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席吳二洲生態濕地公園位于船山區介福路街道辦事處席家洲、吳家洲,占地面積883畝,項目總投資3億元人民幣,由英國奧本辛斯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規劃設計。將席、吳二洲建設成為開敞的自然空間和濕地公園,將生態保護、席吳二洲生態濕地公園生態農業和生態村落的功能有機結合起來,突出自然性、生態性和主題性的特點,以生態觀光旅游精品項目……[詳細] |
![]() | “泰安作坊”位于唐代大詩人陳子昂故里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作坊始建于唐代,建筑面積為929m2,現存古窖池兩處,古井一口,作坊內設施齊全、歷史傳承真實完整,保存完好,至今仍在正常生產。經古窖釀制而成的曲酒,具有中國濃香型白酒寒綠、醇甘、清洌之獨特風味,被中國白酒界泰斗周恒剛、沈怡方稱贊為“中國白酒之典范”。作坊已先后被射……[詳細] |
![]() | 白流寺,位于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洋溪鎮涪江河畔的玉川山上,與蓬溪縣天福鎮接壤,距縣城約18公里。為遂寧市文物保護單位。據當地村民及原寺金學煥言傳,白流寺原名廣福寺,為唐代勤安和尚所建,后遷至玉川山頂,更名為金禪寺。據清光緒10年《射洪縣志》記載,明天順4年(1460年)重建白流寺。明正德9年(1514年),寶靈農民起義軍……[詳細] |
![]() | 射洪古佛寺(射洪縣)保護范圍:東至觀音殿后檐滴水外200米,南至古佛寺圍墻外3米,西至山門前檐滴水外15米,北至古佛寺圍墻外2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向東外延100米至木魚坡坡腳,向南外延8米,向西外延10米,向北外延10米。……[詳細] |
![]() | 火神廟位于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金華鎮金華村3組,北約5公里是金華山。該建筑始建于清光緒一十二年,占地面積約2200平方米,坐北朝南;院內有古黃桷樹兩顆。火神殿泥墻內夾有木刻功德碑,刻于光緒13年,現已顯露于外,火神殿面闊3間22米,進深10.4米,明間寬15米,10架梁用6柱;次間寬3.8米,深5米,木結構穿斗架,懸山式……[詳細] |
![]() | 金華山道觀與都江堰的青城山道觀、大邑的鶴鳴山道觀,三臺的云臺觀并稱四川四大名觀,與四川眾多道觀同屬于道教全真派。位于金華山前山,道觀坐北面南,依山取景,層疊而上,有六殿、五樓、三洞、二院、二門,結構謹嚴,布局合理,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公元502年)。東晉時,有方士陳勛來此結茅為庵,修道學仙,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5……[詳細] |
![]() | 牛角溝位于蓬溪縣大石鎮,1929年6月29日鄺繼勛將軍在發動起義。在現代歷史上,蓬溪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是革命老區,其中以1929年6月29日鄺繼勛將軍在蓬溪大石鎮牛角溝率部起義,建立“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軍”和四川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蓬溪縣蘇維埃政府”為典型事件。史實1927年1927年8月,曾在北京朝陽大學入黨的……[詳細] |
![]() | 遂寧市蓬溪縣明月鎮宇安村,有一座明月關廟,2005年6月被核定公布為蓬溪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在已經成為四川省級保護文物。明月關廟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占地面積約2800平方米。由戲樓、正殿、兩側書樓組成,坐西北朝東南,呈四合院布局。戲樓:木結構單檐歇山式屋頂,穿逗式梁架,七架梁前后雙、單步梁用七柱,面闊22.3米,……[詳細] |
![]() | 2008年7月,遂寧市文物普查隊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于四川遂寧市蓬溪縣赤城鎮周家店村發現一座元代建筑金仙寺,現僅存大殿.建筑特色鮮明,保存的題記數量較多,包含的信息較為豐富。從題記判斷,該寺應建造于元泰定四年(1327).是四川省現在僅存的元代十大古建筑之一,是遂寧市境內首次確定的元代現有建筑。與川內其它元代建筑相……[詳細] |
![]() | 十圣宮位于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西眉鎮登高山麓,始建于1933年,坐南朝北,總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規模較大,屬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曾做過宗教活動場所,國民黨區黨部,做過民團住地、區公所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一直作為當地政府的辦公場所。民國22年(1933),一個叫陳仁山的人在鄉間募……[詳細] |
