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首頁
>
安徽省
>
宣城市旅游
宣城市旅游景點介紹
安徽省
績溪縣
旌德縣
涇縣
宣州區(qū)
郎溪縣
廣德市
寧國市
宣城市文物古跡
宣城市紅色旅游
宣城市名人故居
宣城市博物館
宣城市十大祠堂
4A景區(qū)
宣城市十大景點
全部
宣城市特產(chǎn)
宣城市美食
宣城市地名網(wǎng)
宣城市名人
[移動版]
201、
孫埠老街
孫埠老街位于宣州區(qū)孫埠鎮(zhèn),時代為清末民國,類別為古建筑。2016年,孫埠老街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202、
宣州天緣橋
宣州天緣橋位于宣州區(qū)寒亭鎮(zhèn),時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2016年,宣州天緣橋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203、
阮公橋
阮公橋位于宣州區(qū)向陽街道,時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2016年,阮公橋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204、
譚氏老宅
譚氏老宅位于宣州區(qū)溪口鎮(zhèn),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16年,譚氏老宅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205、
宣州嚴氏宗祠
宣州嚴氏宗祠位于宣州區(qū)貍橋鎮(zhèn),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16年,宣州嚴氏宗祠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206、
宣州孫家祠堂
孫家祠堂位于宣州區(qū)朱橋鄉(xiāng),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16年,孫家祠堂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207、
涇縣張氏宗祠
后山張氏宗祠,俗稱“張家祠堂”,位于涇縣丁家橋鎮(zhèn)后山村。始建于清晚期,與張氏宗祠共同體現(xiàn)了張氏宗族曾經(jīng)的繁盛。張氏支祠其坐北朝南,前后兩進一個天井,建筑面積525.18平方米,保存較好。門樓上部以額枋形式用磚雕包砌突出“張氏支祠”四個大字。磚雕構件共六塊,由二龍戲珠、九獅滾珠遍地錦、迎送圖等圖案組成,是整個支祠建筑中最為精美部分。宗祠門樓高大軒昂,加之門前的石獅、臺階,凸顯出莊嚴凝重之感。前檐墻以上部的磚雕和下部石雕形成近似包框墻的形制,中部大面積水磨花磚貼面。花磚因其自身所具有的黑白相間的紋理,加之工匠的匠心獨運,用其拼砌出山水、云樹等圖案,使其極具國畫的水墨韻味。與黑漆柵門相互映襯,突出了祠堂的非凡氣勢。精美的雕刻藝術是其的又一特色,,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張氏……
[詳細]
208、
項英、周子昆殉難處蜜蜂洞
項英、周子昆殉難處蜜蜂洞位于涇縣茂林鎮(zhèn)濂長村赤坑山。因其山頂圓形石峰被當?shù)厝朔Q為“蜜蜂桶”。桶底端一洞中開,為天然原始巖洞,稱之為“蜜蜂洞”。洞口高1.8米,洞寬2米,深4米。蜜蜂洞險峻、隱蔽、攀登艱難。皖南事變中,新四軍政委兼副軍長項英和副參謀長周子昆在此洞中隱蔽月余,住在岔坑口的山民姜德貴,每隔一天送去干糧咸菜,并在家門口晾曬紅、白不同顏色的衣服報告國民黨是否進山“清剿”。姜家的住屋被敵人燒毀三次,但他依然在坑口搭草棚居住。1941年3月14日,項英、周子昆二人慘遭叛徒劉厚總殺害,烈士遺骸被掩埋在距蜜蜂洞不遠的石壁下,1952年移葬南京雨花臺。保護范圍:東至赤坑山蜜蜂桶山頂,南至蜜蜂桶南側50米,西至蜜蜂洞洞口外50米,北至埋藏地懸崖山頭外側。建設控制地帶:慰亭以上及沿臺步道兩側30米。……
[詳細]
209、
隱仙洞摩崖石刻
隱仙洞摩崖石刻位于涇縣榔橋鎮(zhèn)馬渡村倪家村名組的紫山上。為石灰?guī)r溶洞,山腳下距徽河水面60-70㎝處有古棧道遺跡,該棧道即為涇縣西南鄉(xiāng)至旌德縣境的古道。隱仙洞中央從洞頂?shù)箲蚁聛硪桓睆郊s一米長三米多的石柱,離地不足半米,頂上根部有一塊隆起,梢部漸細形狀酷似男性生殖器,故當?shù)厝擞址Q它為馬石胯。相傳不孕之人只要喝了石柱上滴下來的泉水,便可得子。洞外石壁上另有一處石穴,稱為“女陰壁”,也是當?shù)厝松承叛龅纳裎铩V两袢杂朽徑傩盏酱思腊莺推砀_愿。據(jù)傳隱仙洞附近有20多方摩崖石刻,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有12方。因其洞內形似陽物的鐘乳石、溶洞內外多處摩崖石刻以及古棧道、獨特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構成了它豐富多采的歷史文化內涵。保護范圍:紫山庵遺址至隱仙洞沿線所有石刻、溶洞、河面和自然景觀,東至石板古道,南至徽水河南岸,……
[詳細]
210、
梅清墓
