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繁昌縣博物館,位于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區迎春路745號,占地面積185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建筑,隸屬于繁昌縣文廣新局,是一所地方綜合性博物館。1978年,成立于具有博物館功能的機構。1993年,繁建設繁昌博物館。1995年,繁昌縣博物館建成開放。2022年10月1日,繁昌博物館新館落成并正式對外開放。截至201……[詳細] |
![]() | 十里江灣公園位于蕪湖市澛港街道大工山路與長江南路交叉口西。這里有靜謐的小樹林和蜿蜒的小道,綠色的草海美景更是讓人流連忘返。無論是拍照還是打卡,這里都是絕佳的選擇。漫步在公園中,你能盡享大自然的美麗與寧靜。十里江灣公園將防洪與景觀、環保與排水深度銜接,在保留原有大堤綠化基礎上,因地制宜建設觀景綠道,打造江堤生態活動區、濱……[詳細] |
![]() | 春谷公園位于城南,名曰“春谷”,據《南陵縣志》記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建宣城縣,春谷縣,屬丹陽郡... ... 。清施閏章《送何生伯還南陵》中寫道:“春谷城邊路,三年夢渺茫。送君折楊柳,揮手見江鄉... ... 。”詩中的“春谷城”即指“南陵縣”,公園故以南陵古名“春谷”代之。公園的水(湖)是城市之眼,民心……[詳細] |
![]() | 千峰山土墩墓群位于南陵縣與涇縣交界的葛林鄉,是商周時期當地土著居民的公共墓地。現存墓葬995座,分布面積13平方公里。隨葬品有印紋硬陶、原始青瓷器、青銅器以及采礦、煉銅的生產工具和銅等。這片墓葬及其出土文物集中反映了當時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詳細] |
![]() | 萬牛山土墩墓群位于繁昌縣東南平鋪、新林兩鄉,與南陵縣家發鄉分布的土墩墓群連成一片,為另一片西周至春秋的士著公共墓地,面積約為6平方公里。墓葬為平地掩埋,堆土壘墓的葬俗為吳文化特征之一。出土文物有印紋硬陶罐、紡輪,原始青瓷豆、罐,青銅蓋罐、鼎、劍等,與湖熟文化晚期遺存相同,反映了當地土著居民的文化面貌,是研究吳越文化的重……[詳細] |
![]() | 蕪湖古城AAA “蕪湖古城”位于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位于長江和青弋江的交匯處,處長江以東、青弋江以北。公元前109年,始設蕪湖縣,“蕪湖古城”的雛形初顯,直至明清時期,“蕪湖古城”因戰火又屢遭焚毀,多次原址重建。經過四年的封閉改造,蕪湖古城于2020年12月31日重新對外開放。蕪湖早在公元前109年就已設縣。直到東漢末年,魏、蜀、吳三……[詳細] |
![]() | 蕪湖,襟江帶河,鐘靈毓秀,古為江東首邑、吳楚名區,今為皖江明珠、創新之城,素有“長江巨埠,皖之中堅”的美譽。蕪湖市博物館,藏兩江靈秀于一館之中,呈萬古文明于一方之地,向觀眾展現了蕪湖從古至今砥礪奮進的歷史畫卷。站在人字洞遺址場景前,您可以傾聽歐亞大陸最悠遠的文明回響;大工山銅礦遺址讓您見證中外冶金史上的奇跡,感受燦爛輝……[詳細] |
![]() | 枕水官巷景區AAAA 枕水官巷景區位于灣沚區六郎圩田水鄉集聚區,以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官巷村、益然香木榨文化產業園為核心景區,含野樹林百菇園、原野森林民宿、殷港藝創小鎮等文旅新業態,生態自然、人文歷史等文旅資源豐富,主要單體旅游資源數量超過63處,該景區已榮獲十多項國家、省、市級榮譽稱號。景區以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官巷村、益然香木榨文化產業園為……[詳細] |
![]() | 謙卦碑,位于鏡湖區市十二中學校內,明代,1981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文為唐代書法家李陽冰鐵線篆書,共四通,高1.95米,寬0.91米,厚0.17米,石質為青石,因碑文系抄錄《易經》中一段“謙卦”爻辭而得名。明代嘉靖四年(1525),蕪湖關監督張大用囑人以民間收藏的李陽冰謙卦爻辭拓本刻石而成,立于學宮內,碑末有張大用題……[詳細] |
![]() | 縣學記碑位于蕪湖市鏡湖區市十二中學校內。碑高2.62米,寬1.24米,厚0.24米,石質為青石。米芾(1051~1107)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知無為軍時,蕪湖學宮正奉詔擴建,開州縣置學(地方辦學)之先河,為記其盛,縣令林修專請禮部尚書黃裳撰文,米芾書寫《蕪湖縣新學記》,并刻碑立于學宮內。此碑篆書碑額,行書碑文,用……[詳細] |
