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安慶市旅游

安慶市旅游景點介紹

  天柱山又稱皖公山、皖山,皖公、皖山,自古以來水0融,血脈相連。大自然以古皖勝跡為素材,在天柱山寫下諸多的神奇手筆,“皖公神像”與“皖省地圖”堪稱天柱山人文自然景觀中的兩篇精彩叫絕之作。天柱山風景區西關神秘谷入口處,有一尊石像,敬為“皖公神像”。說起皖公,有史記載:“潛山周時屬皖國”、“周封皖伯大夫治皖”。皖伯大夫執政期……[詳細]
  烏以風是天柱山的第一代開創者,為宣傳和開發天柱山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受到潛山人民的深切愛戴。每年清明時節,各級有關領導、野寨中學師生、烏老生前好友以及當地群眾都會自發前來烏老墓園掃墓,獻上心香一瓣。烏以風墓園,已成為潛山精神財富的一部分,除了紀念這位天柱山的拓荒者,更重要的是通過了解烏以風先生,汲取人文精神的巨大力量。烏……[詳細]
  在翠竹掩映的山巖上,露出了一個洞口,周圍有數株桃樹點綴其間,每當早春三月,紅紅的桃花翠綠的竹,相映成趣,好一幅世外桃源美景,這便是桃源洞府。據《潛山縣志》記載:“茶莊西側仙桃崖下有洞,洞旁遍生野桃,花開五色,桃可食,世稱桃源洞。”東漢方士左慈煉丹,在此居住-。左慈,字元放,廬江人(今潛山)。東漢丹鼎派道教的道術系由他一……[詳細]
  在金龜竹徑,不僅能體驗到“萬竿綠竹影參天”的優美意境,而且還能探尋歷史悠久的桃源洞府。傳說,這里是一處絕佳的風水寶地。萬竿綠竹,郁郁蔥蔥,太陽出山,縷縷金光射進浩瀚的竹林,那種秀麗壯觀的景致,令人陶醉。竹子屬單子葉植物的禾本科,竹亞科,形態特殊,非草非本,莖具節而中空,不柔不剛,虛心向上。龜山,便掩映在竹林之中,這里的……[詳細]
  當游客站在木橋之上可望見的兩道首尾不相連結的瀑布,那就是之字瀑。走近觀看,瀑下有潭,潭下有瀑,潭瀑相連,曲折連環,景中有景。之字瀑,雖沒有通天瀑那一落千丈的宏偉氣勢,卻也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曲折的峽谷之中跌蕩起伏,奔流而出。在之字瀑的中部,能看到巨石狀如一只倒置的葫蘆,葫蘆石上面,便是龍涎瀑。在當地百姓中流傳著這樣一個……[詳細]
  披雪瀑,古名“披雪洞”,又名“響雪泉”,位于桐城市城西北4公里之碧峰山下,地屬碧峰街道辦事處石板村。瀑流飛瀉直下,如雪簾高懸,故名。披雪瀑長900米,全瀑分三段:前為“迭瀑”,長約50米,瀑流滾迭,濺珠飛玉,稱之為“前瀑”;中為“溪谷”,稱“披龍”,長約800米,雪浪翻滾,奔騰直前;后為“懸瀑”,高約50米,瀑流長懸,……[詳細]
  在宿松縣城南1.5公里處有一座小山,名曰南臺山。小山不高,卻因有紀念詩仙李白的“太白書臺”而遠近聞名。宿松歷史上最有名的縣官,當屬閭丘縣長,他因收留落難中的詩仙李白而名傳千古。據《宿松縣志》記載:閭丘是以行者的身份來宿松任縣令的,當時正值“安史之亂”的時期,江淮一帶,民不聊生。閭丘到任后,為官清正,順應民心,講休養生息……[詳細]
  張英墓,位于龍眠街道辦事處雙溪村“金雞地”。墓地背枕金雞山,面對“賜金園”,兩側小沖相峙,環境幽麗。原墓前設祭臺和拜臺,置石制供桌、燭臺、香爐等整套祭具,立石雕翁仲、獅、羊、馬等,對稱排列,布局規整。墓前有四柱石牌坊一座。康熙四十八年、乾隆元年御賜碑二方,均為龜座,分立碑坊后。邑人姚鼐有詩云:“千嶂龍眠碧玉圍,雙溪蟠繞……[詳細]
  魯王墩遺址位于呂亭鎮呂亭村,南臨魯王河,東接安合路,為臺地遺址。遺址平面近圓形,高出周邊3至8米,文化層堆積較厚,采集有石斧、石錛、鼎足、鬲足、口沿、鬶頸等標本,紋飾有刻劃紋、弦紋、指甲紋、繩紋、附加堆紋等。根據遺址文化層堆積狀況及采集的標本判斷,魯王墩遺址的年代是新石器至商周。魯王墩遺址為桐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披雪瀑摩崖石刻,位于桐城市文昌街道辦事處碧峰山麓。前瀑西崖石壁下,留有宋紹圣年間題刻:“敷陽王孚信道建安陳信臣滎陽張僥子厚合肥皇甫崧升宋紹圣丙子正月甲寅日同游”。后瀑北面崖壁上,刻隸書“崩雪”二字。披雪瀑分前瀑、披龍、后瀑三部分,“前瀑壯觀后瀑險,披龍狹長景色奇”。清道光《桐城續修縣志》:“披雪瀑雨后飛瀉,游人前往觀賞……[詳細]
  天主堂女學校位于安徽省桐城市文昌街道辦事處公園居委會余家灣巷10號,面積402㎡。現存前后兩進和廂房。主體建筑坐北朝南,大門面向東南。門樓之上,楷書“天主堂女學校”六個大字。前進五開間一層,后進亦五開間一層,東西各有廂房一間,中成院落,前進與外墻之間亦構成一院落。院內栽有枇杷樹、桂花樹。建筑周圍環高封火墻,氣勢恢宏。整……[詳細]
