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開封市電子顯微鏡博物館,是中國首家電子顯微鏡博物館。由于電子顯微鏡對現在科研分析事業做出很大的貢獻,介紹了早期電鏡的由來、中期的創造與近代的改進,從電子顯微鏡分析中衍生出成物制樣、材料制樣,在試驗中改進,在改進中進步。一些老一輩的科學家們,基本將一生投入電子顯微鏡視野當中,他們不求榮華富貴,只求能慢慢推動電鏡事業的發展……[詳細] |
![]() | 千年傳唱的包公,主要從政業績及后來流傳的斷案故事大都以宋代東京開封為背景。在此修建的宋代開封府、包公祠和濃郁的宋都風情,展示出開封有著豐富的包公文化資源。根據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關于深入文化體制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精神,以及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結社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中確定將河南作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詳細] |
![]() | 開封警察博物館位于開封市中山路中段86號(開封市公安局院內),作為宋都古城開封為數不多的行業博物館, 2010年被團市委確定為全市青少年教育基地。開封警察博物館作為警事文物收藏和展示的場所,在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倡導時代主旋律、宣傳公安工作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和教育傳承功能。主要陳展有:開封公安發展史展……[詳細] |
![]() | 大宋中醫藥文化博物館是集北宋針灸銅人、惠民和劑藥局、中醫藥械、中醫遺跡、名中醫博覽、中醫藥文化學術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于2013年3月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設,目前二期工程于2014年10月完成。2015年9月18日,大宋中醫藥文化博物館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式命名為“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博物館建筑面積為1800……[詳細] |
![]() | 開封市可望黃河農耕文化博物館,位于開封市龍亭區北官莊可望莊園園內,占地1000平方米,館內面積500平方米。開封市黃河農耕文化博物館,以黃河農耕文化為主題,全方位、多角度、立體生動展示了開封黃河地域文化歷史發展的各個方面。博物館開辦宗旨在通過將農村、農業、農民的各種元素匯集起來,進而全方位勾畫出近現代黃河流域農耕文化的……[詳細] |
![]() | 中國是酒的故鄉之一,是酒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酒與文化的發展基本上同步而行。酒器是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酒文化的實物載體,專門的酒器出現正是酒成為一種文化的典型特征。開封市酒文化博物館位于開封市向陽路軍分區對面,緊鄰開封城墻景區,由河南省仁俊文化傳媒公司注資打造,是中……[詳細] |
![]() | 開封宋都木版年畫博物館是河南省首家木版年畫專題博物館,坐落于開封市歷史文化名街----書店街,博物館由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任鶴林先生創辦,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展館設兩個展廳、一個多功能廳面積近800平方米,陳列收藏明代至今的開封及全國木版年畫作品1500余件,為觀眾全景展現了開封木版年畫的起源、產生、……[詳細] |
![]() | 開封蘭生電影藝術博物館,自2010年2月在中國翰園開始籌辦,將收集多年的電影設備、電影歷史資料進行了整理,后于2014年5月整體遷至萬歲山游覽區。2014年8月正式向開封市文物局提出申報民辦博物館,于2015年12月31日獲河南省文物局批準。開封蘭生電影藝術博物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萬歲山游覽區,由電影放映員劉蘭生創辦,是……[詳細] |
![]() | 開封盛泉民國紙幣博物館是我市一家以收藏展示民國錢幣為主的非國有博物館,2017年3月經河南省文物局批準成立。民國是中國社會經濟變革的重要時期,時局動蕩。民國時期,紙幣發行中的無政府狀態相當明顯。當時國家銀行,商業、特種銀行,外國、中外合辦銀行,官銀號和省、市銀行,乃至不少店鋪商號均可發行紙幣。吳鐘煌指出:“清以前,鈔券……[詳細] |
![]() | 開封市至和宋代錢幣博物館,是我市一家以收藏展示宋代發行和流通的錢幣為主的非國有博物館,2017年初經河南省文物局批準正式成立。該館位于龍亭湖東畔開封文化客廳四樓,西鄰北宋皇宮遺址龍亭風景區,館內細分為多個展區,詳細介紹展示錢幣的名稱、材質、性質等,對相對應的每一任皇帝的名稱、年號、生平事跡等進行詳細描述,對相應的宋代歷……[詳細] |