![]() | 廣濟寺塔蕪湖市該塔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塔高五層,飛檐鐵馬,八面玲瓏,每層外墻嵌著佛像磚雕。傳說大風曾將塔頂吹落,雨漏不止,一日突然飛來一口大鍋扣在塔頂,從此不再漏雨。“赭塔晴嵐”為蕪湖古代八景之首。被贊譽為“尺幅綻紅蕭寺嵌,松竹陰中孤塔白。”……[詳細] |
![]() | 據文獻記載,衙署前門就建在花街北首十字街29號,始建于北宋(當時蕪湖建有古城),前門臺高3.2米,寬7米,長18.4米,臺上建有木構架臺梁式殿頂門樓,后臺東側有登臺石階,是安徽省僅存的兩處高臺建筑之一。據傳先有周瑜點將臺(蕪湖在三國時屬于吳國),后來的衙署前門是在周瑜點將臺的遺址上建造而成,因此蕪湖百姓還是喜歡稱它為周……[詳細] |
![]() | 老蕪湖海關位于蕪湖市新蕪區濱江北路。老蕪湖海關為舊中國四十處海關之一,這是根據《中英煙臺條約》規定,于1876年開始建立的,1877年2月18日設立蕪湖海關,定為三等海關,4月1日正式開關,專征輪船裝運的進出口貨物稅款,由英領事署總稅務司管理關務,兼管港口、航政、代辦郵政、氣象等業務,還負責稽查-0-。蕪湖海關通用英語……[詳細] |
![]() | 門村船墩遺址呈東西向長條形,西高東低,東西長約120米,南北寬約100米,面積約12000平方米,隆起地表近5米,文化層厚3米。表面散落著大量西周石器、夾砂陶、印紋陶,可見器形有盆、罐等,是峨橋鎮地區重要的古遺址之一。保護范圍:以遺址為中心,東130米至大油垾,南150米,西200米,北20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詳細] |
![]() | 紅星神墩遺址遺址呈螺旋形,南北長約150米,東西寬約70米,分布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較厚,地表堆積比較豐富,散落大量的鬲足、夾砂陶片、印紋陶片,頂部紅燒土厚達2米,是典型的新石器至春秋時期遺址。遺址北面約1000米處是月形地遺址,遺址四周皆為丘陵耕地。該遺址是蕪湖市最早的古聚落遺存之一,對于研究江南土著文化及吳越文……[詳細] |
![]() | 蕪湖“小天朝”位于蕪湖市儒林街48號。始建于清代光緒年間(1890年后),是李鴻章送給侄女結婚的陪嫁房。建筑占地面積1590.69米,建筑面積2318平方米。2012年6月21日,被評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筑本體平面為長方形,面闊五間18.93米,進深四進58.98米,建筑占地面積1590.69米,建筑面積231……[詳細] |
![]() | 老蕪湖醫院舊址為全國最早的西醫院之一,含有單體建筑4棟。內科樓磚木結構,平面不甚規整,但很嚴謹。建造于1924年,1936年才竣工。老蕪湖醫院舊址平面是“凹”字形,面闊74.70米,通進深52.355米,建筑面積5474.24平方米。院長樓位居弋磯山半山腰,緊鄰長江。坐西朝東,布局靈活,屋頂四角攢尖式。專家樓位居院長樓……[詳細] |
![]() | 民國三年(1914),中國銀行在蕪湖設立分號,1926年始建新的銀行大樓,次年竣工。該樓由中國著名建筑學家柳士英設計,主體為三層磚混結構,內部為木結構,屋面灰瓦,建筑面積1099平方米。西方古典式建筑風格,體量宏大。石砌臺基厚重堅固,愛奧尼克式廊柱挺拔雋秀,是經久不衰的近代建筑典范。門廳約為250平方米,高達7米,廳內……[詳細] |
![]() | 蕪湖圣母院舊址位于市鏡湖區吉和北路65號第一人民醫院院內。1933年西班牙人設計監造,是蕪湖市今存規模較大的教會建筑之一。圣母院由蕪湖天主教會創辦,1933年西班牙人設計監造,是蕪湖市今存規模較大的教會建筑之一。共有兩幢建筑,西邊是修道院,與東邊天主堂公署合稱“圣母院”。建筑為券廊式建筑,平面類似“工”字橫擺式樣,東西……[詳細] |
![]() | 蕪湖內思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舊址位于安徽蕪湖市鏡湖區吉和南路26號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校內。由西班牙修士蒲廬設計并監造,建于1934年,主要功能是教學。山下五層,山上兩層,階梯狀收減,空間得以充分利用。占地4133.88平方米,建筑面積11483.00平方米;平面布局呈“日”字形。該建筑在我省留存少,具典型的歐式建筑風格,……[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