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米倉山自然保護區地處米倉山—大巴山山脈西段南坡,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境的東北部,嘉陵江支流東河的源頭地帶。地理位置介于北緯32°29′—32°41′,東經106°24′—106°39′。在行政區域上,包括鼓城鄉北部的鼓城、金竹、躍進、關口等4個村和檬子鄉的柏楊、店坪2個村。總面積23400公頃。保護區的四至界線如下:……[詳細] |
![]() | 廣元曾家山景區AAAA 曾家山景區位于秦巴南麓、川陜結合部的廣元市朝天區,平均海拔1200米,總面積51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74%,地質景觀獨特,享有“溶洞王國”、“石林洞鄉”之美稱。年均氣溫12℃,夏季平均氣溫23℃,冬季平均氣溫零下6℃,是夏避暑,冬賞雪的旅游休閑勝地。景區由森林景觀、農業觀光、民俗風情、地質博覽“四大園區”和川洞庵、石……[詳細] |
![]() | 川洞庵位于四川廣元市朝天城東42公里的曾家鎮響水村山腳,因主山頂舊有川主廟而得名。川洞庵屬白堊紀地層,它由兩級漏斗組成,長徑約650米,中徑約400米,短徑約50米,深約670米,容積約2.22億立方米。川洞庵“世界第一大天坑”,川洞庵天坑內,有大大小小漏斗11個,這個漏斗群幾乎囊括了各種類型的漏斗,堪稱“漏斗博物館”……[詳細] |
![]() | 川陜蜀道遺址道一又稱閣道,棧閣。在廣元市區北45公里朝天鎮南北明月峽和清風峽中,瀕嘉陵江東岸峭壁上。是古代川陜之間著名蜀道遺跡。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曾有不少描寫,以唐李白的《蜀道難》最膾炙人口。棧道開鑿始于先秦,《史記》有“棧道千里通于蜀漢”的記載。歷代續有修葺。今閣道已廢,巖壁上洞孔猶存。洞分上中下三層排列,中層孔洞用……[詳細] |
![]() |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云常為護儲胥。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余。籌筆古驛,位于廣元市朝天鎮北5公里的籌筆鄉,是金牛道上的主要驛站。有公路直通籌筆鄉。寶成鐵路從籌筆驛對岸通過。嘉陵江從北向南,飲馬溪從東至西,恰好在籌筆驛與嘉陵江主流構成了“丁”字形。由一江一……[詳細] |
![]() | 雪溪洞因此而得名。雪溪洞隱在潛溪河畔的森林之中,風光十分秀麗。參天的樹林之中有一大石壁,雪溪洞口就在這石壁之下。洞口前是一間開闊的大廳,石桌石墩整齊排列,幽靜森嚴。廳上兩米多高的陸游石像,儀態莊嚴。廳側,一條清澈的小溪,從一丈余高的洞門底淙淙地流向大石穴中去了。雪溪洞全長8000多米,是劍門蜀道的風光勝地,洞中石幔、石……[詳細] |
![]() | 水磨溝秦巴大草甸旅游區AAAA 川北奇景水磨溝位于朝天區東北30公里的青林鄉、馬家鄉境內,海拔1600米,原始森林面積27000畝,奇特的景觀遍布其間,馬尾瀑水流從數丈高的懸崖峭壁上奔涌而下,濺起層層水霧,激蕩在胸;翡翠峽水流紛披,成一塊翡翠,攀藤蘿而進,險峻深邃天似穹窿,置身其間,如空調天作,清新自然;貴妃草原23個蒙古包點綴其間,或跳或臥,別有一……[詳細] |
![]() | 明月峽景區(朝天峽)AAAA 明月峽景區位于廣元城北23公里處的朝天鎮南1公里嘉陵江畔明月峽中。這里扼川陜公路咽喉,兩岸絕壁如削,江濤拍岸,東岸石壁上仍遺留著長約半公里的古棧道孔眼。棧道開鑿于先秦,歷代續有修葺。《史記》有“棧道千里通于蜀漢”的記載。公元前316年秋,秦惠王納司馬錯之策,命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率兵沿此道滅蜀。西漢劉邦屈居漢王,派蕭何……[詳細] |
![]() | 昭化古城AAAA ![]() ![]() 昭化,古稱葭萌,是蜀道上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早在兩千多前就是苴國都邑,自秦設郡縣以來,一直是郡縣治所,宋代改名昭化。今為廣元市昭化鎮,位于廣元城之西南30公里的嘉陵江與白龍江匯合處。《三國演義》中所描述的張飛挑燈夜戰馬超;老將黃忠、嚴顏勇退曹兵;姜維兵敗牛頭山的故事,都發生在這里。昭化古城,一面臨江,三面環山,嘉陵……[詳細] |
![]() | 柏林溝古鎮位于四川廣元市所轄的元壩區,據道光年間《廣元縣志》記載:“先祖(劉備)留中郎將霍峻守葭萌,蜀定后,廢葭萌遷東山下更名漢壽。葭萌縣東漢時屬益州廣漢郡,今四川保寧府昭化縣東南,即廣元柏龍堡,柏林驛,是為葭萌故地。”柏林溝地處古蜀道要沖,漢代以后,蜀地東防空虛,故在蜀道南路柏林驛筑城設防,利用蜀道與閬苑等城連成一片……[詳細] |
