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濱州鶴伴山AAAA ![]() ![]() 鶴伴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鄒平縣境內,是經林業部批準于1992年9月建立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現為國家4A級旅游區。景區地處鄒平縣與章丘縣交界處,系長白山脈,白云山系,地形復雜多變,山勢陡峭險峻,溝谷曲折狹長,懸崖絕壁較多,四季分明,景色宜人。公園內旅游資源豐富,景點眾多。文物古跡、革命遺址,如鶴伴山、仙石橋、御甲石屋、五龍泉等,并有許多傳說依附于鶴伴山美麗的風景之中,更增添了鶴伴山的神奇色彩。2、地貌景觀,最高海拔728.8米,溝谷曲折幽長,景色多變,具有“幽”景特色。3、森林景觀,有刺槐林、側柏林、麻櫟林、天然灌叢、野生花草等。4、鳥類景觀,公園內鳥類較多,有10目29科43屬64種,其中灰喜鵲最……[詳細] |
![]() | 魏集古鎮旅游區AAAA ![]() 魏集古鎮旅游區位于山東省惠民縣魏集鎮,通過古色古香的魏集老街把魏集古村落景區、魏氏莊園景區和黃河風情帶連成有機的整體,2017年被評為AAAA級旅游景區。魏集古村落內河道交織,古街錯落有致,古鎮古碼頭,黃河文化、魯北民俗文化、古鎮文化在這里融匯,再現了作為唐朝重要驛站永安古鎮的歷史風采。景區內還形成以特色小吃街、手工作坊街、民俗主題街、世界精品民宿文化風情園、網紅玻璃棧橋、農耕園等為主的消費業態,成為集“吃、住、行、游、娛、購”旅游元素于一體的綜合性景區。魏氏莊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由樹德堂、徙義堂、福壽堂三組建筑組成,是我國北方唯一現存的一座城堡式莊園。其中,樹德堂……[詳細] |
![]() | 濱州沾化冬棗生態旅游區AAAA 全省農業旅游示范點(國家3A景區),位于中國冬棗之鄉原產地――沾化縣下洼鎮,距縣城20公里,省道永館路與濱港路在此交會,與205國道相接(相距10公里),向南10公里直抵沾化大高通用航空城,乘縣內鄉村公交可直達景區。景區是以“品嘗沾化冬棗,體驗農家風情,享受自然休閑”為主題,以冬棗采摘園景點為主體的生態農業觀光型旅游景區。 景區自建立起,以周圍特色性自然與人文景觀, 以“一線”(平于水庫公園――冬棗研究所――張王河汊公園――50里冬棗長廊――思源湖)、“二場”(東西兩大冬棗交易市場)、“三林”(明星林、博士林、作家林)、“四園”(觀光園、休閑園、市場園、采摘園)為中心,突出了濃郁的冬棗文化……[詳細] |
![]() | 黃河三角洲生態文化旅游島AAAA 黃河三角洲生態文化旅游島簡稱黃河島,位于黃河三角洲腹地、山東濱州無棣縣的東北部,瀕臨渤海,系黃河故道,由秦口河、套爾河環抱左右,四面環水。是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環渤海經濟圈和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疊加地帶,處在京、津、塘和滬、蘇、浙的交會點。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十分便捷。景區內水、電、路、訊、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完善,配有直升機、豪華游艇、摩托艇、皮劃艇、仿古畫舫、觀光電瓶車。建有游客中心、游船碼頭、海水浴場、文化廣場、水上垂釣、拓展培訓等休閑娛樂項目。景觀綠化初具規模,香花槐、合歡、竹柳、白蠟、棗樹、桃樹、梨樹等幾百萬株綠化、林果樹形成了濱海萬畝生態林場,成為渤……[詳細] |
