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平頂山市旅游

平頂山市旅游景點介紹

  文殊寺位于魯山縣西南部的四棵樹鄉平溝村,由于該寺建在海拔1112米高的俺窟沱山,又名“俺窟沱寺”。據清道光二十五年《重修文殊庵俺窟沱寺》碑記所載:“魯邑西南偏山坳之間,舊有文殊庵俺窟沱寺,白云為藩,青嶂為屏,綠竹映階,銀杏封宇,即古之丹邱殊林無以過之。”據傳,唐武宗會昌元年,即公元841年,日本高僧慧萼帶著他在五臺山敬……[詳細]
  豫西革命紀念館(豫陜鄂前后方工作委員會舊址)位于魯山縣老城大街中段、縣委大院西側。紀念館的樓房始建于1891年,當時,挪威一些基督教人士來到魯山傳教,在這座樓相鄰的西南建了一座教堂,取名“福音堂”。此樓為配房,是牧師和傳教士居住的地方,人們稱它為“牧師樓”。樓房為磚木結構,西歐建筑風格,是魯山當時最漂亮的建筑。1947……[詳細]
  郟縣山陜會館位于西關大街,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又名山陜廟,也有人稱其為關帝廟。會館坐北朝南,大門兩旁站立一對高大石獅。迎門是一座照壁,館內有前后殿、戲樓、鐘鼓樓等建筑。進門是三間面北戲樓,戲樓建于會館的山門之上,臺下為出入會館的通道,歇山式臺頂,這里可容納3000多人同場看戲,是會館最熱鬧的地方,大大小小……[詳細]
  臨灃寨原名水田村,位于河南省平頂山郟縣堂街鎮境內。據《水經注•河水》記載:“柏水經城(寶豐)北復南,豐溪自香山東北流入郟境,至水田村。一由村南而北,一由村北而東,環村一周,復東北至石橋入汝”,因村在二水之間,故稱“水田村”。因紅石而得名的臨灃寨,是全國罕見的保存完好的古寨,臨灃寨又名紅石寨、朱洼寨,是國家文……[詳細]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知青紀念館位于郟縣廣闊天地鄉廣闊大道北側,占地3100平方米,建于2001年,2002年8月16日正式對外開放。廣闊天地鄉過去叫大李莊鄉,后來因為有了毛主席的批示才改為廣闊天地鄉(公社)。上世紀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中國發生了震驚世界的知青運動,全國先后有1800萬知青投身于這股洪流中。“廣闊天地……[詳細]
  嚴和店窯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蟒川鎮嚴和店村,分布在蟒川河西岸、北岸,窯址東西475米,南北555米,面積約263625平方米。該窯址始燒于北宋早期,北宋晚期達到鼎盛,元代時仍在生產。1950年、1956年、1958年、1964年國家古陶瓷專家陳萬里、馮先銘、葉喆民先后到嚴和店窯址進行多次調查;1985年、1989年河南省……[詳細]
  二郎山景區位于舞鋼市石漫灘水庫南岸,緊鄰市區,是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之一,景區占地面積12平方公里,自然人文景觀百余處,有雄偉壯觀的觀景臺,高聳入云的玉皇金殿,瓊漿漫溢的龍王壁瀑布,幽雅靜謐的忘憂谷及娛樂休閑的情人島等,是國家AAAA級景區。相傳,二郎擔山趕太陽行走至此,造就了尖山、平山、長嶺山等七座山峰,形成了……[詳細]
  孤石灘水庫是淮河支流澧河的發源地,平頂山市第三大水庫。面積1.035萬畝,深度平均水深7.97米。孤石灘水庫,位于澧河上游葉縣與方城縣交界處,控制流域面積285平方公里。地處伏牛山東部余脈,是全省主要暴雨中心及多發區之一。1958年開工,1959年冬大壩合攏。1960年6月,大壩小斷面施工達到設計高程,因施工質量差,1……[詳細]
  文集遺址位于平頂山市葉縣常村鄉文集自然村西南。遺址大體處于澧河北岸的二級臺地上,總面積約為60萬平方米。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平頂山市文物局、葉縣文化局組建考古隊,對葉縣文集遺址進行了較長時間與較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達11300平方米。共發現各類遺跡1470多個,有建筑基址、房……[詳細]
  時代:新石器時代至南北朝小李莊遺址,位于寶豐縣楊莊鎮小李莊村。遺址東鄰小店村,西接冀莊村,南鄰小李莊村,北至大溫莊村。該遺址呈東西走向,西高東低,應河由西向東自遺址北部穿過。遺址東西長約1250米,南北寬約800米,面積約100萬平方米。文化遺跡從早到晚可分為仰韶、二里頭、商、西周、漢代、南北朝等六個時期,尤以仰韶與商……[詳細]
  時代:新石器時代至夏遺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區煤山公園內,洗耳河西岸臺地上。整個遺址呈立狀,高出周圍約4米,東西直徑220米,南北直徑230米,文化層厚度約4米。地勢北高南低。斷崖上袋形、敞口灰坑多見,文化堆積層次明顯,地表還散存有大量的龍山、二里頭以及商代、西周、漢代陶片及螺殼、鹿角等遺物。由于古代人類長久居住而山體地層……[詳細]
