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里加圣彼得教堂(St. Peters Church, Riga)是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的一座高聳的教堂,高123米(戰前高136米),始建于1209年,15世紀初由羅斯托克石匠擴建。目前的鐘樓完成于1746年,歷史上曾遭雷電襲擊,其中兩次造成坍塌(1666年和1721年)。二戰以前,這是歐洲最高的木制建筑。戰爭期間,屋頂和鐘樓毀于大火。1970年代,蘇聯工程師重建教堂,并安裝了一部電梯,使人們可以在70米高處眺望里加風光。里加圣彼得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不論墻還是塔都是越往上越玲瓏,裝飾也越多,而且頂上都有鋒利的、直刺蒼穹的尖頂,這是老城的最高點。整個教堂處處展示著向上的沖力,這種強烈的向上動勢……[詳細] |
![]() | 里加汽車博物館環波羅的海沿岸國家之中最大的古董級機動車博物館,建立于1989年,是在拉脫維亞古董汽車俱樂部的提議下而建立的。里加汽車博物館的建筑是由拉脫維亞國家建設設計院的建筑師維克多•哇嘎木(Viktors Valgums)設計建造的,博物館內設有咖啡館和運動俱樂部等。里加汽車博物館自1992年起開始成為國家級博物館,由拉脫維亞國家交通部負責經營管理。里加汽車博物館在歐洲及世界其他地方廣為人知,自1992年起,該博物館就成為了國際運輸和通訊博物館的會員之一;自1994年起,它成為了拉脫維亞博物館協會的會員;而自2002年起,它則成為了拉脫維亞運輸發展和教育協會會員之一。里加汽車博……[詳細] |
![]() | 拉脫維亞國家歷史博物館位于拉脫維亞首都里加,建立于1869年。從1920年開始,此博物館就坐落在了里加城堡里。而從1924年,它就成為了正式的國家歷史博物館。此博物館的主要使命是“收集、保護、研究和推廣有關拉脫維亞和全球從古至今的精神和物質文化,主要涵蓋了考古學、人種學、錢幣、歷史或藝術意義、拉脫維亞國家和人民利益等相關領域。”拉脫維亞國家歷史博物館是最大的拉脫維亞物質文化貯藏室,這里收藏了大約一百萬件從公元前9000年至現今有關拉脫維亞歷史的藏品,其藏品主要分為五大部分,這些文物主要包括考古挖掘、古首飾和錢幣、民族服飾、傳統工具、實用美術、照片、資料、地圖、雕刻品、繪畫和其他拉脫維亞歷史文物……[詳細] |
![]() | 里加動物園是歸屬于拉脫維亞里加市的動物園,在凱瑟澤(Ķīšezers)湖西岸邊上。該動物園建立于1912年10月14日,占地面積達46.4公頃,擁有約500種、3000只動物,每年吸引了大約30萬名游客。里加動物是拉脫維亞一所頗具規模的大型動物園,在1992年11月,里加動物園成為了“歐洲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的一員,在同年12月22日,拉脫維亞共和國理事會授予里加動物園作為國家公園的地位。在1993年,為了保護和提供西藏野驢的數量,里加動物園建立了瑟如里(Cīruļi)分園,更加的豐富園內的動物種類。里加動物園的熱帶動物園里有80多種熱帶動物,在每年5月25日對游……[詳細] |
![]() | 里加中央市場不僅僅是拉脫維亞首都里加最大的市場,同時還是歐洲最大的市場。它是拉脫維亞20世紀最著名的建筑,在1998年,它和里加老城一同被列為了世界文化遺產。里加中央市場是來里加游覽的游客一個必去的地方,因為只有在這里,您才能更加透徹的了解里加人民的日常生活。里加中央市場正好位于里加市中心,距離里加老城僅有幾步之遙,在道加瓦(Daugava)河岸邊上,鄰近里加汽車站和中央火車站。建設里加中央市場的計劃始于1922年,整個建設工程從1924年開始,于1930年完工。這個市場的主體結構是重新改建的五個德國舊齊柏林飛船飛機棚,添加了新古典主義和裝飾藝術風格。市場面積達72300平方公里,大約有300……[詳細] |
![]() | 里加老城只有一坐建筑頂上不是公雞而是一只黑貓,被人們稱為“貓屋“。在歐洲許多國家,自中世紀起,黑貓便成了魔鬼的象征,厄運的兇兆。然而這只黑貓卻堂而皇之地立在屋頂上,如此有趣的建筑背后自然也有段有趣的故事。貓屋的主人曾經是一位當地極其富有的德國商人,但由于行為不檢點,被拒絕加入聲望顯赫的“大基爾特”商會,憤慨之下,他就在商會的對面蓋了這棟豪宅,在房子兩旁的高塔頂端各放上兩只弓身翹尾狀似發怒的黑貓,更絕的是將貓的0對準“大基爾特之屋”,以這種侮辱性的姿勢來表示對商會的不滿。這樣的做法當然招致了商會的強烈抗議,最后這場爭執在法院的介入下得以調解,商會和貓屋的主人達成協議,保留這座建筑,但改變了貓尾巴……[詳細] |
