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聊城市旅游

聊城市旅游景點介紹

  冠縣烈士陵園位于冠縣城區濱河西路北側一干渠北岸。陵園始建于1951年,原址在縣城東北一干渠南堤邊,1973年遷至冠縣濱河西路新址,占地15畝,正門于1983年修建,門高5米,寬8米,為牌坊式磚混結構,門中央上方橫寫著“烈士陵園”四個金色大字。正門至烈士堂有80米水泥花磚鋪面甬道。甬道兩側鋪磚面廣場2500平方米,廣場內……[詳細]
  蘇村阻擊戰烈士紀念碑位于莘縣張寨鎮蘇村東500米。1941年1月上旬,魯西軍區司令員兼八路軍115師教導第3旅旅長楊勇指揮部隊發起潘溪渡戰斗,全殲日軍一個中隊。戰斗結束后,日軍7000余人,偽軍3000余人,配汽車300余輛,坦克、裝甲車20余輛,在10多架飛機的掩護下,從濟寧、菏澤、臨清、河北大名出動,分6路對以濮縣……[詳細]
  郭屯鎮革命歷史展覽館位于陽谷縣郭屯鎮政府駐地。郭屯鎮(原郭屯鄉)位于陽谷縣的最北端,有著光榮的革命斗爭歷史。1926年,共產黨員楊耕心在其家鄉郭屯鄉九都楊村發展黨員,建起了陽谷縣第一個黨支部——中共九都楊支部;1928年1月,楊耕心等組織發動了坡里暴-動-;1938年,郭屯籍共產黨員王筱湖等組織成立了魯西地區第一個抗日……[詳細]
  陽谷縣是山東省建立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較早的縣份,有著輝煌的革命斗爭歷史和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為了發揮黨史資政育人的作用,弘揚紅色文化,2009年4月,中共陽谷縣委在縣委辦公樓建起黨史展覽室。該展覽室內容豐富,制作精細,共有圖版46塊、圖片200余幅。展出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旭日東升革命實現。主要展現了從1925……[詳細]
  陽谷縣烈士祠位于陽谷縣壽張鎮北門村。烈士祠正門朝西,采用牌坊式建筑,宏偉壯觀,正上方正楷橫書“英烈千秋”四個金黃大字。迎壁牌坊上 書-寫著毛澤東同志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向北是通往紀念堂通道,中間拾級而上,兩側栽植有青柏、萬年青等。紀念堂設在祠內北端至高點,坐北朝南,現代建筑,水泥結構,莊嚴肅穆。紀念堂門廳正上方橫……[詳細]
  張小莊事件紀念碑位于茌平縣樂平鋪鎮張小莊。1940年6月,中共魯西第四(運東)地委機關(對外稱黃河部),因在博平活動受到限制,計劃轉移到茌(平)長(清)禹(城)邊沿地區活動。13日夜,地委機關及地委黨校學員70余人經1天行軍進駐茌平張小莊,不慎被日軍察覺行蹤。14日凌晨,遭到駐茌平、濟南等200余名日軍的突然襲擊。地委……[詳細]
  茌平縣烈士陵園位于茌平縣振興街道田莊。1974年5月,為了緬懷革命先烈,加強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茌平縣革命委員會在振興街道田莊(原城關公社田莊)建立了茌平縣烈士陵園。茌平籍著名烈士吳亞屋、李玉等人的骨灰移入烈士陵園。1998年,縣政府對烈士陵園進行翻修擴建,陵園保護面積達到7860平方米,其中紀念堂建筑面積568……[詳細]
  徐家三烈士紀念碑位于茌平縣胡屯鎮徐河口村西南1公里處,是為紀念徐寶珊、徐寶璧、徐寶珍三兄弟而建。徐寶珊(1909—1942),山東省博平縣人(今屬茌平縣)。出生于一個富裕農民家庭,受過高校教育。抗日戰爭爆發后,徐寶珊被附近20多個村莊推舉為“聯莊會”會長。在博平黨組織的發動和引導下,他很快組織起一支二三百人的抗日武裝,……[詳細]
  中共高唐歷史展覽館位于高唐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紀念廣場西側。2004年5月,中共高唐歷史展覽館開工建設,次年4月竣工,2008年7月1日正式開館。展覽館坐西面東,建筑面積為991.38平方米,有兩層高大的臺基,均建有民族風格的漢白玉護欄,護欄柱上雕以云紋,護欄板浮雕梅蘭竹菊圖案。館體巍然屹立于臺基之上,威嚴莊重。展覽館整體……[詳細]
  高唐紀念廣場位于高唐縣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城路與濱湖路交叉路口西南角。2004年5月,縣委、縣政府投資569萬元,修建紀念廣場,2005年4月竣工,廣場占地4.7公頃。整個廣場建筑坐西向東,硬化、綠化面積各占二分之一,分東西兩區。東區為休閑娛樂區,西區為革命傳統教育區。廣場中部矗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上 書-“人民英雄永垂不……[詳細]