![]() | 射箭鄉將軍嶺生態旅游開發區是集休閑、度假、生態觀光、娛樂為一體的生態旅游開發區。將軍嶺位于元壩區和市中區交界處,與射箭、明覺、梅樹、界牌、龍潭五鄉鎮交界,是明朝大將軍常遇春墓地之所在。東距廣元24公里,西距昭化古城20公里,面積3000余畝。景區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歷史悠久,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觀賞價值。園內有自然形……[詳細] |
![]() | “臨江書院”在原昭化城內西街(現昭化中學),周圍有牛頭、去頭、陰平、石匱諸山環繞,崇山峻嶺,巍巍峨峨;更有清江、白水,渺然如帶匯入嘉陵一江,山靈水秀,佳氣蔥郁。書院適建于西山之麓,仰望崇山峭壁,俯瞰江水波濤,故其名曰“臨江書院”。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觀察史查檢堂先生過此,觀其山色秀麗,水色漣清,更名“蔥嶺書院……[詳細] |
![]() | 平樂寺AAAA ![]() 在元壩柳橋鎮,有一座巍峨磅礴的古建筑群,這就是川北佛教第一叢林—元壩平樂寺。平樂寺位于廣元巴中路旁的元壩平樂寺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相傳該寺始建于宋代紹興(公元1131—1163)年,距今860余年,現有臨濟正宗三十六代、三十七代祖師墓碑及始建平樂寺碑記均有記載。舊時殿宇輝煌、香火鼎盛、道場干凈、佛法興旺。該寺在0遭到……[詳細] |
![]() | 嘉陵江上游廣元段的明月峽棧道,是古蜀道的著名遺址——古棧道遺址。位于朝天區境內,嘉陵水穿峽而過,上有纖夫烏道,先秦棧道,戰國中期的金牛驛道等各個不同時期的道路交通遺跡,還有本世紀三十年開山鑿路形成的川陜汽車道,夾江并行的寶成復線和國道108線高等級公路。上下五千年的中國道路交通盡收眼底,一覽無余,是中國古今道路交通最集……[詳細] |
![]() | 青溪古鎮AAAA 青溪古鎮位于青川縣城喬莊以西59公里,《華陽國志》載,建興七年(公元229年)析陰平道剛氐道轄地新置廣武縣于青溪,委諸葛亮之參軍廖化督其地而屯田戌守。據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它是我國古陰平道上的重要關隘,自東漢以來,一直是王室與地方勢力相互攻戰不息之地,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由于青溪所處地理位置的重要,歷代王朝都派將把……[詳細] |
![]() | 奇麗峽,原名七星峽,中央電視臺1992年在《神州風采》中介紹七里峽風光時,更名為“奇麗峽”。她深藏廣元東北邊緣的萬山叢中,距旺蒼縣城64公里,與陜西寧強縣相毗鄰,總面積約330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276米,平均高度1200米。奇麗峽可分為四大景區:南區四奇、北區五秀、七里峽和古城山。四奇,指的是巖縫口、穿眼子、塔地洞……[詳細] |
![]() | 劍門山:在四川北部,也叫梁山。長達70多公里。大劍山為主峰,在劍閣縣北。三國時姜維在此退屯劍門以拒鐘會。 古代時,劍門山稱為大劍山。大劍山“劍門”,因其山勢巍峨,道路險峻,素以“天下雄關”著稱。 劍門山,分大劍山和小劍山。兩山緊密相連,東臨嘉陵江,西接五指山(江油市境內),綿亙一百多里,北面全是千仞峭壁,如刀削斧嬖;……[詳細] |
![]() | 四川省廣元縣龍門山上的陳家鄉山中,有一股受振動就蜷縮的含羞泉:當地群眾稱為“縮水泉”;只要把一塊小石頭往泉水里一扔,泉水受到回聲與波震的影響,泉水就緩慢地縮回去,水面降低,就像一位見了生人就臉紅的姑娘一樣,立即羞羞答答躲起來。過一會兒后,泉水又慢慢涌出,由細變粗。 據《地球》雜志1982年第6期梅正星《含羞泉》一文介紹……[詳細] |
![]() | 皇澤寺摩崖造像始鑿于北魏晚期,歷經北周、隋、初唐、盛唐的不斷雕鑿,至中唐時期趨于衰落,持續時間300多年。現存造像57窟龕、大小造像1200多軀。現存重要洞窟除前述的12號、13號外,還有15號、28號、38號、45號、51號、55號、56號等洞窟。這些石刻造像對研究四川地區佛教的傳播路線、造像題材和風格、人們的宗教信……[詳細] |
![]() | 地裂山崩,媲美九寨前生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特大地震。本次地震首破點起于汶川映秀,止于青川東河口,烈度10度。青川縣地震災害遇難4697人,失蹤124人,受傷15489人,垮塌房屋135萬間,25萬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達500.8億元。東河口地震遺址,是本次震災中地質破壞形態最豐富……[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