![]() | 自由紀念碑(Freedom Monument)位于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為紀念在拉脫維亞獨立戰爭(1918年-1920年)期間陣亡的軍人而興建,是拉脫維亞的自由、獨立和主權的重要象征。紀念碑在1935年揭幕,以花岡巖、石灰華和銅建成,高42米,紀念碑上的雕刻則是描述拉脫維亞的文化和歷史。這個紀念碑在里加老城和新城的交界處,其創造者是拉托維亞一個著名的雕塑家。紀念碑有幾個部分組成,每部分代表不同涵義:勞動、國家實力、精神力量和自由等。最低端的浮雕代表著歷史事件,頂部是一位自由女神,她手舉三顆星,面向西方,她手中的三顆金星代表拉脫維亞的三個歷史與文化區:維德澤姆(Vidzeme)、拉特加列(Latga……[詳細] |
![]() | 拉脫維亞國家歌劇院是拉脫維亞建筑史和文化史上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建成于1918,它為古典音樂帶來了新鮮血液,成為最著名的文化中心。歌劇院精巧的設計,古樸典雅,尤其是創新的舞臺設置,為里加帶來世界級的指揮家、歌唱家等遠道而來的貴賓。拉脫維亞國家歌劇院的前身是建于1863年的新古典風格的建筑,它由圣彼得堡建筑師路登維戈•波斯特德(Ludwig Bohnstedt)負責建造,之前是德語城市劇院。在后來的一百多年里進行了多次翻新,分別在1882-1887年,1957-1958年,1991-1995年,在2001年,歌劇院又附加了一個可容納300人的現代音樂廳。現如今,在每年9月至來年5月的……[詳細] |
![]() | 里加航空博物館由維克多•塔帕(Victor Talpa)建立于1956年,塔帕曾經在拉脫維亞民航總局工作。由于種種原因,該博物館在1997年才正式對外開放。此博物館位于距離拉脫維亞里加國際機場100米處,館內的大部分飛機展品都放置在戶外,游客可以近距離的看清楚飛機的各個零部件。里加戶外航空博物館是蘇聯軍事遺產的重要收藏地,它是歐洲最大的蘇聯飛機收藏點之一,同時還是波羅的海諸國唯一一處蘇聯飛機收藏館。這里的展品主要包括民用40、軍用和客運飛機、直升機、雷達、引擎、火箭模型、炸彈和手槍、彈射椅以及其他形式的軍事器材等,共有約40架獨特的多用途飛機。如此大量的航空器材收藏雖然需要很大工程……[詳細] |
![]() | 拉脫維亞被占領時期博物館(Museum of the Occupation of Latvia)是一個歷史教育機構,位于拉脫維亞首都里加,它成立于1993年,展出的文物和檔案文件,都是關于在20世紀為期51年的時期:1940年拉脫維亞被蘇聯占領,然后在1941年被納粹德國占領,1944年再次被蘇聯占領。拉脫維亞被占領時期博物館的明確任務是:展示在拉脫維亞發生的事情,其土地和人民從1940年到1991年處于兩個極權主義政權的占領之下;記住反對拉脫維亞國家和人民的外國勢力所犯下的罪行;記住占領的受害者:喪生者,-害者,強行驅逐或逃離占領政權的恐怖者。其他國家高層互訪來到拉脫維亞,通常都會正式安排參……[詳細] |
![]() | 里加電影博物館位于拉脫維亞首都里加老城的市中心,坐落在皮塔洼(Pietava)街的一個小院里。它建立于1988年,是拉脫維亞唯一一個致力于電影藝術領域的博物館。在2006年,此博物館成為了拉脫維亞國家電影中心的一個分支機構。里加電影博物館收藏了32000多件與里加電影相關和世界電影史相關的歷史物件,主要包括電影設備、文檔、照片、布景、服裝以及稀有的蘇聯拉脫維亞業余電影藏品。走進這里,您可以充分的了解拉脫維亞的電影史,以及這里的傳統民族文化。此博物館沒有設永久展覽,但是在一年里會舉辦兩次不同主題的特殊展覽,主要是為了宣傳拉脫維亞電影史以及那些在拉脫維亞電影產業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們。里加電影博物館經……[詳細] |
![]() | 瑞典門(Swedish Gate,Riga)是拉脫維亞首都里加舊城唯一保留下來的城門,興建于1698年,作為里加城墻的一部分,塔街(Torna ielā)經過此門通往城墻外的瑞典軍營。瑞典門建于1689年,它隱蔽在老城的小巷深處,并不起眼。當年建立此門是為了紀念北方戰爭時期瑞典軍隊在戰爭中所表現出來的英勇氣概。整個城門都是由紅磚砌成,城門的對面依舊保留著當年瑞典軍隊駐扎的營房,現在則成為各式各樣的商家店鋪;城門的左側是一座用紅磚砌成的軍火庫,外形如同一個炮樓,軍火庫的墻面上千瘡百孔,戰爭時所留下的彈孔印記讓人觸目驚心。軍火庫前還擺放著當年所用的大炮,也許是多年風雨的侵蝕,黑漆漆的炮身已是銹跡斑……[詳細] |
