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武縣白浮圖鎮東北隅吉祥寺內存有一石佛。該佛青石質,近圓形雕塑。高七尺二寸,重約5噸,為釋伽摩尼佛。該佛頭大身小,不成比例,卷發,額際低平,額心有吉祥痣。臉頰扁平,表情恬靜而安詳。關于石佛雕制的年代,敦煌研究院的孫修先生認為該石佛雕刻于南北朝時期。關于該石佛民間有這樣的傳說:很久以前,這個地方發洪水。佛祖乘洪水而來,轟……[詳細] |
![]() | 劉氏節孝坊清乾隆六十年,為處士徐格妻劉氏所建。位于成武縣白浮鄉徐官莊東西大街中間。西南距成武縣城16公里,南距紅衛河800米,西北距高堌堆遺址1.5公里。1992年6月12日,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坊全石結構,底部長9米,四柱三門,門寬3米,兩側小門各寬1米。四柱下各有兩石樁加固,上有過梁開榫……[詳細] |
![]() | 文亭湖AA ![]() 成武縣老城區有護城大堤,西起牛角尖,東至程堤口,南弦北弧,呈半月形,東西長,南北短,將縣城環抱其中。據文物普查和專家考證,護城大堤始筑于戰國,后經秦、漢至元、明、清幾經加固和補修才得以保存至今。由于成武較早采用筑堤護城防水的辦法,故而古城和整個護城堤內淤積較少,一堤之隔,內外地面落差竟達3米之多。15700米長的護城堤……[詳細] |
![]() | 東明縣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在沿黃河50余公里的地帶上,規劃開發了桑園、魚塘、塘藕、石榴園、皂莢園等5個萬畝觀光旅游農業工程,目前已落實開發8600畝,初步形成了旅游觀光特色。……[詳細] |
![]() | 武廟是一塊古老而又年輕的熱土。有東漢時修建的“觀音洞”,隨唐固始蔡氏家祠“蔡子廟”,充滿神話傳說的張爺廟,有歷朝名宦遺跡:鄧嶺花門樓,鎖口圣旨樓,蔡家樓,有著姓大戶興建的家祠如王佛堂,段家祠堂,劉氏宗祠,還有紅軍時期蘇維埃固始縣政府舊址,蘇維埃少共舊址等等。這里還是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英勇浴血戰斗過的地方,據初步統計……[詳細] |
![]() | 金興定二年(1218年),為避河(黃河)患,東明縣城從舊城(東昏鎮)遷至冤句縣故地(今東明集鎮)設縣。歷150余年。遷來后,重修城寨,立四門。東門曰“朝陽”,西門謂“迎爽”,南門叫“戶牖”,北門稱“東昏”。明-三年(1490年)又以東明故地設縣,縣城設在大單集(今縣城),至今已500余年。建城墻七里四十步,高二丈五尺,……[詳細] |
![]() | 據《程氏家諸》記載:公元前475年,齊國國國到民間巡視,路過此地,該地有一閣,齊王曾在閣內避過署,故人稱此閣為“齊王閣”。后此地村名為齊王集。……[詳細] |
![]() | 莊寨古文化遺址位于縣城北12公里的莊寨村,緊靠黃河大堤,1600余平方米。遺址北端有莊子墓,南端有莊子觀。觀中佛金對聯:“生于蒙城地,逍遙漆園村”橫批“漆園舊澤”。莊子(周)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道家創始人。大半生在漆園(我縣裕州屯村)為吏,著書立說。著有《莊子》三十三篇,又稱《南華經》是道家的經典著作之一。莊子……[詳細] |
![]() | 東明黃河森林公園AA 東明黃河森林公園位于東明縣城區西南30公里處,瀕臨黃河,是魯西南地區最為集中、生長最好的森林之一。具有壯觀美的特色,2004年被菏澤市批準為市級森林公園。東明黃河森林公園是山東省林業監測規劃院設計的,在東明縣三春集國有林場基礎上建設的,總面積775.3公頃,東西長5.09公里,南北寬4.65公里,項目總投資7850萬元……[詳細] |
![]() | 萬福公園位于東明縣城南隅,北臨萬福河千米綠堤,南傍東明火車站站前廣場。公園始建于1999年,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累計投資1500余萬元。園內現建有大型音樂噴泉、2.3萬平方米湖面和曦照亭、園林橋、觀賞魚池、紅花蓮池及莊子書畫院、南華故事畫廊、老干部活動中心等設施。同時,園內栽植了雪松、臘梅、日本櫻花、美國核桃、廣玉蘭……[詳細] |
