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廟村井位于大廟村西,為大廟村古廟修建時或更早修挖的井。廟宇廢棄后不再使用,該井為方口圓井,長0.67米、寬0.47米,內徑0.7米。推測為清代水井。……[詳細] |
![]() | 大湖采石場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舊址現存貨臺和0-庫。貨臺為大湖采石場為數不多的保持原貌的大型建筑,為青石砌筑,長200 余米,寬30余米。高約5-6米。是采石場采石后,石料的集散地。0-庫為20世紀50年代籌備采石場時設立。0-庫上方為看護房,下為地下室,看護房長約40 米,寬20 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廢棄不用。徐……[詳細] |
![]() | 東琵琶山墓群位于徐州市北郊,1990年發掘4 座西漢時期墓葬。其中2號墓最具代表性,墓室為石室豎穴雙槨室結構,平面為東西長、南北寬的長方形。墓口長4.8、寬3.7米。豎穴上部有夯實的紅黏土,夯土以下為墓室,中間有一東西寬0.8米的平臺隔梁,將墓室分為東西兩個槨室。東槨室寬1.8米、深1.5米。西槨室大小與東槨室相同,其……[詳細] |
![]() | 大廟畫像石墓于1996年發掘,位于大廟鎮大廟村西。由前、后室組成,門南向。前室長1.5米、寬1米,似祠堂形,東西兩側為山墻,兩面坡式頂,并刻出瓦壟,前坡檐刻出瓦當紋。后室長2.9米,寬1.2米,疊澀頂結構。出土文物近30件,有青瓷碗、四系罐、陶井、銅獸形水注、銅鏡、五銖錢幣等。墓內發現畫像石10塊,淺浮雕,內容為泗水撈……[詳細] |
![]() | 九里山侵華日軍騎兵旅駐地建于20世紀30年代,為侵華日軍所建,作為一個騎兵旅駐地。現存2個辦公樓、2個倉庫、2個碉堡、2個崗亭。其中一個辦公樓保存最好,西式樓房,南向,呈“工”字形,東西長150米,南北寬20米,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分為主體樓、尾廊、附屬建筑三部分。倉庫2個,長近80米,寬約20米。碉堡2個,圓形,……[詳細] |
![]() | 馱籃山唐墓位于馱籃山東麓,當地村民挖地栽樹時發現,2003年1-2月,徐州博物館對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墓室建于地表以下1.7米處,由墓門與墓室兩部分組成。墓門南向,墓口以磚封堵,墓門平面呈梯形,上部已被破壞,南寬北窄,寬處0.96、窄處0.80、長0.32、殘高 0.12 米,以長方形磚錯縫平鋪。墓室平面呈船形,前端……[詳細] |
![]() | 大廟火車站始建于20世紀30年代,為日本侵華時修建隴海鐵路時建設。現保留有一座辦公樓和數條鐵軌。鐵軌仍在使用。辦公樓長20.2米,寬12米,局部寬13.8米,磚混結構,平面呈“L”型,青磚小瓦,現已改造成紅磚紅瓦,保留原有的建筑框架。辦公室西有2個火車站附屬建筑,后被改作民房,現僅能看到地基。辦公室西30米處,存民國時……[詳細] |
![]() | 佟氏大院建于民國時期,位于現大廟鎮東賀村委會東賀村中部。大院坐北朝南,原有三進院落,現已不存,房屋也多倒塌拆除。現存三進院正房、東西廂房,二進院的東廂房和一進院的東廂房。現存房屋全部為磚木結構,石基磚墻,屋頂覆小瓦。三進院正房五間,正面開四扇小窗,元寶脊,脊中間稍高,兩側向下傾斜后翹起,山墻雕花完好。兩側廂房平脊,建筑……[詳細] |
![]() | 明清時期的徐州護城石堤,位于鼓樓區解放北路西側,樹人中學南側。2004 年在基建工程中發現。南北走向,石塊壘砌,大部分已經遭到破壞。從宋代開始,徐州多次被水淹,從明初不斷在城區周圍構筑黃河大堤,同時,為了使大堤更為牢固,還在大堤外側加筑石砌護堤。此處黃河護堤即形成于這一時期。該處遺址位于古徐州城郭的最北端,北臨故黃河(……[詳細] |
