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三明市旅游

三明市旅游景點介紹

新橋反擊戰遺址
  新橋反擊戰遺址位于泰寧縣新橋鄉新橋村北瑤際蓬。1933年10月,國民黨軍開始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五次“圍剿”。12月15日夜,國民黨軍攻占泰寧與黎川交界的德勝關后,中革軍委不得不下令紅軍主力撤回泰寧,開始轉入防御階段。1934年3月22日,紅5軍團第13師抵達新橋之后,立即搶筑工事并派紅38團1營趕到泰寧與黎川交界的巫寮、鹽隘兩個山口,扼制自黎川德勝關南下的國民黨北路軍第3縱隊,以打破國民黨東、北兩路軍會師新橋的計劃。3月23日起,國民黨軍以五、六倍優于紅軍的兵力,發起猛攻,經幾次拉鋸戰后,突破我防線,于3月25日拂曉,國民黨東路軍第10縱隊4師10旅一部及24團開進新橋,開始向紅1軍團第1師1團兩個營守衛的瑤際蓬高地發起攻擊。國民黨軍在重武器掩護下,向紅軍陣地壓迫前進。紅1師放棄瑤際蓬第一座山……[詳細]
都上紅軍醫院舊址
  都上紅軍醫院舊址位于建寧縣伊家鄉伊家村半山3號至5號間。1934年5月建寧縣城失守后,紅軍撤到建寧縣西南、西北的均口、伊家、里心、黃埠、客坊等地,在這辦起紅軍后方醫院救治傷員。都上紅軍醫院舊址為木結構,懸山頂,坐東朝西,面闊21米,進深14米,占地面積294平方米。正立面外墻還保留3幅紅軍標語,但字跡模糊不清。舊址北側房屋坍塌,屋面損壞嚴重。……[詳細]
均口特區游擊隊司令部舊址
  均口特區游擊隊司令部舊址位于建寧縣均口鎮均口村桐斜3號東50米處。1934年5月,建寧縣城失守,建寧縣蘇維埃政權尚存里心、黃泥鋪、客坊、黃嶺、瀾溪、均口等完整區。中共閩贛省委決定將建寧南部的均口、黃嶺、瀾溪3個區合并為均口特區,并組建均口特區游擊隊司令部,任命楊良生為司令,方志純兼政委,歸中共閩贛省委直接領導。均口特區游擊隊司令部下轄游擊隊員約200余人。這支隊伍是經方志純的努力而組建發展起來的。當時,均口一帶大刀會很多,斗爭情況比較復雜,由于他深入群眾,很快組織起這支武裝力量,配合紅軍在均口、瀾溪、黃嶺一線阻擊敵軍、打擊刀團匪活動,維護社會治安,對保衛中共閩贛省委、閩贛省蘇維埃政府機關的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均口特區游擊隊在長吉、水西村等地游擊時,遇到縣城國民黨軍派出的采買人員及保護隊25……[詳細]
中共均口特區委員會舊址
  中共均口特區委員會舊址謝氏祖屋位于建寧縣均口鎮均口村桐斜3號。1934年5月建寧城區失守,建寧縣蘇維埃政權尚存里心、黃泥鋪、客坊、黃嶺、蘭溪、均口等完整區。中共閩贛省委決定,中共建寧縣委、建寧縣蘇維埃政府和地方武裝撤到建寧西北的黃泥鋪、羅源、客坊、中畬一帶堅持打游擊;建寧縣南部的均口、黃嶺、瀾溪3個區合并為均口特區,成立中共均口特區委員會,同時成立均口特區游擊隊司令部,任命方志純為特區委書記兼均口特區游擊隊司令部政委。特區委和特區游擊隊司令部歸中共閩贛省委直接領導。均口特區是建寧縣產糧區之一,交通便利。7月,均口特區認真貫徹閩贛戰委會在蘭溪給各級共青團委與少先隊的指示信,克服“關門主義”,積極發展共青團員150名,建立健全各鄉團支部。并發展一批-員就地堅持黨的活動,將已暴露的黨員組編加入特區……[詳細]
