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峪建筑群位于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年代為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2015年6月23日,方峪建筑群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東峪南崖建筑群位于平陰縣洪范池鎮,年代為明、清、中華民國。2015年6月23日,東峪南崖建筑群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常道觀位于章丘區埠村街道辦事處東鵝莊村內,保護范圍:自道觀四面墻基為起點,向東、西、南、北各至1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四周各向外擴張4米。正殿為院內現存唯一的建筑,坐北向南。平面呈長方形,面闊3間,通面闊12.46米,進深3間,通進深7.28米,建筑面積90.78平方米,建筑檐高4.01米,總高8.90……[詳細] |
![]() | 危山漢墓位于章丘圣井街道辦事處危山風景區內山頂西側。墓的西南側為元音塔,東側為元音寺,墓旁原有祠、石碑,現俱已廢毀。保護范圍:危山風景區占地范圍(有原平陵王墓、危山兵馬俑坑、危山兵馬俑窯址)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四周各向外擴50米。危山兵馬俑坑為墓葬陪葬坑位于圣井危山風景區北山坡。2002年村民挖樹坑時發現。俑……[詳細] |
![]() | 洛莊墓地位于章丘區棗園街道辦事處洛莊村西500米處。西至省水利局設計院農場,東臨09號公路。文物保護范圍:現洛莊漢王陵管理處的圍墻為四至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同保護范圍。墓葬遺址中部隆起,有大片封土。2000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1999年經考古鉆探和勘察,墓葬平面形狀基本搞清。墓上封土面積為200×200米,墓葬……[詳細] |
![]() | 濟南扁鵲墓位于濟南市天橋區濼口街道,年代為東周。2015年6月23日,濟南扁鵲墓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鮑叔牙墓位于濟南市歷城區鮑山街道,年代為東周。2015年6月23日,鮑叔牙墓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張營遺址位于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年代為商周。張營遺址是一段南北長360米,東西寬300米的高臺地,1977年整修大寨田時被毀。在此先后出土的文物有商代銅爵杯、石斧、石刀、陶片等遺物,經考證,此處為商周遺址。2015年6月23日,張營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原山東省布政使司舊址(包括原貢院)位于濟南市歷下區泉城路街道,年代為明、清。2015年6月23日,原山東省布政使司舊址(包括原貢院)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萬德西南遺址位于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年代為新石器時代。2015年6月23日,萬德西南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唐冶遺址位于濟南市歷城區唐冶街道,年代為商至漢。唐冶遺址位于濟南市歷城區郭店鎮唐冶村西塔山之南,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6。41′,東經117。13′,海拔90~92米。遺址位于泰山北麓的山前平原,東、西有南部山區延伸而來的低山丘陵。許多河流發源于南部山地,向北穿過平原,注入小清河。其中土河、劉公河夾峙流過遺址東西兩側,河……[詳細] |
![]() | 西抬頭抗日烈士紀念碑位于萊蕪市萊城區雪野鎮,年代為1941年。2015年6月23日,西抬頭抗日烈士紀念碑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棋山觀抗日陣亡烈士紀念碑位于萊蕪市鋼城區里辛街道,年代為1941年。2015年6月23日,棋山觀抗日陣亡烈士紀念碑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劉俊林殉國處位于萊蕪市萊城區茶業口鎮,年代為1944年。2015年6月23日,劉俊林殉國處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歷山抗戰舊址位于萊蕪市鋼城區汶源街道,年代為1939年。2015年6月23日,歷山抗戰舊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熊善隆烈士墓位于平陰縣孔村鎮,年代為2002年。942年3月,日軍推行第四次“治安強化”運動,為粉碎敵人的“圍剿”,中共平陰縣委建立聯絡線站,開展對敵斗爭。10月7日,熊善隆和一區區長朱大全帶領5名同志,渡過黃河將罪大惡極的偽鎮長盧緒漢處決,當夜住宿錢官莊村。由于壞人告密,被敵人包圍,激戰兩小時,在彈盡援絕的情況下,與……[詳細] |
![]() | 新華院舊址位于濟南市天橋區無影山街道,年代為1943年。新華院是1943年日軍在山東濟南設立的關押中國戰俘的集中營,當地群眾稱之為“閻王殿”。濟南“新華院”設立之前,是日偽在濟南設有的準集中營性質的機構“濟南救國訓練所”。同濟南琵琶山“萬人坑”一同見證了日本法西斯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新華院”由駐濟日軍參謀部直接……[詳細] |
![]() | 經三路日本總領事館舊址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經三路240號。始建于1917年,1918年2月建成,為西洋古典風格,1919年5月升格為總領事館,管轄范圍為除青島、煙臺以外的山東省全境。1928年“五•三”慘案中被戰火炸毀,僅庭院中的金魚池保存下來。現存建筑為1939年重建,由總領事府邸、辦公樓、別墅、值班室……[詳細] |
![]() | 侵華日軍細菌部隊原駐地位于槐蔭區經六路緯九路38號、省物資局院內北部,是一座磚混結構帶有半地下室的現代建筑。建筑坐北面南,占地面積673平方米,地面以上為三層半,地下半層;東西長51.1米,南北中部寬15.5米,兩側寬12.4米。該建筑結構形式、立面造型、室內門窗制作、立面裝飾手法等,與20世紀30年代日本在山東境內所……[詳細] |
![]() | 五·三慘案蔡公時殉難地位于濟南市槐蔭區五里溝街道經四路370號,時為交涉公署。有一西式樓房,二層,局部有地下室,坐南面北,平面略呈方形,東西闊19米,南北深18.6米,占地面積約311平方米,建筑面積約760平方米,磚石木結構,混水墻體。蔡公時(?-1928年),江西九江人。時任戰地政務委員會委員兼外交處主任、山東交涉……[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