梅清墓位于宣城市新田鎮(zhèn)。梅清早期所畫的題材只是家鄉(xiāng)山水、故園風情。32歲始潛心畫黃山,屢登天都、蓮花、云門、光明頂、文殊院、獅子林、煉丹臺、蒲團松、西海門等百余處勝景,深為天下第一奇山所陶醉。從此,他在絕妙如畫的山水間熱情-滿懷,縱橫馳騁,以詩人之心去感受自然,更以畫家之情來表現(xiàn)自然,不僅寫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優(yōu)美詩篇,而且畫出了無數(shù)峭拔秀美、云煙變化之勝、意境韻味無窮的黃山風景畫,與黃山結下了奇緣。他自稱“游黃山后,凡有筆墨,大半皆黃山也”。……
[詳細]
211、
梅文鼎墓
梅文鼎墓位于宣州區(qū)峰山鄉(xiāng)柏枧村的獨山。墓地似荷花瓣狀,墓前恰有一池塘叫荷花塘,塘內長滿蓮荷。墓家為圓形,高2.4米,直徑12.2米,坐西向東,南、西、北方筑橢圓形羅圍護堤,高0.6米,周長21.4米。……
[詳細]
212、
謝脁樓
謝脁樓位于宣城市區(qū)中心,是一座文化名樓。它不僅是宣城的地方標志,而且也是中國傳統(tǒng)詩歌文學的一處標志。南齊建武二年(495)夏,有個出身顯族、年屆30的詩人,逆水乘舟,緩緩抵宣。他服已經(jīng)給蕭姓的王侯們當了十余年幕僚的謝脁。雖然曾得到了隨王、竟陵王的賞識,還做過明帝的掌中書詔誥,但建康宮廷多變的政治風浪,已使謝眺“疲策倦人世”了;江南的青山秀水,正遂“斂性就幽蓬”、“聊恣山泉”的愿望。謝的文筆托依對應于宣城的景色,產(chǎn)生出一幅幅蕭疏淡遠、平和寧靜、搖曳出塵的寫意水墨圖卷:“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日出眾鳥散,山螟孤猿吟”、“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余雪映青山,寒霧開白日”、“暖暖江村見,離離海樹出”、“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夕”……“玄暉詩變有唐風”。謝脁在文學史上有“繼漢開唐之功”。杜甫稱……
[詳細]
213、
廣德云門寺
德云門寺,位于安徽省廣德縣新杭鎮(zhèn)橫崗村,有1500多年歷史,廟已被毀,廟原約1000米左右山坡上有和尚墳三座,現(xiàn)存寺碑一座,為“重建云門寺碑記”此碑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建時所立。為開發(fā)旅游資源,重建云門寺,現(xiàn)已建觀音殿一座。云門寺原名正覺寺,位于新杭鎮(zhèn)橫崗村板橋組云門山麓,后以山得名。現(xiàn)云門山地名已被遺忘,當?shù)厝罕姺Q之為“東卡”、“西卡”。云門寺舊址中有塊,舊址四面環(huán)山,南邊兩山之間有一條彎曲的小溪,修有一條不寬的水泥路從坳口的小橋邊順山逶迤而西直達村內。2007年,云門寺還存有三間青磚、木架、小瓦的平房,里面堆放著雜物,前幾年已經(jīng)倒塌。舊址上破碎磚瓦、殘碑、石建筑構件遍地都是。三棵高大的古銀杏懸掛著縣政府制發(fā)的古樹名木保護牌,應該是寺院的遺存。。古碑就豎立在云門寺舊址中。碑高2……
[詳細]
214、
黃田洋船屋
黃田洋船屋位于涇縣榔橋鎮(zhèn)。經(jīng)過四季風雨和歷年霜雪,至今,洋船屋風范依舊,古韻依存。那青磚黑瓦于陳舊清幽間訴說著歷史的曲折幽深,見證著主人的聰明才智。追尋洋船屋那散發(fā)出的獨特魁力,你會被一種美所深深感動。洋船屋在涇縣黃田鄉(xiāng)境內,其外形酷似輪船,人們稱之為洋船屋。在清朝中期,上海等港口才剛剛出現(xiàn)洋船,而在交通閉塞的黃田山區(qū),就已造出了設計精巧、結構別致的洋船屋,堪稱是件奇事。洋船屋,又名篤誠堂,建于清道光末年,其四周圍以高墻,兩側開有深渠,圍墻及屋體皆仿輪船外形依地勢而筑。“船頭”呈尖角狀,院墻的尖端微微上翹,院內的花園和塾館,其高度不出院墻,亦無明顯高差,唯“梅家村塾”兩層,上層露于墻頭之上,似“駕駛室”樓艙,艙腰為高層住宅和廳堂建筑,體積龐大,似為“客艙”,其中馬房與廚房兩處的院墻,砌成高高……
[詳細]
215、
廣德紫金寺
紫金寺位于廣德邱村鎮(zhèn)李村村,230省道東側,交通便捷,寺廟周邊松竹相間,三面環(huán)山,環(huán)境幽靜。紫金寺是重建的佛教文化活動場所,原址為宋代紫金庵、元金寺。于2006年重建以來,多次舉辦法會,規(guī)模較大,吸引了江、浙、滬等地的從多信教人士和游人到寺廟觀光、禮佛。目前,紫金寺二期項目即將竣工,風景區(qū)占地160余畝,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總投入6000萬元,年接待游客可達20萬人次。……
[詳細]
216、
水東花戲樓
水東花戲樓位于宣城市宣州區(qū)水東鎮(zhèn)東勝行政村內。是一座典型的皖南古民居建筑,始建于南宋,清光緒末年,因樓毀壞嚴重,村人合力重修,民國五年又重修。花戲樓又名萬年臺,呈凸字形,前部表演區(qū)為單檐歇山頂抬梁式,可以三面觀看表演,后臺為硬山頂,臺身磚木結構,四周共有柱16根,檐柱斜撐刻以戲文故事及獅形,臺基高1.85米,臺寬12.7米,前臺深4.4米,后臺深5.1米。據(jù)調查,自清同治四年即有目連、散腔等戲劇在該戲臺演出,十年一大唱,五年一小唱,多為專業(yè)班社,且與玩燈、賽會結合。保護范圍:臺前向東26米,臺墻向南、西、北各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各10米。……
[詳細]
217、
施閏章墓
