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重慶市 > 萬州區旅游

萬州區旅游景點介紹

  向氏民居始建于清晚期,是明洪武-向姓鄉紳修建的家族宅院。民居總占地面積2295平方米,整體呈復四合院布局,房屋為土木結構、穿斗式梁架、青瓦懸山屋面。其建筑包括主院和別院兩部分,由門樓、牌樓、前廊、正堂、廂房、配房等組成。2009年12月,被公布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向氏民居是典型的渝東地區鄉土民居建筑。因山環水繞的地理……[詳細]
  太白巖石刻群位于萬州區太白街道辦事處太白社區,年代為東晉一民國。2009年,太白巖石刻群被列為第二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重慶市萬州區良公祠系北伐將領張沖的祖屋,磚木結構,巴楚風格的回廊式四合院,共有房屋40余間,2009年12月被列為了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走進院子的天井,竟然發現地面用青石板拼成一個偌大的“王”字,筆畫的空白處鋪嵌著青磚,很容易辨認,從四方觀賞都呈“王”字;正殿的屋脊大梁,采用了四重抬梁的建造結構。張沖祖父考取過貢生,……[詳細]
  司南祠位于萬州區大安鎮鳳凰社區五組,年代為清。司南祠位于萬州區太安鎮鳳凰社區5組,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周圍有145米寨墻,主體建筑呈四合院布局,由門樓、正房、天井等組成,占地面積215.54平方米,建筑面積390.9平方米。2009年,司南祠被列為第二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洄讕塔位于萬州區江南新區管委會南山公園,年代為清。2009年,洄讕塔被列為第二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譚家寨樓位于萬州區分水鎮培文八角村二組,年代為清。2009年,譚家寨樓被列為第二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普濟橋位于重慶市萬州區羅田鎮,建造于道光十七年,是迄今為止重慶萬州境內發現最古老的石拱橋,距今約100多年歷史,系當時數名社會名流捐資修建。該橋為單孔石拱橋,東西走向,跨百丈溝,是當時川鄂交通道上的主要橋梁。橋長24.7米,寬6.6米,拱高12.9米,跨度18.4米。該橋于1999年被萬州區人民政府評為區級文物重點保護……[詳細]
  陸安橋位于萬州區甘寧鎮青龍瀑布風景區,年代為清。原址位于苧溪河萬州老城陸家街,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橋單孔石拱,總高16.65米,全長59.8米,跨度為31.7米,寬9.6米,橋面呈階梯式,兩側為階梯式擋墻,單孔石拱,具有跨度大,拱薄的特色。根據三峽庫區建設需要,于2007年3月動工復建于重慶市萬州區青龍瀑布……[詳細]
  鹽井溝古生物化石群位于萬州區新田鎮鹽井、平壩村。分別在1999年和2009年,被評定為萬州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還聯合萬州區文物管理部門,為鹽井溝古生物化石群劃定了13.36平方公里的保護區范圍,劃分了核心區與緩沖區。……[詳細]
  大埡口距萬州城區22公里,距開州城區60公里,跨萬州、開州兩界,海拔1308米,是萬州區北岸的第二高峰。林區山勢綿亙,崖陡壑深,奇峰聳翠,云煙飄浮,山泉甘美,林木繁茂。森林公園總面積350公頃。森林以馬尾松、柳杉、水杉、濕地松、火炬松、銀糖槭、雪松為主。年平均氣溫15度,無霜期240天。夏為無暑清涼的避暑勝地,冬為踏雪……[詳細]
  涪溪口遺址位于武陵鎮禹安村,下層遺跡年代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為萬州較早的古代文化遺存之一。發有用作貯藏的豎穴式燒土坑,出土遺物則較為豐富,有石器和陶器。石器均以河灘上的礫石打制或磨制而成。……[詳細]
