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頂西藍氏家宅位于漳浦縣赤嶺鄉頂西村,年代為清。簡介:坐東北朝西南,由池塘、大埕、門廳、前廡廊、中堂、后廡廊、后堂和左右廂房等組成,占地面積近5000平方米。門廳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抬梁式梁架;中堂面闊三間,進深四柱帶前后廊,抬梁式梁架;后堂面闊三間,進深二柱,墻體承檁,均硬山頂。2013年,頂西藍氏家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詳細] |
![]() | 草埔塘營宮位于漳浦縣綏安鎮長腳營村,年代為明、清。簡介:始建于元代。坐北朝南,由前、后兩殿和左右兩側廡廊等組成,建筑面積256平方米。前殿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面闊三間,進深二柱帶前廊,抬梁式梁架,懸山頂;后殿建于明代,面闊五間,進深四柱十一檁帶前后廊,抬梁式梁架,歇山頂。殿內有題刻的方柱為元代遺存。2013年……[詳細] |
![]() | 白礁潘氏民居群位于漳州市白礁潘厝然村,年代為明—清。簡介:由潘氏祖祠、馬寮前落大厝、馬寮中落大厝、馬寮尾落大厝、潘厝小宗祠、大祖巷西厝等六座建筑,皆坐北朝南,典型的閩南傳統建筑。潘氏祖祠又稱花果堂,始建于明代,由前埕、前廳、天井、主堂、過水廊道等組成,建筑面積296平方米。前廳面闊三間、進深二柱,主堂面闊三間、進深三柱……[詳細] |
![]() | 南詔東岳廟位于詔安縣南詔鎮六街,年代為清。簡介: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始建,現存為清代建筑。坐西朝東偏北,由前殿、主殿、后殿和廡廊、軒亭等組成,建筑面積1031平方米。主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抬梁、穿斗式梁架,歇山頂。保留有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紀年款石神臺及清乾隆、道光年間的石碑五通。2013年,南詔東岳廟被……[詳細] |
![]() | 山河震山祖祠位于詔安縣西潭鄉山河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清同治年間修建。坐西北朝東南,由前廳、天井廊房、主堂等組成,建筑面積201平方米。主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頂,木構裝飾繁縟,彩畫題材豐富。2013年,山河震山祖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詳細] |
![]() | 南詔沈氏家廟位于詔安縣南詔鎮五一村,年代為清。簡介:坐北朝南,由前廳、天井、廡廊和主堂等組成,建筑面積595平方米。主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頂。家廟涉臺淵源深厚。2013年,南詔沈氏家廟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家廟四周各外延20米![詳細] |
![]() | 龍潭家廟位于詔安縣秀篆鎮陳龍村,年代為清。簡介:坐西朝東,由門樓、泮池、前廳、主堂、后廳、過水廊房和護厝等組成,建筑面積1240平方米。前廳面闊九間、進深二間,主堂面闊七間、進深三間,均抬梁、穿斗式梁架,歇山頂;后廳面闊七間、進深三間,穿斗式梁架,歇山頂。家廟建制完整,規模宏大,雕刻精細,涉臺淵源深遠。2013年,龍潭……[詳細] |
![]() | 東城明憲祖祠位于詔安縣南詔鎮東城村,年代為清。簡介:清咸豐年間(1851—1862)重建。坐北朝南,由前廳、主堂、天井和廡廊等組成,建筑面積473平方米。前廳面闊五間、進深二間,主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均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頂。2013年,東城明憲祖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兩側山墻滴……[詳細] |
![]() | 分水關功覃閩粵坊位于詔安縣深橋鎮上營村分水關,年代為明。簡介:明崇禎年間(1628—1644)閩粵縉紳士民為褒揚時任南澳鎮副總兵鄭芝龍征服夷匪海盜而建。東西朝向,花崗巖石仿木結構,三門五樓八柱式,面闊7.5米,通高9米。房頂覆石檐板,正脊鴟吻,下方力士承托,造型古拙;明次間主立柱四支,次間出四支側柱斜撐,月梁形額枋,坐……[詳細] |
![]() | 岑頭威惠廟位于詔安縣西潭鄉岑頭村,年代為明。簡介:又名柔懿夫人廟。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擴建,清康熙年間重修。廟坐西朝東,由前殿、天井廡廊、主殿和北廂組成,建筑面積741平方米。前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主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四周帶副階外廊,抬梁、穿斗式梁架,歇山頂。廟宇保留明代木構建筑風格,梁架結構有宋元遺風。2……[詳細] |