![]() | 打漁張森林公園AAAA ![]() 打漁張森林公園位于博興縣境內,距興國寺25公里,龍華寺10公里,地處黃河入海口,西臨205國道,因舉世聞名的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而得名。景區包括打漁張渠首觀河區、特色農業觀光區、休閑垂釣區、打漁張水庫風景區、堤外濕地風景區。森林公園以田園風光為中心,園內森林繁茂,河水澄碧,百鳥鳴唱,野趣濃郁,以“幽、靜、秀、野、怡”為特色,集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分五大景區:打漁張渠首觀河區、特色農業觀光區、休閑垂釣區、打漁張水庫風景區、堤外濕地風景區。該森林公園環境優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境內有植物40余科100余種;鳥類有17科40余種。喬木林5萬多畝,森林覆蓋率達73.2%,綠地20余萬平方米,負……[詳細] |
![]() | 無棣古城旅游景區AAAA 無棣古城位于濱州市無棣縣,以旅游承載文化,以文化促進旅游,遵循“存古、復古、建古”三個原則,突出“古”、“水”、“綠”三個特點,分為歷史文化旅游區、景觀風貌休閑區、生態園林居住區和綜合商貿服務區四個功能區。景區內荷花灣水利風景區、吳式芬故居、馮安邦將軍府、縣衙、角樓、四城門及四城門橋、無棣印象、曲院風荷等十八處景觀節點及后期配套與夜景亮化工已建設完工并對外開放。特色景觀:休閑、親水、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古城、宗教、名人故居、湖泊游覽線路:臨展館→→海瓷藝術館→→江南金街→→荷花灣南口廣場→→游客服務中心→→大覺寺→→真味堂→→真味堂南→→南城門→→吳式芬故居→→張宅→→馮安邦將軍府→→博物館→……[詳細] |
![]() | 麻大湖風景名勝區AAAA ![]() 麻大湖亦名麻大泊、魚龍灣,俗稱官湖。位于博興縣城西南約5公里,地處博興、桓臺兩縣交界處。系孝婦河、朱龍河、鄭潢溝、烏河等眾水下流匯集而成。湖面東西長7公里,南北寬4公里,面積近30平方公里。為內陸淡水湖泊。麻大湖有著迷人的風光,自古就是妙趣天成的游覽勝地。博興縣沿湖有25個自然村,村村相連,楊柳蔥茂,小橋流水人家,掩映其間,連同桓臺縣沿湖20多個村莊,正好構成一個橢圓形的風景帶,象慈母的雙臂,緊緊地把明珠般的麻大湖攬于自己的懷抱。而那湖中,水道如網,港汊縱橫,島嶼星羅棋布,阡陌犬牙交錯,阡陌上翠葦叢生,水中紅荷婷婷玉立。散在湖面上的一處處小漁舍,荷環蒲繞,楊柳依依,門前小橋,橋頭舟泊,儼然一派……[詳細] |
![]() | 孫武古城旅游區AAAA 孫武古城旅游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它以宋代千年古城遺址為基礎,以孫子文化為主題,通過7.2公里的護城河環城水系有機串聯,把孫子兵法城、渤海革命老區機關舊址暨武定府衙、武圣園、千年古城墻、渤海革命老區兵器博物館、古城公園、月亮灣濕地公園等景區景點連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孫武古城旅游區涵蓋了兵學文化、古城文化、魯北民俗文化、紅色文化、溫泉文化等諸多元素,這里既有古色古香的秦漢、明清建筑群,又有原生態的綠色園林風光,還有近現代實物展示的軍事兵器展,廣大游客可以在這里體驗兵學文化,盡享千年古城。客服電話:0543-5300968地址: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孫子古城旅游區營業時間:9:00-17:00游覽時……[詳細] |
![]() | 杜受田故居AAAA ![]() 杜受田故居位于濱城區濱北街道辦事處南街。為“一代帝師”杜受田所在的名門——杜氏一族的舊居。其家宅人稱“杜府”。門前有木牌坊1座,門首懸“太師第”、“相國第”橫匾,門廳內懸有“大方伯第”、“亞元”、“傳臚”、“父子伯侄兄弟翰林”等匾。全部建筑為四合大院,占地14畝,內含28個小院,有客廳、堂屋、繡樓、廂房、祠堂等房屋380余間。后僅存繡樓、客廳和部分堂屋、廂房。有一樓為二層硬山頂式,磚木結構,面闊3間,傳為小姐樓;其他房屋均為硬山頂式磚木結構,現已殘破。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公布的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0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詳細] |
