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督教堂位于源匯區濱河路沙河南岸,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教堂坐南朝北,南北長26米,東西寬15米,占地面積390平方米,建筑面積719平方米,高13米,為磚木混合結構。基督教堂始建于1912年,由美國派遣的瑞士籍傳教士和中國本地的牧師主持,廣大當地信教群眾捐資興建,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內部共分三層,門面東側原有鐘樓,底層……[詳細] |
![]() | 三晉鄉祠位于沙澧兩河交匯處漯河二中校內,原名關帝廟。漯河位居中原,交通便利,商賈云集。為方便聯誼,晉商于清乾隆53年(公元1789年)修建了三晉鄉祠,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據史料記載,當時三晉鄉祠坐北朝南,前有山門,中有大殿,后有戲樓,非常壯觀。20世紀初,隨著朝代的更迭和交通方式的改變,漯河水運日漸衰落,三晉鄉祠漸……[詳細] |
![]() | 山陽故城始建于漢初,為山陽縣城。公元前144年,漢景帝以昌邑為山陽國,封張當居為候,后又封梁孝王子劉定為山陽王。前141年,劉定卒,撤銷山陽國;前97年改為昌邑國,武帝封其子劉髆為昌邑王,髆卒,其子劉賀繼位;前63年,改昌邑國為山陽郡。三國時,魏曹丕廢漢獻帝,封其為山陽公(太行山南,曰山陽)。從有關文獻資料及城墻遺址的……[詳細] |
![]() | 彼岸寺位于舞陽縣城北35公里高寺和蘆郭兩村之間。據縣志記載,該寺創建于元朝至正年間,現僅存天王殿、中佛殿。中佛殿是座典型的元代建筑,為研究我國元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舞陽彼岸寺大殿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
![]() | 張王莊遺址位于馬村鄉張王莊村北地,1953年發現,東西一里多長的地段內發現有很多紅燒土堆,群眾傳為火龍。這可能是一個范圍很大的原始社會村落遺址的房基和窯址。發現的陶片多為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在井壁和坑塘斷壁上發現有紅燒土與陶片,灰土。陶器質量似賈湖之早期紅陶,鼎足似仰韶期阿崗寺出土文物,另發現有化石和燒骨。……[詳細] |
![]() | 北舞縣(定陵郡)故址 位于舞陽縣沙河與灰河交匯處,原為南北二鎮,南鎮在今北舞渡寨,北鎮在今河北街閻劉村一帶。后燕將慕容農毀定陵城后,合舞陽定陵為一縣,名北舞縣,治于此。魏至隋初設定陵郡、亦治于此。元初于此設北舞鎮巡檢司,明清改為北舞渡鎮。該地文物古跡到處可尋,附近有仰韶、龍山文化遺址,鎮內還發現我國目前所見商代第二大鬲……[詳細] |
![]() | 霸王城遺址位于舞陽縣城西9公里的馬崗村,周長1,227米,已成一臺地,上為農田。在水井中發現大量繩紋板瓦、筒瓦、三棱銅鏃、陶缸等。城北洼徐發現漢畫象石墓兩座。……[詳細] |
![]() | 胡國城遺址位于舞陽縣城東北31公里的胡城集村。城周長1,360米,有大量灰土、陶片、燒土、陶瓦、云紋瓦當、雙面繩紋八磚、五邊涵管殘片等遺物、遺跡。……[詳細] |
![]() | 城址位于舞陽縣城西北30公里簡城村。城墻已無痕跡。曾在南門外沙河岸見有夯土層。寨內土塘及沙河斷崖有大量繩紋瓦礫,寨東南河岸坍露出戰國墓,出土有陶俑,青銅劍,村內有嘉靖五年《重修龍興庵記》石碑1塊,上 書:”舞邑城北六十五里有古跡曰簡城,乃前代襄王樂其地山環水繞,地勢高聳,建都之城也”周襄王曾避弟難,奔鄭,鄭使其居氾地(……[詳細] |
![]() | 東不羹城位于汝河與灰河交界處,地勢險要,風景優美。從軍事需要看,沙、澧、灰三河可做為天然屏障,城池就建在沙河南岸,依沙河順勢而建,略呈三角形。城周長5.5公里,現存高度1-1.5米,城內面積約7500000平方米。為防水患,在城墻西北角筑建長1公里的巨石大壩,河下為深潭,名曰“石墓潭”,傳為楚平王葬身處。漢定陵縣、魏定……[詳細] |
![]() | 許慎紀念館是漯河市委、市政府命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郾城區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位于郾城區海河路西段359號,成立于1985年,館址設許南閣祠內。紀念館的主要工作職能是收集、整理、展覽許學資料,接待社會各界人士和聯絡海內外有關專家、學者及學術團體,舉辦“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傳承許慎精神,弘揚漢字文化。為充分發揮“……[詳細] |
