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睢縣北湖景區AAAA ![]() 北湖景區位于睢縣縣城北,東距商丘市60公里,西距河南省省會鄭州160公里,南距永(永城)登(登封)高速5公里,北距隴海鐵路和連(連云港)霍(霍爾果斯)高速公路12公里。景區內均有較好的公路相通,民(民權)太(太康)公路從北湖景區中部縱穿,鄭(鄭州)永(永城)公路從北湖景區南部橫貫全景區。北湖景區范圍為:東起睢縣振興大街……[詳細] |
![]() | 梁園一景三陵臺,它座落在商丘古城西北九公里處。因西周宋國宋惠公、宋哀公、宋戴公三公王陵三峰并峙,故名“三陵臺”。最東面的宋戴公陵就是戴笠的祖先。西漢初,梁孝王劉武曾在臺上建離宮,至今尚有離宮瓦片遺存。明朝萬歷年間吏部尚書宋死后四年,蒙皇恩遷葬于三陵臺前。三陵臺占地770余畝,神道兩側白楊、古柏參天,碑樓林立,莊嚴而肅穆……[詳細] |
![]() | 侯方域故居位于商丘古城北門內,為明末才子侯方域壯年著書處,是一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上下兩層的硬山式建筑。侯方域故居是上下貫通的四排圓柱和八十八根根線構造成一木間架,墻裝青磚,頂蓋壟瓦。屋脊有青獸壓頂。屋內有木屏相隔。門窗鏤花剔線,圓柱浮雕龍鳳。景點位置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詳細] |
![]() | 漢高祖劉邦斬蛇碑是后人為紀念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而立的碑記。據史籍記載,劉邦斬蛇之后就隱藏在芒碭山澤巖石之間,后來返回沛縣殺了縣令,扯旗造反,早期就活動在芒碭山一帶,并以此為根據地,招兵買馬,擴充軍隊。后經數年,終于在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漢王朝。漢高祖劉邦提三尺劍于芒碭山中大澤之畔斬蛇起義,從這里出發,-暴秦,逐鹿中原,……[詳細] |
![]() |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位于永城市東北芒碭山主峰西南麓,F存墓冢高5米,周長約50米。周圍筑有青石圍墻,高頂,下有須彌座,正中鐫刻郭沫若書“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陳勝字涉,陽城人,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戌漁陽,與陽夏人吳廣在蘄縣大澤鄉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舉起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大旗。在陳縣……[詳細] |
![]() | 這里是紀念“商祖”王亥的文化景區,在這里你將了解到中國的商業始祖,和中國商業文化的源遠流長。商祖祠是為記念中華商業始祖王亥而建。商祖祠景區是以紀念和宏揚“三商文化”為主題的一個文化景區,它主要由三商之門、富商大道、萬商廣場、商祖殿、三商大道、花戲樓、閼伯臺等幾個部分組成![詳細] |
![]() | 柘城孟莊遺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孟莊村北。柘(城)太(康)公路通過將遺址分割為南北兩部分,屬商代早期遺址,面積達25萬平方米。1992年7月~1995年進行了發掘。發現有仰韶文化遺存、龍山城址、二里頭城址、商代晚期城址等。其中,龍山、二里頭及商代時期三疊層是中原地區的首次發現。遺存有房基、陶窖、墓葬。出土了大量各時期……[詳細] |
![]() | 鄭、許、曹等國相會結盟。《漢書·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也記載:齊桓公既霸,會諸侯于葵丘,而欲封禪。師古日:“葵丘在陳留外黃縣東!标惲簦捍呵飼r鄭地也,為陳所侵,故日陳留,戰國時魏惠王都大梁,即其地也。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廢分封、置郡縣,設立了陳留縣,屬三川郡,治所在今開封陳留鎮。漢武帝元狩中分河南郡置陳留郡,逮至興平……[詳細] |
![]() | 圣壽寺塔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縣后臺鄉閻莊村西北200米,是睢縣著名的宋代文物旅游景點。圣壽寺塔俗稱閻塔,為宋代建筑物。雖經多次地震侵襲,風雨剝蝕,仍巍然屹立,1985年省政府曾撥款維修加固。塔身高22米,底座周長28.4米,為平面對稱六角,九級密檐式結構。塔身外部每層檐下均用迭澀磚砌,第一層高3……[詳細] |
![]() | 袁家山,又名呂祖廟、小蓬萊,位于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睢縣城東南隅。明兵部尚書袁可立南巡渡江,船至江心,風浪驟起,袁驚恐,幻覺遇呂洞賓得救。返里后建廟紀念,因坐落在土山上,故名。公元2000年被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處全國罕見的船形園林式古典建筑,它的建造很有氣勢,前有山門,中有純陽寶殿,后建望月臺,臺上有八仙……[詳細] |
