在南岸尋找渡船,為部隊作渡江準備。紅1師1團過江后,紅1師分別在回龍場新、老渡口用木船和竹筏來回拉渡,1月4日上午11時紅1……[詳細]
赤水石鵝嘴摩崖造象
  赤水石鵝嘴摩崖造象位于赤水,類別為摩崖、石刻和崖壁畫。赤水石鵝嘴摩崖造象為第一批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葫市摩崖造像在赤水市赤水河葫市灘右岸石壁上,是川、黔水陸運輸與物資集散的重要場壩,經濟文化比較發達。附近有摩崖造像數處,或單軀或三五軀,多以佛、菩薩、大士為題材,雕于寺廟遺址的巖石上。河岸石壁一處,緊靠王爺廟廢墟。共15尊。為全身浮雕,分上下兩龕,共15尊。姿態各異,形象生動。有側身而立,有正面端坐。頭戴寶冠的大佛,袖手結跏跌坐于須彌座上,著做領袈裝,雕紋細致流暢;雙目微合,兩耳肥大,頭稍前傾,表情嚴肅。蓮花座上的觀音,身披瓔珞,豐腴而不肥胖,秀麗而不羸弱,面相慈祥。美髯關公,身跨棗紅馬,手提偃月刀,雙目炯炯,威儀可畏。其他各軀,在藝術處理上亦具特點。清代以前,黔北屬四川管轄,政治、經濟、文化都受巴蜀影響。習水望仙臺石刻造像、赤水老虎嘴石窟、赤水石鵝嘴及葫市摩崖造像,頗具樂山、大足摩崖的流風……[詳細]
  官渡崖刻位于貴州省赤水市官渡鎮麻遷邊的公路旁,崖刻為幾組既有象形又有抽象形態的陰刻符號,主要內容為橫臥的人形、房屋、田地、耕具、戰車、弓箭、斧鉞、以及鳥獸蟲魚等。這些符號是什么時代,什么民族留下的遺跡,值得進一步研究。1982年2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將官渡崖刻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仁懷鹿鳴塔
  鹿鳴塔,位于仁懷市城東門河右岸小山上。山頂南北寬而東西略窄,西面低凹處,為建塔時填平,整個山頂面積約155平方米。鹿鳴塔為樓閣式六角七級密檐式石塔,通高22.1米,造型優美,雄偉壯觀,是昔日仁懷縣城八景之一。塔座建在石砌方形臺基上,平面呈六角形,邊長3.4米,高40厘米,對角長7.6米。塔身呈六棱椎形,正面向北。除第一級高為3.8米,以上各級均以40厘米級差收分。塔檐寬40、厚20厘米。塔檐排比均稱,龍尾翼角凌空高翹。塔正面第一級的拱門,高2.3米、寬1.15米,門鈁為長條青石。正面第五級開有長方形小門。二級至七級共開拱形小窗33孔,二級窗口高1.2米,寬0.7米,進深0.9米。其它各級窗口,則按塔壁大小比例縮小,平衡對稱,玲瓏雅致。塔樓五層,與塔檐相互錯落,塔壁橫貫木枋,上鋪樓板。自底層起……[詳細]
  “明真安州城垣”座落于道真自治縣舊城鎮所在地,該城垣始建于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萬歷三十年(1602年)秋季石城竣工。改土歸流,以真州長官司地置真安州,知州郭維屏建州城于思寧里潏水園。城垣周長2340米,以重約五六百斤長方石料壘砌,后遷于新州(今正安縣新州鎮)。“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改土歸流’,以真州長官司地置真安州,知州郭維屏建成于思寧里之橘水園。周二里九分,高一丈四尺,廣六百五十七丈一尺,垛口二千三百六十八,外環以壕。設門四,曰鞏昌、興化、永清、崇明,各建樓于上。”(道光《遵義府志》)。三十七年,雨圮,知州艾應甲補修。四十作年遷治于三江里七甲,為新州,此遂稱舊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復修橘水園舊城。后屢有毀損。東門“鞏昌”,60年代開荒拆毀,券拱殘跡依稀可辨;……[詳細]
遵義板橋中寺
  中寺原名“云龍庵”,位于遵義市匯川區板橋鎮中寺村譚家灣組,曾經是貴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損毀,廟中有道光十二年碑載:“永三甲云龍庵建自明朝”,前殿、中殿石欄右邊刊載的古詩:“漫道規模壯大觀,明時肇進又重刊,此中具有清閑處,如撫悠琴月下談。”,《遵義府志》載云龍庵在城北八十里永安山,又名中寺。中寺云龍庵建于明末,完善于清初。解放后,用作學校、鄉政府、公社、醫院等,未能妥善保護。1978年起,機關單位相繼遷出,寺內無人居住。1976年建陶罐廠,加劇了寺廟損壞。現在僅存遺址。……[詳細]
  黎庶昌墓位于遵義縣新舟鎮平遠村漁塘,與鄭珍墓、莫友芝墓隔河相望,墓坐南向北,墓后山丘綿延。黎庶昌墓于1982年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保單位。……[詳細]
  莫友芝墓在禹門鄉柏香村江畔的青田山頂,當年的墓志銘也完好地保留著。沙灘一帶,江水平緩清澈,兩岸田園蔥蘢疊翠,綠竹環繞農家庭園,古柏林傲立禹門山,一派靈秀之氣。地址:貴州省遵義市下轄遵義縣新舟鎮柏香村青田山上……[詳細]