![]() | 濱州蒲湖公園AAA免費 蒲湖公園坐落在濱州市最繁華地渤海七路南端、蒲湖水庫以北、交通十分方便,籌于一九八五年初,一九八六年十月一日正式開業,該園占地528畝,其中人工湖水面187畝,年平均氣溫12.4攝氏度,氣候適宜,環境優美,是濱州人民游覽、娛樂、文化生活的活動中心蒲湖公園湖面內東南方向的清淤土臺上,渤海五路以西,南環路以北,設計13層、高70.7米的黃河樓,于2011年10月1日建成開放,為濱州乃至黃河三角洲的標志性建筑。黃河樓工程是蒲湖風景區改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目標是建成集旅游觀光、黃河文化、書畫工藝品展銷于一體的公共建筑,使之成為濱州市一個標志性的新亮點和黃河沿岸重要景觀之一,并以此進一步推進濱州市旅……[詳細] |
![]() | 雙湖旅游景區AAA AAA級最佳游覽時間:全年一城0-半城水,兩河四岸景醉人。陽信縣雙湖旅游景區由九龍湖、翠島湖、藺公橋、韓公橋組成,是一家集休閑、娛樂、健身、旅游、生態綠化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水域公園。……[詳細] |
![]() | 金陽萬畝梨園AAA 陽信縣鴨梨種植歷史悠久,據記載始于唐末宋初,距今約有1300多年的歷史。旅游區梨園是陽信鴨梨種植核心區,梨文化集中展示區。目前,全縣梨園多集中分布在金陽街道辦事處梨園郭村一帶,已初步形成了以該村為中心的萬畝梨園旅游區。該景區集中連片種植著約5萬畝鴨梨,一派宏大的梨園景觀,一年四季均有較高的生態觀光旅游開發價值:春季,梨花盛開似雪,滿天皆白,游人如織;夏季,梨園枝繁葉茂,空氣清新,可消夏避暑;秋季,碩果累累,游客可親手采摘;深秋,萬頃紅葉似海,分外妖嬈;隆冬,枝干掛滿雪霜,更是風光無限。其中,梨園郭百年梨園古樹群,園內既有鴨梨專業人士“山東省農民科技狀元”朱萬祥塑像,又修建了水泥觀光路,為景區核……[詳細] |
![]() | 秧歌人家民俗文化旅游景區AAA 秧歌人家民俗文化旅游景區位于洋湖鄉東南部張楊村,是全縣聞名的鼓子秧歌發源地。為發展特色鄉村文化旅游事業,梨鄉風情旅游開發(山東)有限公司制定特色鄉村旅游和紅色旅游開發及發展規劃,建設鼓子秧歌民俗展示館、民俗美食街、果園采摘、田園體驗、秧歌體驗等項目,真正讓游客“富在農家、學在農家、樂在農家、美在農家”。秧歌人家民俗文化旅游景區主要景點包括:凌霄閣、耿大石頭泥塑、鼓子秧歌廣場、百草園觀光等,景區是集特色鄉村游、紅色研學游、民俗文化游為一體的旅游景區。秧歌人家民俗文化旅游景區的亮點之一:凌霄閣是陽信縣及周邊市縣最大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民國七年(1918年)又……[詳細] |
![]() | 黛溪河水利風景區AAA ![]() 黛溪河水利風景區位于濱州市鄒平縣境內,依托于印湖、黛溪湖和黛溪河而建,屬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面積97.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8.12平方公里。黛溪河全長23.6公里,水質清澈透明,是鄒平縣重要的水源地,黛溪湖、于印湖為流域上的兩座小型水庫。景區內的鶴伴山修筑攔水壩32座,可蓄水40萬立方米,降雨時節,形成水庫連水庫、瀑布連瀑布的壯麗景觀。景區內有鶴伴嘉業國家級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周圍群山環抱,景觀奇特,天鵝、穿山甲、銀杏、水杉等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景區處地文化底蘊豐厚,擁有號稱“齊魯小靈巖”的佛教寺院唐李庵和被譽為“范公故里”的北宋范仲淹讀書洞。……[詳細] |
