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宜賓市旅游

宜賓市旅游景點介紹

  石少渠烈士墓位于屏山縣烈士陵園內。石少渠(1892—1931年),字仁崇(從),化名陳書源、鄧濟(繼)時、鄧培之,屏山縣屏山鎮人。1918年,考入川軍在綿陽辦的“軍官教育團”。畢業后,相繼在川軍熊克武、石青陽、湯子漠、陳洪范等部隊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等職,后繼任國民革命軍二十軍暫編第十三師參謀長、賀龍混成旅參謀長![詳細]
  徐經邦烈士墓位于宜賓市屏山縣富榮鎮朝陽村2組。徐經邦(1897—1927),字文欽,屏山縣富榮鎮人。1917年,進入屏山縣立高等小學校學習,1920年因成績優異,被縣政府公費選送到川南師范學校。后加入惲代英組織的進步青年組織“學行勵進會”。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從此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冬,結識中共重慶……[詳細]
  紅軍巖位于興文縣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風景區、世界地質公園興文石!按舐┒贰睅r壁,距離興文縣縣城26公里。1935年2月6日,紅軍長征路過興文縣,紅一軍團后衛部隊一個戰士為逃避敵人抓捕,跳下懸崖犧牲,當地百姓一直將紅軍戰士跳巖犧牲之處叫作“紅軍巖”。1996年,興文縣人民政府、興文縣石林管理處在紅軍巖下修建了烈士墓,刻……[詳細]
  大河紅軍墓位于興文縣大河苗族鄉李子關村,距離興文縣縣城28公里。1935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轉戰于云貴川邊界,一渡赤水后進入四川,紅一軍團途經金鵝(今興文縣大河苗族鄉)并宿營于此。當時,國民黨軍隊為防止紅軍入川,沿長江設了重兵把守。在李子關處,紅軍遭遇敵軍和地方-民團襲擊,在與敵人戰斗中紅軍戰士數人犧牲。2005年……[詳細]
  紅軍長征紀念碑位于興文縣大壩苗族鄉朝陽村2組,小地名尖山子,距離興文縣縣城26公里。1935年2月3日,紅軍長征時,紅一軍團突破敵軍三道防線,從敘永、金鵝進駐大壩宿營,林彪的軍團部駐于大壩關帝廟(今大壩第一小學)。次日離開大壩時遭地方民團阻擊,紅軍在大壩境內犧牲30余人。2月7日,彭德懷的紅三軍團部分隊伍經大壩的芭茅灣……[詳細]
  沙壩紅軍烈士紀念碑位于興文縣大壩苗族鄉沙壩村,小地名柏楊坡,距離興文縣縣城31公里。1935年2月5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時從大河至大壩,兵分兩路前往云南扎西(今云南威信),其中一路是紅一軍團經大壩到建武,在撤離大壩時途徑沙壩,沿途所經過的“大菩薩”、“五十二步”(皆為小地名)都是當年紅軍與敵激戰處。當時紅軍后衛部隊在柏……[詳細]
  朱德詩碑位于興文縣縣城西側的香水山,建筑占地面積200平方米。1916年,討袁護國軍與北洋軍在瀘州藍田、棉花坡一帶進行激戰。時任護國軍第一軍支隊長(旅長)的朱德于5月親率一個營到古宋籌集糧草和補充兵員。抵古宋次日,登臨城北香水山,并到寺廟游覽,在廟中,即興吟詩一首:“已饑已溺是吾憂,急濟心懷幾度秋;鐵柱幸勝家國任,銅駝……[詳細]
  興文建武紅軍長征紀念碑、紅軍碑林位于興文縣九絲城鎮建武村,距離興文縣縣城55公里。興文縣建武(歷史上曾為縣城)為中共中央紅軍長征經過地,也是紅軍川南游擊縱隊征戰地,在這里先后犧牲了10余紅軍戰士,紅軍川南游擊縱隊組織部長(原為紅八軍團-部長)戴元懷就犧牲在建武境內。1930年代,黨組織曾在建武轄區內建農會,組織武裝暴-……[詳細]
  興文縣革命烈士紀念館(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紀念館)位于興文縣縣城白塔山。館內園林綠化率45%以上,建筑面積300平方米。有2個展室,圖片200多幅和部分革命歷史文物。興文縣是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游南縱隊的策源地和轉戰地。1935年2月10日,紅軍長征途中,根據扎西會議關于創建川滇黔邊區新的根據地的決定,中共……[詳細]
  興文縣烈士陵園位于興文縣城東側白塔山頂,周圍皆為森林,陵園綠化率達50%。1956年修建的原古宋縣烈士陵園,位于興文縣城中心大操場。烈士墓有43座,包括解放興文(古宋)時犧牲的解放軍官兵,征糧剿匪犧牲的軍隊和地方干部,以及和平時期因公殉職的干部戰士。1983年10月區劃調整,興文縣城搬遷至古宋鎮,為縣城改造需要,199……[詳細]
  連天山——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隱蔽休整地連天山位于興文縣五星鄉龍鳳村與江安縣大井鄉、仁和鄉交界處。山勢綿延數十里,林木豐盛。面積25平方公里,海拔800多米。1935年11月末,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孤軍深入敵后,長期戰斗傷亡增多,人力物力得不到補充,人員由1000多人逐漸減少到100多人。因此,在長……[詳細]