![]() | 雷澤湖水庫占地面積3374畝,設計總庫容1290萬立方米,日供水能力15萬噸,建成后將徹底解決菏澤市、區地下水資源不足,供水矛盾的問題。同時,水庫將成為菏澤市的旅游休閑景區。……[詳細] |
![]() | 宋金河,位于山東省鄆城縣東側,距縣城2公里。據鄆城縣志記載:宋金河自武安鎮李垓村東鄄鄆河東岸始,向北經鄆城之東入梁山東平湖,河長22公里,平均寬度200米,積水面積8000畝,平均庫容1億立方米,一般水深2.5—3.0米,水源為黃河水和天然水。1964年修浚八里河后,使唐店至八里河有一段成為一座中型水庫,1976年正式……[詳細] |
![]() | 鄆城是《水滸》英雄的故鄉,素有“梁山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鄆城”之說。依據名著《水滸》的旅游資源豐富,如宋江故里宋家村,晃蓋故里東溪村,吳用老家車市,智取生辰綱之地黃泥崗等都分布在鄆城。宋江,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鄆城水堡宋家村人。其少有帥才,勇猛強悍,仗義疏財,扶弱抑強。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聯合36人率眾起義……[詳細] |
![]() | 鄆城唐塔AA ![]() 唐塔,又名觀音寺塔,在原觀音寺內,為大佛寺塔,五代后唐始建,故稱“唐塔”。現已規劃為唐塔廣場內的一大景觀。唐塔地處北緯35′,東經115′,占地面積80平方米,系磚砌,塔為八棱四門樓閣式磚塔,下層周圍42米,上層40米,共七級,殘塔高32米,現存四級,海拔約72米。由精美的磚雕斗拱組成塔檐,東、西、南、北四面各設一券頂……[詳細] |
![]() | 天下武術第一村該景區包括鄆城宋江武術院、中華武志館、國際武術交流中心、仿宋一條街等設施,介紹全國各武術流派的產生和發展現狀,集武術文化博覽和表演觀摩、修學旅游接待和武術交流功能為一體。第一期工程宋江武術院,占地12萬多平方米。每天近4000人的練武場面,成為游客觀賞的重要內容。……[詳細] |
![]() | 在魯西南平原上,矗立著一座古城——鄆城。魯成公四年(公元前500年)筑城為鄆,始得鄆城之名。在這座古城中部,屹立著一座古塔,以其無數動人的傳說成為古鄆城的象征。鄆城荒塔,又稱觀音寺塔,傳說托塔李天王與哪吒父子之情日深,天王遂將制伏哪吒的佛賜寶塔斷為三截,棄下天門,霎時狂風四起,直刮得天昏地暗,塔底降鄆城,塔身落于巨野,……[詳細] |
![]() | 浮龍湖旅游度假區AAAA ![]() ![]() 單縣浮龍湖生態旅游經濟開發區位于山東省單縣西南部,距縣城18公里,南臨黃河故道,是單縣總體規劃中的“一城兩區”中重要“一區”。規劃開發范圍南部以黃河故道及省界為界,東部以單虞公路為界,北部以黃崗——浮崗——高韋莊公路為界,西部以聶付莊為界,將浮崗鎮、黃崗鎮、高韋莊鎮部分鎮區納入,開發區總規劃面積76.2平方公里,其中水……[詳細] |
![]() | 仿山風景區AAA 定陶仿山旅游景區,位于定陶縣城北6公里。仿山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級旅游景區,系周代曹國國君墓地,其文化底蘊深厚,作為地域文化標志和祭祀對象,數千年來昌盛不衰,是蘇魯晉冀豫皖周邊聞名遐邇的名勝古跡和旅游勝地。1995年設立仿山旅游開發區,面積4.6平方公里,旅游內以曹文化和陶朱儒商文化為主題,整合當地文化旅……[詳細] |
![]() | 孫臏旅游城AAAA 孫臏旅游城坐落在鄄城縣東北20公里處的宋樓鄉境內,占地978畝。孫臏旅游城原有景點為億城寺、孫臏墓、羊左合葬墓、荊軻墓等。億城寺:孫臏晚年隱居孫花園(寺南0.5公里),齊王念其功高,常派人前去看望,為安置其食宿,于村北建驛城一座。孫臏死后,葬于驛城前,并改驛城為“儀城”。魏晉時期佛教傳入鄄城,北齊皇建元年(560年)在……[詳細] |
![]() | 億城寺遺址,位于“牡丹之鄉”菏澤市鄄城縣箕山鎮孫花園村北,如今可觀察到的范圍是東西寬50米,南北長60米,總面積3000平方米的土丘。歷史傳承億城寺始建于南北朝北齊皇建元年(560)。孫臏在(孫)花園著書,齊王特在附近建了一座驛城。孫臏死后,葬于驛城前,并改驛城為“儀城”。魏晉時佛教傳入鄄城,北齊皇建元年(560)在儀……[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