![]() | 月亮坡崖墓群(船山區)保護范圍:以M1為中心,向東外延12米至農家院落村民住房后,向南外延25米至月亮坡坡腳,向西外延10米至月亮坡后山頂,向北外延35米至農家院落村民住房后。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0米。……[詳細] |
![]() | 百福院,位于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鎮江寺街道辦事處百福社區天上街百福巷,為船山區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古建筑,是遂寧市文物保護單位。百福院前殿建于明洪武年間(1368—1398),后殿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原為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積947.42平方米,建筑面積676.03平方米。百福院后殿及右廂房于2002年拆除,現僅存……[詳細] |
![]() | 射洪鎮江寺,位于川中“觀音文化之鄉”、唐代著名詩人陳子昂故鄉,射洪縣城關太和鎮南片區涪江西岸,始建于唐末天祐年間(公元904年),初名“回黃磉灝寺”或“黃磉灝寺”。千年古寺,幾度興廢。宋元時期曾四次增修擴建,明崇禎六年(1633年)被洪水沖破。清雍正二年(1724年),潼川知府派通判、貢生馬寅來太和,現場考察,與鄉人、……[詳細] |
![]() | 蓬溪書法藝術博物館位于蓬溪縣赤城鎮中河街156號文星樓二樓,面積約800平方米。其主要職責是對歷代書法作品實施征集、研究和展示,博物館現有二個展廳,分為歷史文物展廳和現代書法廳。歷史文物廳陳列蓬溪收藏的何紹基、曾國藩、豐子愷、段虛谷、馮建吾、潘天壽、羅以文等的書法作品102件和繪畫作品104件;筆、硯、水洗、水滴、筆架……[詳細] |
![]() | 大英漢陶博物館于2003年10月開館,2009年4月1日開始對社會免費開放。有館藏文物905件/套,其中(國家珍貴文物二級3件、三級29件),展館分為:-民俗、輕歌曼舞、車馬出行、青銅文明、古墓復原、漢陶制作六個部分,是一幅生動的漢代立體畫面。 2005年3月漢陶博物館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大英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
![]() | 于淵烈士墓年代:1949 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公布時間:2012年8月15日地址:射洪縣金華鎮金華村簡介:于淵烈士墓傾位于金華鎮金華村1組金華山西坡,于淵(1895-1949) 四川射洪人,又名光藻,號邦齊。1914年后入瀘州講武堂第一期學習,1925年任萬縣城防兼憲兵司令,1926年率部抗擊企圖武力搶奪……[詳細] |
![]() | 龍洞子摩崖石刻(原名:龍洞子石刻) 年代:清 類別:石窟寺及石刻公布時間:2012年8月15日地址:射洪縣明星鎮龍潭村簡介:龍洞子摩崖造像及石刻位于明星鎮龍潭村6組村東300米,西距村委會800米。造像石刻鑿于龍洞河右岸高4米,寬50米的龍洞山黃砂巖壁上。龕高1.3米,寬0.7米,深0.02米。坐西向東,造像4龕……[詳細] |
![]() | 長勝寺年代:清 地址:射洪縣青崗鎮竹筠村公布時間:2012年8月15日類別:古建筑簡介:長勝寺位于青崗鎮竹筠村4組,南500米為射洪至西充公路。該寺始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呈院落式布局,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解放后為青崗鎮糧食儲備倉庫,1961年改為竹筠山小學校,1990年恢復為寺廟。現保存古建有正殿、東岳殿、南岳殿……[詳細] |
![]() | 金華文廟 (原名:文廟)年代:清 類別:古建筑公布時間:2012年8月15日地址:射洪縣金華鎮河邊街簡介:金華文廟位于金華鎮中學內,現僅存尊經閣,坐西向東,建筑面積200平方米。素面臺基四周用條石圍砌,高1.2米。木構梁架抬梁式,重檐歇山式頂,灰色琉璃瓦屋面。面闊三間14.8米,進深5.1米,通高8米。前施8級垂帶式踏……[詳細] |
![]() | 甕城李家祠年代:清 類別:古建筑公布時間:2012年8月15日地址:射洪縣沱牌鎮甕城村簡介:甕城李家祠位于沱牌鎮甕城村,李家祠小學校內,坐南朝北,原為四合院布局,現僅存戲樓及兩側門房,占地面積200平方米。戲樓及兩側門房一樓一底,面闊5間27米,進深11米。戲樓面闊7米,為木結構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六架椽袱前后乳袱……[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