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宿遷市旅游

宿遷市旅游景點介紹

201、張墩井
張墩井
  井欄砂石質,正方形、內徑0.45 米,欄高0.22 米,邊長0.62 米,井臺表面后加修有水泥。井壁青磚平券砌,井深約10 米,該井目前還在使用,保存較好。……[詳細]
202、劉統井
劉統井
  井欄為圓柱形砂石,高0.44 米,內徑0.46 米,外徑0.75 米,井欄口沿有數道繩拉的凹槽痕跡;青石質餅形井臺,內徑0.46 米,外徑1 米。井壁青磚平券,井主體結構基本保持原貌。該井現已廢棄不用。……[詳細]
203、梁圩井
  井臺石質,圓形,外徑1.15米,內徑0.48米,厚0.20米,井深約8米,井身由青磚平券砌。該井現已廢棄不用。……[詳細]
  1941年5月,彭雪楓率領第四師主力右津浦路西撤,8月成立淮北區黨委,9 月淮北蘇皖地區各界代表會議在孫園附近的柏樹林里開幕,正式成立蘇皖邊區行政公署,行署設于張塘村,劉瑞龍任行署主任。劉瑞龍在淮北主政期間,勤政愛民,心系百姓,1942 年春,張塘唯一的古磚井坍塌,劉瑞龍組織領導民眾,取石二十里外柳山,鐫成圈石,清理坍磚,砌以圈石,月余石井圈成,解決了群眾的吃水問題,為頌劉公之德,取名愛民井,百姓又稱瑞龍井。井臺石質、圓形、外徑1.1 米、內徑0.45 米,井壁為塊石圈砌,深約10米,井-有磚砌花墻保護。井南有紀念碑亭一座,亭內立紀念碑一通。……[詳細]
  銀宅子遺址,俗稱老宅子,遺址所在地為平原地區,面積約2.5 萬平方米,地勢略高于四周,文化層厚度約1米,地表散見以泥灰陶為主的陶片,可辨器型有罐、壺、盆、瓿等以及紋磚、板瓦、銅鏡殘件等。……[詳細]
206、臧橋井
  臧橋井有一塊直徑1.5 米圓形青石井臺,中間有一直徑0.4 米圓孔。圓石外邊緣厚0.10 米,中間厚0.25 米,井口直徑1 米,井壁由青磚平券砌。該井現已廢棄不用。……[詳細]
  朱西遺址地處平原地帶,中部稍隆起,向四周漸緩降低。南北長約300 米,東西寬約200 米,面積約6 萬平方米,該遺址為1961 年南京博物院在淮陰地區考古調查時發現,文化層厚約1米左右。地表可采集到板瓦、筒瓦等殘件以及泥質灰陶罐,瓿、盆、壺等陶片。……[詳細]
  孫莊遺址地處丘陵崗地,遺址南部高向北緩慢降底。南北長約100 米,東西寬90 米,面積約9000 平方米。地表散布的文化遺存殘片有灰陶、黑陶、紅陶、可辨器形有罐、盆等。紋飾有繩紋,弦紋、籃紋等。……[詳細]
  東山頭遺址1982 年調查時發現,為濱水臺形遺址,面積約1.8 萬平方米,遺址高出河灘約8 米,頂面較平坦,文化層厚3 米左右,采集的標本有夾砂紅褐陶,泥質紅陶釜、鼎、罐、缽及穿孔石斧、鹿角、龜板等殘件,屬青蓮崗文化遺存。商周時期的標本有繩紋陶片及鬲足、甗腰等。……[詳細]
  南山頭遺址所在地為丘陵崗地,為濱水臺形遺址,中部隆起,向四周緩慢降低,南臨淮河北距寧徐公路,西抵雙溝酒廠第九車間,面積約1 萬多平方米,文化層厚3 米左右。曾經出土過石錛、石刀、夾砂紅陶、泥質紅陶鼎足、釜、罐、盤、杯、骨器等殘片,屬青蓮崗文化遺存,商周時期的文化殘留有繩紋夾砂陶鬲,陶甗和漢代的花紋磚、瓦當等。……[詳細]
雙溝百名國際科學家簽名墻
  位于江蘇省雙溝酒業集團第九車間院內。2002 年5 月13 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官員莫卡拉、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新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李傳夔等一百多位國內外著名考古學者齊聚雙溝,對雙溝醉猿進行論證,并根據當時的自然面貌及地理環境,把對雙溝的研究進一步深化。雙溝酒業集團興建簽名墻,將參加會議的科學家簽名鐫刻在上,以資紀念。簽名墻坐西面東,由磚砌而成,外鑲大理石,墻長20米,高3米,厚0.4米,底座為3級臺階。……[詳細]