  六二七紀念園位于聊城市經濟開發區韓集鄉政府駐地東4公里處張會所村東南大約1公里處。1944年6月27日,日偽軍4500余人對運東地委機關所在地進行大規模“掃蕩”,南從聊城太平莊,北從博平、茌平,西從聊城東朱莊,東從東阿牛角店四面圍擊。根據地軍民被迫向張會所村靠攏,包圍圈越來越小,群眾幾次突圍都沒有成功。日偽軍在張會所村……[詳細]
  運東地委革命紀念館位于聊城市經濟開發區韓集鄉遲橋村東首。運東地委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在冀魯豫邊區建立的一個地級機構,最初轄聊城、茌平、博平、清平、齊河、東阿等縣,與當時的魯西北地委同時存在。運東地委于1939年春在博平小李莊成立,1940年遷駐茌平南部遲橋、大白一帶農村,1948年6月遷駐聊城,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后……[詳細]
  琉璃寺烈士陵園位于高唐縣琉璃寺鎮徐廟村東部。因建在徐廟村,也稱徐廟烈士陵園。1939年3月初,中共魯西區黨委和八路軍129師先遣縱隊根據中共中央北方局和129師關于開辟泰西山區抗日根據地的指示,決定以黃河南岸的大峰山為依托,南向平原,開辟運河以東平原抗日根據地。1939年3月4日,先遣縱隊司令部機關和中共魯西區黨委機關……[詳細]
  六十二烈士之墓位于冠縣東古城鎮后田莊村東南100米。后田莊村處在山東省與河北省的交界處,在抗戰時期戰略地位非常重要。1938年,這里就成立了黨支部,組織了一支11人的小游擊隊,名叫“東臨支隊”。不久,游擊隊發展到100多人,改名“長邇支隊”,1939年編入衛河支隊,1940年初編為八路軍先遣縱隊1團3營10連。1940……[詳細]
  北楊集革命烈士紀念亭位于聊城市東昌府區北城街道,年代為1947年。1938年,聊城早期的黨支部之一——北楊集黨支部建立,趙春華任支部書記,趙春湖任副書記,翟修安任委員。北楊集黨支部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組織黨員和群眾成立農民互助會,開展減租減息斗爭,破壞日偽通訊交通活動。由于敵人的告密,1940年4月2日,日本駐聊城憲……[詳細]
  隆興寺鐵塔位于聊城市城區運河西岸、原護國隆興寺內,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為生鐵鑄造13層,高約15.8米。由塔身、塔座兩部分組成。塔座為石砌正方形上下疊澀不對稱式須彌座,高2.90米,底邊長3.17米,占地10.50平方米。塔身用生鐵仿木構分層鑄造,逐層迭裝而成。鐵殼中空,厚6-10厘米不等。塔下基座占地16平方……[詳細]
  府文廟位于聊城市道署東街路北,是供奉孔子及歷代儒學圣賢的廟宇,府儒學也附設于這里,也稱府學、廟學。明洪武初重新修建,經數次擴充,至乾隆十六年(1751)已具相當規模。主要建筑有戟門、東西廡廊、名宦祠、鄉賢祠、泮池拱橋、欞星門、大成殿、崇圣祠、忠義祠、明倫堂、至道齋、據德齋、游藝齋、號舍、饌堂、射囿、觀德堂、萬壽觀、教授……[詳細]
  韓氏家廟位于高新技術開發區許營鎮韓莊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14年10月,韓氏家廟被公布為聊城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孫堂小學革命遺址位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于集鎮孫堂村,年代為近代,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10月,孫堂小學革命遺址被公布為聊城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譚氏家廟(含譚家林)位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鳳凰街道辦事處譚莊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14年10月,譚氏家廟(含譚家林)被公布為聊城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日韩一级精品视频网站 | 综合激情丁香久久狠狠男同 | 野外少妇弄到喷 |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日本免费久综合在线观看 | 又大又粗又爽的少妇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