![]() | 南詔許氏家廟位于詔安縣南詔鎮城內街,年代為明。簡介:建于明弘治年間(1488—1505),清康熙(1662—1722)及民國時期小修。坐北朝南,由前廳、天井廡廊、主堂等組成,建筑面積1052平方米。主堂面闊五間,進深五間,抬梁、穿斗式梁架,懸山頂,用材碩大,梁架間少有雕飾,風格樸素渾厚。該家廟有較深厚的涉臺、涉僑淵源關……[詳細] |
![]() | 銅缽凈山院位于東山縣康美鎮銅缽村,年代為清。簡介:又名銅缽媽祖廟。明萬歷十七年(1589)建,歷代重修。坐東北向西南,由前殿、拜亭、天井、主殿組成,占地面積549平方米。大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柱,抬梁式梁架,梭形金柱,硬山頂。2013年,銅缽凈山院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赤土窟,南至螺……[詳細] |
![]() | 宋司禮監墓位于東山縣西埔鎮親營村,年代為清。簡介:宋末皇帝趙昺南逃東山島,親營村人潘穆齊為救趙昺,抗擊元兵殉難。墓坐東北朝西南,以三合土與花崗巖石構筑,墓碑陰刻“欽賜男司禮監穆齊潘先生附塋”。2013年,宋司禮監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墓周邊各外延10米。……[詳細] |
![]() | 西林五通廟位于云霄縣火田鎮西林村,年代為清。簡介:又稱廣平尊王廟,唐開漳將士入漳后塑周亞像奉于廟中,元至元年間增祀“五方之神”五顯帝,現存清代建筑。坐西向東,建筑面積465平方米。前殿面闊五間,進深五間帶前廊,抬梁、穿斗式梁架,歇山頂。殿內尚存古樸渾厚的石梭柱和覆盆式柱礎。2013年,西林五通廟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詳細] |
![]() | 西林張氏家廟位于云霄縣火田鎮西林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清同治三年(1864)重建,1945年重修。坐西朝東,為單進帶門樓建筑,前有曠埕,圍墻照壁圍合。主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抬梁、穿斗式梁架,懸山頂。家廟系臺灣西林張氏和張廖氏共有的祖廟。2013年,西林張氏家廟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詳細] |
![]() | 云陽方氏宗祠位于云霄縣莆美鎮陽霞村,年代為清。簡介:由方氏家廟孝思堂、支系宗祠咸正堂、致愛堂三組建筑組成。孝思堂始建于明洪武年間(1368—1398),現存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由泮池、照壁、前廳、主堂和昭德將軍祠等組成,前廳面闊三間、進深二間,主堂和昭德將軍祠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均抬梁、穿斗式梁架。致愛堂建于清乾隆年……[詳細] |
![]() | 燕翼宮位于云霄縣云陵鎮去平路,年代為明、清。簡介:原系開漳圣王陳元光府邸,后改祀陳元光祖孫四代,又名開漳祖廟,俗稱王府。唐垂拱年間(685—688)始建,宋末焚毀,明初重建,幾經重修。現存主殿和后殿,坐西南朝東北,建筑面積915平方米。主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抬梁、穿斗式梁架,木構件雕刻精細,主殿屋脊保存明代建筑特征。……[詳細] |
![]() | 莆美堡位于云霄縣莆美鎮莆東村、莆南村、莆北村、莆頂村,年代為明。簡介:明弘治十八年(1505)為防倭患依山勢而建。建堡,平面呈不規則橢圓形,亂毛石為基,三合土筑墻,高4米;堡墻內設走馬道,周長約1.5公里,占地面積20公頃。尚存東、西、南、北四個堡門及四個小水門,建有二層城樓瞭望守備,環城辟有壕溝繞護。城內街巷民宅布局……[詳細] |
![]() | 菜埔堡位于云霄縣火田鎮菜埔村,年代為明。簡介:始建于明崇禎(1628—1644)末年,平面近似橢圓,城周長約600米,占地面積2.5公頃。堡墻三合土夯筑,基厚0.6米,高逾4米,最高處達10米,內側辟走馬道,廣布-眼和瞭望窗。環堡設東、西、南、北四門,各門邊角突出筑有角樓,兼備馬面、譙樓的功用,東門附設甕城;各堡門內均……[詳細] |
![]() | 云霄將軍廟遺址位于云霄縣莆美鎮前埔村,年代為唐。簡介:唐中宗嗣圣元年(684)始建,宋徽宗時(1101—1125)敕建為威惠廟,系唐代首祀開漳先賢的官廟。因設在陳政入漳軍隊的下營駐地,又稱下營廟,俗稱下南將軍廟,現存建筑遺址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1997年進行考古探掘,發掘面積62平方米,在地表清代基址下揭露出宋代……[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