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宣城市旅游

宣城市旅游景點介紹

61、福成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成橋位于蔡家橋鄉蔡家橋村,俗稱“蔡家橋”。始建于清康熙(1662~1722)年間,初名“定遠”。康熙五十七年洪水沖毀,雍正元年(1723)重建,易名“福成”。該橋為5孔石拱橋,長88.8米,寬7.1米,高9.8米,每孔凈跨13.6米。現為南(陵)雄(路)線、蔡(家橋)譚(家橋)線公路橋,是通往黃山的重要樞紐。……[詳細]
62、黃濟橋
  黃濟橋下市橋:在老縣城下東門。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約公元1500年),原名:“三慶橋”,后改名“洪濟橋”。至清康熙丙辰歲(公元1676年),洪濤洶涌,全址傾圮。黃姓集眾議,捐資生息,為復興計,積三十年之久,才于康熙己酉年(公元1705年)八月興工,至次年垛成;又值桃花水泛,損壞三垛,修復后,到第二年拱洞建成,又遇山洪暴發,損壞二洞,于是財殫力竭,望河興嘆!而黃姓并不氣餒,于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而工始竣,歷時20年,連當初籌款準備工作三十年,竟達半個世紀之久,這種堅韌不撥的精神,實為今人之嘆矣!橋命名“黃濟”,據邑人清探花黃夢麟《重修黃濟橋記》中解釋道:“繼又名‘黃濟’何也?橋始于黃氏,原前人之意,謂垂之奕世,俾我后人,顧名思義,念是先世濟人利物這舉,無使隕墜,遇虧損則茸之,遇缺陷則補之……[詳細]
63、架虹橋
  架虹橋位于旌陽鎮老街中心東側約50米處于前述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知縣譚青造,名為“架虹橋”。原為石垛木梁,屢壞屢修。至嘉靖時(公元1522-1566年)始造石橋。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被洪水沖塌,周道修為首捐資修葺。橋上建有翹角涼亭,供人憩息。橋長57.5米,五跨(非拱形、橋垛間鋪設石板),每跨凈8.5米,高4米,寬2.8米,1941年6月,曾被日本飛機投彈掃射,橋梁石板被炸斷,橋下浣洗群眾被炸死炸傷多人。解放以來,政府曾三度撥款整修。修葺后的橋亭,飛閣流丹,電燈照明,花晨月夕,游覽期間,有如詩云:“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詳細]
64、淳源橋
  淳源橋原名平政橋,俗稱上市橋。宋元豐五年(1082)縣令馬譿建,后歷經修葺。至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被洪水摧毀,由邑紳饒履吉獨資重建。該橋4個橋墩均無分水尖,利用橋身與河道的夾角,以墩角自然分水,在橋梁建筑中獨具一格。淳源橋在旌德人口中稱上東門橋、上市橋,旌德有城池的時候,徽水河只是一條護城河,這淳源橋就直通八個城門中的中和門。為旌陽十景“三橋鎖翠”之一橋。屬于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江冬秀故居
  江冬秀故居為清代建筑,與江澤涵故居相鄰,該建筑占地459平方米,現存僅有108平方米,主體原貌依舊。屋內設天井,上有小姐繡樓,繡樓上的圓柱與檐口間的斗拱,刀工精細,造型美觀,如同自然生長一般。特別是堂前橫梁與木柱的銜接處,都以木雕花托相襯,上面的麒麟和牡丹圖案栩栩如生,美觀大方,堪稱一絕。堂前地面上還有一朵碩大的牡丹,象征著榮華富貴。外呈雙重圓形圖案,直徑約為一米,兩圓之間是精美的菱花和荷花的圖案。……[詳細]
66、篤修堂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篤修堂
  篤修堂:明代建筑,是江村近代兄弟博士江紹銓、江紹原及清代光緒年間“叔侄翰林”江樹昀、江希曾的祖居,是江村現存年代最久的古民居。篤,誠實之意;修,修養之意。現只保存了原來的五分之一,也是清代醫學家江希舜的祖居。江村明清進士18人,此屋占居4人。此堂之曾經歷史輝煌,可見一斑。該堂門兩側有兩根扁形的石柱,是旗桿石。旗桿石圓的、方的在古村落中比較常見,扁形的則十分少見,按封建等級規定,只有兩品以上的官才能用扁形的旗桿石。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大門時牌坊式門樓,磚雕精美,此門樓五檐門罩也只有二品以上大官才能采用。要進屋,先得跨上幾級臺階,可謂門檻很高,身價便越高。進屋有一道門,中間的是中門,兩邊便是邊門。通常中門是關閉的,只有七品以上的人物來訪,主人才打開中門,迎接貴賓,否則,只能走邊門。女子也只是在婚……[詳細]
67、進修堂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進修堂
  進修堂位于江村村中,建筑面積538.86平方米。該建筑坐東朝西,系磚木結構。是江氏族長江旦仁為時任蕪湖道尹的本家江紹杰所建。“進修堂”,其意進德修業的地方,是典型的徽派古民居。前后進有兩方大天井,天井四周及過道處均以條石鋪地,余者為方磚斜鋪。進修堂的內裝修雕飾精美,隔扇、掛落、駝峰等都賦予深刻的文化內涵。進修堂不僅展示了徽派古民居的建筑藝術水平,而且有著很好的人文韻味。2006年5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茂承堂(江朝宗故居)
