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云川盧氏祖祠位于龍巖市永定區坎市鎮后龍山,年代為明。簡介:下祠始建于明弘治十年至十二年(1497-1499),上祠始建于明弘治十四年至十六年(1501-1503),坐東朝西,總占地面積2公頃,兩祠空間布局基本相同,左右并列分布,由旗桿石、池塘、院墻、院坪、下廳、中廳、上廳、后坡及兩側橫屋組成。外門樓均開在宗祠右側,中廳……[詳細] |
![]() | 太平嶺相公塔位于武平縣中山鎮新城村太平嶺自然村,年代為明。簡介: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樓閣式磚塔,八角七層,中空,塔座邊長2.3米,墻厚1.5米,高17.4米。基座埋于地下,塔身從下往上逐層遞減,各層交錯開拱門,疊澀出檐,攢尖頂,葫蘆塔剎。塔身1至5層為空心,六、七層為實心。保護范圍:以塔中心為圓心,半徑20米……[詳細] |
![]() | 紅四軍前敵委員會舊址—梁山書院年代:1930年座落地點:武平縣平川鎮政協巷簡介:清光緒十二年(1886)建,由知縣唐志燮在原“漳南道公館”廢址上募建而成。民國初年,縣議會設于此。1930年6月毛澤東率領紅四軍進入武平駐此,指導武平縣委、縣蘇維埃開展工作,主持召開地方干部、工人、婦女等座談會,發布《告武平勞苦群眾書》、《……[詳細] |
![]() | 壁洲文昌閣,位于福建省連城縣莒溪鎮壁洲村,為一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古建筑,為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時間為2001年1月20日1。壁洲文昌閣的歷史年代為清。……[詳細] |
![]() | 常山文昌閣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原址位于縣人民政府西側(展依山)。因年久失修,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損毀,2018年,縣委縣政府將文昌閣重建工程,列入城市古跡修復十大專項之一,2023年底開始布展,現已對外開放。新文昌閣選址位于縣城東新區與濱江人行景觀橋、東明湖公園,處在南北景觀軸線上,總高約42.5米共五層,展陳面積約800……[詳細] |
![]() | 連城縣新泉革命紀念館,建于1959年3月,行政隸屬于連城縣文化體育局,編制2個,在職2人。宗旨是負責新泉革命舊址群及館藏文物的保護與管理,連城縣革命史及中共黨史文物史料的征集、整理、保管、研究、陳列宣傳。定位是舊址保護、收藏、展示、研究和講解于一體。轄內新泉革命舊址群其中六處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中小學校傳……[詳細] |
![]() | 上杭縣圖書館成立于1983年,圖書館大樓始建于1985年,1987年3月遷入現館,現館建筑面積2160㎡,館藏圖書8萬余冊,在職人員8人,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4人,初級職稱3人。館內開設有電子閱覽室、政府信息公開查閱室、多功能講座廳、采編室、外借室、報刊閱覽室、少兒閱覽室、地方文獻室、中文工具書閱覽室等服務窗口。……[詳細] |
![]() | 漳平市圖書館成立于1985年,1992年搬遷至新館,是一個集圖書借閱,宣傳輔導,信息咨詢,二、三次文獻資源開發利用為一體的文化事業機構。現有在崗職工18人,其中15人取得大專以上學歷。館舍面積2000cm2,閱覽座席300多個,藏書7萬余冊,訂閱報刊300余種,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科技、歷史、文學等多個領域。目前,我館……[詳細] |
![]() | 連城縣圖書館成立于1985年1月,1987年新館落成,座落在縣城北大街中路14號,館舍建筑面積為1761平方米,藏書總量為6.8萬冊,干部職工7人,中級職稱4人,初級職稱2人,職員1人,現為二級館。館內設外借室、報刊閱覽室、少兒閱覽室、采編室、科技資料室、地方文獻室、辦公室、書庫等;設報刊閱覽座席150個,少兒閱覽座席……[詳細] |
![]() | 龍巖圖書館是綜合性公共圖書館,是收集、整理、保存、開發和利用圖書、報紙、期刊、音像制品、縮微膠片、電子出版物和網絡信息等文化資源、為廣大讀者服務的公益性社會機構;是龍巖市文獻收藏利用、信息咨詢、圖書館際協作及業務研究發展的中心。1956年6月,經福建省文化局批準,龍巖縣文化館圖書室擴大為龍巖縣圖書館,館址設在中山西路大……[詳細] |