  武陵遺址群是武陵長江沿線,上游從禹安村起至下游河溪口止這一段上考古發掘的古城遺址、墓群等歷史遺存和遺物的總稱,有廟梁墓群、下中遺址、武陵墓群、大丘坪墓群、麻柳沱遺址等,歷史跨度為舊石器至明清。武陵遺址群為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三峽平湖旅游區(LakeCityTourismAreaoftheThreeGorges)整體介紹:高峽出平湖,平湖在萬州。萬州歷史文化悠久,地理位置獨特,山川風物奇麗,水陸空鐵交通便利,是大三峽旅游的集散中心和重要目的地。萬州城依水而生,靠水而興,臨水而發,形成了“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山水中”的獨特城市風貌,三峽平……[詳細]
  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是全國唯一為鐫刻三峽工程及百萬大移民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弘揚三峽移民精神,展現移民文化而建立的綜合性紀念館。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ChongqingThreeGorgesimmigrationMemorial),位于重慶市萬州區南濱路1561號,是紀念三峽百萬大移民而修建的專題性紀念館,三峽庫區歷史文化和……[詳細]
  四川省立第四師范學校(簡稱省四師)位于重慶市萬州區天城鎮。省四師初創于1914年,校址設在萬縣城東門外文昌宮(原萬縣市一馬路)。1918年遷至離城區10余里的護城亢家灣,占地60余畝,原學校禮堂、教堂、宿舍等建筑一一仿制日本建筑風格,現多數已被改造重建,僅存磚瓦結構的禮堂和一棟辦公用房。1918年,著名民主革命家章太炎……[詳細]
  第二十軍軍事政治學校遺址位于重慶市萬州區紅光路3號(原城郊杜家花園)。杜家花園,占地3萬多平方米。清光緒年間,由萬縣人杜伯容建立。園中綠樹成林,亭臺掩映。1926年9月下旬,朱德被委任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黨代表并暫代軍政治部主任,率數十名政工人員離開漢口前往萬縣。11月,在朱德倡導下,設立中國國民黨第二十軍黨部,由朱德……[詳細]
  觀音閣位于重慶市萬州區國本路190號國本小學校內。觀音閣系清代建筑。四邊形,三層樓閣式,四角攢尖頂,通高18米、邊長4.9米,底層外有寬7.7米、高0.8米的臺基。0-為磚木結構,十四架梁,外有走廊,階梯。閣內現陳列有黨史文物、照片、文獻資料等。1938年春,中共萬縣地方黨組織重建。為使重建后的黨組織有辦公及活動場所、……[詳細]
  油坊灣烈士紀念碑位于重慶市萬州區甘寧鎮新農村7社。油坊灣烈士紀念碑坐東向西,碑體與基座均為青石,占地面積5平方米,建筑面積0.8平方米。碑體呈長方形,高2.9米、寬0.9米、厚0.13米,基座呈長方形,高0.22米、長1.3米、寬0.54米。正面頂部雕刻五角星,下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落款為“郝祖侯撰寫,一九八七年立……[詳細]
  萬縣慘案紀念碑位于重慶市萬州區太白街道辦事處紅光村7社太白巖下。萬縣慘案紀念碑建于1986年,坐東北朝西南,占地面積110平方米,碑通高17.1米,呈三菱梭葉形,直刺蒼穹,寓意黨、軍隊、人民團結一致,共抗外侮、氣沖云天。碑一側有原國防部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字:“萬縣慘案紀念碑”,另一側用隸書鐫刻碑文。2007年9月,萬州區……[詳細]
  吳體珂烈士墓位于萬州區郭村鎮向泥村4組。吳體珂(1915—1934),又名吳成元,萬縣龍沙鄉大地村(今萬州區郭村鎮)人。1928年,吳體珂在四川省立第四師范學校讀書時,參加共青團,1929年秋轉為中-員,后任省四師黨支部書記,與其他同志一道積極組織開展革命活動。1931年2月,因叛徒出賣被駐萬軍閥王陵基逮捕,他不畏酷刑……[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妖 | 亚洲日韩精品女同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 | 女教师巨大乳孔中文字幕 | 最新亚洲国产精品 |