![]() | 里加位于波羅的海岸邊,道加瓦河口,是拉脫維亞的首都,也是波羅的海國家中最大的城市。這座城市是波羅的海國家主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工商業中心,被譽為“波羅的海跳動的心臟”和“北方巴黎”。 里加分老城和新城,其中老城作為里加歷史中心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老城的許多古老建筑被保存下來,構造奇巧、外觀精美。新城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城市運河河灣處,綠蔭覆蓋,花叢處處,素有“歐洲美人”之稱,里加人喜歡稱其為“花城”。新城具有濃厚的現代氣息,街道寬敞整齊,建筑壯觀,噴泉、紀念像和雕刻隨處可見。里加的景點眾多,游客可參觀里加主教座堂、里加圣雅各伯主教座堂、里加圣誕主教座堂、里加城堡、里加圣彼得教堂、拉脫維亞被……[詳細] |
![]() | 里加城堡(Riga Castle)是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的一座城堡,位于道加瓦河河畔,創建于1330年。從1497年到1515年徹底重建。瑞典人占領城堡后,在1641年擴建附屬建筑。從17世紀到19世紀這座城堡經過了持續的重建。1930年代,建筑師Eižens Laube進行了修復工作。1938年拉脫維亞政府入駐城堡。目前是拉脫維亞總統官邸,還設有幾座博物館。里加城堡最初是三層建筑,包圍著一個長方形庭院,四角有四個塔樓。在1484年城堡被拆除后重建的兩個塔樓采用了圓形塔樓,反映了當時軍事技術的最新發展。從17世紀到19世紀這座建筑一直處于擴建過程之中。1682年,這座城堡附設了一個兵工廠……[詳細] |
![]() | 景點介紹 里加老城在道加瓦河右岸,面積不大,有運河環繞。 老城具有中古時代城市的特征,房屋低矮,街道狹窄,屋頂多用紅瓦,每座屋頂上有一只閃光的金屬制的公雞──風信雞。 相傳13世紀末葉起風信雞就被當地居民認為是避邪之物,后來人們把雞身兩側分別涂上金色和黑色,以辨別風向,現在風信雞只是作為城市的特有標志。里加雖歷經戰爭破壞,但老城區的許多古老建筑仍然保存下來,它們構造奇巧、外觀精美。 一只只閃閃發光的金屬公雞矗立在在幾座13世紀大教堂的尖頂上。在造型各異的教堂中,多姆教堂以其內部龐大的管風琴聞名于世,圣彼得大教堂是里加最高的教堂,其他有名的建筑還包括騎士團城堡、大行會會所和小行會會所……[詳細] |
![]() | 景點介紹 里加市政廳廣場建于13世紀。廣場中心的“羅蘭德”塑像代表中世紀司法機關、城市自由和獨立,被視為商業保護神。玻珀裝飾品,身著民族服裝的偶人,拉脫維亞亞麻織物,里加黑藥酒(Riga Black Balsam),熏魚,純毛手工圍巾、帽子、襪子,皮面記事本,皮錢包,皮盒子等。特色 被視為商業保護神。拉脫維亞里加……[詳細] |
![]() | 景點介紹 民俗露天博物館位于拉脫維亞首府里加的市郊,是19世紀集合了全國四大區域120幢木屋的超大型民俗村。 一走進這個面積有1520畝的民俗村,立刻回到18、19世紀時拉脫維亞的鄉村生活環境中。承襲傳統,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踏實、可靠的拉脫維亞人”,為世人所稱道。 而親和自然的浪漫情懷又使拉脫維亞人為自己創造了生活的另一面。這就是里加以西25公里處的度假勝地尤爾馬拉特色 是19世紀集合了全國四大區域120幢木屋的超大型民俗村。拉脫維亞里加……[詳細] |
![]() | 里加歷史中心分老城和新城,老城在道加瓦河右岸,面積不大,有運河環繞。老城具有中古時代城市的特征,房屋低矮,街道狹窄,屋頂多用紅瓦,每座屋頂上有一只閃光的金屬制的公雞──風信雞。相傳13世紀末葉起風信雞就被當地居民認為是避邪之物,后來人們把雞身兩側分別涂上金色和黑色,以辨別風向,現在風信雞只是作為城市的特有標志。里加雖歷經戰爭破壞,但老城區的許多古老建筑仍然保存下來,它們構造奇巧、外觀精美。一只只閃閃發光的金屬公雞矗立在在幾座13世紀大教堂的尖頂上。在造型各異的教堂中,多姆教堂以其內部龐大的管風琴聞名于世,圣彼德大教堂是里加最高的教堂,其他有名的建筑還包括騎士團城堡、大行會會所和小行會會所等,市……[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