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坡遺址,北靠大原,南為弘農澗河,西部有后河流往東南注入弘農澗河,遺址分布在兩河交匯處的三角臺地。遺址東為果園村,朱陽通往吳家原水泥路從遺址東部經過,南至東坡村中,西為該村十畝地磚廠,北至后河村南。遺址北高南低,成臺階狀,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約200米,總面積約為16萬平方米。在遺址中的斷崖上和水泥路兩側發現多處灰……[詳細] |
![]() | 前嶺遺址,位于靈寶市朱陽鎮底垣村,西至寺峪河東岸,南至靈朱公路,北至底垣村南部。遺址南北約260米,東西約400米,總面積約10萬余平方米。遺址中的斷崖上灰坑密集,文化層深厚,包含物豐富,文化層厚達4米左右。揀到的陶片以紅陶為主,灰陶次之;器表紋飾以繩紋、劃紋為主,附加堆紋次之;有一定數量的彩陶,胎質以泥質居多,夾砂陶……[詳細] |
![]() | 老虎頭遺址北為黃河,南靠橫嶺原頭,東至村中通往黃河灘水泥路,西為斷崖,分布在老虎頭四周,遺址區內地勢平坦。遺址東西約350米,南北約200米,四周斷崖上灰坑密集,文化層厚達3米左右。揀到的陶片以泥質灰陶為主,夾砂陶次之,有少量的泥質紅陶,紋飾以細繩紋為主,粗繩紋次之,有少量的素面,可以辨出器型的有泥質灰陶罐、盆、鬲等,……[詳細] |
![]() | 邵公碑樓位于靈寶市區東南17公里蘇村鄉東里村,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立,距今已有175年歷史。碑文記述了邵自省、邵自強兄弟二人為頌父親邵全仁資宏量大、恤孤賑貧的功德所立。1978年被靈寶縣革命委員會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1月入選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名錄。《靈寶市文物志》載:邵公碑樓為磚砌廡殿式建筑。……[詳細] |
![]() | 菩薩堂原名菩薩殿,位于靈寶市故縣鎮進家村,為唐代竹林寺遺物。竹林寺創建年代不詳,據有關資料記載,唐永昌元年更名菩薩殿,后經多次修葺,保留目前現狀。現留有木雕佛龕一座,佛龕為木雕彩繪,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上部:仿地面樓閣古壁式建筑,從上到下分三層,每層為五龕,上下由小變大,下層最大,每個古堡佛龕均為攢尖式屋頂。整體雕刻技……[詳細] |
![]() | 姚懿碑時代:唐地址:陜縣大營鎮溫塘村……[詳細] |
![]() | 廟上村地坑窯院河南陜縣地方民居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中國黃土丘陵地區較普遍的一種民居形式,距今已有四千年的歷史。作為中國民間“建筑奇跡”、中國北方“地下四合院”的陜縣地坑院,目前已被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在河南陜縣境內仍有一百多個地下村落、近萬座地坑院。今天的地坑院更多的已經成為民俗文化的歷史痕跡,保留在當地的……[詳細] |
![]() | 1958年4月24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副總理彭德懷、秘書長習仲勛及有關部委領導20余人和河南、山西、陜西省委領導一起,視察了大營高級農業社。1977年4月,在周恩來總理視察大營19周年之際,大營村民群眾捐資并自己動手興建周總理視察紀念館。同年9月竣工并對外開放。周總理視察紀念館占地面積2550平方米,建筑面積522平……[詳細] |
![]() | 河南黃河濕地圖家級自然保護區是2003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的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和濕地水禽為主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橫跨三門峽、洛陽、濟源、焦作四市,面積6.8萬公頃。其中保護區三門峽段位于河南西部的豫、晉、陜三省交界處,西接陜西省東與洛陽市的新安縣交界,北與山西省隔河相望,南依三門峽市黃土塬地,總面積2.85萬公頃,占……[詳細] |
![]() | 河南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門峽河西林場)位于靈寶市西部,總面積15160公頃,森林覆蓋率74.5%,活立木蓄積量85.9萬立方米。2006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建立河南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于森林生態類型保護區。2010年7月,三門峽市編委批準設立河南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保留國有三門峽河西林場牌子,機……[詳細] |
