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重慶市 > 北碚區旅游

北碚區旅游景點介紹

  北溫泉抗戰遺址群位于北碚區北溫泉公園,年代為1937-1946年。含馨室、數帆樓、竹樓、農莊。2009年,北溫泉抗戰遺址群被列為第二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陳家大院,原名舉人樓,位于重慶市北碚區蔡家崗街道蓮花村酢房溝,是一處充滿歷史韻味的建筑遺址。這座宅院原為陳介白、陳庚虞父子所有,1933年為紀念陳介白清廉為官、深得民心,其子陳庚虞耗時3年建造了這座舉人樓。舉人樓的設計融合了中西建筑元素,八字朝門、回廊環繞、翹檐如月,構筑精美,氣派非凡。1937年,陳介白逝世后,舉人樓……[詳細]
  何氏祠堂位于重慶市北碚區水土鎮屋基村。宗祠為石結構,石門框和門框上的石雕用整塊石料雕就,沒有一處接縫。門框題一對聯,上聯為“舉目思祖功宗德”,下聯為“存心做孝子慈孫”。門枋上方橫嵌石匾,上 書-“尊祖敬宗”,左右豎題:“祖德同天地”,“宗功合古今”。石墻上方陰刻“何氏宗祠”四字。墻體用上好石料砌筑,石門左右墻體為兩幅雕……[詳細]
  位于北碚區澄江鎮縉云村杉木園西南部。為了解放和統籌經營西南,中共中央于1949年11月23日正式成立西南局,對四川、云南、貴州、西康和重慶四省一市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實行全面領導。重慶解放后,西南局進駐重慶,此處是西南局在縉云山上設立的辦公地,鄧小平、賀龍、劉伯承曾在此辦公。5年多來,西南局根據西南地區民族眾多、……[詳細]
  位于北碚區朝陽街道文星灣一巷1-33號。建筑呈三重殿四合院布局,具有典型的巴渝建筑特征,建筑面積為1398平方米,占地面積3100平方米。1927年,盧作孚出任江巴璧合四縣特組峽防團務局局長,此處是當時峽防局的辦公地。抗戰時期,正是盧作孚指揮他的民生輪船公司,完成了“中國實業史上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才保住了中國民族……[詳細]
  位于北碚區天生街道西南大學內。建筑為中西合璧建筑風格的三層樓房,磚木結構,建筑面積2244平方米,占地面積748平方米。吳宓是愛國民主人士,著名學者、詩人、文學理論家。抗戰時期,吳宓與文化界進步人士來往密切,通過教學和學術研究,傾注了對民族解放事業的熱情和民族文化發展道路的探索,在學術界和進步青年中產生了積極影響。19……[詳細]
  又名“花房子”,位于北碚區北溫泉街道三花石社區10號。建筑為磚木結構,一樓一底,兩坡式懸山屋頂,建筑面積1137平方米,占地面積480平方米,外墻面系石頭砌成,平面成不規則“L”形。梁漱溟是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民主同盟創始人之一。抗戰勝利后,他以民盟領導人身份,為調停國共內戰、減輕人民痛苦竭力奔走。19……[詳細]
  位于北碚區北溫泉街道金剛碑旁。1938年10月武漢淪陷后,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中國農工民主黨前身)中央機關由武漢遷重慶。為取得比較穩定的經費來源,解放行動委員會提出“發展生產,自給自足”的方針,決定創辦一個經濟機構。1939年,得到中央賑濟委員會的支持,又以救濟戰區難童的方式,獲得鹽務總局贊助,在金剛碑正式建立了“……[詳細]
  位于北碚區朝陽街道盧溝橋社區北碚公園內。該建筑為一樓一底,依山而建,建筑面積242平方米,占地面積168平方米。清涼亭初名慈壽閣,原為盧作孚母親六十壽辰祝壽之意。在盧作孚母親六十壽宴上,親朋好友和北碚各界人士一起籌資打算為盧母修別墅,盧作孚與母親商量,把錢用來為北碚公園建造亭閣,供人觀瞻使用,1937年盧作孚請國民政府……[詳細]
  位于北碚區北溫泉街道金剛碑街區75號-95號。該建筑為磚木結構,小青瓦屋面,青磚勾縫墻體,單檐懸山頂,建筑面積435平方米,占地面積約160平方米。國立國術體育師范專科學校,原名“中央國術館國術體育傳習所”,1933年由張之江創建于南京。張之江是中國國術的奠基人和倡導人,也是我國近現代著名軍事家,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全國……[詳細]
  數帆樓位于北碚區北溫泉街道北溫泉公園內。該建筑為一樓一底,歇山頂,小青瓦屋面,青條石砌墻,木樓回廊,拱形門窗,折中式建筑,建筑面積240平方米,占地面積227平方米。數帆樓是嘉陵江三峽鄉村建設舊址群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川軍將領范紹增等人出資修建,因依山臨江,憑欄眺望,可見江中白帆而得名。抗戰時期,周恩來、董必武、吳玉章等……[詳細]
