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紅東李氏宗祠位于武平縣平川鎮紅東村,年代為清、民國。簡介:俗稱蛇形祠堂,始建于明,清、民國重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積2160平方米,通面闊27.75米,通進深19.7米,建筑面積536平方米。單進廊院式,由門廳、天井、廳堂和兩側橫屋組成,前有坪地、池塘。廳堂面闊三間,進深九檁,硬山頂。保護范圍:東、西、北外墻各向外延伸2……[詳細] |
![]() | 城中樹德橋位于武平縣中山鎮城中村,年代為清。簡介:建于清代,幾經修繕,橋身東南--西北走向,全長72米,寬3.56米,占地面積256平方米,為五墩六孔(原為六墩七孔)石構拱橋,孔跨6.63~19.8米,其中第三孔跨19.8米,是武平縣古橋中孔跨度最大的一座。保護范圍:橋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城中樹德橋被福建……[詳細] |
![]() | 永平竹苞松茂位于武平縣永平鎮帽村村,年代為清。簡介:又名德茂公祠,建于清道光初年,坐西朝東,布局為三堂六擺,由主堂、兩側二排橫屋、院坪和池塘等組成,占地面積約38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有:下堂、前天井、中堂、后天井、后堂。下堂中設門樓,面闊三間,進深三柱;中堂面闊三間,進深五柱,抬梁穿斗混合……[詳細] |
![]() | 崇真觀位于武平縣平川鎮紅東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及清代多次維修,現存為清代建筑。坐東朝西,通面闊10米,通進深38.4米,面積384平方米。中軸線自西向東依次為門樓、前廳、正廳。門樓為四柱三間三樓式石牌樓,高6.7米,門額陰刻“崇真觀”,下端有浮雕雙龍戲珠和雙獅戲……[詳細] |
![]() | 古田會議附屬舊址群位于上杭縣古田鎮八甲村、溪背村、上洋村、五龍村、蘇家坡村,年代為1929年。簡介:包括紅軍士兵委員會舊址(毓公祠),紅軍軍醫處(吉興堂),紅四軍后勤工作部門舊址(篤厚堂),紅四軍哨所舊址(文光閣、紅軍橋),閩西特委機關干部培訓班舊址(鴻玉堂)及蘇家坡圳背巖洞等7處,與古田會議密切相關,是古田會議內涵的……[詳細] |
![]() | 上杭縣師范傳習所舊址位于上杭縣臨江鎮解放路,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清嘉慶二十年(1815),坐北朝南,占地4572平方米,由上中下三廳三天井,后樓及左右護厝組成,通面闊31米,通進深81.60米,單層磚木結構,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硬山頂。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晚清愛國詩人、教育家、抗日保臺志士丘逢甲先生為推動新……[詳細] |
![]() | 院田古建筑群位于上杭縣太拔鎮院田村,年代為清。簡介:由“奠攸居”“生氣盤郁”“迎川至”“廓有其容”“瑞氣遙臨”“凌霄閣”共六處建筑組成。“奠攸居”“生氣盤郁”“迎川至”“廓有其容”“瑞氣遙臨”主要以清代傳統建筑風格為主,整個建筑為土木結構,臨水而建,建筑布局大多為二進三落三開間左右帶護厝,門樓一般開在主厝兩側,中軸線上……[詳細] |
![]() | 黃坑天后宮位于上杭縣南陽鎮黃坑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坐東朝西,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有放生池、雨坪,下廳、天井,上廳,北側建有南山亭,南側建有橫屋開五間。橫屋外建有五谷仙廟,于道光壬寅年(1842)建,面積29平方米。上廳面闊三間,進深五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懸山頂。南山亭……[詳細] |
![]() | 廬豐藍氏家廟位于上杭縣廬豐畬族鄉豐濟村青頭坪自然村,年代為清。簡介:又稱東山祠,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坐東南朝西北,占地2968平方米,建筑面積959平方米,由主堂、東橫屋、西橫屋、院門、禾坪、化胎等部分組成。中軸線自西北向東南依次為門樓、下堂、天井及兩廊、上堂。四柱三間五樓式石牌樓中間石刻“恩榮”二字……[詳細] |
![]() | 廬豐天后宮位于上杭縣廬豐畬族鄉豐濟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清道光十五年(1835)重修,奉祀海神媽祖。坐南朝北,通面闊32米,通進深25米,占地約120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有山門、門廳、拜亭、大殿,兩側帶護厝。大殿面闊3間,進深3柱,穿斗式木構架,重檐歇山頂。宮內彩繪壁畫紋飾多樣,斗拱別……[詳細] |
