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筠連凌云關年代:明2012年,筠連凌云關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外延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30米。……[詳細] |
![]() | 青峰寺剿匪戰場遺址年代:1950年2019年,青峰寺剿匪戰場遺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中共川南特委會議會址年代:民國2019年,中共川南特委會議會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大佛沱摩崖造像年代:唐、宋2019年,大佛沱摩崖造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羅哲文故居位于宜賓縣柳嘉鎮五通村向陽組余家垇,羅哲文童年、少年曾在此居住。清末民居。主體建筑原為三合院,坐西向東,南廂房后有附院,占地面積約800平方米。穿逗式梁架,下部裝板壁飾花窗,上部為竹蔑骨泥巴墻,廂房隔墻后段和后壁為夯土墻,小青瓦屋面。故居現存正房北次間、北廂房2間和轉角房1間,建筑面積約150平方米。北次間十……[詳細] |
![]() | 第一山牌坊年代:明2019年,第一山牌坊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龍門口御酒坊窖池年代:明至清2019年,龍門口御酒坊窖池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石菊古地景區AAAA ![]() ![]() 石菊古地景區位于四川省興文縣石海鎮,與興文石海景區毗鄰,海拔約600米至800米,景區總占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景區內獨具特色的古苗族文化,生態與文化相融合的聚落景觀,觀光與休閑并重的鄉村旅游項目,成為興文石海新的旅游亮點和經濟增長點,從而促進文化與旅游、農業與旅游的互動發展。景區分為“鄉土田園體驗區”“乾坤潭休閑區”“……[詳細] |
![]() | 龍茶花海景區AAAA “龍茶花海”(當地人又稱“茶花山”)是繼“宜賓酒海”“蜀南竹海”“興文石海”后的蜀南第四海。“龍茶花海”的打造成功標志著珙縣人民擁有了自己的旅游景點。在時間不是很充裕的情況下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2010年3月5日,國際茶花協會主席戴維斯在珙縣龍鳳茶花基地參觀考察后驚嘆地說:“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這是中國最大的茶花基……[詳細] |
![]() | 甘洞灣苗寨景區興文有苗族同胞4.8萬人,占全縣人口的11%,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縣。苗族服飾色澤艷麗,刺繡精美,有婚喪嫁娶等極富特色的民族傳統習俗!如今的興文縣景區苗寨文化中心長期舉辦苗族風情表演篝火晚會,特別是每年的“花山節”、“趕苗場”、“蘆笙會”、“高樁戲”更是成為了游客們感興趣的盛會。……[詳細] |
![]() | 雞罩山位于書樓鎮集鎮后山,目前還殘存大量寺廟、佛像遺跡、良好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水果、林竹資源,為開發生態觀光旅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山上10處石林奇形怪狀、獨具特色;山體獨立高聳、三面環庫,自然生態旅游資源豐富。建設規劃在山頂復建寺廟3座,沿途建大小不等、神態萬千的佛像,開發“萬佛一山”等佛教文化旅游項目,打造集佛教……[詳細] |
![]() | 屏山錦屏山景區AAA 錦屏山是屏山老縣城所在地,位于金沙江下游北岸。東鄰書樓鎮,南連新安鎮,西與龍溪鄉接壤,北與富榮鎮連界距離屏山新縣城43公里,距離宜賓82公里。錦屏山有萬畝生態茶果園、金沙海省級濕地公園、省級農業主題公園、塞子巖、明代太洪寺等旅游資源,是休閑體驗觀光農旅結合的重點區域。“戲春梨花海,問茶錦屏山”,依托四川首處“花海、茶海……[詳細] |
![]() | 蟬海原鄉AA 禪海原鄉景區海拔800-1100米,包括轎頂山、娃娃山、頂峰寺、白家坡、羅道山等區域,主要包括萬畝楠竹林、田園風光、生態池塘、古城墻、星空露營基地等。高田村蟬海原鄉AA級景區。高田村海拔在900-1300米,鄉村生態旅游資源豐富,特色鮮明,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賞雪,有萬畝成片楠竹林、生態魚塘、頂峰寺、溪谷、溪溝等……[詳細] |
![]() | 榨子母碼頭遺址位于翠屏區南廣鎮陳塘關社區,建于清代。碼頭長約200米,寬約25米。碼頭上留存文化內涵豐富,有多處石刻、水文標識、石梯步、拴船只用的石鼻子。南廣河注入長江西側有多塊巨石,枯水期時,巨石距江面約10米。其中最高的一塊4米見方,不規則形巨石南立面陰刻有繁體告示四行:“奉/縣主設渡口界/上下船支只不/得占此”,……[詳細] |
![]() | 可久半邊寺摩崖造像位于高縣可久鎮中寨村,建于明清兩代。造像共有五龕,平行分布,從左至右編號為K1-K5,共雕刻佛像十七尊。其中三號龕長12米,高2.4米,有佛像五尊,佛像均結趺伽座,曲腿盤坐于蓮臺須彌座上,佛像高1.7米,寬2米,佛像均施彩繪。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丹霞洞摩崖造像及石刻位于屏山縣龍華鎮小龍村,明清時期所建。石窟寺由摩崖造像一尊和石窟十三窟組成,整體坐西南向東北。摩崖造像位于整體西南一崖壁上,為一尊深浮雕佛教接引佛立像,袈裟螺髻,施接引印,通高30余米,現為世界第一高立佛,即八仙山大佛。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自胡國光石窟至閘子門一線外延50米,東南自閘子……[詳細] |
![]() | 龍氏山莊位于宜賓屏山縣大乘鎮巖門村,小地名“騎龍埂”,橫臥金沙江和岷江流域三角地帶。距今已有180余年歷史的龍氏山莊,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750平方米,座西向東,呈品字形結構,由六個四合院組成,依山勢而建,呈階梯式分布。大門高聳雄壯,風火墻高低錯落,碉樓猶存,別有風韻,屬典型徽派建筑,其規模堪稱南方徽派建……[詳細] |
![]() | 興文縣委舊址(興文縣)保護范圍:占地范圍東北、東南各外延3米,西南外延2.5米,西北外延2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東北外延32米,東南外延7米,西南外延6.5米,西北外延6米。……[詳細] |
![]() | 僰人石寨古堡(珙縣)保護范圍:羅渡苗族鄉天堂村一、二、三社內凡有僰人石筍的石寨外延5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羅渡苗族鄉天堂村三社為中心,東至團包子(曹營鄉福寧村一社),南至大巖腳(天堂村四社、五社交界處),西至天堂坡(天堂村與新田村交界處),北至鄧家河岸。面積約4.2平方公里。……[詳細] |
![]() | 筠連沐愛縣衙署整座建筑坐西南向東北,占地面積約為2380平方米,修建于明國三十一年,即1942年,整個設計為木構穿斗、單檐懸山式,小青瓦屋面,分別由前堂、后堂、下廳、廊房、圍墻、大門組合而成四合院,前后堂分別為7間,相距6米,設計相似,左右廂房各4間,另有廚、廁、儲物共6間,瓣后搭牽用四柱,面闊八柱,進深12.5米,通……[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