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董園二號墓位于亳州市城南董園村東南角,距一號墓約100米。1973年夏末發掘。墓系石結構,共用大小不等的824塊條石砌成,最大者長2米,寬、厚各0.5米。墓門朝東。墓內長15.3米、寬10.3米、高3米,由雨道、前室、中室、后室、南北耳室、偏室組成。墓門系磨光青石,每扇內外均有鋪首銜環,門邊上對稱陰刻青龍、白虎。門額為……[詳細] |
![]() | 薛家孤堆,位于亳州市建材街。曹操家族墓葬之一,1999年依托該孤堆建成街頭休閑場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青鳳嶺遺址,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城父鎮漳河岸邊。新石器時期古文化遺址,文化遺存極為豐富,出土有玉器、石器、蚌器、骨器、陶器等珍貴文物。有傳說故事。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張園漢墓,是曹氏家族墓群之一,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區魏武大道中部,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園漢墓,為大型磚結構多室墓,1989年清理發掘,有前室、中室、后室、耳室等11個墓室組成,全部用繩紋磚筑砌。墓門向東,為石結構,門額、門框、門扇均飾有畫像石刻。門額雕刻龍虎圖,意為避邪鎮墓。門框南旁雕刻擁慧侍者。慧,掃帚也,《史記……[詳細] |
![]() | 建安文化廣場位于亳州市核心區域,緊鄰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總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采取新中式+新古典的建筑風格,以傳統元素點綴傳承千年古韻,續寫創意文化。著力打造集文化服務、購物娛樂、休閑度假等為一體的旅游文化街區,致力于成為亳州文化名片、旅游窗口。……[詳細] |
![]() | 白布大街大饗堂、茶戲樓、爬子巷非遺直播間、南京巷錢莊、花戲樓、城門樓、華佗像、渦河游船共同構成了北關歷史文化街區夜游區域。北關歷史街區,見證著亳州的發展與變遷,歷史上的北關歷史街區在明清時期就是集商貿、居住、金融為一體的成熟商業街區。現在的夜游經濟中,北關歷史街區,依舊煥發著歷史氣息的獨特魅力。……[詳細] |
![]() | 湯王溫泉旅游度假區位于亳州母親河——渦河之濱,以水為伴,鍶溫泉養生,環境清幽,水質絕佳。度假區總占地面積96畝,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出水量120立方米/小時,出水溫度高達63℃。湯王溫泉度假區系亳州市文旅集團投資打造,溫泉水屬于“弱堿性鍶泉水”,水質中性溫和,富含鍶、鋅、鈉、鈣、鎂、氯離子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詳細] |
![]() | 蒙城那年鄉下景區AAAA 蒙城那年鄉下景區規劃建設面積約7700畝,具體項目有:游客接待中心、夢幻月牙灣沙灘、秋千主題樂園、12生肖綠色雕塑群、少年營、天工開物園、農夫市集、游樂小火車、觀光車、天合六順園、盛世百荷園、夢蝶長廊、漂滑主題樂園、叢林探險、青年農創街、水上飛人表演、珍禽園、觀景臺、競技--營、水上拓展、抖音動感網紅橋、水上探險、美食……[詳細] |
![]() | 亳州市展覽館AAAA 亳州市展覽館位于亳州經濟開發區市政公園南岸,占地面積50畝,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展館分為城市規劃、文化旅游、藥業、酒業、農業、亳州中醫藥博物館、亳州名人館等多個展區,設置有序廳、總規模型廳、城市規劃互動體驗廳等多個體驗區域。展述一城,館藏千秋。承古融今的建筑風格,簡約時尚的展廳設計,豐富多彩的內容介紹,將會讓游客“……[詳細] |
![]() | 林擁城景區AAAA 亳州市林擁城景區位于高新區亳蕪大道南側,西至105國道、東至師專南路,占地面積6700畝。景區內苗木種類152種,共計栽植苗木17萬余棵,林草覆蓋率達96.63%,是名副其實的生態林、養生林。景區有自然科普區、主題游樂區、園林景觀區、綜合服務區、體育運動區五大板塊。自然科普區已建成森林書屋、萌寵樂園、科普棧道、森林課堂……[詳細] |
