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亳州市旅游

亳州市旅游景點介紹

  程井遺址安徽省亳州市譙東鎮南于行政村程井自然村總面積約為20萬平方米,其上全部被1.5米厚黃泛層覆蓋。是安徽省為配合東營-香港(亳州至阜陽)段高速公路建設而進行的一項搶救性發掘,歷時1年,出土各類文物1500余件,被考古界專家稱為安徽歷史的一本活教科書,在安徽文化史、考古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入圍200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詳細]
  城父遺址占地面積5200平方米,東西北三面環水,南靠鄉級公路。公元前637年楚國伐陳取夷(城父)城,公元前530年楚靈王率兵伐徐,駐軍乾溪(高卜境內),筑章華臺以供其享樂。后人在臺上建有靈王廟,章華臺故又名靈王臺。楚國統治亳州地區長達幾百年,留下眾多遺跡,著名的有望花臺、章華臺、城父古城城址等,城父曾多次出土蟻鼻錢,甚……[詳細]
  金不換釀酒古窖池明、清亳州市譙城區金不換釀酒古窯池展現了中國傳統釀酒生產的設施遺址。布局合理,每個單體是長方形側梯形,四周和底部附有80厘米厚黃泥粘土長成,富含多種礦物質,適合微生物棲息、繁殖,在該古窖池范圍內相繼出土明、清的釀酒設施和飲酒用具等,具有重要歷史、科學和經濟價值。……[詳細]
  四女漢墓群位于亳州市譙城區城父鎮西蔣樓村橋東村西側四女漢墓群又名四女孤堆,位于亳州市譙城區城父鎮西蔣樓村橋東村西側,是由4個深埋于地下的古墓組成,每個古墓的上方均有一個大土堆覆蓋著,四周栽種著幾百棵高大的松柏樹。這些古墓是距今約有2000多年歷史的漢墓。保護范圍:四女孤堆為中心點四至各7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詳細]
  張虛谷宅位于安徽亳州市譙城區花戲樓辦事處老子殿街23號該宅坐北朝南,為三進四合院,建于清朝末年。原有房屋三十四間,現存大門、耳房、南屋、東屋、堂屋、過廳、廂房等房屋二十余間。如意大門,磚墻影壁,前院中間有垂花門樓,將前院分為東西兩院,置客房、客廳。中院有堂屋、東西廂房各3間,分別為主人和眷屬居住房。后院為廚房、倉庫和仆……[詳細]
  城里清真寺位于安徽亳州市譙城區花戲樓辦事處清真街15號。該寺始建于元延佑四年(1317年),當時的主體建筑無像寶殿(禮拜大殿)81間,現存建筑為清代末期修建,坐西朝東,青磚灰瓦,其建筑風格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現存正門三間,腰廳三間和無像寶殿,三座建筑在同一中軸線上,自然形成二進院落。一進院內,南、北兩側各有一跨院,南跨……[詳細]
  渦北基督教堂清—民國亳州市譙城區又稱福音堂,美國浸禮會宣教士到亳州傳福音并建教堂,因地處渦河北岸,故名渦北基督教堂。坐北朝南,青磚灰瓦,磚木結構,哥特式教堂。高11米,占地314平方米,建筑風格獨特,外部是歐式建筑風格,內部是中式建筑風格,整個樓閣呈U型,從教堂上方往下看,整座教堂呈十字架形,尖頂外觀,歐式彩色玻璃窗戶……[詳細]
  北平城遺址位于渦陽縣城東六十四華里,曹市集北四里。北平城是漢朝的山桑城。又稱為紅栗城、紅城子。東漢末年,封文欽為山桑侯于此,所居之地俗稱北平城。《水經注》說:北淝水東南流經山桑邑南,俗謂北平城。《寰宇記》說:北平城在臨渙縣西南四十五里。此地的位置,與史書記載相符合。北平城迄今城址尚存,呈方形,長寬均五百米,面積四百畝。……[詳細]
  禪陽寺遺址為一處中間高,四周低緩的坡地,分布面積100200平方米,現為農田,其文化堆積層為2.4米,保存完好。遺址上曾發現大量紅燒土、石斧、石刀、銅箭簇、骨針、蟻鼻錢、陶網墜等遺物。采集標本有灰色陶鬲足、陶豆柄、豆盤口沿、盆口沿、缸口沿、(鴨嘴形、扁鑿形、圓錐形)鼎足、鏤空陶片等。根據出土文物標本分析,可確定為大汶口……[詳細]
  紅門寺遺址略呈長方形,中間高,四周低,最高處高于地平面約2米,面積154600平方米。因遺址上原有一寺院而得名,相傳原寺院有南北大殿,房屋百余間,和尚數百人,毀壞年代不詳。1985年文物普查時發現,文化堆積保存完好。地面采集文物標本有:紅陶鴨嘴形鼎足、紅陶籃紋附加堆紋罐片、紅陶鬲足、灰陶豆柄、繩紋陶片、籃紋陶片、素面陶……[詳細]