駐馬寨阻擊戰遺址
  駐馬寨阻擊戰遺址位于建寧縣城北面20華里處的溪口鎮的馬源村、桐源村、半源村與黃坊鄉的安寅村之間。駐馬寨位于建寧城北20華里處,周圍村稠人密,是建寧東北面的第三道防線。駐馬寨阻擊戰是將軍殿戰斗的繼續,由林彪、聶榮臻指揮,紅軍參戰部隊有紅1軍團第1師、第2師,紅5軍團和紅7軍團各一部,紅9軍團第3師、第21師。國民黨軍參戰部隊有第5師、第96師、第98師,以及第13師的一個團,由周渾元指揮。1934年5月15日,國民黨軍分三路向紅軍陣地進攻。上午8時許,敵兩個團向紅21師所在陣地皮子嶺高地進攻,并用飛機、山炮猛轟,紅軍撤離戰斗,皮子嶺被敵占領。緊接著敵軍展開兵力,圍攻紅5團陣地,9時許,敵飛機、大炮猛轟紅5團陣地。紅4團、紅6團和紅2師指揮部在紅5團的掩護下撤離陣地,隨后,紅5團以2、3營和特務……[詳細]
武鎮嶺阻擊戰遺址
  武鎮嶺阻擊戰遺址位于建寧縣城東面的濉溪鎮器村村紅星自然村后山一帶,在雪山崠之北。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爭期間,紅軍在武鎮嶺阻擊國民黨軍從東面向建寧縣城進攻,是紅軍在建寧保衛建寧縣城的東部重要防線。廣昌戰役后,紅7軍團第19師和公略步兵學校學生等部奉命回援建寧防守武鎮嶺,在禾達坳、寨下際坑、段寨坳、象山一帶構筑工事,憑險據守。5月10日雪山崠戰斗后,國民黨軍湯恩伯部第10師固守茅店袁莊一線,與雪山崠紅軍對峙;國民黨軍第88師、第89師和第4師30旅準備進攻武鎮嶺。5月13日6時,國民黨軍由茅店、袁莊向武鎮嶺推進,7時抵達前沿陣地,用-炮向紅軍陣地轟擊,紅軍被迫向后撤至后山高地。國民黨軍繼續向紅軍堅守的高地進攻,并用山炮、飛機輪番轟炸。中午,紅軍撤離陣地,武鎮嶺右翼高地全部被敵占領。與此同時……[詳細]
雪山崠阻擊戰遺址
  雪山崠阻擊戰遺址位于建寧縣城東面的濉溪鎮大源村的廖家坊和圳頭村的源尾、董家、際上之間。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爭期間,紅軍在雪山崠阻擊國民黨軍從東面向建寧縣城進攻,是紅軍在建寧保衛建寧縣城的東部重要防線。1934年4月底,國民黨軍湯恩伯部占領挽舟嶺后,駐兵梅口、挽舟嶺、茅店一線待命。5月8日,北線周渾元部占領將軍殿。10日下午,湯恩伯令第10師從茅店運動至雪山崠發起攻擊。紅5軍團第34師和紅1軍團第1師的一個團嚴陣以待。10日下午2時許,敵第10師占領江家店后兵分兩路運動至雪山崠發起攻擊。紅軍居高臨下,嚴陣以待,待敵沖上半山腰時,從兩翼用機-掃射,投擲手-,打退敵軍沖鋒。接著,紅34師紅軍戰士在機-掩護下,沖出戰壕,追殺敵軍。敵軍急向茅店方向潰退,在洛陽堡被紅軍截擊。紅軍斃敵1000余人,……[詳細]
將軍殿阻擊戰遺址
  將軍殿阻擊戰遺址位于建寧縣黃坊鄉將上村將軍殿自然村的石坑楊坡寨,在建寧縣城東北40華里處。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爭期間,紅軍在此阻擊國民黨軍向建寧縣城進攻,是紅軍在保衛建寧縣城的北部第二道防線。邱家隘戰斗后,建寧東北線的國民黨軍固守待機。國民黨東路軍由東向西進攻中央蘇區。其中,湯恩伯部由沙縣、將樂、泰寧一線向建寧推進。3月19日,湯恩伯部占領泰寧縣城,24日攻占新橋,實現了與北路軍的會合。4月22日,湯恩伯部的第88師、第10師、第4師向建寧東側進犯,28日占領挽舟嶺。這時,廣昌縣城也被敵占領,敵人完成了從西、北、東三面對建寧的包圍,蔣介石特令建寧北面的周渾元部由邱家隘前進,與湯恩伯部協攻建寧。5月7日,國民黨軍周渾元部第5、第96、第98等3個師,向將軍殿進攻。將軍殿是建寧城東北40華……[詳細]