  紅樓位于北碚區朝陽街道公園村26號。該建筑為磚木結構,歇山頂,3層加閣樓,高14.2米,建筑面積為1498.5平方米。因紅墻黛瓦,飛檐翹角,故稱紅樓。紅樓是由我國著名愛國實業家,北碚的開拓者盧作孚先生于1932年主持修建,建設之初為中國西部科學院辦公樓。1932年至1939年,兼善中學在此辦學。在此期間,外籍教師戴大衛……[詳細]
  竹樓位于北碚區北溫泉街道北溫泉公園內。該建筑主樓為一樓一底,竹墻、竹柱、小青瓦屋面、懸山頂,設有過道、回廊,建筑平面呈“L”形,建筑面積476平方米,占地面積240平方米。竹樓是嘉陵江三峽鄉村建設舊址群的重要組成部分,1936年由盧作孚募捐修建,修建時因全部采用竹構件,故名竹樓。彼時,依山傍水的竹樓吸引了許多文藝界人士……[詳細]
  天府煤礦孫越崎辦公室舊址位于北碚區天府鎮后峰巖。該建筑為凹字形建筑結構平房,建筑面積182平方米,占地面積244.3平方米。此處曾是抗戰時期孫越崎任天府煤礦總經理時的辦公室。孫越崎是著名的愛國主義者、實業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現代能源工業的創辦人和奠基人之一,被尊稱為“工礦泰斗”,歷任民革河北省主委、中央常委、中央副主……[詳細]
  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舊址位于北碚區朝陽街道文星灣新房子社區。該建筑為一樓一底磚木結構,青磚勾縫,瓦屋面,具有川東建筑特色,建筑面積339平方米,占地面積350平方米。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于1922年在南京成立,是一個民間科學研究機構。該所致力于生物標本采集與研究,在物種調查及動植物實驗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為中國生物學……[詳細]
  灘口牌坊位于重慶市北碚區水土鎮,距北碚城區15公里,經北碚城區至金刀峽公路可達。屬歷史文化類人文風景旅游景區。灘口牌坊是一座集貞節、孝道于一體的節孝坊。始建于清光緒十三年夏,因其建造精美,造型獨特,被譽為“川東第一牌坊”。牌坊坐南朝北,占地60平方米,高15米,寬11.45米,厚4.8米。中門,又稱明門,高3.5米,寬……[詳細]
  北碚濱江休閑帶位于北碚組團嘉陵江沿線,起于朝陽橋,止于金剛碑南側,全長約4.5公里,涉及范圍約2平方公里。這里旨在發展觀光游憩、文體娛樂、特色餐飲等產業,充分保護和利用河、灘、谷等生態要素,構建綠色濱江休閑慢生活空間。現在是北碚居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2021年11月5日,重慶市北碚區濱江休閑區被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為第一批……[詳細]
  北碚博物館是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下屬6處文物保護單位(紀念館),分別為盧作孚紀念館、四世同堂紀念館、梁實秋紀念館、晏陽初紀念館、抗戰時期榮譽軍人自治實驗區陳列館、國立復旦大學重慶舊址。占地面積8832平方米,展廳面積1962.5平方米,藏品總量1.5萬件(套),2013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北碚博物館以“……[詳細]
  塔坪寺塔位于北碚區靜觀鎮塔坪村。包括石塔、鐵塔及塔坪寺,時代為宋、清。寺建于宋,原名小昆侖古藏寺,明代萬歷年重建后更名塔坪寺,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重修。木結構四合院布局,存正殿、藏經樓、后殿、左右廂房。石塔建于宋紹興十六年(1146),七級樓閣空心方塔。通高十四點四米,底邊長六點二米。底層門上有浮雕造像五尊,以上……[詳細]
  西南俄文專科學校舊址位于北碚區北溫泉街道松林坡65號,時代為1953年。含專家樓、禮堂、舞廳。2019年,西南俄文專科學校舊址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日本 | 中文字幕第62久久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四 |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性开放网站在线网站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