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塘廟是鳳臺縣的革命老區,位于鳳臺縣城西北二十公里處的桂集鎮境內,是早年革命活動頻繁、具有光榮傳統的地方。家住白塘廟的吳云、吳震、吳霆三兄弟1923年、1924年在上海大學讀書時就由瞿秋白等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中共上海大學黨組織派共產黨員黃天白、吳云、吳震、桂超和胡萍舟等人回皖北家鄉開展革命活動,他們回鄉后先……[詳細] |
![]() | 壽縣革命烈士陵園AA ![]() 壽縣革命烈士陵園:由北伐名將曹淵之子曹云屏(原廣州市政府秘書長)發起倡議并籌資、壽縣財政配套興建。陵園始建于1993年,園內烈士紀念塔高23米,紀念塔連同附屬建筑物共占地4488平方米;陵園烈士事跡陳列室陳列著革命烈士們的照片及其光輝事跡。2014年,整個陵園進行了擴建,對紀念塔、革命烈士陳列室實施了維修,并對革命烈士……[詳細] |
![]() | 淮上中學補習社:淮上中學補習社由上海大學黨組織派遣的黨員胡允恭和鳳臺的吳云等6人于1924年暑期在小甸集曹小郢子開辦,并建立了淮上中學補習社黨支部,直屬黨中央領導。復建的補習社總建筑面積150㎡。室內通過實物、雕塑、圖片等形式再現在白色統治下一群熱血青年追求革命真理的火紅場景。……[詳細] |
![]() | 中共小甸集特支紀念館:中共小甸集特支于1923年冬在壽縣小甸集小甸小學成立,是安徽省最早的黨組織。特支直屬黨中央領導。新建的特支紀念館建筑風格為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總建筑面積541.2㎡。紀念館內采用文物、歷史照片、聲像資料、蠟像、雕塑、繪畫、油畫等反映歷史情節,展示歷史人物,展現特支成立前后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是安……[詳細] |
![]() | 中共安徽第一面黨旗紀念園AAA ![]() ![]() 中共安徽第一面黨旗紀念園位于安徽省第一個中國共產黨黨組織的誕生地——壽縣小甸鎮境內。隸屬壽縣縣委、縣政府,平時由小甸鎮黨委、政府代為管理。紀念園規劃總占地面積66畝,位于小甸鎮小甸街道東街,一期工程于2013年10月基本建成。園區集教育、求知、休閑為一體,是安徽省重要的黨史教育基地之一、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淮南市領導干……[詳細] |
![]() | 壽縣文化館成立于1952年,位于壽縣老城區西街的中段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壽州孔廟內,占地5740平方米,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書法美術展覽館、大成殿、明倫堂等場館。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建于2011年,以“楚風漢韻”為主題,分別由人文壽州、魅力壽州、多彩壽州、希望壽州4部分組成,全面直觀地向世人展示了壽縣歷史上的知……[詳細] |
![]() | 鳳臺縣三里溝抗日紀念園坐落在淮河岸畔鳳臺縣鳳凰鎮三里溝社區,于2005年為紀念被侵華日軍殺害的84位三里溝村民,由鳳臺縣新四軍研究會具辦而建的。紀念園占地1200平米,園區由石門、主碑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碑組成。四周青石圍欄,綠蔭環繞。紀念主碑聳立園中,高8.85米,正面鐫刻著“侵華日軍三里溝大-遇難同胞紀念碑”,背面為……[詳細] |
![]() | 安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淮南田家庵發電廠座落在中國大型煤電能源基地――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東郊。它北依淮河,南臨206國道,毗鄰合徐、合淮阜高速公路和合蚌高鐵及滬阜鐵路,交通運輸十分便利。淮南田家庵發電廠原名淮南電廠,始建于1941年10月,是淮南市乃至安徽省歷史最為悠久的電廠。其前身為下窯發電所,為侵華日軍開采淮南煤炭資……[詳細] |
![]() | 茨淮新河水利風景區座落于安徽省鳳臺縣淮河之濱,依托茨淮新河(鳳臺段)而建。景區屬自然河湖型水利風景區。鳳臺縣素有“淮南羽翼,州來咽喉”之稱。景區以茨淮新河為依托,以萬畝林帶為主體,述說了一個“鳳臺18名-創業”的故事,奏響了民生水利與生態文件建設的凱歌。景區環境優美,風景資源豐富,內部交通等基礎設施完善,接待能力較強。……[詳細] |
