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個雞烈士陵園位于爐山鎮六個雞村,年代為1972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3年9月13日,凱里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季刀百年糧倉位于三棵樹鎮季刀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13年9月13日,凱里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曲江弘農橋位于灣水鎮曲江村,年代為1938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3年9月13日,凱里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白水墓群位于凱棠鄉白水村,年代為明代,類別為古墓葬。2013年9月13日,凱里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大閣山山門位于西門街道大閣山社區大閣山上,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13年9月13日,凱里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顧希鈞烈士墓位于凱棠鄉凱棠村,年代為1949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3年9月13日,凱里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水碾群始建于明代,據《明史·卷三百一十二·四川土司二》記載:“洪武四年平蜀,遣使諭之。五年,領安撫司二,曰草塘,曰黃平;長官司六,曰真州,曰播州,曰余慶,曰白泥,曰容山,曰重安”。永樂四年(1406)設重安長官司,弘治元年(1488)設重安守御千戶所,并屯兵于重安江堡上。大量屯軍的涌入,帶來中原各地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方式……[詳細] |
![]() | 位于貴州省雷山縣的西江苗寨,是保留最完整、規模也最大的苗寨,都說西江苗寨的夜景美,可西江的梯田也是不遜色的。登上西江的后山,你會看到與其他地方不一樣的秀美梯田。它是西江苗寨6000苗族父老兄弟姐妹的“大糧倉”。西江梯田最大的特色就是依傍千戶苗寨,畫面中不僅有錯落有致的吊腳樓、風雨橋,更有讓人迷戀的整座后山的梯田。爬上山……[詳細] |
![]() | 琴豐梯田位于從江縣翠里鄉琴豐村。數千畝梯田從海拔600多米處依山而筑,環山盤旋,直至海拔800多米的山腰上,線條優美,錯落有致,氣勢磅礴,蔚為壯觀。初夏時節,琴豐梯田蓄水充盈,夕陽、晚霞、天空都倒影在梯田里,五彩斑斕,宛若玉帶蜿蜒,與特色濃郁的苗家吊腳木樓交相輝映,構成一幅醉人的春日畫卷![詳細] |
![]() | 瑤白村地處貴州省錦屏縣彥洞鄉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縣城38公里,三板溪湖區8公里。村內群山疊翠,古木參天,山巒峽谷形態各異,溪流、村舍、田疇別有洞天,古老的瑤白至今住有龍、滾、楊、范、龔、耿、宋、萬、胡、彭等10個姓氏,幇椎拿耧L古樸而濃郁,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一個典型的北侗民族文化村寨。其最為典型的是瑤白擺古文化節、瑤……[詳細] |
![]() | 三板溪水電站座落于錦屏縣境內,在沅水干流上游河段清水江上,距省會貴陽434km,距黔東南州州府凱里220km,距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鎮遠164km,與黎平機場相距18km。有320國道與省道相通,為黎平八舟河、榕江古榕、舞陽河、劍河風景名勝區的中間地帶,交通十分方便。三板溪湖片區面積63平方公里,是一個以綠色為特色,生態環……[詳細] |