  時代:新石器時代至夏李樓遺址位于汝州市楊樓鄉李樓村西北200米,東距市區約23公里,北距汝河約1公里。遺址附近村民稱該地為柏樹圪。原為圓形土臺,現在為略高于周圍地面的長方形坡地,東西寬670米,南北長660米。目前,遺址發掘面積約300平方米,共清理出房基6座、墓葬12座、灰坑15座,復原陶器82件,此外,出土陶器、石……[詳細]
  汝州文廟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市區中部。創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現建筑多為清代重建。汝州文廟(學宮)又稱黌學,是古時童生、秀才們學習、聚會的地方,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據《正德汝州志》記載:汝州學宮學基在元朝忠襄王祠堂,明洪武三年改建為學宮,后于明永樂十四年重修。明崇禎二年和民國五年學宮兩次被毀,“殿廡滲漏……墻壁……[詳細]
  葉邑故城位于平頂山市葉縣舊縣鄉舊縣村。北依澧水,東鄰燒車河。城內街道、城門、城墻、寺廟等遺址大部分尚保存。城墻周長約9公里。最高約5.5米。葉邑故城春秋時曾為楚國政治家、軍事家葉公沈諸梁的封地,葉公,姓沈,名諸梁,字子高,魯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年),被封為葉縣尹,號葉公。葉公被尊為葉姓始祖。葉公尹葉期間修水利、勸農……[詳細]
  應國墓地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地區薛莊鄉北滍村滍陽嶺上。滍陽嶺的南段是沙河支流應河的東堤岸,南端瀕臨白龜山水庫,西隔應河與應山想望。這里自古就是“出寶之地”,嶺上不斷有青銅器和玉器出土,也不斷有人在嶺上盜挖古墓。1979年,北滍村磚廠在取土時挖出一銅簋,賣給廢品收購站,幾經周折,被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同志收回。根據銅……[詳細]
  元次山碑位于平頂山市魯山縣高中院內。為唐代刺史、詩人元結(719~772年)墓碑。碑銘原立于魯山縣城北青條嶺泉坡元結墓地,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將碑移于此并建保護亭。碑亭為方形攢尖頂灰筒瓦頂建筑,元次山碑位于亭內。元次山碑系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于大歷七年(公元772年)63歲時為好友元結親手撰寫并書丹的悼文。全文以……[詳細]
  段店窯址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城北12公里梁洼鎮段店村東北,是一座唐宋古窯址。瓷窯遺址面積2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5米,文化遺物非常豐富,經過省、地、縣多次調查和省文物研究所1986年、1990年兩次發掘,獲得大量的瓷器和燒制瓷器的匣缽支墊,證明該窯址始燒于唐初,延續至元明,經歷1000余年,是河南省燒制瓷器最長的……[詳細]
  張公巷窯址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區東南部,遺址中心區面積約3600平方米,皆被居民住房和城區道路所壓。該窯址發現于2000年春,出土有幾十片典型的窯具,有盤式、桶式、漏斗式。2000年春和2001年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兩次在汝州張公巷配合民房改建工程進行小范圍的考古發掘,發現一些類似汝窯瓷器、窯具和素燒坯殘片……[詳細]
  望城崗冶鐵遺址位于河南省魯山縣城西南望城崗村后土崗上,東起嚴家崗,西至賀樓村南,南至望城崗村。遺址東西長約1200米,南北寬400米,總面積48萬平方米,有三個爐渣崗相連。遺址灰層最厚處達6米以上,地表散存著大量的礦石粉、青石、木炭、砂子、爐渣等,器物殘范、爐底等冶鐵、鑄鐵遺物隨處可見。遺址中部及偏西部處,發現有成排和……[詳細]
  文筆峰位于縣城南2.5公里的文筆山上,內有文筆峰塔又稱文峰塔,明代,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塔于明萬歷四十七年建造為六棱實心磚塔,下有六角青石塔座,上部六棱尖頂,無層、無門窗,略似華表,造型別致,風格獨特,為河南省塔列中之孤例。文筆峰塔上方南側鑲嵌碑刻一方,碑文陰刻楷書,主要記述建塔主持人及捐款者姓氏、出身。捐款者有……[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 | 色桃花亚洲天堂视频久久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 日韩欧美a∨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