![]() | 天寶雙遺文化園AAAA 天寶雙遺文化園是一處以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壽州窯”制作技藝的傳承研究、創新發展、收藏展示為核心內容的人文景觀。園區內有壽州窯體驗陳列館、紫金硯和壽州窯瓷加工生產基地、非遺傳習基地、淮南紫砂研究所、八公山巖石標本展示區和紫金硯石陳列館等瀏覽項目,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安徽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安徽省旅游商品生產示……[詳細] |
![]() | 焦崗湖影視城AAAA ![]() 淮南焦崗湖影視城坐落于合淮阜高速毛集出口,美麗的焦崗湖畔,是正在建設中的大型專業影視攝制基地。該項目由海頓企業集團淮南焦崗湖影視城股份有限公司策劃、投資、建設和管理,是安徽省“861”行動計劃項目和省、市重點文化產業建設工程,總規劃6570畝,一期已建成大型文化平臺雙安廣場、老火車站、馬場、念恩橋、地主大院、桃鎮小街、……[詳細] |
![]() | 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西部,102省道或淮河乘船可達。距市中心約30 公里。峽山口兩旁小山幽曠,淮水環回。滔滔淮水東流,遇八公山阻擋,在此折回倒流,將硤石劈為兩半,奪路而下,形成淮河第一峽——峽山口。古稱硤石口,是大禹治水時開鑿的山峽。又是古代據險屯兵之地“淮上津要”,是淝水之戰古戰場之一。硤石是淮河游覽勝境。登臨硤石,尋訪……[詳細] |
![]() | 步入八公山景區北大門,便是當年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為紀念1600年前的這場戰爭而建的《淝水之戰》浮雕,總長180米,高12米,氣勢宏偉,是全國大型浮雕藝術景觀之一。……[詳細] |
![]() | 漢淮南王宮是八公山風景區的主要景觀,坐落在景區煉丹谷中,占地5500平方米,是為紀念西漢時期的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和中華美食豆腐始祖——淮南王劉安而建造的。投資600萬元人民幣,整座建筑仿漢代建筑風格,特色鮮明,雄偉壯觀,突現了漢家盛世氣象。主要建筑包括:淮南王宮正殿,塑有劉安及八公像,供中外賓客瞻仰祭拜。偏殿設立《淮南……[詳細] |
![]() | 位于淮南王宮后的“思仙臺”山頭。據道家有關典籍所載,劉安曾將八公迎進思仙臺丹房內,奉為上賓,以弟子之禮招待八公。八公遂授予道家秘籍玉丹經36卷并傳授劉安多種法術。后劉安-成功,得道升仙。盛放仙丹的器具留有余渣,雞犬舐啄后,亦皆升天,由此流傳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神話故事。也反映了劉安因“謀反”罪,被逼自殺和八公大多……[詳細] |
![]() | 白塔寺背靠妙華山,面朝馬鞍山,兩側青山簇擁,仿佛坐在一把太師椅上,風水絕佳。白塔寺開始建于北宋,同時建白塔寺于白鶚山山巔,后塔廟盡廢,僅余遺址。現今的白塔寺系今年重建,前后兩進院落,南派建筑風格。寺內除阿儺、迦葉兩尊菩薩為木雕外,其余28尊菩薩造像全為銅鑄,民間謂之金身菩薩。大雄寶殿內釋迦摩尼佛銅坐像,高8.5米,重2……[詳細] |
![]() | 春申君黃歇墓冢,戰國晚期楚國貴族,富有學識且機敏善策,與當時以養士明聞海內的齊孟嘗君,趙平原君、魏信陵君齊名,稱楚春申君。根據《鳳臺縣志》中“縣東隗家店西大阜(西大阜,即今安徽淮南謝家集區李郢孜鎮沈郢孜村一帶)名黃歇冢”的記載,又-物普查,黃歇墓址得以確認。1992年6月,謝家集區人民政府正式為黃歇墓立碑,使這座淹沒多……[詳細] |
![]() | 地處安徽省淮河南濱的八公山,因淝水之戰而自占聞名。現在的八公山則是因沉睡其中的大量珍稀占生物化石。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發現的“淮南蟲’,而震驚中外。1984年,莫斯科第27屆國際地質學大會上.我國地質占生物學家發表了一篇關于“淮南蟲”的考察報告,引起了各國學者的濃厚興趣。因為這一發現,對日前國際公認的地質年代的時間劃……[詳細] |
![]() | 南塘是八公山中著名的風景勝地,它不光風景秀麗,而且千百年來還廣為流傳著宋太祖趙匡胤在南塘被圍困,最后打敗南唐政權,建立宋朝的故事。宋太祖趙匡胤是后周的大將,后周為了統一南方,推翻南唐李煜政權,挺進壽州,被李煜大將于洪圍困在南唐境內,內缺糧草,外無援兵,形勢非常緊急。這時趙匡胤部下大將高懷德之子高君保冒死殺出重圍,回東京……[詳細] |
![]() | 風景區古丹井園,因西漢時淮南王劉安、三茅曾汲此井中水煉丹而得名。云墻月亮門庭院,院內有桂園、梅園等,及園內八景及碑廊等。迎門院中坐落淮南王劉安塑像,古雅脫俗,若有所思,大有文人王者風范。左側觀音蓮池,右側即是丹井亭,亭中古井為淮王丹井。據清李兆洛主編《鳳臺縣志》載,“三峰山東北麓有一古井,曰‘丹井’,水質清洌、甘甜,久……[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