![]() | 錦屏縣春蕾林場省級森林公園簡稱春蕾森林公園。于二00二年五月經貴州省林業廳批準成立。公園位于縣城東部,距縣城45公里。公園總體規劃面積12650公傾,其中森林面積11000公傾,森林覆蓋率達87%。公園內主要以用材林杉木,馬尾松為主(占60%),闊葉林楠竹林為輔(占40%)。森林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氧吧,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和……[詳細] |
![]() | 茅坪木商古鎮景區AAA 茅坪古鎮位于清水江下游、錦屏縣東北部,距縣城10公里。東鄰本鎮陽溪和宰大溪村及天柱縣坌處鎮地沖村,南鄰三江鎮亮江村,西鄰本鎮新建村,北翻黃哨山抵天柱縣地良村。從這里往下三四公里便是天柱縣地界,再往下三四十公里則是湖南省洪江市的地域了。茅坪、王寨等地方,明代時基本屬于湖廣省黎平府赤溪湳洞長官司管轄區域。而赤溪湳洞長官司治……[詳細] |
![]() | 黃哨山,又名皇上山,傳說主峰烏龍嶺氣勢雄嚴,如皇帝坐金鑾殿,故得名“皇上山”。它矗立在茅坪古鎮的北邊,其主峰海拔1029米。自清水江南岸望過去,這山從江邊拔地而起,高聳云端,氣勢磅礴。山的海拔雖然不算很高,但卻以險峻奇秀而著稱!独杵礁尽贩Q之為“黔山第一險徑”。舊時,茅坪一帶有民謠道:“黃哨山,離天三尺三。人過要脫帽……[詳細] |
![]() | 白水洞瀑布,侗語稱“洞王”,意為瀑洞之王,在姊妹巖往西約兩公里,以險奇著稱。游看白水洞瀑布卻以從茅坪鎮西邊的新建村往上行最理想。新建村坐落在一條長約兩公里的溪沖里,百余戶民居沿沖稀疏布落,一條溪水在山沖間蜿蜒流淌,因其曲折,如束皇袍的玉帶,遂得袍帶溪之名。過了新建村,袍帶溪漸漸變得陡和窄,水流聲也漸漸變大,水也較下游更……[詳細] |
![]() | 岜沙苗寨AAAA 岜沙苗寨距從江縣城7.5公里,是一個保留著眾多原始文化習俗的苗族傳統村落,被譽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博物館”。岜沙漢子身著青衣,大管褲,頭留發髻,腰配砍刀,肩扛-,千百年來世代延續先祖古老的生活習俗,一副秦漢遺風的樣子,被譽為“活著的兵馬俑”。由于岜沙成年男子歷來“槍不離身、刀不離腰”,又被稱為“世界上最后一個槍手……[詳細] |
![]() | 卡拉村,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龍泉鎮,地處擺泥河上游、富貴河東岸,距離丹寨城區僅僅3公里?ɡ迨且粋特色的苗族村寨,全村共114戶,將近500人,基本為苗族人家。卡拉村古樹林立,生態條件優越。村中有古泉,泉水終年不竭。這里流傳著一句古話“卡拉必須有樹,有樹才有水,有水人才能生存!笨ɡ宕蠹s有500年的歷史。明末清……[詳細] |
![]() | 高阡鼓樓位于從江縣下江鎮高阡村,始建于雍正年間,具體年代不詳。坐西向東。占地面積110平方米。密檐式十七重檐六角攢尖頂木結構,通高25米。設十八根落地柱,其中主承柱六根,檐 柱十二根,底層平面呈正六邊形,邊長4.2米。樓身十五級,雙樓冠;屋檐平面為正六邊形。各層封檐板彩繪風情圖案,頂層檐下均置如意斗拱,斗拱下裝漏窗。翼……[詳細] |
![]() | 高仟村位于從江縣北部,距縣城65公里,海拔800余米,坐落在一田壩上。全村分為宰俄、宰養、宰雷三個自然村寨,村寨之間相隔一華里。400戶,1607人。寨中較為有特色的是貴州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高仟鼓樓,15層重檐,雙層斗拱結構,六角寶頂,通高22米,整個建筑不用一釘一鉚,全部用樺槽銜接。建于河溪之上的花橋除了石砌墩以外,……[詳細] |
![]() | 金勾風雨橋 金勾風雨橋位于從江縣往洞鄉增盈村金勾寨腳,始建于清代光緒十年(1884),1992年重建,重建后的風雨橋面十闊,間長33.60米,寬4.75米,橋屋中部抬升為五層密檐鼓樓樓冠,北端從第二間起南端從第一間起抬升為歇山式五層密檐屋頂,其于部分屋頂為單檐。長廊外側半裝木板,兩端橋墩用片石和鵝卵石壘砌。中部橋墩為毛……[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