![]() | 茅津古渡,是黃河上著名的三大古渡之一,位于市區北部6公里處的會興鎮,與北岸的山西省平陸縣隔河相望。茅津古渡地勢險要,古代就是豫西。晉南假虞滅虢,由茅津渡渡河南下,一舉奏捷。公園前624年,秦軍從這里北渡伐晉。東漢末年,-之君漢獻帝劉協由此倉惶北逃。唐朝“安史之亂”時,唐肅宗為平叛,借回紇兵3000人,也由此跨入中原。辛……[詳細] |
![]() | 高陽山溫泉國際度假區總占地4107畝。公司一期占地1800畝,項目規劃為“一鎮四區”,即溫泉小鎮、商務會議度假區、高陽山主題公園區、民俗文化廣場區和溫泉文化旅游區。先期開發的溫泉養生中心建筑面積為26000平方米,功能區設有造浪池、溫泉漂流河、無邊泳池、礦泥浴、礦砂浴、石板房、木桶浴、美容太空艙、巨獸碗滑道、彩虹滑道、……[詳細] |
![]() | 黃河丹峽峽谷風景區AAAA 黃河丹峽峽谷風景區:位于三門峽市澠池北21公里黃河岸邊,地處豫晉兩省五縣交界處。省級地質公園,整條峽谷由紅色石英砂巖構成,從谷底到崖壁全成紅褐色。12億年前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丹峽正是滄海桑田的有力見證,現在峽谷還能看到當年海洋波浪沖刷留下的石印。峽谷呈“V”字形,長8公里,寬2——30米,海撥落差200——600米……[詳細] |
![]() | 三門峽市新的旅游景點,屬于健步行公園,在黃河邊上。完全免費。門口有出租自行車的,10元一輛,不限時間。很親民哦!強烈推薦騎車逛公園,會省去不少時間和體力。景點位置黃河濼口浮橋北岸路西……[詳細] |
![]() | 陜州地坑院(天井窯院)AAAA 地坑院又叫作天井窯院,是古代人們穴居生存方式的遺留,被稱為中國北方的“地下四合院”,距今已有約2000年的歷史。如今“穴居”地坑院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境內保存較好,特別是陜縣西張村鎮的廟上村,據說有“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的奇妙景象,其中較早的院子有200多年的歷史,住了六代人。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當地人稱為“天井……[詳細] |
![]() | 窯洞是黃土高原地域獨具特色的一種民居,也是人類“穴居”發展演變的實物見證。天井式窯洞俗稱“地坑院”,是在平地挖一個6至7米的四方深坑,然后再在坑的四壁鑿挖8至12孔窯洞居住。有的窯里還挖有小拐窯,用于儲藏柴草、蔬菜等雜物,以增加使用面積。窯里多用土坯壘成火炕,供人休息。出口是從窯院一角的窯洞內鑿出斜坡通向地面,為住戶進……[詳細] |
![]() | 河南漢山風景旅游區AAAA 神秘的漢山藏身于靈寶市故縣鎮河西村,背依秦嶺,面臨黃河,足踏流水潺潺的棗香河畔。漢山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地質公園,地貌奇特壯觀,植物豐富多樣,野生動物棲息,自然風光旖旎。春天的漢山嫵媚多情,黃燦燦的油菜花、粉嫩嫩的山桃花,組成了一幅明媚艷麗的油畫;夏天的漢山壯美遼闊,山腳下稻浪千重,山腰間青松翠柏,山頂上白云悠悠;秋天的……[詳細] |
![]() | 甘山滑雪場是河南惟一的一家森林滑雪場。整個森林滑雪場依山傍水,林木環繞,春夏秋冬景色各異,別具一格。沿線的蝴蝶溝、鐵瓦廟、祖師廟、鐘樓、馬武寨、崔氏洞等著名旅游景點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與山頂的滑雪場形成眾星拱月之勢。游客朋友不僅可以體驗到滑雪、嬉雪帶來的終極樂趣,還可攬勝訪古,盡賞如畫風……[詳細] |
![]() | 黃帝鑄鼎塬位于靈寶市陽平鎮,距三門峽市80公里。《史記·封禪書》記載,古時荊山一帶災情嚴重,黃帝聞訊從昆侖山來到荊山察看。為了煉出仙丹給老百姓治病,他采首山之銅,汲湖水,鑄鼎于荊山之下。相傳黃帝鑄好鼎,黃龍來迎黃帝升天時,百姓苦苦哀求,死活不讓他走,有的牽衣扯袍,有的抱手拽腳,拖下了他的金靴,扒下了龍皮、拔掉了龍須。人……[詳細] |
![]() | 虢國車馬坑博物館AAAA 虢國博物館位于三門峽市區北上村嶺,是在西周虢國車馬坑遺址上建立起來的一座專題博物館。該館始建于1984年,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屬仿古歇山式建筑。館內有三個基本陳列,即虢國簡史、三門峽歷代碑碣石刻藝術、虢國車馬坑和復制的古戰車。 虢國車馬坑,是1956年配合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時,在上村嶺發現的,由國家黃河水庫……[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