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徐州市旅游

徐州市旅游景點介紹

  大路民居位于江莊鎮保林村,早年曾作為學校使用,后為村民孫開銀購得,居住至今。房屋東西長9.50 米,南北寬6.00 米,房檐至地面高2.30 米。房屋整體用石頭砌成,房頂為木梁、木椽結構,上鋪有巴磚。房頂原覆有黑色小板瓦,后房主修繕房屋時全部更換為現代紅瓦。屋內為大通間,無內隔墻,抬頭可見木梁、木椽,和鋪的巴磚。……[詳細]
  東方紅大橋始建于1965年,位于江莊鎮杏窩村村北引龍河上,為一座七孔石拱橋,規模較大,氣勢壯觀。橋面連同引橋總長55 米,寬7 米,兩側各有0.70米高的石欄桿,橋北頭西側有石階通往河面,橋面至水面高5米,七孔相連,單孔跨度5.30米。石橋除部分石欄桿毀損,基本保存完好。……[詳細]
  1991年調查發現,黑古堆遺址為一平緩的臺地,東西長約200 米,南北寬約100 米,面積約為2 萬平方米,高2 米。文化層厚度在1.5米以上,遺址位于蘇魯邊界,遺址東部約4000 平方米伸入棗莊境內。地表散布大量商周時期的鬲、豆、盆、罐等陶片及漢代繩紋板瓦殘片。……[詳細]
  李象離墓上有土冢,墓前立有石碑上刻李二公諱象離字文明及其夫人王氏之墓。石碑立于清宣統(1909)年間,高1.90米,寬0.80 米,厚0.30 米。碑頂覆蓋有碑帽,長0.85 米,寬0.80 米,厚0.40 米。墓主人生平不詳。……[詳細]
  胡子義烈士墓占地約十余平方米,為胡子義烈士墓,(僅為一土冢)。墓前石碑上刻記有烈士生平事跡:胡子義(1920-1948),江莊鄉黑古堆村人,1943年8月參加革命,同年入黨,英勇奮戰六年,立下許多戰功,被逐步提升為班、排、連、營的領導職務,并任過連營指導員。1948 年4月,在解放河南許昌戰斗中光榮犧牲。為緬懷烈士,1……[詳細]
  黑古堆石望柱位于賈汪區江莊鎮黑古堆村后麥田里,望柱八棱形,底部為一塊約1平方的石基座,基座與八棱石柱榫卯相連,柱首雕一石猴,作臥伏狀。石柱高1米,橫截面長3.5米,寬0.30米,石底座長1.30米,寬75 厘米,厚2.5米。望柱一般是古代大型建筑物及橋梁的支撐石欄桿之間的石柱,或古代祭祀的牌、碣、表、標、華表等。望柱有……[詳細]
  黑古堆井為同一時期穿鑿,風格一致,口徑大小基本相同,深淺不一。均為四塊石板砌成方形井口,內以青石圈成,內徑1.2-1.4 米。井口長0.95-1.10米,寬0.80-0.95 米,井旁有立石用來架設轆轤,另有簡易排水小石渠澆灌田地。據村支部書記講,這些井至少有七、八十年的歷史了。……[詳細]
  崗子漢墓當地村民稱之為“皇姑墓”,早年地面有南北長35米,東西寬16.8米,高約3米的封土,現已不存在。墓室內部分為前、后室,為一處夫妻合葬石室墓,頂部為疊澀式藻井,石壁上雕刻有漢代石刻壁畫。后被毀。當時出土有墓主遺骸、玉豬、石羊、銅鏡等文物。現僅存方石條四塊,兩兩疊壓,東西并列放置,石條南北長3.6米,寬0.6米,厚……[詳細]
  岐山墓群絕大多數為西漢晚期石坑豎穴墓,個別東漢磚室墓。往往兩墓并列,頂部多共用一個封土堆,豎穴墓規模較小,中間以巖石隔開,為夫妻合葬墓。此類墓葬一般深約2-4 米,豎穴長2 米,寬1 米。有的豎穴底部砌石槨,石槨上往往有畫像,內容為十字連環和幾何圖案,多為淺浮雕。磚室墓規模也較小,為單券頂。墓葬多被破壞,征集到的器物有……[詳細]
  解臺運河船閘位于江蘇省徐州市東北郊、京杭運河與徐賈公路的交匯點上,屬京杭運河江蘇省交通廳蘇北航務管理處所轄京杭運河蘇北段404公里航道的最北端,是徐州地區重要的水上交通樞紐之一。解臺船閘現有二道現代化大型船閘,其中一號閘始建于1958年,于1962年建成投入使用,由江蘇省水利廳第三工程隊施工,是一座橋閘一體的交通航運設……[詳細]
