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太姥山瀲城靈峰景區是由福鼎市靈峰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景區內的核心景點“靈峰禪寺”。靈峰禪寺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境的太姥山,毗鄰東海,壤接江浙,雄鎮東南,俯控吳越。其體巍巍,其勢昂昂,抗蒼崖于碧宇,聳絕壁于云霄,千峰韶秀,綿延跌宕。當視覺撥開云遮霧障,穿越山-復,凝視于秦嶼冷城虎山的茂林修竹與氤氳云海時,攝人心魄的便……[詳細] |
![]() | 過了薩公嶺,便來到迎仙臺。世人稱太姥山是“海上仙都”,這迎仙臺就是昔日東海諸仙每年在此聚會的時候,太姥娘娘迎仙的地方,況且這里的海拔恰好是666米。迎仙臺是欣賞太姥山的峰巖景觀要在最佳的位置。太姥山峰巖的主要成份是肉紅色鉀長花崗巖,歷經億萬年的風化剝蝕,形成了渾圓、柱狀、球狀、板狀等各種形態,造就了各式各樣的象形景觀,……[詳細] |
![]() | 犀溪,因在其西浦村的河灘上發現有印有犀牛腳印的溪石而得名,一個有著江浙風情的閩東小鎮。犀溪位于福建寧德市壽寧縣的犀溪鄉,和浙江的泰順相連,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民風淳樸,風景怡人。作為集浙南鄉村靈秀于一身的犀溪,絕對能讓遠行的你得到所要尋找的美好和寧靜。犀溪名字的由來,據說就是因為在其西浦村的河灘上發現有印有犀牛腳印的……[詳細] |
![]() | 后垅有被專家譽為“閩東的西雙版納”的大峽谷。峽谷全長25.6公里,最寬處達一百多米,最窄處也有幾十米,兩岸山峰臨溪拔起,險象橫生,景色迷人。整個峽谷終年漫山滴翠,春天山花爛漫,萬紫千紅,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動植物樂園。這里曾是閩東通往閩北的交通要道,沿岸尚有保存完好的古廊橋、古道、古亭、古寨、古民居。……[詳細] |
![]() | 福建大崳山島,位于霞浦東北海域,距離三沙古鎮港5海里,直徑約5公里,面積21.22平方公里,最高處紅紀洞山海拔541.4米,為閩東第一大島。由大崳山、小崳山、鴛鴦島、銀嶼等十一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28.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0.12公里。崳山又名俞山、盂山,亦名窯山、鷂山。俞、盂均為方言諧音,又因昔時崳山古木參天,……[詳細] |
![]() | 巖有一洞,可容數十人,洞內涌道縱橫、石柱筆立、鐘乳懸垂,泉露滴敞。獅巖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巖前鎮,屬石灰巖溶洞地貌,因形似獅子而得名。古稱南安巖,曾列入中國名勝詞典。登獅巖,進到洞口,便是古佛殿,正中供奉三尊定先古佛。巖壁上刻有北宋丞相李綱所題的“靈洞水清仙可仿、南安木古佛洞居”。古佛殿后有一曲徑經過“通天第一洞”,……[詳細] |
![]() | 廊橋俗稱“厝橋”,意思是“像房子的橋”,屏南縣地處福建省東北部,現存廊橋50余座,其中有建于宋代的萬安橋,是目前最長的廊橋,而位于屏南堂口村的千乘橋被譽為最美的廊橋,同時近現代興建的廊橋也不在少數,圖為白水洋的雙龍橋。……[詳細] |
![]() | 南山漈AA 南山漈是國家AA級旅游景區,位于寧德市區西部,右懷玉女峰,左連白鶴嶺,上通南峰頂。方圓十華里,山幽水秀,奇景深藏,野趣盎然。是《聊齋》電視系列劇的開機地和《翩翩》、《花姑子》兩集的外景地.山中遍布寒潭,跌水、溪澗、瀑布,較大的飛泉就有八處,總稱南山漈。“南漈飛淙”是其精華所在,高懸于青崖之上,出沒于綠篁叢中,自玉龍潭飛……[詳細] |
![]() | 牛郎崗景區AAAA 牛郎崗位于福鼎市秦嶼鎮東南方,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太姥山23公里,度假區依山面海,與崳山島隔海相望。這里氣候冬暖夏涼,素以“碧海金沙好消夏”而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至。牛郎崗海濱沙灘平坦、明凈,環山綠樹成蔭,周圍礁石造型各異,有鴛鴦礁、織女洞、海上一線天等自然景觀。景區山青水秀,沙灘明靜,海浪平緩,水色湛藍,氣候溫和,溫度宜……[詳細] |
![]() | 壽寧南山風景區AA 南山風景區位于壽寧南陽,由金雞山、南山頂、赤陵洋、紫云山、龜湖五個風景區組成,擁有明代古剎龍巖寺,明代文學家、壽寧知縣馮夢龍塑像,壽寧革命圣地赤陵洋,閩東第一鐵索橋----龜嶺索橋.千年古剎----三峰寺座落在鰲陽鎮西南部,四面峰岫起伏,它首枕后山,狀如荷花倒懸,面對峰岳,勢成三足鼎立,故得名。該寺系宋初欽命少宗伯陳洪……[詳細] |
