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宿遷市旅游

宿遷市旅游景點介紹

281、石頭墳
  土墩墓,圓頂錐形,調查,原封土表面用石頭覆蓋,故稱為石頭墳。目前,封土中仍保留石頭殘塊,石質系火山石。20 世紀80 年代,當地群眾利用其地貌挖山芋窖,發現地下有木棺三具。……[詳細]
  泗陽縣吳勒遺址面積約4.5 萬平方米,遺址地面平整,有瓦礫、蛤蜊。地表采集有漢代繩紋罐、弦紋大缸,泥質灰陶壺等器物殘片,有宋代的瓷片。1979年,最初發現該地有一面廢棄、磚砌、已淤塞的無井欄水井,挖掘井內淤積時,3 米以上有明、清時期的遺物。挖深至6 米時有唐宋時期的錢幣、陶器、瓷器、石權,鹿角等。民國版《泗陽縣志》“附考”有“洪澤館”,言在吳家勒(即吳勒),即宋時洪澤驛站。……[詳細]
  魏其虎(1914-1947),泗陽李口鄉陳魏村人。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任淮寶縣副縣長,1947年1月,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就地掩埋,1951年移葬于今址。1981年建墓園。墓由磚、混凝土構筑,墓碑高1.86,寬0.75,厚0.13米,碑文正楷豎書585字,泗陽縣人民政府1981年立。……[詳細]
  土墩墓,位于洪澤湖東岸,過去因土墩高大,洪澤湖上的漁船常將其作為航標,故亦名報信墩。該土墩墓北側臨高洪公路有一條水渠,農民挖水渠時稱有“磚甕”出土,農民家中可采集到帶榫的花紋磚。土墩上農民耕種時可以看到土中有夯窩,直徑約30 厘米。……[詳細]
泗陽胡氏節孝坊
  節孝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以褒揚該地“故儒韓冠玉妻胡氏”的節孝事跡。該建筑或稱“胡氏節孝坊”、“來安節孝坊”,為單開、三層、四坡樓面式結構,整座建筑由漢白玉石料雕琢成組件構接而成。現地面上僅可見這座建筑的中間部分。附近居民家中尚保存有建筑構件。地面上尚存部分可見牌坊的橫置“旌表”,題:旌表江南淮安府桃源縣故儒韓冠玉妻胡氏,乾隆四十一年建;坊柱及題聯。……[詳細]
  初建于1990 年,2002 年作改善性建設。陵園呈東西向長方形,四周有磚砌圍墻,高1.2 米。園內安葬有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13 位革命烈士,每座烈士墓前均立有墓碑,記述烈士姓名、生年和犧牲日期。園內西首立有“浩氣長存”紀念碑,陵地內植樹13株。……[詳細]
  張大奚墓,封土堆呈半圓形,高約2 米,占地約20 平方米。墓西側5 米有碩大滄桑、盤根錯節的銀杏樹兩株,南北相伴而生,瀕臨死亡。關于樹與墓主人的關系,民國版《泗陽縣志》記載:張大奚,明諸生,“奚性嗜花,手植此樹,遺囑葬此,生若與樹為良友,死亦與樹結神交”。橫渠堂張氏族譜亦有類此記載。……[詳細]
  呂臺遺址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桑墟鎮三臺村呂臺組。2017年10月現場調查后認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對該遺址描述內容不全面,僅提到該遺址有古井一口,僅對該井進行了描述:井為磚質結構,為本縣桑墟鎮三臺村村民蔣廷華在其住宅處發現的,用帶花紋青磚砌成,初步認為該井為漢代古井,井口殘缺,井口直徑為1.93米,由于淤積嚴重,井深無法測量,井周圍長滿了植被。近年來,地方政府在井外側分別筑一高約1.1米的六邊形護欄和一高約2.5米的六邊形圍墻加以保護,均為水泥材質,門向朝東。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調查發現在古井的北面為一臺地,高約1.5米,上住兩戶人家,一名叫蔣廷華的村民在東側取土時采集到米格紋硬陶片、銅箭鏃、陶紡輪、鹿角等標本,地表可見一些陶片,根據器物特征推測該遺址應為商周時期遺址。……[詳細]
  小土墩遺址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劉集鎮東南任洼村,第二次文物普查時發現,是一處西周聚落址,為東南向的高嶺地帶,東北地勢低洼,遺址位于崗嶺的南緣,高出地表2-3米,現為農田,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堆積較薄,地表可采集到石斧、夾砂紅陶鬲足等。本次調查未發現任何明顯地表遺物。……[詳細]