  1954 年6 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楊鐘健、賈蘭坡等人,在下草灣調查河貍化石時,于引河東岸撿取一段人類股骨化石,長15.2.厘米,屬右股骨的上半段,骨脊尚明顯,表面布滿長尾纖孔,小轉子基部以上缺損,經測定,這段股骨屬于舊石器時代更新世晚期人類的,距今約4-5 萬年,屬晚期智人。1981年,南京博物院考古人員在下草灣東南約1公里處的火石嶺發現與下草灣人同時期的舊石器遺址,面積約1500平米,出土有刮削器、尖狀器等。近年來,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多次對下草灣地區進行調查和發掘,專家大膽推測:下草灣人是北京猿人的后裔,是現代中國人的祖先之一,下草灣人股骨化石的發現,打破了南方更新世晚期地層中無原始人類蹤跡可尋的論說,對研究從猿到人的演變過程有重要意義。現為市級文保單位……[詳細]
  該碑坐北面南,為清乾隆時治理淮河而立。青石質螭首,楷書“圣旨”二字,方座后配,通高2.13 米,寬1.14 米,厚0.24 米,碑陽首題“敕浚泗州境內挑修河道工程碑記”,楷書,字約10 厘米見方,字距5.6 厘米,內容敘述修河工程始末。泗州志有記載。……[詳細]
  小高套石祖地處丘陵崗地,周圍是大面積農田。石祖高2.60 米,周長1.05米,為麻石質,基礎殘僅存一半,另一半為現代人所做。石祖根部有村民擺放的石滾二個,起穩固作用。當地有很多與小高套石祖有關的傳說,均與當地民俗有關,石祖是男性生殖崇拜的遺存,相傳當地婦女不能生育時,夫婦到石祖處燒香并撫摸就能懷孕生子。……[詳細]
  老墩子遺址北鄰縣工業園區金沙江路,東為寧徐公路,西距寧宿徐高速800米,遺址中心區現較周邊高0.5 米,面積約1 萬平方米,文化層厚3 米左右。墩子頂部已被蓋上民房,南部大部分遺址被破壞,北緣被壓在金沙江路下。地面可見的夾砂紅褐陶,泥質紅陶釜、鼎、盤、缻等陶片,石斧、鏟、錛等殘件,屬青蓮崗文化遺存。現遺址表面仍有少量的文化遺存。……[詳細]
  上塘龍井,原名龍井。位于上塘老集鎮西首,所在地位丘陵上崗下的平原地帶,井欄青石質,圓形,內徑0.5 米,高0.25 米,石井欄沿口有繩磨痕數十道,痕深0.05 米左右,井口徑0.95 米,井深30 米左右,上小下大,底徑6 米,井深15 米處有一對石龍頭,一大一小,井身皆由磚平券砌。磚長0.3 米,厚0.05 米。當地傳說龍井從未枯竭,無論多大旱災龍井總是泉水不斷,目前該井無人使用。……[詳細]
  小楊莊遺址所在地為丘陵崗地,遺址西部高,呈漫坡狀向東緩慢降低。東臨河道,北為現代村莊,西接鄉村道路,面積約1.7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 米左右。土色黑灰,地表文化遺存稀少,可采集到弦紋和繩紋的泥質灰陶片,可辨器形有豆、罐、鈁、杯等。……[詳細]
  遺址所在地為平原臺地,南部為大李引河,遺址中心區較周邊高0.5米左右,面積約1.3 萬平方米,文化層厚4 米左右。下層屬龍山文化,上層屬商周文化遺存。下層出土夾砂紅陶陶鬶、鼎足、蛋殼黑陶陶片,石器、骨器等,上層出土有陶鬲、甗、盆、罐、罍等殘片。由于農田改造對遺址破壞較大,現在地表文化遺存稀少,采集到少量商周時期陶罐殘片。……[詳細]
  所在地為丘陵崗地,南部高,呈漫坡狀向北緩慢降低,遺址中部有一條自西向東的排水溝。瓦灘遺址處于大面積的農田中,面積約3 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5米左右,地表可采集到板瓦片,弦紋和泥質灰陶器殘片,數量稀少。……[詳細]
  瓦房遺址所在地為一處平原臺地,位于瓦房村西北600 米的農田中,遺址中部隆起,形成龜蓋形淺丘漫崗。北鄰老河道,東距村道800米,西、南方向為大面積農田,面積約1 萬平方米。土色黃灰,墩頂高出地面2 至3 米,文化層厚達2米左右。采集到的標本以夾砂紅陶、泥質灰陶為主,紋飾有弦紋、繩紋等,可辨器形有鬲、甗、豆、罐等。遺址保存較好。……[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洲日韩淙合久久 |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 综久久综合久久久久 | 久久国产香肠视频限制免费 | 中文字幕97在线 | 日本亚洲中文字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