  闞疃天主教堂始建于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頂部起脊,高約12米,磚木結構,占地面積470平方米。教堂座西面東,正面一進三開。整體建筑為中西式建筑風格。由大廳、講臺、后小樓三部分組成。大廳為獨有的抬梁式+斜拉式中式建筑風格,講臺和后小樓為意大利哥特式建筑風格。教堂南側現存磚木結構的兩層神甫樓,占地面積180平方米。同……[詳細]
  渦陽馬玉昆公館,建于清光緒26年(1901年),現存一進院落,房屋20余間,其中主殿大廳7間,立于1米高的崇臺之上,大廳東西各有�4間,前廳東西各有堂屋2間。馬玉昆是一代抗擊沙俄、日本和八國聯軍的愛國名將,曾隨左宗棠抗擊沙俄侵略,收復烏魯木齊等城市,駐守新疆16年。1894年甲午戰爭中他指揮取得平壤南路……[詳細]
  蒙城馬玉昆故居,又名馬公府,位于蒙城縣馬集鎮政府西南,系清末愛國將領馬玉昆府第。是目前皖北地區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民居。馬玉昆府第,座北朝南,兩進三個院落,房屋呈“品”字形分布,取“一品當朝”之意。橫向三排房屋面闊十間,均有前廊,檐下雕花斜撐,木柱下以石鼓作礎石。第一進院東西廂房各四間。第二進院除東西各四間廂房外……[詳細]
  袁氏宗祠及袁大化故居位于亳州市渦陽縣青疃鎮大袁莊,年代為清。屬清代后期建筑,均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處建筑均為磚石砌墻,小瓦覆頂,設計錯落有致。其中故居現有房屋40余間,祠堂現有房屋10余間。房屋主人袁大化是清末愛國將領,曾任漠河金礦總辦、清河道、山東按察使和新疆巡撫等職。2012年,袁氏宗祠及袁大化故居被安徽省人……[詳細]
  十九里關帝廟位于亳州市譙城區,年代為清。又名“鐵關帝廟”,位于譙城區十九里鎮境內,為當時百姓供奉關羽所建,距今已有將近兩百年的歷史,是皖北地區一處極具特色的清代中晚期建筑。2012年,十九里關帝廟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原關帝廟圍墻外各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至衛生院東側巷道……[詳細]
  陰陽城遺址位于亳州市利辛縣,年代為東周—漢。遺址上曾發現古井、鹿角、錢紋灰磚等,文物專家認定該遺址為東周至漢代遺址。陰陽城遺址跨安徽境內淝河南北兩岸,因古時稱河南岸為陰,河北岸為陽,故稱其陰陽城。2012年,陰陽城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遺址中心點東、西各500米,南、北各1000米……[詳細]
  一女孤堆位于亳州市譙城區,年代為漢。2019年,一女孤堆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八角臺遺址位于亳州市譙城區,年代為東漢。2019年,八角臺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紅城遺址位于亳州市蒙城縣,年代為戰國、漢。2019年,紅城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檀公城遺址位于亳州市蒙城縣,年代為東周、漢、北魏。2019年,檀公城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成a人a∨久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在线小说视频 | 日本七七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欧美黑人专区 | 五月天亚洲综合在线 | 天天躁日日夜夜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