施閏章墓位于宣城市宣州區(qū)向陽鎮(zhèn)。是清代古墓,座東朝西,長7.5米,寬10.5米。墓前原有墓碑、石柱對聯(lián)、蓋頂,“文革”時被毀。施閏章(1618年—1683年),清順治丙戍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山東提學僉事、江南布政司參議、分守湖南道等職。康熙時召試鴻博,授侍講,纂修明史,進侍讀。所至多有惠績,善詩古文辭,創(chuàng)立“宣城體”詩歌,雄踞當時詩壇數(shù)十年之久,與萊陽宋琬齊名,時稱“南施北宋”。著有《雙溪詩文集》、《學余堂詩文集》等多種詩文集和史志書籍。保護范圍:以墓葬本身為中心,東、南、西、北各5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各50米。……
[詳細]
218、
宣州古窯址群
宣州境內存在的一個分布較廣的晚唐時期五代的窯址。根據(jù)調查情況和其器物特點分析,基本可以確定山崗古窯址群是古宣州窯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該遺址由小河口古窯址群、山崗古窯址群、幸福古窯址群、邵村古窯址群組成。山岡古窯址群位于宣州區(qū)貍橋鎮(zhèn)東云行政村新崗村民組,南距宣城城區(qū)約30公里,東距貍橋鎮(zhèn)約10公里。南距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東門渡窯址約7公里。現(xiàn)查明該窯址群由9處窯址組成,其形制均為龍窯型,窯址堆積層高約4-8米,堆積面積可達40000平方米。在堆積層上有大量的紅燒土、窯磚和窯具,堆放著大量的瓷片,堆積中器形比較豐富,有執(zhí)壺、小罐、缽、碗等,其中碗和執(zhí)壺所占比例較大。器物胎體較厚重,胎色以灰黑、紅褐色為主,底足大部分為餅型足,足底內凹,少見圈足器。碗內底及執(zhí)壺上刻有簡單紋飾。所出器物大部分施釉,有……
[詳細]
219、
水東大夫第
水東大夫第位于宣城市宣州區(qū)水東鎮(zhèn)水-區(qū)水東老街內。大夫第始建于明代,現(xiàn)存為清代建筑。該宅為磚木結構廳堂建筑。原為五開三進,現(xiàn)存三開三進,面闊11.2米,進深30米。面積312平方米。房屋前廳分上下兩層,東西為廂房,中進設回廊,后進為祭祀堂。前廳有一券門可直通天井,天井用石條鋪成,下設排水道。為了防潮,房間和楔廂房地坪高于明間約20厘米,上面還鋪有木板,整幢房子都采用素色、原木。保護范圍:東至交通路,南至幸福路,西至沿河路,北至包上路。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各10米。……
[詳細]
220、
龍溪塔
龍溪塔位于宣城市宣州區(qū)水陽鎮(zhèn)境內。相傳為東吳赤烏二年,大將丁奉鎮(zhèn)守金寶圩時修建,用于眺望。2010年8月,宣州區(qū)文廣新局邀請省文物保護中心古建專家對龍溪塔進行測繪和維修設計,在此期間發(fā)掘了地宮,在地宮內發(fā)現(xiàn)了龍溪塔重建的磚函。保護范圍:塔東、南、西、北各2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南、西、北各30米。……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頁]
[下一頁]
·
宣城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宣城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宣城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宣城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宣城市A級景區(qū)名錄
·
宣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宣城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安徽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安徽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安徽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安徽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安徽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安徽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安徽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安徽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首批安徽省旅游休閑街區(qū)
·
安徽省十佳夜游街區(qū)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网
|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一区
|
一级国产高清免费观看
|
亚洲日本在线在线看片
|
中文字幕欧美久久久
|
欧洲一区二区精品的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