![]() | 漳平文廟位于漳平市菁城街道八一路。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幾經重修。坐北朝南,由欞星門、泮池、戟門、月臺、廊廡、大成殿(先師殿)等組成,占地面積2900平方米。大成殿,平面呈方形,面闊五間,進深五間,東西寬19.4米,南北長19.2米,抬梁式梁架,重檐歇山頂。文廟結構獨特,具有鮮明的地方建筑特色。……[詳細] |
![]() | 虎符祖殿位于龍巖市漳平新橋鎮南豐村。宋代始建,明嘉靖十六年(1537)重建。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0平方米。主殿歇山頂,穿斗抬梁式木構架。廳堂設斗拱、藻井等。殿內道壇供奉張法主。2009年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華唐閣位于龍巖市漳平新橋鎮義宅村。又名觀音閣,明成化年間(1465~1487)建,歷代重修。占地面積185平方米。干闌式建筑,分上下兩層。底層豎木柱46根,重檐歇山頂,穿斗式木構架。閣內頂棚施藻井,木雕斗拱,側墻彩繪,設神壇。干闌式建筑,面闊三間,進深四間,穿斗式木構架,重檐歇山頂。閣內頂棚施藻井,斗拱上雕刻有人物、花……[詳細] |
![]() | 麟山塔位于龍巖市漳平雙洋鎮城外村。又名圓覺塔。明萬歷三十年(1602)始建,清康熙十八年(1679)重修。占地面積300平方米。七層八角形樓閣,塔高23米。每層四向開落地半圓窗,另四面向外設神龕供佛像。塔身磚砌、白色粉飾,塔內木梯盤旋通頂層。各層疊澀出檐,八角屋頂翼角飛翹,葫蘆形塔剎。1996年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奇和洞遺址位于龍巖市漳平象湖鎮灶頭村。2008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發現。遺址處在村中相對獨立的石灰巖山體西側。洞口坐東朝西,寬17米,高4.5米,洞內面積300平方米,有多個支洞。發掘有距今約17000~7000年前的舊、新石器時代文化層和宋元明清房屋基址;出土大量珍貴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陶器、石器、骨器,以及新石器時代……[詳細] |
![]() | 文川橋位于連城縣蓮峰鎮城關南門頭。也稱清溪橋,始建于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元至正年間(1341—1368)重建時改今名,現存為清代建筑。木伸臂梁廊屋橋,南北走向,橋身長47.8米,寬4.6米,兩墩三孔,塊石砌筑舟形橋墩。伸臂梁用八層杉木縱橫迭疊,上承托木梁。橋梁木長15米。橋面中輔輝綠色巖石板,兩側鋪鵝卵……[詳細] |
![]() | 珨瑚廟位于連城縣朋口鎮馬埔村。建于明正統年間(1436—1449),幾經重修。坐西北向東南,由門樓、前廳、正廳等組成,面闊18米,進深26米。正廳面闊三間,進深五間,抬梁、穿斗式梁架,明間四金柱上置藻井,以斗拱向內收,一層為方形,二層八角形,三層螺旋狀,四金柱并上承歇山頂,高于明間金柱前后及次、梢間的雙坡頂。……[詳細] |
![]() | 芷溪宗祠建筑位于龍巖市連城縣廟前鎮芷溪村。芷溪宗祠建筑有74座,結構多為“祠居合一”式,建筑形式以“九廳十八井”為主,門樓設計精美。其中最為典型的有澄川公祠、集鳣堂、黃氏家廟、翠疇公祠、楊氏家廟、楊輝公祠等。2009年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芷溪宗祠建筑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
![]() | 天后宮位于龍巖市連城縣莒溪鎮璧洲村。始建于清乾隆末年,清嘉慶初年建成。占地面積440平方米,宮殿式建筑。正殿上斗拱式升頂,八角藻井,設左右廂廊,下廳設戲臺。宮內有石雕、彩繪。是我省重要的涉臺文物。2001年與文昌閣、永隆橋合并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永隆橋位于龍巖市連城縣莒溪鎮璧洲村。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四墩五孔廊橋。橋長72米,寬5米。花崗巖條石砌成船形橋墩,橋身以圓枕木分七層縱橫呈倒梯形迭鋪;橋面鵝卵石鋪就;橋屋三開間,立25對木柱,懸山頂;橋沿左右設雙重雨披。2001年與文昌閣、天后宮合并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