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宜賓市旅游

宜賓市旅游景點介紹

  糟房頭釀酒作坊遺址(宜賓縣)紅樓夢糟房頭老作坊是中國白酒老作坊之一。糟房頭是地名,位于四川宜賓市。糟房頭遺址經過科學、嚴謹的考古發掘,發現最早可至明中期的釀酒作坊遺址,將紅樓夢酒的釀酒史延伸到明代。保護范圍:晾堂邊界向東外延40米,向西外延35米,向南外延20米,向北外延20米。面積約3,000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詳細]
  隆興石室墓群位于敘州區隆興鄉。規模宏大、數量多、設計巧妙、造型壯觀,結構復雜獨特,是四川省境內唯一保存較完好,在國內外均屬罕見的眾僧墓群,是研究元明時期佛教文化和葬俗不可多得的重要實物資料,2002年,被宜賓市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大龍窩墓區1號墓占地范圍外延40米,其余48座墓葬占地范圍外延20米。建設……[詳細]
  九絲山石刻位于興文縣九絲城鎮的九絲山左側崖壁上,石刻題記為長方形,高約5米、寬2.5米,行書豎列,字徑0.16米,字距0.03米,行距0.06米,共163字。內容是萬歷二年(1574)敘州知府陳大壯等一行二十余人登九絲城紀事七言詩一首,頌揚四川巡撫曾省吾等破都掌蠻事宜。石刻由曾省吾撰,都御使、都指揮使吳憲、吳鯨勒石。是……[詳細]
  欞星門石坊位于興文縣九絲城鎮的玉屏墩,四柱三門,面闊6.36米,通高4.26米。明間橫額上下分別淺浮雕“雙鳳朝陽”、下刻“二龍戲珠”圖案,中間匾額為陽文楷書“欞星門”三字,并有乾隆二十六年(1761)紀年款。次間左右分為陰文楷書“德配”、“天地”,邊柱頂有座獅各一尊。牌坊背面的浮雕、題刻與正面一致。欞星門石牌坊為清乾隆……[詳細]
  建武石刻造像位于興文縣九絲城鎮玉屏墩萬壽寺,青砂石圓雕造象3尊,為一佛二菩薩的西方三圣。其中阿彌陀佛結跏趺坐于束腰蓮臺,頭飾螺髻,雙耳垂肩,面部豐滿,神態安祥,著僧祗支,外穿通肩大衫,兩手合什于胸。像背下端有“萬歷二十五年(1597)造”題記。觀音、大勢至菩薩分列左右,雕刻風格一致。建武造像是有明確紀年,保存較好的石刻……[詳細]
  郭成夫婦墓位于宜賓縣柏溪鎮東北的革坪村七塊碑,后倚內昆鐵路,1999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發掘隊對其進行了搶救性清理發掘。郭成墓的不規則圓形封土堆占地約200平方米,墓內一堂七室,堂寬12.22米,深1.7米,高3米,卷頂;七個墓室左右橫列、大小均等,各寬1.42米,高2.7米,深3.28米;門壁及后壁均有高浮雕畫象,主要內……[詳細]
  徐家石室墓群(宜賓縣)1.月攀墓區保護范圍:各墓墓門外延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20米。2.新房子當門山墓區保護范圍:各墓墓門向北外延12米,向南外延12米,向東外延15米,向西外延2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向北外延12米,向南外延12米,向東外延15米,向西外延20米。3.鵝公頸墓區保護范圍:各……[詳細]
  位于宜賓市臨港區沙坪鎮火花社區火地溝的玄義玫瑰教堂,亦稱玫瑰書院,它見證一段特殊的歷史,同時也是川南地區最大的教堂之一。2011年2月,玄義玫瑰教堂被列入了第四批宜賓市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是天主教川南教區培訓神父的綜合修道院。玄義玫瑰教堂,作為見證宜賓近代史和川南地區不多見的中西合璧的一處老……[詳細]
  “德盛福”“元興和”酒窖(翠屏區)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向西外延10米至臨酒窖建筑山墻居民樓房邊沿,向北外延7.5米至金江小區樓房,向東外延10米至四川景盛集團正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向南外延7.3米至走馬街人行道。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向西外延20米至和平街,向東外延25米過信義街至居民房,向北外延24米至金江小區,向南……[詳細]
  中央研究院舊址(翠屏區)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外延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80米。……[詳細]