  紅軍干部紀念地(虎山亭)虎山亭位于興文縣僰王山鎮高潮村9組,依山傍水公路一側小山包上。距離興文縣縣城23公里。黃虎山,紅軍長征時為國家保衛局第五連連長。1936年中共中央組建紅軍川南游擊縱隊后,將第五連全部劃歸川南游擊縱隊,黃虎山擔任縱隊第五大隊長。后川南游擊縱隊改名為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他任二大隊大隊長。當年3月,黃……[詳細]
  和山書院位于興文縣縣城第二中學校園內。和山書院為清光緒年間所建,為中式穿斗建筑,建筑占地面積200平方米,F保薦基本完整。在和山書院舊址,存留有清末年間的“振興文教”石碑。清末廢科舉行新學,1903年和山書院改名為瀘衛高等小學堂,1911年于此創辦古宋中學,招兩個班,附設于瀘衛高等小學堂;1929年,開辦古宋初中,春秋……[詳細]
  凌霄城,又名拱極城,位于興文縣西南與長寧縣交界處,屬僰王山鎮,為宋時抗元名城。海拔1080米,孤峰崛起,三面峭壁,僅一路(斷頸巖)可通,山頂平坦,占地60多畝。距離興文縣縣城38公里。1930年2月1日,共產黨人王澤嘉、袁敦厚領導的川南革命軍獨立團180多人,持-140余支,以1個團3個營的隊伍,進駐凌霄城,囤積糧草,……[詳細]
  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與川南游擊支隊合隊處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與川南游擊支隊合隊處位于興文縣僰王山鎮博望村,處于興文世界地質公園僰王山園區,距離興文縣縣城29公里。建筑為中式平房,占地面積100平方米。1935年3月,紅軍川南游擊縱隊轉戰至興文縣建武,南六游擊隊領導人劉復初趕至建武,向中共川南特委和縱……[詳細]
  袁海揚烈士墓,位于珙縣仁義鄉仁義村,距珙縣縣城48公里。袁海揚(1906~1928),出生于珙縣仁義鄉(原屬寧泰鄉)桂香塝。1923年考入宜賓敘屬聯立中學。1926年任敘州學生聯合會常委。同年秋,入宜賓中山中學學習,加入共青團,擔任團支部委員,后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年10月,經黨組織推薦送重慶中法大學就讀。1927年……[詳細]
  戴元懷烈士墓,位于珙縣石碑鄉紅衛村10社,小地名“觀音井”,距珙縣縣城87公里。戴元懷(1909年—1935年),字安瀾,江西省泰和縣苑前鄉人。1928年參加黨領導的武裝斗爭。1929年參加工農紅軍,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任部隊青年工作部部長,1931年調中央黨校學習,畢業后任中共粵贛省委宣傳部部長。1934年任會……[詳細]
  吳必鼎烈士墓位于珙縣珙泉鎮新華街珙縣烈士陵園內。吳必鼎(1907—1930),珙縣仁義鄉人。1926年,加入“青年勵學社”,開始閱讀《向導》進步書刊。民國16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7月,任中共珙縣特支委員,負責農運工作。采用“五子會”方式迅速發展農會會員至三四千人,擬舉行農民暴-動-。1929年2月,率部匯入……[詳細]
  大雪山——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根據地,位于筠連縣大雪山鎮,距筠連縣城60公里,位居川滇兩省四縣(筠連縣、珙縣、云南威信縣、彝良縣)交匯處。1935年2月,中央紅軍西聚扎西時,決定組建中國工農紅軍川南游擊縱隊(后改稱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在川滇黔邊區牽制和打擊敵人,發展游擊戰爭,配合中央紅軍戰略轉移……[詳細]
  古樓壩——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攻占筠連縣城戰斗遺址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游擊縱隊攻占筠連縣城戰斗遺址主要集中在進軍線路中的古樓壩和筠連縣城。古樓壩位于筠連縣城筠連鎮石門村,距筠連縣城12.5公里,唐代“石門路”穿越其間。在古樓壩與巡司壩交界處有關樓一座,名隱豹關,建于清咸豐八年(1869年)。1935年2月,……[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欧美亚洲一中文字暮精品 | 最新AV网站在线看 | 亚洲中文字幕a∨ |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 午夜免费久久久久 |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