![]() | 西陂培荊堂位于龍巖市永定區高陂鎮西陂村,年代為清。簡介:府第式土樓,又稱五鳳樓,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幾經維修,坐西朝東,占地面積6950平方米,兩進三落廊院式帶左右橫屋。中軸線自東向西依次為圍墻、雨坪、門廳、天井、中廳、中天井、正樓。外大門設在東北角,門樓燕尾脊歇山頂,中廳面闊三間,山墻擱檁式構架,屋……[詳細] |
![]() | 山塘兵工廠舊址位于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鎮山塘村,年代為1927-1930年。簡介:始建于清嘉慶十六年,坐北朝南,土木結構,占地面積330平方米,為單廳兩邊房帶兩護厝建筑。1927年9月,在郭滴人等的領導下,山塘鄉農民協會在此創辦鄉兵工廠,前后制造和生產-、大批手-、-等,為發展閩西革命武裝奠定了重要基礎。1930年8月,中……[詳細] |
![]() | 巖聲報創辦地桐岡書院位于龍巖市新羅區東肖鎮中心小學內,年代為1921年。簡介:建于清乾隆丙戌年(1786),坐北朝南,土木結構,占地面積1050平方米。沿中軸線依次為圍墻、灰坪、大門、前廳、天井、中廳、正廳、后院。中廳面闊14米,進深6米,通高5米,抬梁式木構架,單檐歇山頂。兩側為護厝,大門內側有回廊與中廳相連。192……[詳細] |
![]() | 竹貫觀音庵位于龍巖市新羅區萬安鎮竹貫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清康熙四年(1665)重修,1934年局部維修。樓閣式建筑,坐南朝北,占地100平方米,總高15米,平面呈四邊形,面闊3間,進深6米,四周帶回廊,明間上覆圓形螺旋狀藻井天花。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竹貫觀音……[詳細] |
![]() | 張氏民居思源堂位于連城縣新泉鎮北村,年代為清。簡介:建于清咸豐年間(1851-1861),坐東向西,總面闊51.55米,總進深39.08米,建筑面積1338平方米,由圍墻、雨坪、門樓、門廳、天井、中廳、天井、上廳及兩側橫屋組成。上廳面闊五間,進深四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硬山頂,三合土地面。思源堂為張南生將軍故居。保……[詳細] |
![]() | 廟上江氏家廟位于連城縣廟前鎮廟上村,年代為清。簡介: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幾經維修,坐南向北,占地面積約1480平方米,建筑面積585平方米,由門樓、門頭房、院坪、正落下廳、上廳及橫屋組成。外門樓呈八字形四柱三間三樓式,上下廳均面闊五間,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1944年,下廳前后檐木柱、上廳的金柱改建為……[詳細] |
![]() | 采陔公祠位于連城縣廟前鎮廟上村,年代為清。簡介:建于清代,坐南向北,占地面積約4865平方米,建筑面積4311平方米。公祠前落為斯馨堂、后落為聚歡堂。斯馨堂由門坪、門樓、門頭房,院坪、石構牌樓、下廳、上廳及兩側橫屋組成;聚歡堂由門坪、門樓、門頭房、圍屋、院坪、下廳、中廳、上廳及兩側橫屋組成。建筑做工考究,雕飾精美。保護……[詳細] |
![]() | 豐圖宗祠建筑群位于連城縣廟前鎮豐圖下村,年代為清。簡介:由泰孚公祠、翠巖公祠、含山公祠等三處建筑組成。泰孚公祠:建于清末,坐東朝西,占地面積約1782平方米,建筑面積650平方米,由院坪、下廳、上廳、橫屋組成。下廳前檐帶前廊,中間設有四柱三間三樓式木牌樓,上下廳均面闊三間,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三合土地面。述光堂為泰孚……[詳細] |
![]() | 美玉堂連史紙作坊舊址位于連城縣姑田鎮上堡村豐頭自然村,年代為清。簡介:建于康熙三十年(1715),利用當地豐富的水利資源,依山而建紙寮,依水建水碓寮。舊址由制料坯炊、碓寮房、紙寮房等組成,占地面積約1120平方米。作坊舊址大部分是石構建筑,是竹絲制作、蒸煮黃坯、天然漂白、撈紙烘焙等一套完整造紙工序的作坊,為研究我國南方……[詳細] |
![]() | 西陂林氏大宗祠位于龍巖市永定區高陂鎮西陂村,年代為明、民國。簡介:始建于元代初,明弘治十三年(1500)重建,民國十七年大修。坐西朝東,占地面積約7200平方米。沿中軸線自東而西依次為池塘、圍墻、前堂、天井、主堂及后山,帶兩側橫屋,外大門開在宗祠右側,主堂是山墻擱檁式結構,建筑整體呈前低后高階梯式,懸山頂。保護范圍:建……[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