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尤遺址位于五河縣城北11公里天井湖西岸的雙忠廟鎮西尤村窯廠西側,1998年3月發掘,揭露面積378平方米,除古菱齒象化石外,還有麋鹿、梅花鹿、水牛、龜、鱉、魚、蚌、螺等食草動物和水生動物骨骼化石333件,石片、石核和石質刮削器等石制品8件。其中,86件古菱齒象化石屬于同一個體,是我國迄今發現最完整的象類骨骼化石;8件……[詳細] |
![]() | 垓下史前古城遺址位于固鎮縣濠城鎮垓下居委會境內,是在秦漢垓下古城之下的又一座城址,屬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龍山文化早期,距今4600~4300年。遺址主體地貌為一臺地。根據勘探,遺址為不太規整的長方形,東西南北城墻分別長410米、480米、280米、340米,城墻內圈面積約15萬平方米。2007年上半年進行全面考古發掘,至2……[詳細] |
![]() | 臺子山遺址位于五河縣申集鎮甄集村南1公里處,距小圩鎮約3.5公里,面積1.3萬平方米,為沱湖西南岸邊高地,1981年11月文物調查時發現,采集標本有:陶紡輪1件,磨光黑陶豆柄5件,夾砂紅陶鼎、鬲足、灰陶片鼎多件,以及蚌殼、獸骨、蚌刀等物品。曾出土新石器時期石鏟、石錛等。據考證,為新石器時代以來古人類生活遺跡。遠古時期,……[詳細] |
![]() | 老故堆遺址位于淮上區沫河口鎮沫河口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至漢代遺址。2009年出土有新石器時期的玉環、玉鐲、玉鉞、玉錐飾、玉墜飾、玉珠飾等玉器。 ……[詳細] |
![]() | 梅孤堆遺址位于禹會區大慶社區鄭郢村東大柏地,八里溝東堤涂山路以北約600米處東側。遺址地勢平坦,周圍地勢較低洼,是一處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典型臺地遺址。遺址高出周圍地面約5米,呈不規則橢圓形,西端寬約15米,東端寬約27米,長約70米,占地面積4畝多。遺址地表遺物較豐富,除少量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夾砂紅陶鼎足、腹片外,多……[詳細] |
![]() | 天橋清真寺位于蚌埠市中心地區的天橋南側。原為蚌埠雜耍說戲集中地,F其南側為花鳥市場,西側為大型商場,寺后為鐵路,仍處在市中心地段。始建于1932年,由河北省籍的穆斯林韓福興、楊官亭募捐集資。在天橋南側購平方30間。改建為清真寺;1942年由楊幕唐、李捷升 等穆斯林捐款募化。并有田子錚等穆斯林支援幫主擴建。成為蚌埠最壯觀……[詳細] |
![]() | 寶興面粉廠位于蚌山區朝陽路公路橋東側淮河南堤邊,始建于1928年。為該年在徐州經營面粉廠的河北省鹽山縣人楊樹誠,投資60萬銀元來蚌興建的第二寶興面粉廠,占地40余畝,建筑面積9430平方米,動力設備和機械設備采用國外產品,1931年工廠投產。寶興面粉廠的興建、發展史也是一部蚌埠發展的歷史。1982年8月,著名數學家華羅……[詳細] |
![]() | 曹巷村瓦渣地遺址位于李樓鄉曹巷村,南到田橋壩,西到澗灣,北到徐橋村南,東到公路。地表大量磚瓦等建筑構件及少量陶瓷片,有陶缸口沿。壽州窯黃釉瓷碗,龍泉窯瓷碗口沿,判斷年代為隋唐至宋。……[詳細] |
![]() | 穆干卿才華橫溢,供職于蚌埠的督軍府,穆青的祖父(穆青(1921——2003) 原名穆亞才,回族,我國當代著名的新聞記者,曾任新華社社長,著名愛國將領續范亭女婿,妻:續磊。該墓位于雪華山山頂南端,石砌墓。高出地表0.9米,呈長方形,長3.25米、寬2.25米,朝向正南。石碑刻文“清封奉政大夫穆太公諱幹卿府君之墓,民國十九……[詳細] |
![]() | 葉長才烈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水利工程第一師三團二營八連戰士。霍山縣浮橋區洛陽河鄉人。碑文為淮河工會企業管理處機修配廠基層委員會于1954年8月6日立,墓向東北![詳細] |
![]() | 李氏始祖-李國學,明洪武年間從河南遷入蚌埠,后葬于此。立碑一塊,碑文已模糊不清。另一石碑為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所立,現墓園為近年重修。李氏回民在蚌埠人口眾多![詳細] |
![]() | 甸子地遺址位于李樓鄉張巷村下王莊北側200米,與老墩子遺址相距300米左右,該遺址1985年普查時發現,該遺址現中部被京滬高鐵切斷。地表遺跡現象已不明顯,位置大約在高鐵橋柱41號至44號之間。在遺址內撿到商周時期的陶片及晚期的瓷片。……[詳細] |
![]() | 黃家屋遺址位于李樓鄉張巷村張巷莊西100米處,整體地勢平坦.地表有零星的碗及高腳杯等的瓷片、瓦片。依據其特點符合明代早期的特征。……[詳細] |
![]() | 老墩子遺址為圓形臺地遺址,高出周邊約4米,地表有大量繩紋陶片、鬲足、鼎足。揀選到石錛一個,符合商周時期特征,應為商周時期聚落遺址![詳細] |
![]() | 蘆山寺遺址位于李樓鄉曹巷村東南1.5公里,在東蘆山和西蘆山之間的山坳內。遺址附近有一水庫,1966年修建。據了解該寺原有大殿三間,東西廂房及前廳。東側山坳內2002年曾經出土過翁棺兩個。最后一個和尚陳玉民現居住在曹巷村,已70多歲。現寺廟已不存,地表為耕地,F存的遺址區為原寺廟的后殿,前殿及兩廂房已被水庫侵占![詳細] |
![]() | 黃郢山瓦渣地遺址位于黃郢山山頂偏南。地表遍布磚瓦殘片,數量很大,其中有壽州窯平底碗瓷片。據當地村民介紹,有傳說為孟良、焦贊在此駐軍。經實地探查,初步認為是隋唐時期的廟宇遺址。……[詳細] |
![]() | 王莊遺址位于李樓鄉賈庵村西北500米,遺址內有一口古井,早已廢棄。僅存三塊井口石條。遺址地表散見磚瓦碎片及大量瓷片,瓷片主要有少量壽州窯黃釉平底碗和明清時期的青花瓷片。初步斷定為明清時期的村落遺址![詳細] |
![]() | 紅塔古窯址位于李樓鄉紅塔庵村陳家圩子東南200米處。遺址區地表散見大量的磚瓦碎片、瓷片,其中有含壽州窯黃釉平底碗底,宋代刻花青瓷碗底,明代青瓷瓷片以及支釘等,據1985年普查和村民反映,該地區原有紅燒土,支釘較多。該窯址的發現,為蚌埠地區研究古代窯燒情況提供了較好的研究材料。……[詳細] |
![]() | 遺址為高臺地,地勢較高,呈現臺狀。地表散見大量冶煉過的礦石礦石多呈蜂窩狀,有的表面有綠色結晶體。遺址北側為澗灣,有大量水可用,符合冶煉條件,似為冶煉遺址,待專業部門的證實。現在地表多為墳地和耕地![詳細] |
![]() | 李臣為明代國公,當地稱之為李國公墓,墓背依錐子山南坡,墓前現存石香爐、石望柱、石像生殘件。原有石羊、石虎等均已順壞,現已失蹤。為龍子湖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