  鄭珍墓在禹門沙灘樂安江東岸的子午山南麓。這一帶地勢起伏,原為鑿鑿童山,鄭珍以父母所在,筑屋日“望山堂”。當年,望山堂四周廣植花木,桃李梅杏,薈蔚成行。中辟半畝荷池稱“團湖”,岸柳依依,掩映生姿。鄭珍墓坐北朝南,下臨他當年經營的“團湖”。墓正前山口,有一棟四列三間大瓦房,即“貴州遵義官紳公建”的鄭珍祭祠。祠前竹叢古樹圍繞小院。祭祠前方遙對禹門古寺望山堂本為鄭珍修建的住房,也是書房,是玲瓏剔透、名花奇卉雜陳的小園林。后毀于兵火,變為鄭氏祖孫四代的墓地。地址:貴州省遵義市下轄的遵義縣新舟鎮沙灘村子午山上……[詳細]
習水袁錦道墓(祠)
  袁錦道墓位于三岔河鎮杉林村楊家溝組,距袁錦道故居約400米。袁錦道作為貴州乃至西南地區資本主義萌芽時期最早的實業家,在長達39年的時間里,開辦了48家工廠及作坊,涵蓋了農業、冶煉和鑄造等諸多領域。袁錦道死后,其后人在離其故居不遠的地方為其修建了一座氣勢宏偉的墓——袁錦道墓。袁錦道墓從外觀上看,其樣式與同期發現的其它古墓相近,但又存在明顯區別。通過現場查看比較,袁錦道墓上方兩行豎著的對稱雕刻,僅僅完善了一行。據袁錦道后人介紹,當初在修建墓葬時,由于雕刻掌墨的匠人師傅突然過世,導致袁錦道墓未能全面完工,一直保留到了現在。……[詳細]
  遵義新卜楊烈墓位于遵義,類別為古墓葬及歷史人物墓。遵義新卜楊烈墓為第一批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趙家壩墓地與皇墳嘴墓地隔湘江相望,相距600米。1957年貴州省博物館在對楊粲墓進行清理時對該墓地M1主要針對女墓室進行清理,并于1982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經此次發掘確認,墓地中的M1、M2為播州楊氏第19世土司楊忠彥墓、20世楊元鼎墓、M3為某一代土司夫人墓。……[詳細]
  流水堰楊輝墓位于遵義縣團溪鎮白果村西1公里。楊氏據播725年,楊輝為楊氏第25世土司,活躍于明中期,自楊輝之后,楊氏--不斷,家道逐漸中落,至楊應龍時期終于為明廷所滅。楊輝墓為青石砌筑的三室石室墓葬,墓葬與墓園、墓上建筑遺存、墓祠等部分共同構成了雷水堰墓地。該墓地的發掘進入“201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并作為“貴州省遵義市播州楊氏土司遺存”的子項目榮獲2011-2015年度“田野考古獎”一等獎。本文及后續文章擬就楊輝墓的發掘及本身的故事作一系統的梳理。楊輝墓,位于貴州省遵義市團溪鎮白果村雷水堰上,原是當地人所熟知的“皇墳”,墓葬背山面水,乘風聚氣,地理位置極為優越。墓葬乃播州楊氏第25任土司楊輝及其俞、田二夫人合葬墓。實際上,楊輝墓在史籍中多有提及,《勘處播州事情疏》中載“本年(成化……[詳細]
  遵義高坪古墓群,位于貴州省遵義市下轄的遵義縣高坪鎮西1公里,為南宋~明代墓葬。分布在珍珠山北衙院、地瓜堡3000平方米內,1972年發掘的楊文、楊升、楊綱、楊愛墓封土均已開墾成耕地,成斜坡狀,各墓均用巨型條石砌石室墓,多者四室、少者二室。由于早年盜掘。只出土少量陶俑、碑志等。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高坪鎮自7月發現元代墓葬后,截至目前,考古工作人員已發現同一區域有40多處200余座古墓,包含元、宋、明、清四個朝代,但多為宋、明兩時期建成,這其中包含了貴州首次發現有明確文字紀年的元代墓葬。這次比之前的還要大還要多。自2011年7月遵義市高坪鎮建設工地發現元代文物后,10月,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遵義工作站對該工地及周邊區域的文物調查工作。經過40多天的田間調查,考古人員在遵義市匯川區董公寺鎮到高坪……[詳細]
  桐梓周市石棺墓位于桐梓高橋鎮,類別為古墓葬及歷史人物墓。桐梓周市石棺墓為第一批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遵義理智村宋墓位于遵義,類別為古墓葬及歷史人物墓。遵義理智村宋墓為第一批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赤水道場宋墓群位于赤水,類別為古墓葬及歷史人物墓。赤水道場宋墓群為第一批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赤水官渡宋墓位于赤水,類別為古墓葬及歷史人物墓。赤水官渡宋墓為第一批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桐梓夜郎壩宋墓位于桐梓,類別為古墓葬及歷史人物墓。桐梓夜郎壩宋墓為第一批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最大色资源在线观看 | 亚洲VAV在线视频 | 综合在线精品视频专区 | 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色狠狠久久AV丁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