![]() | 姜桂題公館位于亳州市薛家巷。民國初期建筑,是清末毅軍統帥姜桂題的住宅,原有房屋100余間,存有大門、住房等建筑。是清昭武上將軍姜桂題府邸,位于亳州市老城南門內,薛家巷路北,約建于1880年左右,系典型的清末民宅建筑。公館系四合院多進院落,大小庭院數十座,原有房屋近百間,布局井然,一式青磚灰瓦平房,屋脊兩面雕花,雙吻高踞……[詳細] |
![]() | 高爐家酒釀酒古窖池主體是十二口清代酒窖池和一眼清代古井,酒窖池始建于清朝嘉慶時期,以3×4格式排列。每個窖池深1.65米,長3.25米,寬2.65米,原料為黃沙。古井始建于清朝嘉慶年間,井口的直徑為80厘米,深約12米,大青磚圈成。該文物是一處較全面展現中國傳統釀酒工藝流程的設施遺址。它集釀酒窖池、釀酒用水遺跡、晾堂等……[詳細] |
![]() | 峨眉山古墓葬又叫范蠡孤堆,占地約12000平方米,最高點約15米。現墓室與峨眉山﹙新石器時期遺址﹚是一體的,像小山一樣隆起,墓冢面積為4269平方米,高出地表約9米,山上植有松柏數棵。山腳下是耕地,西面和北面有西子河(現改名金溝)流過。現地表上散落有磚塊瓦塊等建筑構建,并可以撿到鬲、鼎等器物殘片。清光緒年間《安徽通志》……[詳細] |
![]() | 亳州在清朝初、中期建有30多個商業會館,第二個在亳州建會館的商人是徽商,皖南盧州幫、名叫詹潢建,以他為首的徽商在亳州市何家巷建了“古淝公所”,現在存有大門、大殿、偏房等建筑。現為亳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詹潢建于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在城北二里的三障庵購買義地三畝,以作為徽商的義墳用,說明當時在亳的徽幫人數已不是少數,……[詳細] |
![]() | 陸建章宅位于蒙城縣。陸建章(1862-1918),字朗齋,乳名八庚,蒙城東南六十華里陸瓦房莊人。曾任清二品道員,曹州總兵,袁世凱政府的陜西督軍等職,后被段祺瑞指使徐樹錚誘殺于天津,歸葬蒙城故里。陸將軍府和墓地是陸建章在陜西督軍任內興建和選定的。府第在莊內,墓地在莊東頭,兩者直線距離約100米,中間有一條南北大溝。府第南……[詳細] |
![]() | 清鳳嶺遺址亳州市1955年,省、縣考古工作者進行過試掘,發現有原始社會人類用過的石斧、石錛、礪石、殘骨器、陶網墜等生產和-用具。從特征分析,為龍山文化范疇。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釣魚臺遺址位于亳州市譙城區東南釣魚臺村。遺址坐落在渦河北岸邊,高出周圍約2.5米,臺面積2500平方米,為古代聚落遺址。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5年,安徽省博物館籌備處對釣魚臺遺址進行小面積試掘。通過試掘和采集,獲得有石斧、石刀、石錛、骨針、陶鬲、陶防輪等文物。釣魚臺遺址,文化內……[詳細] |
![]() | 明王臺遺址位于亳州市譙城區大有街花井崖北側通真觀內是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小明王韓林兒稱帝即位的宮殿遺址,故名明王臺。該遺址于1981年9月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55年(至正15年)二月,劉福通自碭山夾河迎韓林兒到亳州,擁立為小明王,尊其母楊氏為皇太后,建國號為宋,建元龍鳳,定亳州為國都。起義軍拆亳州太清宮建筑材料……[詳細] |
![]() | 湯王墓位于亳州湯陵公園一稱“湯陵”。殷商古墓葬。在亳州湯陵公園,成湯為商君主,文治武功,頗受后人敬仰。墓為一個隆起大土堆,相傳為成湯衣冠冢。墓前有“商成湯陵碑”。碑文系清書法家梁文山所書。……[詳細] |
![]() | 牛集遺址位于亳州市蕉城區牛集鎮韓高樓村發現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面積約1.43萬平方米,文革時期上層部分遭到破壞。1961年冬和1975年夏兩次對遺址進行試掘,從采集、出土器物和陶片判斷,遺址分兩個文化層,下層龍山文化,上層商文化。商文化又分為早中晚三期。出土有新石器時期至商代的鼎、豆、罐等,各種陶器的口沿、足、陶片……[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