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棉江花山巖洞葬,位于龍州縣響水鎮棉江村伏荷屯南約700米,在棉江花山巖畫第四處下方,洞口向北,洞中僅存不完整園木棺材3副,長約1.8米,寬約90厘米至120厘米,墓主無考,棺內無骨骸,無隨葬品。上下兩塊棺木之間設有子母口套合,棺木兩端修鑿呈上下對稱的牛角形扁木角,根部上下各鑿一小孔,插入木栓,將上下兩板固定為一體,形式……[詳細] |
![]() | 舍巴貝丘遺址,位于龍州縣上金鄉聯江村舍巴屯東北面約300米左江南岸,為河岸丘地遺址,面積約47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度為5-6米,文化遺物主要是螺螄殼、蚌殼以及石斧、石錛、刮削器、砍砸器等。大部分是磨制,少部分是打制,制造石器的原料主要取材于天然礫石。該遺址保持完整,為廣西地區迄今發現的同類遺址中所罕見。2012年5月4……[詳細] |
![]() | 大青山起義舊址,位于龍州縣龍州鎮彬橋鄉先鋒農場大青山分場。建于1933年,原為國民黨大青山“龍州林場”。是一座泥沖墻硬山頂木結構兩層建筑,三開間,面闊18.2米,進深18.4米,高7.9米,檐口高4.1米,占地面積293.32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00平方米。1947年中共左江工委在此領導大青山起義,全俘偽場長、林警隊長……[詳細] |
![]() | 上金漢代庭城遺址,位于龍州縣上金鄉聯江村委會舍巴屯東北面約500米。該遺址地處河岸三級臺地上,東西長49—61米,占地面積約360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度0.45米—1.7米,遺物豐富。地面發現繩紋板瓦、筒瓦、陶罐殘片以及石斧、石砍砸器等,是廣西西南地區首次發現的漢代遺址,填補了該地區漢--古的空白,為研究漢代廣西西南……[詳細] |
![]() | 上金宋代窯址,位于龍州縣上金鄉中山村上金新街西北面200米的左江河岸。兩個窯址均坐東向西,相距50米,總占地約500平方米。根據窯址的形狀初斷為龍窯,但窯址被毀嚴重,只剩土堆,窯址周邊地標散落大量的陶瓷碎片,窯址東面約10米處堆積很厚的陶瓷碎片,主要碗、碟、灌等制品。窯址的發現對研究龍州乃至西南地區的宋窯有重要的價值。……[詳細] |
![]() | 越南邊界戰役陳賡指揮所舊址,位于龍州縣下凍鎮布局村江巷屯017號。該房屋坐西南向東北,兩開間兩層穿斗結構瓦房,面闊5.83米,進深10米,占地面積116.6平方米。1950年1月底,胡志明主席秘密訪問中國,請求援助。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做出全面援越的重大決策。1950年7月,陳賡將軍入越,協助越南人民軍組織指揮邊界戰役,……[詳細] |
![]() | 天主教堂,位于龍州縣利民街縣氣象局院內。教堂建于清末公元1896年,哥特式建筑,原為三層,長21米,寬5.4米,高12米(為現有高度,不包括已被拆掉的尖頂),占地面積113.4平方米,建筑面積340平方米,洗禮池面積約30平方米,原有建筑占地約一畝多(含教堂、洗禮池)。中法戰爭之后,清政府與法國在天津簽訂《中法新約》,……[詳細] |
![]() | 伏波廟,是專祀伏波將軍的祠廟。位于龍州城南利民街東端臨江高坡上,處在龍州(舊)八景之“古塞遺祠”。該廟坐東朝西,占地2000平方米,主體工程600平方米。分前后殿,呈凸型,前后對稱,磚木結構,地臺邊上砌雕花石板,鏤花屋檐,屋脊鑲嵌臺灣陶藝,前殿石柱刻有對聯。當地民眾為紀念伏波將軍馬援征戰平叛惠利于民而樹碑立廟,廟內有將……[詳細] |
![]() | 匠止烈士陵園位于憑祥市友誼鎮岜口村。為紀念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烈士,陵園于1979年始建,1988年將油隘、上柳、伏坡山、板布、板價等烈士墓點的部分烈士遺骨遷葬到陵園。陵園占地面積8900平方米,建筑面積7250平方米,建有烈士紀念碑、展覽室、紀念廣場、烈士墓區等,安葬烈士1020名,其中被中央軍委和廣州軍區授予“戰……[詳細] |
![]() | 南山烈士陵園位于憑祥市憑祥鎮南山村觀音山。為紀念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烈士,陵園于1979年始建,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1990年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將上石、上柳等烈士墓點的部分烈士遺骨遷葬于此,并重新對陵園進行改建。陵園建有烈士紀念碑、展覽室、紀念廣場、雕像、烈士墓區等,安葬烈士6……[詳細] |