![]() | 開封市至道書畫博物館,自2012年開始籌備,經過長達3年的時間,整理、收藏了一定數量的、具有較高價值的河南名人名家書畫。于2014年8月,向開封市文物局正式提出申請,開始啟動建設開封市至道書畫博物館。2015年3月,正式投資建設,投資金額五十萬元。于2016年2月26日獲得開封市文物局批準。開封市至道書畫博物館收集了眾……[詳細] |
![]() | 汴梁婚俗文證博物館是一家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資料、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而建立的一座集收藏、研究、教育、休閑于一體的紙質文物博物館,以展示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紙張的發明創造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傳承,它雖然輕薄,但是承載的內涵是厚重的。該館陳列以清代至現代的紙質婚書為主,文證類展品也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展品和藏……[詳細] |
![]() | 開封王烔民俗博物館,原位于開封博物館老館后院展覽中心一層,2017年搬遷至開封市萬歲山景區。該館以保護、研究和開發河南及周邊區域民俗文化、農耕文化、古陶器文化、民間手工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為宗旨,共有藏品46000多件。王烔民俗博物館圍繞“民俗中原,老家河南”為主題進行陳展設計,整個展區分為六個展廳,分別是:-古韻—……[詳細] |
![]() | 開封市悟味飲食博物館,原名開封飲食文化博物館,該館坐落于大梁門城樓之上,是河南省首家飲食博物館、開封市首家非國有博物館。館內共陳列圖片、文字資料及與飲食文化相關的藏品、標本3000多件。開封市悟味飲食博物館以展示中國烹飪文化、中原及開封飲食文化豐厚內涵,弘揚燦爛的飲食文化為主,具有突出的行業特性和區域特點,展陳類型包括……[詳細] |
![]() | 坐落于河南大學明倫校區6號樓的聚協昌科舉書院文化博物館創辦于2012年9月,展品3000余件。該館分為古代科舉考試文化、書院文化兩大展覽主題,建立了管理隊伍,與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合作建立了學生義務解說團,為參觀者提供免費解說服務,先后接待了十幾萬觀眾,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聚協昌科舉書院文化博物館藏品和展品以紙質資料為……[詳細] |
![]() | 開封市狀元書法博物館,原名開封市書法博物館,是一家以傳播中國書法、收藏、鑒定知識并開展相關書法展覽、教育、交流、研究活動的非國有博物館,收藏了明、清、民國、近現代、當代名家書法真跡千余幅,其中以古代書法為主,現、當代書法為輔,經過20多年的收藏,藏品目前已漸成系列。由于藏品較多,展覽以不定期的專題形式開展,展出主題內容……[詳細] |
![]() | 坐落于大梁路河大一附院后院的漢銘瓦當古陶博物館是一家民辦專題博物館,該館以保護和弘揚中華古代文化遺產為宗旨,集陶類文物的收藏保護、鑒賞研究、宣教展覽、信息傳播、藝術創作、產業開發等為一體,建立瓦當古陶的權威收藏、鑒定、研究與傳播體系。該博物館共陳展有我國各個朝代的瓦當及古陶等文物及實物標本1000多個版別2000余件。……[詳細] |
![]() | 坐落于順河回族區理事廳街38號院的是依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汴京燈籠張彩燈制作技藝而建立的一家民辦博物館。該博物館布展中原傳統彩燈200多盞,陳列與制燈相關的器物100多件,展示相關民間手工藝品100余件。汴京燈籠張亦稱汴梁燈籠張,世居開封,為開封著名彩燈制作世家,至今已傳承七代。汴京燈籠張民間藝術博物館建立后……[詳細] |
![]() | 坐落于龍亭區北郊鄉王墳村開封宋繡藝術博物館是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素花創辦的開封市首家民間刺繡藝術博物館,館藏有大量民間宋繡作品及王素花不同時期的宋繡作品。宋繡源于北宋,汴繡源于宋繡。自上世紀50年代起,王素花就開始從民間搜集繡品,研究針法,特別是從1990年退休之后,又逐年搜羅積累了不少藏品,為后人繼承和發展我國刺繡事……[詳細] |
![]() | 坐落于禹王臺公園紅樓內的汴梁婚俗文證博物館屬于歷史專題類博物館。該博物館是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資料、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而建立的一座集收藏、研究、教育、休閑為一體的紙質文物博物館,以展示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紙張的發明創造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傳承。紙張雖然輕薄,但是承載的內涵是厚重的。該館陳列以清代至現代的……[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