邱家隘阻擊戰遺址
  邱家隘阻擊戰遺址位于建寧縣縣城北面的黃坊鄉蘆嶺村、毛坊村與江西黎川交界的邱家隘、寨頭隘、竹箕隘、黃家隘一線。邱家隘阻擊戰是建寧東北部邱家隘、寨頭隘、竹箕隘、黃家隘一帶系列戰斗的統稱。這一帶是黎川進入建寧的主要通道。1934年1月24日,國民黨北路軍占領樟村后,國民黨軍羅卓英、樊松甫、周渾元各部先后進攻紅軍黃家隘、邱家隘、寨頭隘、竹箕隘防線。在這一線防守的有紅15師(少共國際師)、紅5軍團第13師。26日上午6時,國民黨軍第79師向寨頭隘發動進攻,紅15師打退了敵人的10余次沖鋒。后敵軍派出一偵察部隊繞到紅軍陣地后面,前后夾擊紅軍。經過3個小時的激戰,紅軍撤到毛坊、黃坊一線,寨頭隘被敵占領。同日中午,敵第11師、第67師各一部和第11師66團分別向邱家隘和竹箕隘進攻,戰至下午5時,邱家隘和竹箕……[詳細]
紅軍兵工廠舊址
  紅軍兵工廠舊址位于建寧縣客坊鄉水尾村村部西面50米處的墩厚腦南側。1934年5月建寧縣城失守后,中共建寧縣委、建寧縣蘇維埃政府遷駐升東區羅源村,其管轄區域劃歸新設立的閩贛軍區第二作戰分區。6月下旬,閩贛軍區第二作戰分區在客坊水尾村墩厚腦南側設立兵工廠,主要進行-械維修、-翻修和馬尾手-制造等軍工生產,為紅軍、中共建寧縣委、建寧縣蘇維埃政府及閩贛基干游擊隊在建寧西南、西北的客坊等地堅持斗爭提供武器裝備保障。紅軍兵工廠舊址為坐西朝東的木結構民房,占地面積460平方米,由門樓、庭院、門廳、天井、上廳組成。現為建寧縣革命傳統教育的場所之一。……[詳細]
蘇區銀行舊址
  蘇區銀行舊址位于建寧縣客坊鄉水尾村村里10號側。水尾蘇區銀行是1934年5月建寧縣城失守后,閩贛軍區第二作戰分區為穩定建寧西南、西北的客坊等蘇區的金融、發展蘇區經濟、籌備軍糧保證革命戰爭的供給在客坊水尾設立的,為紅軍、中共建寧縣委、建寧縣蘇維埃政府及閩贛基干游擊隊在建寧西南、西北的客坊等地堅持斗爭發揮了重要作用。水尾蘇區銀行舊址是一處坐南朝北、面闊3間、二進三廳的木質結構民房,建筑中軸線上包括下廳、下天井、中廳、上天井、上廳,占地面積570平方米。現為建寧縣革命傳統教育場所之一。……[詳細]
水尾紅軍醫院舊址
  紅軍醫院舊址位于建寧縣客坊鄉水尾村墩厚腦8號北側。紅軍醫院是1934年5月建寧縣城失守后,閩贛軍區第二作戰分區為救治戰斗中負傷的紅軍戰士在客坊水尾設立的,為紅軍、中共建寧縣委、縣蘇維埃政府及閩贛基干游擊隊在建寧西南、西北的客坊等地堅持斗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時紅軍醫院的醫療設備很差,經常缺醫少藥。紅軍醫院的醫務人員自己采挖草藥,自制醫療器械,同時利用從敵人那里繳獲來的藥品,采取中西兩法治療傷病員。紅軍醫院舊址為坐西朝東的木結構民房,占地面積1036平方米。現為建寧縣革命傳統教育場所之一。……[詳細]
閩贛基干游擊隊司令部舊址