  大關革命聯絡站位于桐城市大關鎮小關村三八村民組大關老街下街43號,面積150㎡。坐西朝東,一進,四開間二層,磚木結構,四柱落地,尚存格子窗。后院有門,通小河灣。聯絡站地處桐(城)、廬(江)、舒(城)三縣交界地,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民國三十年(1941),為溝通鄂皖之間聯系,0利用老同盟會員史大化作掩護,派王宇(時任0豫……[詳細]
  龍潭籌備倉,中華民國。位于桐城市新渡鎮龍潭村黃畈村民組籌倉小學院內。建筑坐東南朝西北,前后兩進,面闊各七開間,兩進之間兩側設廂房,各三開間,兩進與廂房建筑將籌備倉組成四合院。籌備倉大門設在西北前進明間,墻壁上嵌有“保捐碑”1通,“特捐碑”2通,“保捐碑”刻當時各保所捐建倉銀元數額,“特捐碑”刻有“民國十二年歲次癸亥十二……[詳細]
  金盆墩遺址,新石器、商周時代。位于桐城市新渡鎮九重村金盆墩村民組,遺址由金盆墩和花園墩組成,東西相距約50米,三灣河位于遺址西側。金盆墩平面呈橢圓形,面積約7000平方米,相對高度約3.5米,屬墩形遺址。遺址斷面暴露文化層中夾雜紅陶、灰陶陶片和紅燒土塊,采集標本絕大多數屬新石器時代,有楓葉形扁平鼎足,其相對年代應屬薛家……[詳細]
  聯合李圩莊園,清代。位于桐城市范崗鎮聯合村李圩村民組。莊園近圓形,四周地勢平坦,寬5-8米的蓄水壕溝圍繞莊園,內壁用石條自水底壘砌,進入莊園僅有溝上一石橋可通行,石橋寬1米,長石條作橋梁,橋頭圩內即是硬山式門樓,青質厚磚錯縫平砌墻體以承重,檐壁基礎用石條自壕溝水底壘砌,園內南側臨壕溝處有古井1口,麻石質素面井圈。井北2……[詳細]
  劉井劉氏宗祠劉井劉氏宗祠,清代。位于桐城市新渡鎮楊樹店村劉井村民組。宗祠坐北朝南,前后三進,面積200余平方米。前進七開間,東西稍間窄,為抬梁式木構架,架下立方形柱礎,部分有雕刻,門廳內收,門向偏西南,石質門墩上立素面抱鼓石,檐口下飾有人物彩繪。后進亦為抬梁式木構架,五開間,前檐設卷棚,卷棚與枋之間有坐斗,斗下雕有花鳥……[詳細]
  上排門古村落上排門古村落(古民居建筑群),明清至中華民國。位于桐城市唐灣鎮唐灣村灣前、灣里、灣西、河高村民組,鎮區西北,前臨桐潛公路,面積20000余平方米。古村落三面環山,依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層構筑,所有建筑均為磚木結構,木構架基本形式為穿斗式或抬梁式,檐墻和檻墻均以長35、寬20、厚10厘米的青磚錯縫平砌圍護承重,……[詳細]
  長嶺張氏宗祠長嶺張氏宗祠,清代。位于桐城市唐灣鎮長嶺村張沖村民組西側,長嶺小學校園內。宗祠前后兩進,面闊各五開間。前進設樓,明間樓上是戲臺。后進坐落于臺基上,抬梁式木構架,用材碩大,舉架高昂。檐下設卷棚軒,軒下設斗拱并飾以木雕,圖案精美,雕刻細膩,堪稱精品。整組建筑山墻、檐墻均以厚青磚壘砌承重,屋面小瓦覆頂,檐口馬頭墻……[詳細]
  張秉文墓位于黃甲鎮汪河村張家坂組牌坊山,坐西朝東,前臨牯牛背水庫。麻石墓壙,靠山立碑,文曰:“明顯考鐘陽張公、妣張門方氏之墓”。文革中,張秉文墓遭到破壞,墓冢被炸,墓地牌坊被拆,墓區石獅、供桌等移往他處。2007年11月,桐城市委、市政府為加強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專項資金由市文物管理所主持修復了張秉文墓。張秉文,……[詳細]
  桐鄉書院舊址桐鄉書院舊址位于孔城鎮孔城老街。現存朝陽樓是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桐鄉書院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分朝陽樓、瀨芳精舍、講堂、內堂、后堂、課堂、倉房、帳房等部分,另辟有“曠懷園”。書院大門兩邊,有浮雕石鼓及石獅,門上嵌戴均衡書“桐鄉書院”石匾額。書院現存的朝陽樓為東西朝向,磚木結構,兩坡頂,上下各三開間……[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日韩a∨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不卡 | 亚洲A在线V免费观看 |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国产首页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天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