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吉水古城墻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城贛江東岸與恩江交匯處,距吉安市區約17公里。自唐代乾符年間開始修筑,千百年來,幾度興廢,幾經滄桑。現存部分長約850米,高5.5米,寬4.6米,多為明代正德年間重修的磚墻,直至今日仍屹立于贛江之濱。夕輝斜抹中,顯示出生命的蒼勁和沉郁的美感,顯示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和卓越才能。吉……[詳細] |
![]() | 千年古村栗下之名早有耳聞,秋高氣爽時節,朋友相邀終于如愿以償。栗下古村位于江西省吉水縣尚賢鄉,距吉安市26公里,距吉水縣城29公里,為吉水縣、吉安縣、吉州區三縣(區)交匯之地。栗下村皆為彭姓人家,目前共計137戶、460多人。村中建筑依山而建,背靠后龍山,前有小溪緩緩流淌,整個村莊的布局非常符合傳統村莊“依山傍水”、“……[詳細] |
![]() | 吉水燕坊古村位于江西省吉水縣金灘鎮的燕坊古村,是一個明清建筑群保存完好的歷史文化名村,現存明清建筑160余處,包括宗祠、學堂、牌坊、民宅、古井、古塘、古墓等建筑。古村房屋規劃有序,各巷道均為青石板、紅石板或鵝卵石鋪成,屋內描金繪鳳,精雕細刻,字畫滿堂。燕坊村的古建筑與許多古民居一樣有宗祠、學堂、牌坊、民宅、古井等建筑,……[詳細] |
![]() | 店背劉氏崇義堂位于吉水縣,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朗山書院位于吉水縣。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書院是棟磚木結構的建筑,青磚磨縫,硬山頂,朝天式防火墻,一門兩進,三開間,穿斗式木構架。進深34.5米,面寬15米,面積517.5平方米。正面為廡廊式結構,門楣正上橫墨楷書“朗山書院”四字。前廳頂上方有一彩繪覆斗式藻井,飾花鳥蟲草,人物山水等圖案,……[詳細] |
![]() | 彭教墓位于吉水縣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劉儼墓位于吉水縣。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周敘墓位于吉水縣,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護吉大廟位于吉水縣,為江西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解縉墓初葬吉水縣仁壽鄉(現今醪橋鎮)一都霸溪(縣城北4公里處),嘉靖40年知縣羅黃裳因河岸坍塌危及墓體安全,令將解縉墓遷移縣東門外東山亭(即現吉水氣象局院內)。解縉因讒被害,家人攜柩回歸故里,原先偷葬于醪橋鎮壩溪村。嘉靖四十年(1561),知縣羅黃裳奉旨將解縉墓遷葬于縣城東門外東山亭,墓地坐東向西。1957年,省文化局……[詳細] |
![]() | 曾天宇烈士紀念舊址(含曾天宇舊居、曾天宇烈士犧牲處舊址)位于萬安縣,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為了更好地緬懷先烈,教育后人,充分發揮其愛國主義教育的獨特作用,近日,曾天宇烈士墓被列為萬安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曾天宇與朱德夫人康克清同鄉,是萬安縣羅塘鄉人,他早年考入北京中國大學,后來留學日本,是江西早期革命活動家,與袁玉冰、方志敏并稱為江西革命三杰。1925年,他回到家鄉發起了農民運動,領導了著名的萬安暴-動-,1……[詳細] |
![]() | 張鳴崗尚書石牌坊位于萬安縣窯頭鄉軫塘村東北路口,紅米石結構,門樓式,44E3層,高5米,寬4米,兩側各立一抱鼓石。牌坊的上部兩層兩面嵌刻著浮雕圖案,正面門楣上石質匾額陰刻:“奕世恩綸”4字,右刻“欽差巡撫,江西左副都御史夏良巡按江西監察御史吳達可為”,左刻“萬歷甲申敕封文林郎湖廣襄陽府宜城縣知縣王寅誥贈中憲大夫大理寺左……[詳細] |
![]() | 彭輝斗宗祠與大屋,位于吉安市遂川縣大汾鎮洛陽村,俗稱烏鴉落梁。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彭輝斗開基興建,嘉慶年間建成。烏鴉落梁整體建筑座西朝東,占地7830平方米,分為住宅和圍子兩大部分。住宅平面呈橫排長方形,面闊94米,縱深51米,占地4606平方米。整座建筑一排五棟,歇山頂,重檐建筑樣式。中間為祠堂,兩側為民居,……[詳細] |
![]() | 正亮堂客家大屋位于吉安市遂川縣堆子前鎮鄢背村井下村民小組4號。清乾隆間,基祖黃由相率義方、義言、義齊三子開新基于井下村,乾隆三十八年(1773),黃由相去世后,乾隆五十九年(1794),義方、義言、義齊興建燕山書院與正亮堂,于嘉慶十一年(1806)竣工,正亮堂大梁上“嘉慶十一年丙寅”紀年尚存。正亮堂客家大屋座南朝北,一……[詳細] |
![]() | 客家圍屋增文堂,位于澗田鄉益富村水坑村小組,由黃日恒之祖父黃若曾始建于康熙已亥年,乾隆丁已年黃日恒、黃日慎兄弟倆重建。為紀念祖父黃若曾、父親黃文,特在圍屋的核心位置上建家祠,取祖父和父親姓名的最后一個字“曾”、“文”為家祠名。增文堂是目前吉安市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客家圍屋,設246個房間,占地面積3696多平方米,有“東……[詳細] |
![]() | 三寶塔,稱東林寺墓塔,位于吉安市萬安縣彈前鄉大巖村,座落在東林寺內。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三寶塔是三座并行舍利塔,宋代遺存存(一說建于明代,據省保名錄,確認為宋代)。三寶塔與天龍山唐代舍利塔結構相似。塔高三米左右,為底坐八邊圓頂三層石塔結構,占地三十多平方米。2006年被列入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第五批)。東林寺始建于乾隆……[詳細] |
![]() | 萬安縣棉津鄉與遂川縣碧洲鄉山山相連,其中一山名天龍山。天龍山谷深山高,林木蔥蘢,溪瀑縱橫,風光秀麗,自古就為佛教圣地。唐代時期,山中建天龍寺,在江南頗有名氣,后在明清戰亂中漸衰。兩座舍利塔就坐落在天龍山舊寺廟的遺址上。……[詳細] |
![]() | “萬安暴-動-”行動委員會舊址1927年,革命處于前所未有的低潮時期。蔣介石公開叛變后,殘酷鎮壓共產黨人,萬安縣的眾多共產黨員和革命者遭到殺害。然而,在中共江西省委特派員曾天宇、萬安縣委書記張世熙等人的領導下,年底,萬安縣委不顧敵人的兇惡,舉行第四次萬安暴-動-。8日,萬安農軍和革命群眾四萬余人分成四個縱隊,向著縣城開……[詳細] |
![]() | 桂江飛來塔飛來塔坐落在桂江鄉白沂村頭的平地上,北依五空(注:待考)族祠,南靠民居,西瀕遂川江。全塔為青磚、泥沙壘砌而成,無基座,空心無梯,領先角六層,塔高15米,外徑圍9米,由下而上逐層收。每層筑有兩個對稱的拱窗,與祠堂、民居、樹林、青山并立,猶如一座天然園林,別具風采。不負古人在白沂族譜中所撰:“水帶古塔筆立,居然村……[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