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漕源瀑布群位于貴溪市南部山區耳口鄉境內風景秀麗的瀘溪河畔,屬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龍虎山范圍內,公路距鷹潭市區40公里,瀑布北接武夷山脈,南連瀘溪河,途徑漕源村。瀑布群四周山高林密,樹木蒼翠,環境幽美,動植物資源豐富,夏日氣候涼爽。瀑布群相連的瀑布有三層,其中第二層氣勢磅礴,最為壯觀。觀賞瀑布可先乘竹排進行漂流,再徒步觀賞大……[詳細] |
![]() | 據《龍虎山風景名勝區資料匯編》中記載,“東漢未年(公元124年)道教創始人——張道陵,來云臺山修道練功,采藥煉丹,在山頂建立供用練功、住宿的廟宇”。因此,云臺山成為上清龍虎山十三景點之一。唐朝時廟內就塑有白、李、黃三位仙姑神像。白、李、黃仙姑是道教仙,因此云臺山成為道教名山。云臺山主峰海拔858.2米,一峰聳立,萬山匍……[詳細] |
![]() | 錦北水庫又稱烈女湖,位于余江縣畫橋鎮境內,1958年建,壩長500米,高30米,集水面積61.24平方公里,總庫容404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5萬畝,湖中小島建有別墅,周圍群山環抱,這里余江的至高點白鶴峰,海拔512米,是森林的海洋,空氣十分清新,號稱綠色的氧吧,遠離城市間的喧鬧。山上有許多珍貴的動植物和各類藥材,是居家……[詳細] |
![]() | 吉泉峰又名打帚嶺,又叫脊劍峰。位于縣北的黃莊鄉峨門村邊。海拔310米,面積4.5平方公里,東西走向。這里山巒疊翠,景色優美,號稱“江南第二峰”。從峨門易家登吉泉峰,一路彎彎曲曲,灌木與葛藤,結成遮天蔽日的盤山小道,十分蔭涼、幽靜。山頂有宋朝東方和尚所建的吉泉寺,被修竹環繞,似隱似現,婉若仙境。明洪武初,桂萼(吏部天官)……[詳細] |
![]() | 金盤山位于錦江鎮東北8公里的鐵山村,面積為8平方公里,最高峰花尖嶺,海拔311.1米。這里山勢嵯峨,陡峭如削,瀑布斜飛,流水潺潺。相傳有金盤金凳,故名金盤山。當我們走過2000米果園大道來到山腳下,我們看到一對形似燈籠的山包,高高掛在山道的兩旁,中間現已建水庫,水清澈見底。從彎彎曲曲的狹谷,沿著清清小溪,我們拾級而走,……[詳細] |
![]() | 錦江天主教堂(含主教堂、官廳、培德女小(文柵修院)、大禮堂、神父樓(培德女中)、教友宿舍、教會醫院、浴室)位于錦江鎮沖虛山,又稱圣類斯教堂,民國7年(1918年)由美法神會合建,法國神會田烈諾主持,美國舊金山圣瑪利教堂提供經費,歷時四年,于民國11年竣工。占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經……[詳細] |
![]() | 安仁城垣始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知縣薛球為平叛“姚源之亂”,始筑土城墻,城墻長600余丈。嘉靖五年(1526),饒州兵備范轄改設石城。嘉靖壬戌年,江西巡撫令我縣增設城墻,深挖戰壕,歷經三年,新城修筑完成,全長一千三百三十余丈,紅條石結構,開城門九座,東為青仁門,西為正義門(云蓋門),南為歌薰門,北為拱極門,東南……[詳細] |
![]() | 位于鷹潭市內、信江南岸的濱江公園是集自然景觀、生態文化、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濱江公園景觀綠化帶。建成后的濱江公園,與鷹潭公園、東湖公園、梅園公園相連,形成綿延10里近千畝的生態景觀長廊,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一處觀光、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打造了一道亮麗的城市風景線。漣漪旋其中,雄鷹舞其上;攬信江之雋秀,享道家之仙境。只看信江南岸……[詳細] |
![]() | 鷹潭黃蠟石文化市場集原石交易、雕刻加工、配底座、玉石配件零售于一身,經營面積達3200平方米,其中交易大棚面積1200平方米,有固定交易攤位135個;室內商鋪面積約1400平方米,共有23間商鋪,主要用于精品黃蠟石交易、黃蠟石雕刻加工、配底座、專業拋光、商品包裝和雕刻工具經營以及600平米的精品展廳;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室……[詳細] |