![]() | 霍童支提山位于寧德市城西北50公里處,是霍童山的主要部分,省級風景名勝區。支提,梵語“聚集福德”。支提山歷史悠久,早在唐天寶六年(747年)朝廷大封天下名山大川時霍童山受到封表,自此后史籍中把霍童山列為中國名勝三十六洞天之一。明《閩都記》有:“閩境之山,西則武夷,東則霍童”之記載。霍童支提山共分4個游覽區,即:支提勝場……[詳細] |
![]() | 福安葡萄溝位于溪塔村,福安溪塔村美在溪山秀麗,美在畬族風情,美在滿溪滿澗的葡萄,被譽為”南國葡萄溝”。山中古木參天敝日,村旁溪澗交匯南流.讓人尤為稱奇的是,山溪谷澗的葡萄架上爬滿青青的刺葡萄藤,覆蓋水上,連綿數里,形成南國獨有、美不勝收的葡萄溝景觀。溪塔村民皆藍姓,熱情純樸,先祖自明萬歷年間遷入,是閩東藍姓畬族的主要發……[詳細] |
![]() | 寧德東獅山AAA 東獅山聳立在柘榮縣城東2公里處,面積25平方公里。東獅山是太姥山脈的主峰,海拔1480米,氣勢雄偉。東獅山屬花崗巖地貌,巖體、巖洞千姿百態,有皤桃巖、馬頭巖、象鼻巖。千筍石、萬書巖。擎天柱。玉屏洞、靈峰洞、“仙人鋸板”等景點,山下龍并瀑布落差100余米,寬6米,蔚為壯觀。1986年,美國橋港大學教授吳衛平游覽東獅山時驚……[詳細] |
![]() | 柏柱洋位于福安市溪柄鎮東南方,距市區40公里,是通往霞浦、太姥山的必經之路。四周群山環抱,峰巒綿延,中間一馬平川,良田萬頃。境內有一奇石,形如白柱,因“白”字為民間忌字,故改為柏柱洋。柏柱洋共有10個村落和眾多的寺廟,是當年閩東革0據地的中心。閩東蘇維埃政府、閩東特委曾設立在此,至今保留著“閩東蘇維埃政府”、“中央閩東……[詳細] |
![]() | 福安白云山AAAA 白云山位于福安市西北部,因白云常繞而得名。白云山后峰西坡有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的“冷水寺”。寺前有“天池”,盛產午時蓮。該蓮十分奇特,每日午時伸出水面開花,花開時噼啪有聲,花呈白色。白云山氣候獨特,除千變萬化的云海奇觀時常可見外,在仙頂峰還可看到罕見的“佛光”。山中氣溫低于外界6-8度,是旅游避暑的好去處。白……[詳細] |
![]() | 第一旗山峰頂上立碑,上面刻著“寧德第一旗”。第一旗峰,海拔1497米。第一旗山脈,系展旗峰山脈,清代版《寧德縣志》上記載,展旗峰自屏南,歷天湖、鐘洋突出高峰,其形如旗。第一高峰“旗山”好風光地處山區的虎貝鄉,海拔高,境內山巒起伏,從而形成了獨特的高山氣候與風景。第一旗山,因其形如風中之旗而得名。它位于虎貝鄉境內文峰、梅……[詳細] |
![]() | 位于詩巫武杰立麻,由詩巫市議會與砂拉越古田公會聯合承建的古田公園,占地三依甲,環境優美,自從兩個月前落成啟用后,不但成為市民晨運或散步的好去處,也為詩巫增添一個新的旅游景點。 公園內擁有一個長滿荷花的人工湖,周邊草地共建了五個亭子,包括大小亭子各兩個及一座主題亭子。主題亭子取名“思源亭”,亭內刻有中國福建古田杰出宋……[詳細] |
![]() | 杉洋李氏宗祠是座古今賢杰眾文物內涵豐富,保護完好的祠堂。它坐落在古田縣杉洋鎮西南鳳林山麓下,始建于唐天祐二年(905年)(如圖),是古田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杉洋李氏宗祠枕西北面東南,祠后層巒疊翠,祠前秀水回漩。祠為宮殿式建筑,三座透后,高闊敞亮,宏偉壯觀,總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三向圍以風火墻,前為檐牙風雨墻。祠埕……[詳細] |
![]() | 蟬林祠首建于宋景德四年(1007年),歷經元至大年、明正統二年、清咸豐二年重建,前后已歷經千年,是該縣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以來雖經多次修繕,但因財力不足,祠內殘破不堪。去年初,杉洋余氏家族由余蘭山牽頭,以改革發展態勢,引進外資150萬元,全面修繕該祠,重建蟬林祠文物館,充袍了從唐代到清代的瓷器、名人字畫,在祠旁修建……[詳細] |
![]() | 幽巖寺位于鶴塘鎮北五里雷鋒山下,距鎮區公3公里,始建于五代后晉天福五年(公元946年)幽州僧法寶建。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兵毀。二十三年僧幼海重建。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再建。現建筑為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僧元積所建。門題“巖際境皆幽、云窺色相;山門燈不息,月照禪心。”大雄寶殿書系歷史名人聯名句:“月在上……[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