![]() | 廣西龍州左江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龍州縣,總面積1031.25公頃。 左江國家濕地公園位于龍州縣上金鄉境內,主要由左江及兩側部分巖溶山體、庫塘濕地、稻田濕地等組成,濕地內涉及左江長約22公里,濕地公園規劃建設887.84公頃,其中濕地591.33公頃,占濕地公園總面積66.61%,是桂西南喀斯特地貌永久性……[詳細] |
![]() | 黑水河國家濕地公園西北起下雷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邊界,自西北向東南至大新縣界,包括黑水河河道、岸灘、州島和兩岸部分石灰巖山峰,河長38公里,面積693公頃,其中濕地449.6公頃,濕地率為65%。大新縣黑水河國家濕地公園核心區位于大新縣雷平鎮安平村。是桂西南喀斯特地貌永久性河流濕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崇左市重要鳥類、兩棲類及魚……[詳細] |
![]() | 珠山巖畫位于寧明縣城中鎮珠連村珠山屯西南面400米處,繪制年代為戰國至東漢時期。巖畫分南峰、北峰兩地點,是左江支流明江流域最上游的一個巖畫分布點。珠山呈南北走向,兩峰東邊臨江,形成斷崖。面江峭壁比較平整,南峰高約120米,北峰高約100米。巖畫分布在兩峰臨江的崖面上,畫面寬約400米,由多幅獨立的圖畫組成,由于巖表受到……[詳細] |
![]() | 龍峽山巖畫位于寧明縣城中鎮珠連村馱河屯東南400米處,繪制年代為戰國至東漢時期,巖畫分兩個地點,第一地點位于龍峽山西南面崖壁,距明江約有100米,巖畫距地面高約65米,畫面約20平方米,可看到圖像有12個,6個較完整,皆側身人像;第二地點在龍峽山西面臨江崖壁上,巖畫距地面約60米,圖像50個,其中人像44個,動物圖像3……[詳細] |
![]() | 高山巖畫位于寧明縣城中鎮耀達村瀨江屯北面500米處的明江東南岸拐彎處。山有兩峰突起,臨江崖壁陡直峭立,北峰高300米,面江山壁東西長約250米;東峰高約200米,面江山壁南北長約170米。高山巖畫繪制年代為戰國至東漢時期,共有巖畫300多個,其中北峰有191個人像;東峰有人像41個,鼓10面,羊角鈕鐘一組。2014年公……[詳細] |
![]() | 寧明縣明江鎮洞廊村有一棵古榕,歷經千年風雨,如今遠遠望去就像一片郁郁蔥蔥的小樹林,固而得 “獨木成林”之美名。 每逢農歷的 “三月三”前后,這里便成了一個小歌圩,臨近各村的山歌手匯集在樹陰下施展歌喉,他們或唱生活、或唱愛情,好不熱鬧。……[詳細] |
![]() | 位于國家二級口岸愛店鎮公母山下,集山泉而成,激流涌出,清澈涼爽,風景幽靜蔭涼,是愛店鎮生活生產主要水源,也是避暑勝地。有愛店起義紀念碑、愛店汛警抗日陣亡官兵烈士墓、李品仙題詞等景點。……[詳細] |
![]() | 愛店口岸始設于清光緒22年(公元1896年),原稱峙馬汛,是廣西最早對汛口岸之一,現已發展為世界最大的中草藥邊貿市場。愛店口岸是邊境陸路一類口岸,地屬廣西寧明縣愛店鎮,位于中越邊境廣西東路1223—1224號界碑處,與越南峙馬口岸相對,愛店口岸有沿邊三級柏油公路與區內三條公路連接,往東距東興市190公里;往南距越南祿平……[詳細] |
![]() | 在寧明縣那楠鄉境內有一條神秘的“陰陽河”。她以山清、水秀、石怪等獨特的山水風光吸引著熱愛大自然的人們。當地的人們近水樓臺先得月,常常到該河段踏青或野炊,盡情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奇異景觀。 “陰陽河”位于寧明縣那楠鄉東北部的崠站村,河流自南向北蜿蜒而下貫穿整個村莊,在距村莊北邊約一公里處的河段,河道突然下陷,河水……[詳細] |
![]() | 目前在龍州發現的巖畫共21處,其中有20處分布在龍州上金、響水河段左江流域的沿岸懸崖絕壁上。龍州花山巖畫以上金鄉的進明村到卷逢村河段最為集中,在不到10公里的河段分布著多達14處巖畫點。該河段也是左江流域自然景色最為秀美的河段,花山巖畫在這里與山奇、水美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共同構成了獨特的左江風景區。龍州縣內最大的巖畫……[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