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寨山位于汝州市西南與魯山縣交界處,因有四座形似轎頂的山峰而得名四寨山、轎頂山,也曾因山頂有玉皇廟而名玉皇山、水寨山等。四寨山風景秀麗、美景醉人,主峰海拔800多米,山峰陡峭、壁立千仞,峽谷幽深、神秘莫測,九女峰、擂鼓臺、鋸齒嶺、接官梯等自然景觀美不勝收;四寨山懷抱馬刨泉,懸崖峭壁之上清泉噴涌而出,潺潺溪流逶迤蜿蜒,所……[詳細] |
![]() | 汝州怪坡風景區AAA 怪坡文化苑景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區東北9公里處的風穴寺國家森林公園內,距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年古剎---風穴寺2公里,該景區由怪坡、竹林廟、玉皇山三個單元組成,人文資源和自然景觀相得益彰。景區內寶塔高聳,殿閣巍巍,四周群山環抱,蒼柏疊翠,清泉側流,風光如畫,集雄、秀、奇于一體,攬山、林、水、洞、寺于一身,是一個集休閑……[詳細] |
![]() | 燈臺架景區AAA ![]() 燈臺架景區位于舞鋼市南部,因主峰酷似古代燈臺而得名,距市區20公里,景區面積3333公頃,是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主景區之一。燈臺架主峰燈臺架海拔808米,是舞鋼市第二高峰。景區內山岳鐘秀,古樹參天,溝壑相連,群峰疊翠,飛瀑流泉,萬木崢嶸,森林覆蓋面積達96%以上,且植物種類繁多珍奇,素有森林氧吧,植物王國美譽。燈臺架景區……[詳細] |
![]() | 三蘇祠和墓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蘇洵、蘇軾、蘇轍,同列“唐宋八大家”,世稱“三蘇”。特別是號稱全能大家的蘇軾,道德文章堪稱天下一絕,留下許多傳世之作。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七月,蘇軾病座下常州。次年,蘇轍遵其“即死,葬我嵩山下,子為我鉻”的遺愿,葬蘇軾于小峨嵋。11年后,蘇轍于政和二年(1112年)葬于許昌。……[詳細] |
![]() | 好運谷AAA 好運谷又名轉運谷,是以靈秀山水資源為依托,濃郁的農家風情為特色的休閑度假區。好運谷瀑布群位于平頂山市魯山縣,緊臨311國道,距石人山風景區12公里,距畫眉谷、十八垛風景區1公里。景區亮點:瀑潭密布好水好運:好運谷游線沿溪而上,一路山泉叮咚,花香彌漫。從入口到桂花瀑不到2公里的地段內,集中了10~70米落差的瀑布10多條……[詳細] |
![]() | 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AAA ![]() 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是在1987年擬建的石漫灘森林植物園總體規劃方案的基礎上,經國家林業部審定,于1992年2月以林造批字(92)154號文批復同意建立的45處國家級森林公園之一。公園位于河南省中部、舞鋼南部、伏牛山東麓,黃淮平原西側。包括石漫灘國有林區和鐵山;尚店、武功、尹集、楊莊、王店、廟街等7個鄉鎮及埡口、寺坡、院……[詳細] |
![]() | 京靈山大佛位于河南省魯山上湯境內,緊鄰311國道,西靠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石人山景區,東臨昭平湖景區,南接秘洞山莊,景區占地11700畝,呈“四景三區四最”的黃金分布,規模宏大,青山綠水,靈韻秀色,莊嚴祥和。景區內高153米的盧舍那大佛金身肅立,法相莊嚴。佛泉寺依山而建,氣勢雄偉,龍首峰銅鑄“吉祥鐘”重116噸,工藝精湛……[詳細] |
![]() | 平頂山市石龍區是一座新興的資源型工業城區。1998年2月18日正式建制。總面積37.9平方公里,總人口10萬人。周邊與魯山、寶豐縣接壤。她西依伏牛,東望焦枝,北臨汝官遺址,南有石人相伴;207國道穿境而過,鐵路專用線銜焦枝四通八達,公路網擁綠蔭縱橫交織,歷史上繁華的“宛洛故道”在這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清末義軍領袖白朗賦……[詳細] |
![]() | 湛河公園,位于市區中部湛河兩岸大堤之上,全長6公里,西至光明路橋,東至新華路橋,南北寬240米(水面寬80米),占地總面積72公頃(水面積24公頃)。1984年9月由原防護林帶建成,是開放型的公園,游客可以自由出入游玩觀賞。湛河公園是平頂山市三大自然風景資源之一,園內利用水面,展開游水和劃船等水上活動,形成動區;岸堤為……[詳細] |