![]() | 三陽翰墨文化旅游區AAA 三陽翰墨文化旅游區AAA級最佳游覽時間:全年三陽翰墨文化旅游區主要包括陳維信藝術館、張大石頭驛站、民俗手工藝體驗館、農耕民俗博物館、孔子學堂、國學六藝館等。在這里,您可以現場參加祭孔拜師、室內攀巖、射箭、毛筆書法、國畫等各類研學體驗項目。……[詳細] |
![]() | 瑞鑫地毯文化藝術博物館AAA 瑞鑫地毯文化藝術博物館AAA級最佳游覽時間:全年瑞鑫地毯文化藝術博物館旅游景區主要包含地毯歷史館、地毯體驗館、瑞鑫產品館等7個館區,能夠讓游客充分了解中國地毯的發展進程,感受華夏地毯的神奇,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風采,體驗地毯帶給我們生活上的愉悅享受,有助于中國地毯文化的傳承、傳播和擴散。……[詳細] |
![]() | 韓店禾和濕地公園AAA 韓店禾和濕地公園(韓店鎮六六河人工濕地生態修復工程),位于鄒平縣韓店鎮六六河以西、馬四干河以北(過肖鎮路口北行大約1.5公里,馬四干河橋頭有明顯標志)。該工程是對鄒平縣城市污水處理廠的中水進一步凈化,并對沿河生態水環境進行修復。是國家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項目,也是落實“治、用、保”綜合治理體系的一項具體舉措。總投資1.8億元,規劃面積約1260畝,設計規模為每天6萬噸,連接貫通六六河、馬四干河等河道,通過2座橋涵閘控制濕地走向和水位,將鄒平縣污水處理廠每天處理后的達標水引入濕地,通過濕地內種植香蒲、黃菖蒲、蘆葦、蘆竹等水生植物,對水質進一步凈化,實現了對沿河水環境的生態修復。本工程將于201……[詳細] |
![]() | 無棣大覺寺AAA ![]() 大覺寺,是位于古無棣縣城東南的一處佛教寺院。明楊魏《海豐縣重修寶塔記》記載:“大覺寺,在縣城東南隅外,中有浮屠,巍然薄云霄,而殿宇佛像亦壯麗可觀。”寺內“浮屠”即海豐塔。據文史專家介紹,大覺寺本名普照寺,始建于唐朝貞觀13年(公元639年),原名“普照寺”、“普照寺舍利寶塔”。明朝洪武元年更名為“大覺寺”。1300多年來,大覺寺與海豐塔,默默見證了唐、宋、元、明、清的盛衰巨變。 據專家評定,大覺寺有著1360多年的歷史,文物價值極高。僅從建筑上來說,大覺寺主體建筑氣勢恢宏,工藝精巧,隨著歷史的變遷,與清代學堂的其他建筑已經渾然一體。現在,在大覺寺的原址上,人們能領略到的不單是盛唐以來的佛教文明……[詳細] |
![]() | 渤海革命老區紀念園AAA ![]() 渤海區是中國共產黨建立基層組織并開展革命活動較早的地區之一,是抗日戰爭時期山東最大的平原抗日根據地和解放戰爭時期我整個華東戰場的重要后方基地。渤海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曾下轄6個地委、專署、軍分區,計55個縣、市,版圖面積約54000平方公里,總人口為1114萬。區域涉及今山東省的濱州市、東營市、濰坊市、淄博市、德州市、濟南市、河北省的滄州市以及天津市的津南地區。革命戰爭年代,渤海區先后有82萬民工車輪滾滾大支前,出動大小車13萬輛次,牲口近百萬頭,向前線運送軍糧兩億七千萬斤,占山東全部支前用糧的三分之一,全力支援前線作戰;近20萬優秀子弟參軍入伍,走出了四十三軍、二十八軍、三十三軍、新疆生產建……[詳細] |
![]() | 吳式芬故居AAA ![]() 吳式芬故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無棣縣古城南門里,故居建筑格局上既具有明清時代官宦府第的宏偉氣勢,又有宦居園林建筑藝術情趣之美,實是明清官宦府第古建筑藝術中的典型代表。有吳式芬紀念館、寶硯堂、尚書第、陶嘉書屋、雙虞壺齋、聽雨軒等建筑。清代吳氏家族,以人文鼎盛稱著齊魯,有“進士世家”、“尚書門第”、“九世朝臣”之稱,享有“四省承宣三掌節鉞,九封光祿兩列史晟”之美譽,其文化底蘊,社會影響廣泛,被視為清朝三百年歷史的縮影。清代內閣學士吳式芬是近代著名的金石學家,著有《捃古錄》、《捃古錄金文》、《封泥考略》等多部巨著。吳式芬以其金石學的百卷名著,填補封泥研究空白的豐碩成果,成為吳氏家族杰出代表。建筑專……[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