![]() | 鷹潭公園位于鷹潭市區,是一家免費的休閑公園。公園內綠樹成蔭,不少市民會來這里休閑、散步、健身,是個理想的放松去處。這是一個原生態、古木參天、綠樹掩映的地方;這是一個臨江而立、清風徐吹、樹聲婆娑的地方;這是一個鼓聲響亮、歡快激越,迸發心中熱情,詮釋人與自然和諧的地方;這是一個在人文自然環境獨特、在鷹潭人民心中有著特殊地位……[詳細] |
![]() | 月湖巖位于白露鎮東,四周山嶺相連,一望無垠。山垅深處,隱一大巖,洞門半月狀,巖頂深圓,宛如滿月,故名“月湖巖”。……[詳細] |
![]() | 瀘溪河河邊東岸有一座臨水的怪石,酷似一尊北京周口店的猿人頭像。整個五官與外形很到位,嘴角微微上翹,酷似一位慈祥的老公公笑臉迎接我們,因此,人稱“迎客公”。 但也有人說這位迎客公就是《封神演義》中的姜太公姜子牙,傳說姜子牙在幫助武王起兵伐紂時,統率許多道術之士在此囤兵休整,吃飯時,感覺這里的河魚特別鮮嫩,便在部隊開撥也未……[詳細] |
![]() | 臉譜石位于鷹潭無蚊村對岸,這座山峰巨大、山巒重疊、多姿多彩。傳說龍虎山是一處龍盤虎踞、龍騰虎躍的洞天福地,共有100只虎,100條龍,神態各異,各顯神通。這座石壁就隱含著九只老虎一條龍的身影。看看我們能分辨出幾只。當地人說,能辨出一只虎,說明是個聰明人;能辨出二到三只虎,說明有才有德;能辨出四到五只虎,說明才高德望;能……[詳細] |
![]() | 正一仙峰是崩塌的余型山峰,酷似一個握緊四指、翹著大拇指的拳頭。“正一”乃道教正一派之間。自東漢中葉張道陵創立天師道后,道教的教理教義逐步的由南向北,在全國范圍內傳播開來。東晉以后,天師道開始分支。先后出現了上清派、靈寶派、全真派等。 而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創立的正一道,歷來為道教所尊,認為它是正一盟威之道,是伐誅邪偽、整理……[詳細] |
![]() | 應天山景區位于上清鎮東部,海拔881米,山形端方廉厲、高峻特出、巍峨俊秀、高聳入云。唐僧馬祖曾在這里居住過,所以人們也稱此山為禪師山。南宋著名理學家陸九淵于淳熙年間(1174-1189年),也在這里結廬講學5年。他觀察應天山的山形像一頭大象,改山名為象山,并創建象山精舍,后更名為象山書院,自號“象山翁”,也稱象山先生。……[詳細] |
![]() | 以前上清有六家藥店,且“天”字號居多,其中天源德藥棧規模最大,店主為樟樹人曹氏。藥店始建清末,建筑面積2788平方米,磚木結構,分正房、馬房、儲藏間、雜物間等幾部分。藥店是三進門,頭門經營藥材零售,二門經營批發,三門面積最大,主要是進行藥材加、炮制。天源德藥棧雖為近代建筑,但采光技術卻別具一格。為使店內光線明亮,店主采……[詳細] |
![]() | 天門松濤最大的特色就是井,最為有名的是圣井:人們常說“高山有好水”。大家看,這里的水高、美、奇、險、雅、順壑而下,跌入大坑,大坑好似一個巨大的水井,也就是當年“三王”相會的地方,所以人們稱之為“圣井”,這座山也被稱為“圣井山”。這里有一井在絕頂之上,人跡罕至。據說往井里投以金鐵重物則浮起,投以棉帛輕物則直入。在人們祈雨……[詳細] |
![]() | 舒家寨:當年太平軍北上途經這一帶時,各村都在險要的山上筑起堅固的寨子,供本村村民“躲亂”。天作高山上的這個寨子,就是“舒家寨”。看,要進這個寨門還挺不容易的呢,山的四周為陡峭的山崖,稍稍平緩一點的地段,還筑有圍墻,圍墻的頂端設有瞭望用的垛口。只有一個寨門供出入,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原先寨子內還建有房屋和蓄水池、……[詳細] |
![]() | 一千多年前的東漢年間,張道陵創立道教,云游四海布道,在江西龍虎山煉丹成功。其后代和徒眾便在龍虎山附近的上清鎮定居、修行、繁衍,終使上清古鎮的上清宮和龍虎山成為全國道教祖庭之所,發源之地。再受歷代皇帝封敕,張氏后裔所居之天師府竟成為天下道教傳播和管理中心。龍虎山下瀘溪河,從上清古鎮至仙水巖一段,蜿蜒二十余里,兩岸丹霞奇峰……[詳細] |
![]() | 留侯家廟又名天師家廟,是道教創教者張道陵天師的家祠,內供奉由0張良及張道陵第一代天師至第六十三代張恩溥天師的神位,是道教的祖廟.。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漢初政治家、軍事家,西漢開國元勛,史稱“漢初三杰”之一。至今,安徽廬江、陜西漢中、河南蘭考、張家界,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等都說有張良墓,令人真假莫辨……[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