  閩贛基干游擊隊司令部舊址位于建寧縣客坊鄉水尾村李家排32號東側。1932年紅軍第二次進駐建寧時,指揮部設在客坊鄉水尾村李家排。1934年5月建寧縣城失守后,建寧縣基干游擊隊在水尾村與廣昌、寧化邊界游擊隊合編成立閩贛基干游擊隊,此處成為閩贛基干游擊隊司令部駐地,直至被國民黨軍占領。現舊址兩側墻上保存紅軍用墨水繪制的宣傳漫畫兩幅。閩贛基干游擊隊司令部舊址坐東北朝西南、磚木結構,占地面積288平方米。舊址由圍墻、庭院、門廊、正廳、上廳組成,為抬梁穿斗式,歇山頂。現為民房,也是建寧縣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詳細]
桂陽游擊隊舊址
  桂陽游擊隊舊址張王廟位于建寧縣黃埠鄉桂陽村新街97號正對面8米處。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戰爭勝利后,紅軍部隊進入建寧、南豐、廣昌一帶籌款。1931年1月至3月,紅軍從南豐傅坊和廣昌陳莊等方向進入建寧西北地區的里心、蘆田、寧家源、水南橋、巖上、桂陽、陳余、賢河等鄉村,擊潰各鄉地主武裝保衛團,宣傳黨和紅軍的綱領政策,開展打土豪分浮財、籌糧籌款、擴大紅軍、發展革命積極分子等工作。在桂陽村群眾中很快發展積極分子100余人,組織了農會。又在桂陽、陳家排、田螺上等村農會的骨干中,組織起建寧縣首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色地方革命武裝桂陽游擊隊。首批參加游擊隊有張國維、李克雄、張小于、張運貴、張貴明、劉南豐等30余人,分為3個班,張國維任隊長,夏小喜任指導員。為了擴大宣傳,桂陽游擊隊于2月21日在桂陽街中心……[詳細]
桂陽中心區蘇維埃政府遺址
  桂陽中心區蘇維埃政府遺址位于建寧縣黃埠鄉桂陽村老街26號正對面6米處。1931年2月,紅4軍擊潰建寧縣西北各鄉-保衛團,建立了寧源、蘆田、水南橋、巖上、里心、桂陽、陳余、賢河等鄉革命委員會。5月,紅一方面軍解放了建寧縣后,在紅軍的幫助下,建立了建寧縣人民革命委員會,還建立了桂陽等中心區蘇維埃政府,領導群眾開展土地革命,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擴紅籌款,與此同時,組建了中心區赤衛軍、游擊隊,配合紅軍作戰。7月,紅軍主力撤離建寧回師贛南參加第三次反“圍剿”戰爭,桂陽中心區蘇維埃政府停止活動。桂陽中心區蘇維埃政府遺址始建于清代,坐北朝南,為磚木結構,抬梁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由下堂、天井、上堂組成。通面闊18米,通進深23米,建筑占地面積414平方米。……[詳細]
黃泥鋪中心區蘇維埃政府舊址
  黃泥鋪中心區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建寧縣黃埠鄉黃埠村下街葉家路10號。1931年2月,紅4軍擊潰建寧縣西北各鄉-保衛團,建立了寧源、蘆田、水南橋、巖上、里心、桂陽、陳余、賢河等鄉革命委員會。5月,紅一方面軍解放了建寧縣后,在紅軍的幫助下,建立了建寧縣人民革命委員會,同時建立了城市、渠村、里心、桂陽、黃泥鋪5個中心區蘇維埃政府,開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擴紅籌款,與此同時,組建了中心區赤衛軍、游擊隊,配合紅軍作戰。7月,紅軍主力撤離建寧回師贛南參加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戰爭,建寧縣被國民黨軍占領,黃泥鋪中心區蘇維埃政府停止活動。黃泥鋪中心區蘇維埃政府舊址建于清末,坐西朝東,木結構,懸山頂,通面闊12.2米,占地面積152.5平方米,由門廊、下廳、天井、上廳組成。……[詳細]