  今大運河賈汪段自西部大吳鎮荒里村入境途徑大吳鎮、塔山鎮、汴塘鎮從李樓村出境入邳州市。境內流程約36.5公里,最寬處200米,最窄150米。徐州地區運河工程自元至明、清歷代不斷。明清兩代開挖泇河和中河拓浚而成中運河。年大運河徐州段,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黃金水道”的京杭大運河橫穿徐州,在境內長181.16公……[詳細]
  徐臺井位于紫莊鎮徐臺村中一商店內,井口位于地板下,僅可看到井水。商店門東旁有建井時所立石碑一方,石碑方頂抹角,鐫刻小楷字體,雖已年久漫漶不清,仍依稀可辨其內容,據碑上記載,此井為清光緒十八年(1892)建成,碑上刻有建井事跡及集資者名單。……[詳細]
  西段莊吳氏宅原為當地吳姓大戶人家宅院。坐北朝南,東西長18.6米,南北寬8.5米,原結構布局為四合院形式,東西兩側廂房、院內戲臺及院門前影壁已不存在,現存房屋為原四合院北側的主房。該建筑青磚黛瓦,兩側山墻上各有一處磚雕圖案,該建筑屋頂左前方局部曾坍塌,現以青磚簡單壘砌修復。……[詳細]
  鹿樓墓地位于賈汪區賈汪鎮鹿樓村一居民家院內,2000 年發掘。墓室坐北南向,主體以石砌成,疊澀頂,以石板封門,后壁石上刻有畫像,內容為建筑人物、賓客宴飲、拜謁等,墓前有磚砌甬道。出土物有銅鏡、陶罐、“五銖錢”等。……[詳細]
  小山墓群位于賈汪區賈汪鎮柴窩村西小山北坡上,應為一處漢代墓群,地表發現“十字穿環”內容的漢畫像石一塊,另暴露有墓葬約9處。墓葬多為豎穴結構,長約2-4 米,寬約1-3 米,并以石塊壘砌四壁。其中一座為漢代畫像石槨墓,墓室前部已被毀壞,后墻為殘缺的“十字穿環”石刻圖案。……[詳細]
  創業橋建于1976 年,為單跨雙曲拱橋,兩側各有3 個泄洪小孔,單孔跨徑21米,總長30 米,寬6 米,設計載荷8 噸,全部為大石塊修砌,建造該橋采用傳統石拱橋的結構原理,保存完好。……[詳細]
  豐收橋建于1976年,為單跨雙曲拱橋,橋南兩側欄桿石墩上分別刻有“大寨河”和“豐收橋”字樣。橋全長30.6 米,寬6 米,單孔跨徑21米,兩側各有3個泄洪小拱圈,全部為大石塊修砌,設計載荷8噸。建造該橋采用傳統石拱橋的結構原理,具有一個時期地方橋梁建筑特色。保存基本完好。……[詳細]
  焦莊遺址1991 年發現,原長寬各約100 米,面積約100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 米左右,有大汶口時期的夾砂黑陶,方形鼎足,泥質紅陶豆、壺、罐殘片,商周時期的鬲足等殘片。……[詳細]
  茱萸寺遺址位于鹿樓萬畝石榴園內,坐西向東,北、西、南三面環山。茱萸寺始建于北魏,興于隋唐,明代中期最為鼎盛。清末民國,戰亂紛生,寺院毀損。僅見門樓和千年銀杏一棵,建筑遺址處地表,還可看到保存較好的寺廟建筑基石,大殿遺址面南處,有四個圓形柱礎。據史志記載,茱萸寺是東方凈琉璃世界藥師佛演法顯靈之地,現存的刻于清康熙年間的石……[詳細]
  泉旺頭為臺形遺址,遺址長、寬各約50米,面積約2500 平方米,高4 米。據調查,文化層厚約4 米,包含物較為豐富,陶器有黑陶杯、罐、盆、鬲、瓦片;石器有斧、箭鏃、礪石;其他還有鹿角、蚌殼等。……[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情涩免费手机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天 | 亚洲精品91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观看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