![]() | 法行寺塔位于市區丹陽西路。傳說上古時期,汝州一代有蛟龍作祟,水患難與共嚴重。上天派三皇姑下界捉蛟,把蛟捉住后為使蛟龍不再作祟危害百姓,便挖一口深井,將其囚于其中,井上又建寶塔一座,使其永遠不得出世,法行寺塔即是傳說中的“鎮妖塔”。法行寺最具觀賞價值的是其塔身上下風格迥然之處,該塔塔向下方為四方形,上為八角形,塔高30米……[詳細] |
![]() | 金牛山景區面積2.5平方公里,距市區約5公里處,既有風景區的特色,又有園林的意境和城郊型經濟林的特點。景區道路盤山回旋,四通八達。景區東與紫云書院相接,南與東湖公園相連。景區分為金牛山景區、榴花紅景區、梨花白景區、留芳圃景區、晴嵐翠景區和綜合服務管理區六大部分。其中以漫山遍野萬畝石榴園最富詩情畫意,梅花鹿群別具觀賞情趣……[詳細] |
![]() | 鷹城廣場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區建設路西段,始建于2000年6月,占地15.5公頃,主軸兩側是下沉式廣場,以花草為主的綠地系統給人以和諧統一的美感。經過幾年建設,現已初具規模,現已發展成為集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開放式廣場。……[詳細] |
![]() | 郟縣文廟又稱文宣王廟、孔廟和夫子堂,位于河南省郟縣城內東南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既是郟縣的學宮,是典型的左學右廟建制,又是郟縣古代官方、孔氏家族、社會各界祭拜孔子的專祀廟宇。孔子后裔的一支,唐代遷到郟縣,被稱為郟縣派。郟縣派是四十三代中興祖以前的孔氏大家族十大支派之一,后來又有十大支派的魯山派、寧陵派部分族人遷至……[詳細] |
![]() | 軍事秘洞(魯山秘洞景區)AAA 秘洞景區位于河南省魯山縣西南部,距魯山縣城45公里,距207國道一公里,與石林路、軍航路相互貫通。于2010年評定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該景區內的建筑群落均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動用軍工歷時三年半,耗資數億元修建而成的地下軍事指揮中心。主要由地面建筑和地下建筑兩部分組成,共占地十余萬平方米。地面建筑主要有房屋1……[詳細] |
![]() | 魯山境內的上湯、中湯、下湯、溫湯、神湯五大溫泉群綿延百里,平均水溫60℃-62℃,酈道元在《水經注·氵蚩水》中稱魯山溫泉“可以療萬疾”。開業迎賓不久的玉京溫泉酒店(準四星),為魯山溫泉旅游增加了新動力。景點交通鄭州—禹州—郟縣—寶豐—魯山;鄭州—許昌—平頂山—魯山……[詳細] |
![]() | 水簾山生態景區位于河南魯山縣堯山鎮下溝村,緊鄰311國道,毗鄰石人山和畫眉谷風景區,交通便利。景區內群山環抱、奇峰疊翠、怪石嶙峋、姿態萬千,主峰“三仙峰”海拔1888,風光秀麗。水簾山終年氣溫適宜,在此休閑旅游,周末小住,都是都市人理想的選擇。水簾山山美水美,溝谷縱橫,溪流湍急,潭瀑成串,一步一景。水簾山除了山水迷人,……[詳細] |
![]() | 葉公陵園是平頂山市外八景之一,有詩《葉陵懷古》云:巍然陵墓郁蔥蔥,四海尋根朝葉公。報國揮戈安社稷,恤民治水勸桑農。好龍精刻千秋畫,傳訛無妨一世雄。畢竟人間傳正道,五洲赤子仰宗風。葉公陵園座落在距平頂山市區30多公里的葉縣舊縣鄉舊北村西北約1.5公里處.據《葉縣志》記載,葉縣古墓葬眾多,以舊縣鄉澧河兩岸的古冢群為著,并具……[詳細] |
![]() | 白雀寺位于寶豐縣李莊鄉古城村西父城遺址之上。白雀寺始建于后秦姚萇白雀年間(公元384—385年)。古人以白雀為瑞應的象征,白雀集而吉祥至。相傳白雀年間白雀群集于父城故址——古槐之上,人們以為祥瑞而建起寺廟稱白雀寺。白雀寺所在的父城故址在春秋時代稱城父。城父是楚平王的兒子太子建的封邑。太子建是楚莊王的曾孫。太子建守城父期……[詳細] |
![]() | 程莊村傳統民居位于平頂山市寶豐縣李莊鄉程莊村,西臨賀窯村,西北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父城遺址1.5公里,東臨郟縣李口鄉,村域面積1.6平方公里。大清同治五年(1866年)散兵土匪打家劫舍,為防匪患,全村人搬石挖壕建成一座石寨,故名為“同協寨”。現石寨已毀,寨壕仍存。程莊村的傳統建筑和村落格局記錄了從明代以來程莊村發展演……[詳細] |
![]() | 堯山-中原大佛景區AAAAA 堯山山峰奇特,瀑布眾多,森林茂密,溫泉優良,人文景觀輝煌,集雄、險、秀、奇、幽于一體,分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龍潭、半仙居、石人、雞冠石、白牛城、秘洞、溫泉十大部分。專家評價具有華山之險、峨嵋之峻、張家界之美、黃山之秀。是旅游觀光、避暑、療養、科研、探險的好地方。大山壁立,異峰如塑,怪石紛呈,是堯山自然風光的一……[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