寧源鄉革命委員會(蘇維埃政府)遺址
  寧源鄉革命委員會(蘇維埃政府)遺址位于建寧縣里心鎮寧源村。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戰爭勝利后,紅軍部隊進入建寧、南豐、廣昌一帶籌款。1931年1月至3月,紅4軍10師30團之一部從南豐傅坊和廣昌陳莊分別進入建寧西北地區工作,開辟建寧西北游擊區。其中,紅30團1連(連長姓江)進入建寧寧源、蘆田、溪頭坑,在貧苦群眾中發展積極分子,組織農會、貧農團,還組建了有20多名隊員的寧源游擊隊,選舉成立了紅色政權寧源鄉革命委員會,主席寧茂云。寧源鄉在革命委員會的領導下,開展了打土豪分浮財、擁軍擴紅、為紅軍籌集經費和物資等工作,當地多名青年參加了紅軍。4月初,隨著紅30團赴江西參加第二次反“圍剿”戰斗,敵人乘機進入游擊區,向革命群眾--倒算。寧源游擊隊遭到-保衛團圍擊,游擊隊被打散,隊長李細闊在戰斗中受重傷,……[詳細]
陳毅舊居
  陳毅舊居將軍廟位于建寧縣溪口鎮溪口社區船廠下45號后山。1931年7月上旬,陳毅首赴建寧縣參加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總前委在溪口總部會議室召開的軍事會議,總結中央蘇區第一、二次反“圍剿”戰爭的經驗,研究部署了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戰爭的計劃。在此期間,陳毅住溪口將軍廟。陳毅舊居將軍廟始建于1927年,坐東朝西,通面闊20米,進深13米,占地面積260平方米,為磚木結構。……[詳細]
毛澤東小憩處遺址
  毛澤東小憩處遺址百丈隘位于建寧縣溪口鎮杉溪村上杉溪自然村與江西南豐縣交界百丈隘隘口,隘口以北屬江西南豐縣,以南屬福建建寧縣。1931年夏,紅一方面軍總部駐建寧期間,毛澤東從建寧前往江西南豐縣康都主持召開總前委會議,往返時曾路經驛站小憩。毛澤東小憩處遺址百丈隘原為清代驛站,坐南朝北,石木結構,由兩座形制相同的石拱中間加覆廊屋而成,占地面積33.75平方米,驛站中間木廊屋已毀,正門嚴重損壞。古驛道在2007年冰雪災害時被毀。……[詳細]
紅軍宣傳、社調活動處遺址
  紅軍宣傳、社調活動處遺址花墩橋位于建寧縣溪口鎮溪口社區花墩橋街45號北面5米。1931年六七月間,毛澤東在建寧工作期間,利用墟日,到花墩橋街訪問群眾,開展調研工作,在此與群眾交談。紅軍戰士也在此開展黨和紅軍政策的宣傳活動。花墩橋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單孔石拱廊屋橋,長11米,寬7米,高6米,南北走向。1999年,橋屋面因年久失修,損壞嚴重,被拆除。……[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1 | 一级a做片免费久久 | 午夜飘花国产精品 | 日本最新免费新一二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