  茂承堂位于江村東北部,磚木結構。是民國初期黎元洪政府代理總理江朝宗的祖居,始建于明代。該建筑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而筑。正屋高12米、四進16間、邊房12間、大小天井14個,立柱124根。結構碩大嚴謹,典雅古樸。該堂后進、東邊馬房、雜房、花園、對面官廳,西廂學堂、前院東側牌坊均已被毀。茂盛堂是江村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名居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物保護價值。2006年5月被公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黯然別墅
  黯然別墅位于江村村中心,是民國安徽省代理省長江紹杰故居,建于1927年,俗稱“老旦新屋”。坐東朝西,系磚木結構,占地面積817.6平方米,主體建筑占地294平方米,呈方形。門頂內外兩側各有青磚磚雕獅子一對,形態逼真;木雕斜撐,工藝精湛、十分精致,圓形門額上提有“黯然別墅”四字,正屋大門有“吾愛吾廬”磚刻。該別墅是江村古名居中獨具一格的無天井之建筑,風格與其他建筑迥然不同。整個結構保存完好,屬中西合璧,別具特色,2006年5月被公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江澤涵故居
  江澤涵故居為清代徽派建筑,前后兩進,上下堂間、廂房、邊屋共計14間,保存完好。至今板壁上仍然依稀可見江澤涵畢業南開大學,出國留學所貼的捷報。江澤涵1902年出生于這里,并度過了他的童年時代,1922年考取了南開大學數學系,1926年又考取了美國哈弗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31年回國后擔任北京大學數學系教授。……[詳細]
江村江氏宗祠
  江氏宗祠位于江村北部,該宗祠坐西北朝東南,屬磚木結構,總建筑面積1236.05平方米,前、中、后三進二天井,面闊七間,由于它是--的總祠,所以在體量、用材方面都比其他家祠略勝一籌。門樓面闊七間進二間,重檐歇山式屋頂,花磚筑脊,小瓦覆蓋,雀替等木構件均有雕刻畫面,門樓前設有通道及東西兩側各設一池。該祠體量大,用料大,做工精,匯集了磚、木、石三雕工藝,是典型的徽派古祠堂之一。不僅是凝聚家族血緣和感情的紐帶,而且作為家族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象征與標志,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2020年進行過全面維修,2006年5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江村孝子祠
  孝子祠位于江村村中,全稱“明孝子江文昌公祠”,坐北朝南,始建于1535年。清代光緒辛丑(1901)年,后人在原江文昌住宅舊址上擴大改建成祠,所以該詞為面闊三開間,前、中、后三進的民宅格局,總建筑面積503.76平方米。此祠原是族人第四十九代老祖江添宗(文昌)于明代所建,又稱“孝友堂”,意在重文孝友,故此得名。他曾經有機會進入仕途,但因他父親遠在開封任淆川縣教諭,時感身體不適,他的母親又常年臥病在床。所以他決定舍棄功名而留在家中伺候年老多病的父母,一直未曾出外做官。他的孝行深得世人敬佩,被載入縣志。孝子祠是后人了解、剖析我國古代生活理念的重要實物資料。2016年進行了全面維修,2006年5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史彌遠墓位于宣州區貍橋鎮蔣山村,年代為南宋,類別為古墓葬。為宣城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惠濟橋遺址位于宣州區東郊,年代為清,類別為古遺址。為宣城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佟公壩遺址位于宣州區孫埠鎮,年代為清,類別為古遺址。為宣城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宣城濟川橋位于宣州區市區,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宣城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昝村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宣州區貍橋鎮,年代為現代,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宣城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向陽革烈命士陵園位于宣州區向陽街道,年代為現代,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宣城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江家場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宣州區孫埠鎮三里村,年代為現代,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宣城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水東天主教堂建筑群位于宣州區水東鎮老街中心,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宣城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 欧美精品一级高清手机在线 |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aⅴ天堂 香蕉久久高清免费 | 午夜一区二区亚洲福利VR | 日韩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