  殷墩遺址位于劉集鎮東南1公里丁尚村,第二次文物普查時發現,面積約1.5萬平方米,突出四周平地約3米,文化層厚度3米左右,地表可采集到夾砂紅陶、泥質紅陶、泥質灰陶的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盆、罐。本次調查中未發現明顯地表遺物。遺址遠離村莊,現處于大片農田之中,靠近沭劉公路,交通便利。……[詳細]
  萬北墓群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萬匹鄉萬匹村,第二次文物普查時發現,是一處商周時代墓葬群。墓區面積近10萬平方米。墓葬距地表0.5米左右,疊壓在新石器時代遺址上,1987年至1988年已清理11座墓葬,均為土坑豎穴墓,墓向朝東,長1.80-2.00、寬0.80-0.90米左右。無墓道,也未發現棺木痕跡。隨葬器物有夾砂紅陶、陶鬲、銅戈、銅矛、銅錛等。2015年,南京博物院再次進行了發掘。本次調查中由于大部分被村莊所覆蓋,加上小城鎮建設、道路鋪設,地面遺物較少。……[詳細]
  萬山墓群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官墩鄉戴山村境內,在第二次文物普查中被發現。墓地高于地表10米左右,面積約2萬平方米,系人工堆筑而成,1987年曾發現磚室墓10余座,均為長方形券頂磚室墓,長約2.10~2.35、寬1.50~1.65、高1.65米左右。分布在萬山的北岡緣。墓磚上有幾何形圖案花紋,出土有銅鏡、鐵劍、陶壺、陶罐等。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發現,由于附近村民采石、開挖,該墓群破損嚴重,僅余殘墓3座。該墓群位于小山之上,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北為大片農田,南臨村公路,東西兩面為村莊,附近村民大多已種植農作物為主,交通便利。……[詳細]
  洪灣遺址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韓山鎮宋莊村洪灣組,是一處漢代聚落遺址。洪灣遺址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米左右。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地表暴露有少云雷紋瓦當,繩紋板瓦殘片,泥質灰陶罐、缽等殘片,還有“五銖”錢幣、銅鏡殘片。此次普查未發現漢代遺物。遺址在洪灣組村莊下,西臨老沭河,北距韓山約1000米。所在的宋莊村洪灣組為一典型蘇北農莊,以農業為主要經濟形式,村中多單層磚瓦房,交通狀況較差。……[詳細]
  小宅項遺址,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潼陽鎮大宅村,是一處漢代聚落遺址。遺址東西長約130米,南北寬約90米,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左右。遺址北部曾建有一座窯廠,受破壞面積約3000平方米。第二次文物普查時曾采集有云紋瓦片、泥質灰陶罐、條形灰磚、銅熨斗殘片等。第三次文物普查時亦可見較多的泥質灰陶陶片。遺址周邊是農田,西邊是岔流新開河。遠離村莊,交通不便。該遺址對研究漢代沂沭河流域的考古學研究有一定意義。……[詳細]
  瓜墩遺址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潼陽鎮大宅村四組東北方向約500米處,是一處漢代聚落址,在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中被發現。遺址略高于地表,文化層厚度約1米。地表散布泥質紅、灰陶盆、罐、缸、壺、甕等的殘片,曾發現銅鏃、板瓦等。現由于長期農業生產,地勢略有下降,地表遺物不豐富,現為苗圃基地。……[詳細]
