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泰州市旅游

泰州市旅游景點介紹

  陳厚耀故居位于城中陳家橋西街15號。房屋梁架結構全都是按明式標準建造,用材粗大,卷棚與蜀柱處,多用雕刻構件裝飾。在正屋的西邊還有火巷、花臺、花廳等。歷經200多年的社會變革,陳氏住宅已難見全貌。尚存三門、廳屋、穿堂、花廳等建筑。建筑占地較多,體量較大,氣勢非凡。大門面北,一排5間,從大門向里,有面北的二門和面東的三門依次而建。過三門,進入正屋,從前往后分布著照廳、廳屋、穿堂、后樓前后4進。兩進房屋之間,都有小天井相接。每進房屋不論平房或樓屋,一律全是面闊5間,與泰州大多數明清民居只有3間的面闊相比,多出了2間,顯得特別排場。雖然當時已進入清朝,但房屋梁架結構全都是按明式標準建造,用材粗大,卷棚與蜀柱處,多用雕刻構件裝飾。在正屋的西邊還有火巷、花臺、花廳等。歷經200多年的社會變革,陳氏住宅已……[詳細]
  原為崔氏所有。占地面積約 1800 平方米。大約分布在東西三條軸線上,雖然有所改動,但基本都保留了照廳、廳屋和堂屋三進式結構,西軸線上 146 號建筑磚雕儀門保存較好,門楣上雕動植物等吉祥紋飾。中軸線上大門儀門皆有一對方形石鼓,體量較小,鼓面上雕三交六椀紋和動物紋。……[詳細]
  原為盧氏所有,盧氏原為商人,F存照廳、廳屋、穿堂和堂屋四進,以及大門、廂房等。占地面積約 670 平方米。堂屋硬山頂,布瓦屋面,面闊三間并東側暖房共 17.8 米,進深七檁 7.7 米,穿斗式梁架![詳細]
  原為孫氏所有。現存照廳、廳屋和堂屋三進,以及大門、儀門和廂房等,占地面積約 980 平方米。廳屋硬山頂,布瓦屋面,面闊三間 12.7 米,進深七檁 8.4 米,抬梁式梁架,用材粗大,前帶船篷式卷棚,柱下用方形石柱礎。……[詳細]
  原為袁氏所有。現存照廳、廳屋、穿堂和堂屋四進,以及進大門東側照壁、東側廂房、北側古井等,占地面積約 1300 平方米。堂屋硬山頂,布瓦屋面,面闊三間 12 米,進深七檁 8.1 米,穿斗式梁架,隔扇門裙板處陰刻花卉圖案,較為獨特![詳細]
  張木卿故居位于關帝廟巷的北端,最明顯的莫過于這棟二層小樓。一直以來文保名和外界的叫法都是張木卿,其實這個人字木卿,名桂森,官方名字應該是張桂森,他弟弟名叫張桂林,這么看張木卿這代家里排行“桂”字輩。?張木卿,名桂森,清末秀才,工詩能文,畢業于神州大學。?抗戰前醫余之暇,兼任《泰報》主筆。嗜鴉片,癮足后,奮筆疾書,每日一篇《社論》立就,無不眼其文思敏捷。除工婦科外,并精方脈,善治溫熱病。就診者甚眾。亦曾在時敏中學任教。民國十年曾任“泰縣中醫研究會”、“泰縣中醫公會”理事長和會長。木卿弟九黃(取九世從事歧黃之意)名桂林,號挹秋,與其兄齊名。每日下午出診,弟兄兩轎并出,人稱羨之。其子式黃(式與十諧音,謂十代業醫之意),名兆熊,號希呂,幼科姜雪舫之四婿 。子述黃,號挹孫,挹秋之孫也,為張氏第11代傳……[詳細]
  始建年代不詳,為明代建筑,歸陳氏所有。現存磚雕儀門、廳屋和堂屋兩進。儀門西向,門樓上刻磚雕,大門連楹上有木雕,門枕石上雕刻“壽”字吉祥圖案。廳屋面闊三間 9.9 米、進深七檁 7.6 米,屋高 5.2 米,為抬梁、穿斗混合架構,屋面有天花,檐柱披麻捉灰,方形石礎上墊有木櫍。建筑面積約 193 平方米,占地面積約 381 平方米![詳細]
  始建年代不詳,為清代建筑。大門南向,自大門廳向北有一條長廊將宅院分為東西兩部分,西側主要建筑由照廳、廳屋、堂屋三進組成,東側為花廳和花園。東側花廳與堂屋并列。廳屋面闊三間10.55 米,進深 7.6 米,兩側有耳房,制作考究,木柱下墊覆盆式柱礎。建筑面積約 665 平方米,占地面積約1600 平方米![詳細]
  為楊姓家族所有,大門院內有水井一眼,西邊大院有雜傭住房多處,有水井一眼,F大院有花廳、堂屋、正屋三進,主體建筑保存完好;◤d和堂廳皆面闊五間,進深七檁,硬山頂,抬梁式架構,為清代建筑。正屋面闊三間 13.3 米、進深七檁 8.5 米、脊檁高 6.5 米、硬山屋頂、抬梁式架構,明間梁架扁作,柱下墊方形石礎,墻體厚達 1 米,該屋梁架用材粗大,保存完好,為明代建筑。建筑面積約 900 平方米,占地面積約 4100 平方米![詳細]
  井欄呈圓鼓形,體量較大,青石質,外壁飾有包袱錦紋和花卉紋,井內壁有因使用形成的凹槽痕,井水清澈,仍惠及于附近居民。……[詳細]
131、泰山橋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西向,橫跨西玉帶河上,為拱形石橋,橋墩為長條石砌筑而成,中間一弧形橋洞,橋面為麻石鋪筑,欄桿為條石,上有五個刻畫惟妙惟肖的石獅子。是泰州僅存為數不多的石拱橋之一![詳細]