![]() | 徐州文廟始建于宋,位于現徐州市鼓樓區黃樓辦事處永康社區居委會河清路街道96 號。現存大成門、大成殿、月臺和尊經閣臺基。大成門為歇山式屋頂,面闊三間15.8 米,進深7.6 米,高9 米,木直欞門窗;大成殿面闊五間寬20.25米,進深13.1 米,高11.7 米,方格門窗,檐下三層斗栱;月臺長20.75 米,寬9.6 米……[詳細] |
![]() | 回龍窩嚴家公館坐北朝南,原有前院、后院、東跨院等三院,現房屋大部分已不存,但整體結構尚在,僅存正房、東配房、門樓三處房屋。正房明三暗五,保存較好,用材考究,門樓外觀改動較大,但內部為原貌,門、門垛、條石基礎、鋪地磚均保存完好。有較高的建筑藝術價值,嚴家公館由民國時期嚴型(字祝三)置辦的房產。嚴型出生于浙江吳興,即現在的……[詳細] |
![]() | 昆侖大道碉堡保存完好,圓形半圓頂,門朝東,有數個槍眼,水泥混筑。碉堡可能為民國時期國民黨軍隊大郭莊機場軍用設施。射擊口朝南、西、北。結構與云龍山碉堡略同。……[詳細] |
![]() | 下圓墩遺址位于云龍山東側坡地上,20 世紀50 年代調查發現,范圍面積不詳。出土器物均為陶器,有龍山文化的泥質灰陶豆、紡輪、黑陶壺、黑陶罐等殘片;東周時期的幾何印紋硬陶,紋飾有繩紋、回紋、網紋、折線紋、方格紋等。遺址現為建筑物覆蓋。遺址表明徐州市區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4000年左右的龍山文化時期就已有人類居住的村落。……[詳細] |
![]() | 駱駝山村北朝墓群所在山前坡地,后因黃河(古泗水)決口泛濫,地表覆蓋了一層淤土。20 世紀,許多古代遺跡被發現,這其中就包括大量北朝的磚室墓。在對其進行清理中,出土陪葬品近百件,其中以瓷器及陶俑、模型明器的數量最多。墓葬的規模一般都比較小,有的被盜掘。現獅子山兵馬俑附近已被取土形成水塘,水塘西側原為駱駝山村,現已拆遷,應……[詳細] |
![]() | 1998年發現,遺址位于山前平地上,東西長約80 米,南北寬約50米,面積約4000平方米。地表0.5米以下為文化層,厚度0.5米左右。遺址內發現大量的骨料及骨器半成品,多為條狀,用牛骨制作。……[詳細] |
![]() | 翠屏山墓地位于江蘇省徐州市東郊喬家湖村東南,為一低緩的獨立小山丘,海拔約80米。2003年8月,徐州博物館對翠屏山頂一處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墓上有紅褐色黏土堆筑的封土,直徑約13米,殘高約0.8米,在封土上及封土周圍發現一些板瓦、筒瓦和瓦當殘片,多飾繩紋。在墓的-明顯可以看到由石塊壘砌的長方形二層墓垣,外垣長約50、……[詳細] |
![]() | 泰康回民食品商店創立于清朝末年(1908年前后)。創始人白少軒是山東濟寧回族人,抗日戰爭時期,泰康回民食品商店毀于日本侵略者的轟炸之下。1945年8月28日,店鋪重新開張。1956年,店鋪遷至淮海東路29號,面積擴大至200多平方米。1984年,泰康回民食品商店從淮海東路29號,遷至今天的彭城路75號,建筑面積由原先的……[詳細] |
![]() | 大同街日本銀行原為民國時期日本人在此修建的銀行,院中原有金庫,地下室和房屋等,現僅存門道五間和二進院一間正房。大門為原來的大門,木門外鑲鐵皮和凸釘,堅固耐用。門道條石、墻體保存完好。1952年曾為徐州圖書館所在地。現破損嚴重,或將被拆。……[詳細] |
![]() | 圖書館辦公樓舊址位于云龍區大同街,坐北朝南,面闊5 間,青磚墻體,小瓦覆頂。長15.7米,寬5.51米。舊址民國時期為日本人建設的銀行,大門朝南,可能為一進院的堂屋。即將被拆,亟待保護。徐州圖書館正式成立于1952年,原圖書館實有館舍51間,分四個院落,第一進院落為四合院,門面房5間,中間一間為大門過道,西頭兩間為閱報……[詳細] |
![]() | 大巷口溫宅為“溫泰記”綢布莊老板溫玉山的住房,現為溫氏后人所有。正房坐北朝南,面闊5間,青石基礎,青磚墻體,屋覆小瓦。屋面經過整修,部分為現代紅瓦。山墻高于屋面數層磚,最高處為圓弧形,美觀大方。正門有門龕和貓洞,門楣磚雕,紋飾精美。房屋長16.67 米,寬5.20 米,檐口高3.90 米。原有二進院子,現僅剩最后一進正……[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