  東山白塔、七星山黑塔(翠屏區)1.東山白塔東山白塔位于臨港區白沙灣街道,建于明隆慶三年(1569年),為八級密檐式方形磚塔,通高35.8米。保護范圍:塔基外延5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50米。2.七星山黑塔保護范圍:塔基外延5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400米。……[詳細]
  翠屏書院位于四川宜賓。明成化十八年(1482)知府陸淵之建于城西翠屏山腰。清嘉慶六年(1801)署知府宋鳴琦遷建于城內大南街。道光二十九年(1849)知府許道凡捐資增建房舍20余間,以建房余銀670兩生息補充經費,又將義學田產劃歸書院。縣令朱琦捐銀1000兩加原有息銀共購置田產房屋3處,以租息供束修膏火。定山長年束修銀……[詳細]
  栗峰山莊位于距李莊鎮西南約5公里的板栗坳,屬永勝村5、6二社。因此處有一座狀似犀牛望月的小山,山上原來有一株數百年之大板栗樹,故名板栗坳。從長江邊沿著全是用石板鋪就一公里多的高石梯蜿蜓而上即可達栗峰山莊。栗峰山莊座西向東,占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7000平方米,是一座規模宏大而典型的川南民居大宅院。著名古……[詳細]
  張家祠位于李莊鎮西的上河街,占地面積2000余平方米,面臨滾滾長江,江邊有一寬闊天然草坪,西北隔江面向三江磧,與桂輪山隔江相望,視野十分開闊。張家祠是在清道光十九年(1839),由張師德為首約族人集資660兩銀子從族人張旌祖、張閶祖處購作張氏宗祠之用。其目的是為本族春秋兩祭,子孫愛敬祖先有個根本追遠和解決本族內一些大事……[詳細]
  麥天官府位于李莊鎮東郊1公里的長虹村,座西向東,占地面積近4000平方米,始建于何時已無可考。據當地老人口碑,麥天官府早在二三百年前就已經是張家的產業。原有一道厚厚的外圍墻,后拆去,現有內圍墻包圍全部住宅。由3個天井組成4個四合院,計有大小門108道。建筑內有前后兩個花園,原園內樹木成林,且有不少珍貴林木。花木四季飄香……[詳細]
  李莊奎星閣于清光緒年早期建造。全木結構,建筑精細,呈八角亭式,通高三層,盤樓而上可觀全鎮面貌、長江風光。歷經清代、民國和解放后的幾次維修。……[詳細]
  王爺廟又名紫云宮,位于李莊上河街、座南向北面臨長江,占地面積約為1500平方米,供奉東海龍王敖廣。李莊王爺廟始建何時已無考,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由鄉人重建。大凡臨江臨河的城鎮都要興建此廟,目的是祈求龍王保一方平安免受水澇之災。……[詳細]
  觀音堂位于李莊鎮中心慧光寺街,占地面積約為400平方米,座北向南,與慧光寺相鄰且有門相通。觀音堂建于清代道光年間,解放后改作其它用房。1992年隨慧光寺恢復佛教活動,開始修葺,重塑觀音、龍女、善財童子神像,并對外開放。門上“觀音堂”三字為原李莊鎮中心衛生院退休人員李澤延(1916~2000年)所書,落款為“桂涪道人李彝……[詳細]
  桓侯宮又名張爺廟、張飛廟。位于李莊鎮線子市街,與現玉佛寺(天上宮)平行相距不到100米,座南向北,占地面積約1450平方米。由廂房與大殿、戲樓、前殿連成一個大四合院。桓侯宮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同治二年(1864)予以培修。現在的桓侯宮是光緒三十一年(1905)由李莊鎮上屠幫集資重建的。……[詳細]
  祖師殿祖師殿又名真武宮,位于李莊鎮軍民街29號。是由李莊幫會組織天燈會集資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修建。祖師殿座南向北,占地面積1960余平方米,為前后四合院式建筑,后殿獨立于后院中。祖師殿修建之初供奉玄武祖師,所塑神像披頭散發、敞胸露懷、雙足-分踏龜蛇而仗劍于手。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2月,因為創辦“南溪縣李莊……[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乱码免费 | 青青青在线视频自拍 | 永久电影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码按摩 |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 欧美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