![]() | 沙河國家濕地公園AAA ![]() 河南漯河市沙河國家濕地公園坐落于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行政管轄范圍內,位于北舞渡鎮、蓮花鎮、太尉鎮三鎮交界處的泥河洼滯洪區處,此處受人為破壞干擾程度小,每年有豐富的雨水,自然條件良好,這保證了此處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在此處建立國家濕地公園將對此處的基因庫的保護起到重要的積極的作用。漯河市沙河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區面積651.3……[詳細] |
![]() | 開源森林公園占地面積1000畝,總投資4720萬元,計劃用五年分兩期建設完工。園區整體規劃分節日慶典區、市民廣場區、運動健身區、兒童娛樂區、生態密林區、島嶼觀光區、生態濕地區、度假木屋區、法國古典園林區9個專類景區,52個專類景點。規劃種植各類樹木16萬棵,水體面積118畝,綠化面積650畝。森林公園本著高起點、高要求……[詳細] |
![]() | 金沙灘游樂場是沙澧河風景區精心打造的亮點工程,是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沙澧河文化旅游提升工程的一項重要舉措,旨在進一步豐富市民業余文化生活,提升沙澧河景區的內涵和品位。在近9萬平方米的沙灘上,今年新建娛樂設施30余套,每天能接待游客3萬人次,可滿足休閑、運動、餐飲、娛樂等多方面需求。地址:漯河市郾城區黃河路橋與淞江路橋……[詳細] |
![]() | 神州鳥園AAAA 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最大的鳥文化主題樂園棲鳳歡樂地國家4A級旅游景區神州鳥園以“潁川棲鳳”為文化依托,以“鳳凰五子”為主題形象,建成八大鳥主題園區、24個大型機械項目、豫中南最大室外兒童樂園——童話世界、動物城、三大主題場館、三大主題街區、大型鳥藝表演場等景點。園內有160多種、8000余只珍稀鳥類,如丹頂鶴、朱鹮、……[詳細] |
![]() | 桃花島莊園位于臨潁縣固廂鄉北1公里107國道東側,許昌以南15公里,屬臨潁縣固廂鄉,隸屬固廂糧油貿易有限公司管理,公司目前正全利打造田園生態類游玩景區。總占地面積6000畝地,采摘占地120畝,-占地2000畝,花圃苗木占地3000畝,特色種植800畝。未來再流轉5000畝。空氣清新、環境幽雅,花香鳥語,使人心曠神怡,……[詳細] |
![]() | 臨潁縣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譙樓,又名鐘鼓樓,始建于公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明景泰二年重修,位于老城縣衙前,占地140平方米,為磚筑樓臺式建筑。臺高6米,平臺東西長14.7米,南北寬9.5米;飛中拱門洞寬3.5米,高4米,深9.5米;架層樓高五丈,鑄鐘兩千斤,增置鼓大十圍,民興寢之便焉。它是周邊縣市僅存的一座反映古……[詳細] |
![]() | 阿崗寺遺址位于河南省舞陽縣城北20公里的馬村鄉崗寺村,是新石器時代遺址。阿崗寺遺址總面積21萬平方米,遺址覆壓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裴李崗文化等類型的文物和遺存,出土文物有有石斧、石鐮、石鏟、骨錐、陶紡輪、陶拍、網墜、陶鼎、陶豆、陶罐、陶觚、陶壺以及稻粒和動物骨骼。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詳細] |
![]() | 郝家臺遺址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城東沙北街道石槽趙社區東北的臺地上,京廣鐵路從遺址的西南部穿過,將遺址分為東、西兩部分。遺址高出周圍地面2-3米,文化層厚約3-5米,面積5萬多平方米。郝家臺古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22米,東西寬148米,面積近3.2萬多平方米。建于郝家臺龍山文化二期,距今4600年左右,是目前考古……[詳細] |
![]() | 化身臺興國寺AA ![]() 這座臺子上的是一座寺院,名叫興國寺.它始建隋代,毀于兵火,明嘉靖年重建,寺內有600年齡白果樹一株,高4丈余,4人合抱。如今,古老的化身臺興國寺是漯河市唯一對外開放的佛教活動場所。化身臺興國寺簡介化身臺位于郾城西11公里龍城鎮李灣村北約1公里處。臺高8.3米,東四寬180米,南北長130米,面積約23400平方米。屬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