132、泰州孫家橋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于明代,原為單孔石拱橋,橋欄上刻有“利涉”二字,F存的孫家橋是建國初期為便利人車通行將原石拱部分拆除,修成方孔踏步橋,橋面比原來降低了 2 米。現長 21.2 米,寬 3.4米,橋面中心標高 6.16 米,獨孔跨度5.2 米。橋體由長條形花崗巖砌成,橋5.2 米。橋體由長條形花崗巖砌成,橋小石獅,如今只剩下兩只,橋欄上刻有“暗八仙”圖案,橋外側護欄刻有楷體“孫家橋”三字。……[詳細]
133、鮑壩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舊名東河壩,為明清時期里下河的船只從泰州通過的必經之地。清順治年間,揚州鈔關在此設關卡,補征揚關稅,查禁偷漏。民國十二年壩崩,釘樁堵閉,1954年搶險加固,在壩北加筑土壩,F其上有鮑壩閘一座,仍在發揮作用![詳細]
  同泰當鋪位于泰州海陵區涵西街北部,始建于清代。初名衡泰,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更名為同泰。當鋪的規模很大,大門對著現在的金明橋,后門在涵西街北段,擁有倉庫樓房百余間,中間里面有一座更樓,可以居高了望,值更人配槍以防盜匪,時為泰州城里最大的當鋪。按舊泰州對商業行業的排序:一當鋪,二錢莊,三油坊,四布莊,等等,同泰當鋪也是舊泰州最大的行業實體。抗戰前該鋪管事為曹德良,后換為胡寅生,有職員五十多人。建國后同泰當鋪關閉,后改設為揚橋商場,F存二層樓房數十間,為揚橋電器商行。其所在地區西至稻河,東至草河,南至徐家橋,北至南通路![詳細]
  因居南、北兩茅山之中,故名。為道教建筑,現有門廳、正殿、廂屋等建筑,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七檁,硬山頂。屋脊兩側裝“日”“月”磚吻,抬梁式結構,為清晚期建筑,保存尚好![詳細]
136、管王廟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萬歷)泰州志》記載的街市北關大街中,有一條“管王廟巷”,就是因這座建筑內供奉管王為管王廟,才產生出來的地名管王廟。 管王廟,顧名思義是祭祀管王的廟宇。 管王是古代的鹽官管仲。管仲(?—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又稱管敬仲,生于潁上(潁水之濱)。春秋時以其卓越的謀略輔佐齊桓公成為霸主。管仲設鹽官煮鹽,創建官鹽制度。在明嘉靖朱廷立、史紳等撰《鹽政志》所列的鹽官中,管仲位居第一。因為管仲曾實行“官山海”的政策,大興鹽業,被鹽業尊為祖神。原管王廟有大門、廂房和廳屋,計 100 多平方米。后大門、廂房被拆,現僅存廳屋。……[詳細]
137、臨湖禪院
  舊名放生庵,為宮氏別業,后改為臨湖禪院,為泰州名寺之一,院內有古銀杏一株。建國后改作革命烈士祠,2007 年泰山公園擴建,烈士祠遷出,恢復臨湖禪院舊名,F存山門殿和大殿,大殿臺基高 1.05 米,面闊五間 21 米,進深七檁 9.5 米,屋高 7 米,硬山屋面,抬梁式架構,殿前有船篷軒走廊。建筑面積約 270 平方米,占地面積約 1176 平方米![詳細]
  始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現存土地神殿、關夫子殿、朱熹殿(茶王殿)及議事廳三進建筑共二十余間。第二進關夫子殿原樣尚存,面闊三間 12.8 米,進深 8 米,脊高 4.9 米,七架梁前卷棚,硬山頂,兩山有搏風磚。東邊圍墻尚有一截,西邊圍墻痕跡依稀可辨。該處建筑南北長 38.4 米,東西寬 41.9 米,占地約 1600 平方米。其宗旨是為徽商在泰活動提供一些便利,以及行使行會、商會職責![詳細]
  康熙六十一年(1722)建,嘉慶四年(1799)同知尤彬重建育嬰堂,原育嬰堂改為義學。育嬰堂舊址現存大門、門房、賬房、客房、大殿、大廳、乳婦號房等主要建筑,大門、門房東向,面闊六間 17.9 米,進深五檁 4.4 米;大殿與大廳并列,坐北朝南,共六間,通長 21.3 米,大殿抬梁式硬山尾面,進深七檁 6.5 米;乳婦撫嬰房座西朝東共七間,通長 24.45 米,進深五檁 4.6 米;廚房、宿舍位于大殿之后,面闊五間 11.4 米,進深五檁 5.7 米。……[詳細]
  漁行過街樓位于泰州城北漁行大街東側的夾河西岸。架空建在街道兩邊房屋間,下部通行,上為樓屋。樓面距地表 3 米,街道寬 2.1 米。樓前為開敞的四角攢尖亭,后為硬山樓屋,晚清建筑![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91精品在线 | 亚洲色欧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男人的天堂色偷偷 | 尤物AⅤ国产在线精品 | 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 亚洲阿v天堂在线观看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