![]() | 夏邑縣城湖,歷史悠久,始于戰國,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正式形成。后經17次開挖整理,達到現在規模?偯娣e為2400畝。以城墻為界形成內外湖,湖面廣闊。于1992年定名為“天龍湖”公園,具有“豫東西湖”美譽![詳細] |
![]() | 洪福遺址位于永城縣洪福集西北250米處,呈南北向橢圓形,長270米,寬240米,高出地面1.5米。文化層厚度在2.5米以上。遺址中心1.2米以下有河南山文化層,鉆探時發南有灰黑陶片,其中有一片為紅衣黑彩陶片,紋飾簡單為線狀,應為大汶口文化的特征。在上部層中發現有商、周、秦、漢各時期的文化遺物。采集到的有細繩紋、方格紋和……[詳細] |
![]() | 梁孝王王后墓位于商丘永城市北的芒碭山麓的保安山北峰,與南峰梁孝王墓并列,相距200米,墓門向東,鑿石穿山而成。整個墓室基本上把后山的內部鑿空,并仿照當時地面皇宮的布局建造。梁孝王的王后李氏在其夫死后,掌管梁國大權20多年,她的生活奢侈的程度遠遠高于梁孝王,為她建立的地下貯冰室可以稱得上目前世界上保存下來的體積最大、年代……[詳細] |
![]() | 商丘市人民公園始建于1958年,位于市區東北部,總面積35.24公頃,園林路和青年路在此交匯。多條公交線路直通公園,地理位置優越。包河穿園而過,自然地將全園分割為前部花木、動物觀賞區和后部東風湖山水園林區,是目前商丘市唯一的大型綜合性公園。近年來,人民公園經過大規模的改造建設,總體面貌有了大幅度的充實提高,人為景觀、園……[詳細] |
![]() | 商丘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間,距今已有490年歷史,古域按八卦修建,外圓內方,形如古錢幣,四門及角臺保存完整,三千畝城湖水域廣闊,古八里廓綠樹成蔭。城區棋盤式街道、龜背形地勢,梅花形水井布局獨特而合理。內城周長七里二分五厘,城墻下寬三丈,上寬兩丈,高兩丈五,四座城門分別叫賓陽門、拱陽門、拱辰門、垤澤門……[詳細] |
![]() | 微子祠位于河南省商丘古城西南十二公里的青崗寺村。宋氏祠祀源出于商殷王朝的大廟。周建宋國后,其祠廟在都城之外的皇林中,以沿襲商殷祭祀的各項制度。唐代文人賈至,來到宋州居官,在他的《微子廟碑頌》中寫道:“皇帝(唐玄宗)二十有一載,予作吏于宋,思其先圣遺事,求于故老與人,則得君廟存焉。盛衰紛綸,年紀超忽,喬木老矣,靈異儼然………[詳細] |
![]() | 亦稱閼伯臺、火星臺,位于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火星臺村。是距今4000多年的觀星臺的遺址。它比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在洛陽建的靈臺,還早2200多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觀星臺。火神臺形如墓,高35米,臺上建有閼伯廟,大殿、拜廳、鐘鼓樓等俱全。臺下有戲樓、大禪門等建筑。傳說五帝之一的唐堯封他的哥哥閼伯于商丘負責管理火種,一是管……[詳細] |
![]() | 商丘古城AAAA ![]() ![]()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千里姻緣一線牽”的故事,這段神奇動人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我們商丘古城。說起美麗的商丘古城,可以說是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現在這座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距今已近五百年的歷史了,“商丘”“睢陽”“宋國”“南京”“歸德府”這些商丘歷史上每一個時期的名稱,仿佛都在向人們訴說著它悠久輝煌的歷……[詳細] |
![]() | 壯悔堂位于商丘古城北門內,為明末清初才子侯方域壯年著書處,是一明三暗、前出后包、上下兩層的硬山式建筑。侯方域(1618--1655年),字朝宗,號雪苑,商丘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侯執蒲為明朝太常侍卿,父侯恂為明未戶部尚書,叔父侯恪為明南京國子監祭酒。候執蒲、侯恂、侯恪都是當時進步的東林黨首領,與魏忠賢的閹黨勢不兩立。……[詳細] |
![]() | 燧皇陵AAAA ![]() 燧皇陵,又名燧人氏陵園,是上古時期發明鉆木取火的燧人氏的墓園,位于商丘古城西南三里處。據《歸德府志》、《韓非子》、《左傳》、《三皇五帝時代》等典籍記載:“燧皇陵在閼伯臺西北”。據專家考證,燧人氏為天下第一人,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燧人氏立方牙、觀天象,確立了中華第一姓——“風姓”,研究制定了中國第一部歷法,確立了商丘為天地……[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