  程開聚舊宅及花園,始建于清代,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沭城鎮東關大街7號、9號(沭陽縣第一招待所)。該文物點有房屋三間,花園一座,房屋為清中期至清末所建,花園為一座四合院建筑,為民國時期所建,院內另有石鼓、古銀杏、皂莢樹。程開聚,淮北巨富,生卒年不詳,乳名小開,字萃堂,江蘇沭陽縣沭城人,大地主兼商家。程氏發跡起于清乾隆中后期,當時皖南徽州地帶鬧災荒,歙縣有個竹篾匠程文佑,帶領兒子程仲璜流落到沭陽,在沭城東關屎河埃旁搭棚居住。程仲璜經一驢馱販撮合,與城東章集一個聾耳瘸腿姑娘結了婚,生一子,乳名小開。程小開漸漸長大,其父程仲璜終天做手藝,母親又耳聾腿瘸,生活窮困不堪,既無能力管教小開,也難以供其讀書,致使小開與一些二流子常常混在-起,聲名狼藉。由于街鄰人看不起他,小開受到刺激,便決心做生意,以求發……[詳細]
  新河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新河鎮大營村。該文物點地處新河鎮街邊,周邊是商業店鋪,主要以經營苗圃、花木為主的淘寶店,交通便利。該碑建于1946年5月,為紀念1941年8月1日在新河犧牲的抗日聯防戰士而建成。碑青石質,高1.66米,寬0.66米,厚0.15米,碑文四行,滿行30字,楷體。劉榮甫、陸會南等寫,記敘了張善田等九位烈士的英雄事跡。地方政府于1991年在原址建一琉璃瓦六角鋼筋混泥土亭,亭外建一水泥護欄,欄高約1.3米,將原紀念碑新加一長76、寬50、高32里面底座置于左側,右側新立一革命烈士紀念碑,碑高2米、寬06米、厚015米。……[詳細]
  官東漢墓群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茆圩鄉茆圩村官東一組北約50米處。由于近年不斷在此有古墓葬被取土時發現,前后已發現4座墓葬,其中石室墓3座(含漢畫像石墓1座),土坑墓1座,并出土隨葬品若干件,有陶罐、鼎、盒、壺、銅劍、五銖錢等。另有1件礪石,上刻有字樣,字跡不甚清晰。從出土的隨葬品,可推測該處墓群應為漢代規模較大的一處墓地。茆圩地區漢代屬厚丘縣,該墓地反映了當時埋葬習俗,為研究漢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資料。……[詳細]
  馬墩遺址,西周時期,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茆圩鄉厚邱村6組,1987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發現,地勢略高于地表,遺址東北為黃泥河,墩殘高2米,東西長120米,南北寬100米,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1-2米。1977年試掘過,出土器物有夾砂紅陶鬲、泥質紅陶罐。石斧、鹿角等。現由于長期的生產生活,僅略高于四周,地表遺存較少,僅見零星陶片。……[詳細]
  程宅遺址,新石器時代,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耿圩鎮郭圩村四組(原為馬廠組),遺址上因曾居住過一程姓大戶人家而得名,是一處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遺址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170米,面積約30000平方米,文化層厚1.5-3米。第二次文物普查發現地表遺物有夾砂紅陶錐足鼎、三足缽、繩紋泥質灰陶鬲、罐、泥質紅陶鬶殘片以及鹿角、獐牙等動物殘骸,屬青蓮崗文化。現遺址上主要種植玉米、大豆等旱作物,遺址南有一條東西向水溝,西面是板材加工場及村莊,東面為花木基地。存高約0.8米,地表可見零星陶片。遺址與西面的馬廠遺址、南面的張宅遺址、西南的南宅遺址和郭圩遺址距離均在500-600米之內,呈群聚之態勢。……[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熟女 | 日本乱子伦视频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 亚洲a级一片在线看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在线插放免费 | 日韩五月天AV电影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